正在阅读:

AI贡献业绩狂飙,腾讯总裁再谈大模型竞争和微信智能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AI贡献业绩狂飙,腾讯总裁再谈大模型竞争和微信智能体

刘炽平表示,中国并不存在决定性的、更好的模型,腾讯并没有落后。

图片来源:界面

界面新闻记者 | 陆柯言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AI为腾讯贡献了又一份“炸裂”业绩。

11月13日,腾讯控股(00700.HK)发布三季度财报,实现营收1928.7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631.33亿元,同比增长19%;经营利润(Non-IFRS)725.7亿元,同比增长18%。

在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中,这是少有的三项业绩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

各个业务板块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6%至958.6亿元,其中游戏业务收入增速为22.8%;营销服务收入同比提升21%至362.4亿元;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至581.7亿元。

相比起持续贡献高流水的游戏业务,外界最关注的还是AI。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指出,AI在腾讯本季度的营收和毛利水平上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他提到,本季度广告收入增长中约有一半来自于AI驱动的广告技术带来的ECPM(有效千次展示成本)提升,这也促使广告业务增长快于整体营收增长。此外,游戏用户参与度和内部流程提效也同样受益于AI的投入。

对于当下的拳头AI产品,腾讯尤其加深了对元宝的推广投入。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DataEye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至10月,腾讯元宝AI产品投放素材量(即买量)位列中国大陆AI应用市场Top1,其次是夸克和豆包。不过,在9-10月的iOS端头部AI APP下载量中,豆包依旧保持领先,腾讯元宝则位列第三位。

图片来源:DataEye
图片来源:DataEye

不过,腾讯在购买GPU等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方面却相对谨慎。三季度中,腾讯资本开支129.83亿元人民币,环比降幅约32.05%,同比降幅约24.06%。

腾讯CFO罗硕翰回应资本开支时解释道,2025年的资本开支的确将低于此前的预期,但仍高于2024年。这并不意味着腾讯未来将减少对AI的投资,而是受到了AI芯片供应链的限制。

有分析师在电话会上质疑称:“‘元宝’的推广应用以及微信AI功能均依赖基础模型的能力。那么,腾讯是否存在一种风险,即公司不够积极,导致潜在的AI应用市场可能输给那些拥有更好模型能力、或资本支出更激进的公司。”

刘炽平的回答是,目前腾讯的GPU储备充足,足以满足内部使用。混元和元宝在人才和基础设施搭建上都做了非常多努力,对目前的进展感到满意。“在目前这个时间点,我们并不认为中国存在决定性的更好模型,因为每家公司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中,不同的模型可能各有优劣,我们不认为自己落后。”

互联网巨头关于AGI的竞争仍在加剧。11月13日,据外媒报道,阿里巴巴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即对其主要移动端AI应用“通义千问”进行重大改版,使其全面对标 ChatGPT。未来几个月内,“千问”将逐步引入AI Agent功能,以融入淘宝购物等更多场景,目标是打造一个功能完备的AI智能体。

腾讯同样有类似的规划。刘炽平在电话会上透露,微信最终会推出一个AI智能体,让用户在微信内部就可利用AI完成多项任务,能够理解用户的需求、意图和兴趣。他表示,微信拥有强大的通信和社交生态系统,还有购物支付等场景,几乎是用户的理想助手。

但刘炽平也认为,目前这项愿景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目前,微信正在更多地引入元宝能力,包括用AI来增强搜索等。同时,腾讯也在开发垂直领域的智能体能力,这些能力未来会逐步开放、整合,从而打造出微信智能体的理想蓝图。

现阶段,腾讯把更多资源聚焦在了打磨应用和打通场景上。据腾讯披露,腾讯元宝已打通微信、QQ、腾讯会议等数十款内部产品,覆盖社交、办公与消费等场景。此外,腾讯还在积极推出一系列AI应用,例如腾讯AI工作台ima,其9月月活跃用户数已较1月增长超80倍;QQ浏览器AI功能9月月活跃用户数也较4月增长约18倍。

手握微信这个超级入口,腾讯在AI智能体的赛道上似乎具有先天优势。但这是否意味着腾讯在角逐AGI的道路上获得先手,仍然有待验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信

