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月工业增速高位放缓,高技术制造业仍有亮眼表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月工业增速高位放缓,高技术制造业仍有亮眼表现

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高于整体工业增加值增速2.3个百分点。

2023年7月27日,山东潍坊,在青州市经济开发区一家大马力拖拉机制造企业,工人在生产线上装配作业。图片来源:CFP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增速较9月回落1.6个百分点。1-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先行指标来看,受“十一”假期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影响,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三大门类来看,10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制造业增长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分经济类型来看,10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5.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2.1%。

值得关注的是,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高于整体工业增加值2.3个百分点。1-10月累计看,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行业层面看,10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6.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5.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9%,均处于较高水平。

针对10月工业生产动能的走弱,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主要是9月拉动工业生产加速的工作日变化等短期因素消退,而10月出口增速下滑也会向当月工业生产传导。

“可以看到,10月制造业PMI指数中的生产指数环比大幅下行2.2个百分点至49.7%,4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另外,近期国内消费、投资动能偏弱,再加上7月以来 ‘反内卷’政策推进,都可能对部分行业生产形成约束,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市场需求”王青分析称。

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0月份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李超表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央财政从地方债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其中新增了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

王青表示,11月出口同比有可能小幅反弹,而两个“5000亿”财政及准财政稳增长政策会对投资有较大拉动,这都将对11月工业生产形成支撑,预计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望回升。

“总体上看,接下来经济增长动能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切换,这是今年经济增长结构与去年的一个显著区别。”他说。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表示,往后看,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等政策发力显效,有望继续对工业生产形成支撑;但经济“供强需弱”矛盾依旧突出,加上出口放缓压力加大和基数抬升,工业生产增速大概率继续稳中有降。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分析师徐天辰表示,工业生产同样面临去年高基数,同比将出现放缓。从需求来源看,外需大概率继续回落,而内需将提供一定支撑,一方面公共投资触底回升,另一方面受明年购置税政策调整影响,年底前购车需求或将维持旺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月工业增速高位放缓,高技术制造业仍有亮眼表现

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高于整体工业增加值增速2.3个百分点。

2023年7月27日,山东潍坊,在青州市经济开发区一家大马力拖拉机制造企业,工人在生产线上装配作业。图片来源:CFP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增速较9月回落1.6个百分点。1-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先行指标来看,受“十一”假期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影响,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三大门类来看,10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制造业增长4.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

分经济类型来看,10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5.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2.1%。

值得关注的是,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高于整体工业增加值2.3个百分点。1-10月累计看,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行业层面看,10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6.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5.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9%,均处于较高水平。

针对10月工业生产动能的走弱,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主要是9月拉动工业生产加速的工作日变化等短期因素消退,而10月出口增速下滑也会向当月工业生产传导。

“可以看到,10月制造业PMI指数中的生产指数环比大幅下行2.2个百分点至49.7%,4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另外,近期国内消费、投资动能偏弱,再加上7月以来 ‘反内卷’政策推进,都可能对部分行业生产形成约束,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市场需求”王青分析称。

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0月份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李超表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央财政从地方债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其中新增了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

王青表示,11月出口同比有可能小幅反弹,而两个“5000亿”财政及准财政稳增长政策会对投资有较大拉动,这都将对11月工业生产形成支撑,预计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望回升。

“总体上看,接下来经济增长动能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切换,这是今年经济增长结构与去年的一个显著区别。”他说。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表示,往后看,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等政策发力显效,有望继续对工业生产形成支撑;但经济“供强需弱”矛盾依旧突出,加上出口放缓压力加大和基数抬升,工业生产增速大概率继续稳中有降。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分析师徐天辰表示,工业生产同样面临去年高基数,同比将出现放缓。从需求来源看,外需大概率继续回落,而内需将提供一定支撑,一方面公共投资触底回升,另一方面受明年购置税政策调整影响,年底前购车需求或将维持旺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