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馨仪
继本月初青岛李沧郑庄56号地块以9820元/㎡、7.91%溢价率成交后,东李板块再传重磅消息。11月12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挂牌三宗城镇住宅用地,以“低容积率+万元地价”的组合,将片区土拍热度推向新高。
五年蛰伏,能否一朝破局?
此次挂牌的LC0302-33、LC0303-16和LC0303-17三宗地块均位于李沧区惠水路以南、平川路以西,前身是海创2020年7月以总价21亿元摘得的商住混合用地。
据悉,该地块原规划为住宅45%、人才公寓6%、商业49%的混合用地,但一直未动工。经过五年的蛰伏,2025年5月,该地块迎来关键性的控规调整。
不仅用地性质全部转为二类居住,容积率由原来的1.3进一步下调,创下主城近年低密纪录,为打造别墅、洋房类低密产品创造了条件,且此次起拍楼面价全面突破万元,最高达10940元/㎡。这种指标搭配,实为对东李未来发展的双重定调:低容积率锁定高端产品形态,万元地价夯实房价基准。换言之,东李的改善属性已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
从具体指标来看,LC0302-33地块占地面积59391.8平方米,容积率1.25,建筑面积约74239.75平方米,起拍楼面价10520元/平方米。
LC0303-16地块占地面积54143平方米,容积率1.22,建筑面积约66054.46平方米,起拍楼面价10560元/平方米。
最受市场关注的是LC0303-17地块,占地面积44450.3平方米,容积率仅1.11,建筑面积约49339.83平方米,起拍楼面价10940元/平方米,是三宗地中最高的。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低容积率土地的集中供应,不仅提升了区域土地价值预期,也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高端住宅选择。
“万元线”上的改善必答题
随着青岛城市发展重心北移,东李片区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此次土地出让的价值重塑,源于2025年一次关键的规划转向。以备受关注的LC0303-17地块为例,其前身是2020年海创获取的商住混合用地(商业占比高达46%,容积率1.3)。历经五年停滞,最终通过“商改住”及“降容”实现了根本性转变——用地性质转为纯住宅,容积率进一步降至1.11。这一规划层面的“减负”与“提质”,清除了过去商住混杂的开发困境,为打造纯粹低密社区创造了条件,成为东李板块迈向高端改善的根本驱动力。
凭借这一轮统一的规划升级,东李正从早期的“生态住区”向“主城低密改善板块”全面进化。随着土地价值站上“万元线”,这片区域有望成为主城内罕有的、统一规划的低密度高端住区,从而与浮山后的高密度社区、崂山的零散豪宅形成鲜明差异。
“低密生态”挑战“全能”与“顶豪”
事实上,东李的崛起,或重构主城改善市场的权力格局。传统上,浮山后凭教育配套称雄,崂山以稀缺资源立命,而如今东李则打出“低密+生态”这张差异化王牌,可谓是各擅胜场:浮山后“全”、崂山“贵”、东李“逸”。若此番地块成功打造为高端产品,主城改善市场将从“双雄对峙”步入“三足鼎立”的新阶段,为高端客群提供更丰富的择居逻辑。
不过,与高期待相伴的,是板块在配套、市场容量与产品同质化方面的挑战。从竞争格局上来看,东李板块目前已有青特璟誉、金茂璞逸世园等低密改善型项目在售。据房天下消息,青特璟誉以1.7的低容积率打造小高层和洋房产品,凭借一梯一户独立家政间、下沉式庭院及全龄段会所等配置,直接将崂山豪宅的标准引入东李。金茂璞逸世园作为金茂TOP级“璞”系在青岛的首作,则规划了酒店式入户大堂、安缦风高端会所,并推出创新四代宅产品,其部分户型的得房率甚至能达到125%。
在东李板块迈向高端的道路上,其结构性短板同样清晰,这构成了其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顶尖教育资源的缺乏是其相比浮山后的最大软肋;轨道交通密度不足(仅靠2号线)也制约了其通达性。此外,高端市场容量有限,多个低密项目集中入市,必然面临激烈的“内卷”。开发商不能仅仅依靠“低密”标签,必须在产品创新、材质用料、园林营造和后期服务上做到极致,才能脱颖而出。
东李此次土地出让,既是区域发展的分水岭,也是青岛城市发展逻辑的缩影:在增量土地稀缺的背景下,主城价值正通过“低密化、品质化”向纵深发展。于房企而言,粗放式开发时代终结,产品力成为核心竞争力;于市场而言,一场关于高端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义,才刚刚开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