4.4k
  • 微信:小程序将在iOS端支持接入虚拟支付
  • 科技早报 | 苹果将对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等按15%抽成;腾讯三季度研发支出228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AI贡献业绩狂飙,腾讯总裁再谈大模型竞争和微信智能体

刘炽平表示,中国并不存在决定性的、更好的模型,腾讯并没有落后。

图片来源:界面

界面新闻记者 | 陆柯言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AI为腾讯贡献了又一份“炸裂”业绩。

11月13日,腾讯控股(00700.HK)发布三季度财报,实现营收1928.7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631.33亿元,同比增长19%;经营利润(Non-IFRS)725.7亿元,同比增长18%。

在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中,这是少有的三项业绩指标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

各个业务板块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6%至958.6亿元,其中游戏业务收入增速为22.8%;营销服务收入同比提升21%至362.4亿元;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至581.7亿元。

相比起持续贡献高流水的游戏业务,外界最关注的还是AI。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指出,AI在腾讯本季度的营收和毛利水平上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他提到,本季度广告收入增长中约有一半来自于AI驱动的广告技术带来的ECPM(有效千次展示成本)提升,这也促使广告业务增长快于整体营收增长。此外,游戏用户参与度和内部流程提效也同样受益于AI的投入。

对于当下的拳头AI产品,腾讯尤其加深了对元宝的推广投入。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DataEye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至10月,腾讯元宝AI产品投放素材量(即买量)位列中国大陆AI应用市场Top1,其次是夸克和豆包。不过,在9-10月的iOS端头部AI APP下载量中,豆包依旧保持领先,腾讯元宝则位列第三位。

图片来源:DataEye
图片来源:DataEye

不过,腾讯在购买GPU等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方面却相对谨慎。三季度中,腾讯资本开支129.83亿元人民币,环比降幅约32.05%,同比降幅约24.06%。

腾讯CFO罗硕翰回应资本开支时解释道,2025年的资本开支的确将低于此前的预期,但仍高于2024年。这并不意味着腾讯未来将减少对AI的投资,而是受到了AI芯片供应链的限制。

有分析师在电话会上质疑称:“‘元宝’的推广应用以及微信AI功能均依赖基础模型的能力。那么,腾讯是否存在一种风险,即公司不够积极,导致潜在的AI应用市场可能输给那些拥有更好模型能力、或资本支出更激进的公司。”

刘炽平的回答是,目前腾讯的GPU储备充足,足以满足内部使用。混元和元宝在人才和基础设施搭建上都做了非常多努力,对目前的进展感到满意。“在目前这个时间点,我们并不认为中国存在决定性的更好模型,因为每家公司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中,不同的模型可能各有优劣,我们不认为自己落后。”

互联网巨头关于AGI的竞争仍在加剧。11月13日,据外媒报道,阿里巴巴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即对其主要移动端AI应用“通义千问”进行重大改版,使其全面对标 ChatGPT。未来几个月内,“千问”将逐步引入AI Agent功能,以融入淘宝购物等更多场景,目标是打造一个功能完备的AI智能体。

腾讯同样有类似的规划。刘炽平在电话会上透露,微信最终会推出一个AI智能体,让用户在微信内部就可利用AI完成多项任务,能够理解用户的需求、意图和兴趣。他表示,微信拥有强大的通信和社交生态系统,还有购物支付等场景,几乎是用户的理想助手。

但刘炽平也认为,目前这项愿景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目前,微信正在更多地引入元宝能力,包括用AI来增强搜索等。同时,腾讯也在开发垂直领域的智能体能力,这些能力未来会逐步开放、整合,从而打造出微信智能体的理想蓝图。

现阶段,腾讯把更多资源聚焦在了打磨应用和打通场景上。据腾讯披露,腾讯元宝已打通微信、QQ、腾讯会议等数十款内部产品,覆盖社交、办公与消费等场景。此外,腾讯还在积极推出一系列AI应用,例如腾讯AI工作台ima,其9月月活跃用户数已较1月增长超80倍;QQ浏览器AI功能9月月活跃用户数也较4月增长约18倍。

手握微信这个超级入口,腾讯在AI智能体的赛道上似乎具有先天优势。但这是否意味着腾讯在角逐AGI的道路上获得先手,仍然有待验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