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老本行和新业务齐出彩,京东超级供应链价值凸显 | 电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老本行和新业务齐出彩,京东超级供应链价值凸显 | 电厂

是最擅长的事情,也是始终坚持的方向。

这个双11,京东又打了一场硬仗。战报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3:59,其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线上除了带电品类继续保持优势,日用百货和服饰品类也增长可观。

首次参与双11的外卖、酒旅等本地生活板块业务则在线下战场秀出了肌肉:平台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3倍;京东MALL、七鲜超市同样实现了订单量的同比大幅提升。

主营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业务的突破,都离不开京东对供应链的持续耕耘。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企业,自成立以来,京东始终坚持围绕产业上下游效率提升进行布局,在供应链的骨架上构建丰富的商业生态——重金投入与兼容并包结合背后,一个超级供应链体系愈发完善。

不仅如此,京东刚刚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总收入为2991亿,同比增长14.9%,超出预期;核心零售业务市场地位持续加强,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达30.8%,增速创近两年来新高,超级供应链的价值正在向更广泛的行业进一步释放。

某种程度上来说,超级供应链之于用户、商家、平台等均有所助益:当商家不再为流量过分忧虑,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产品的打造上,用户将有望获得质价比更好的商品,平台则进一步夯实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产业升级、破除行业内卷。

价格、成本、服务、效率、体验……数字背后,是无数个站在十字路口做出的决策。而京东已经将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写进了超级供应链,潜心服务用户、商家乃至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角色,希望与之携手并进、共享价值——这是一条从过去到现在,京东始终在走的路。

图片

两份成绩单,京东带来多重惊喜

连续两天,京东交上了两份成绩单。

一份是对双11的阶段性总结。截至11月11日23:59,京东双11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不仅长期占据优势的带电品类继续延续增长态势,日用百货和服饰品类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数据显示,双11期间,京东手机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AI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大屏AI手机同比增长150%,AI眼镜、AI音箱、AI家庭存储同比增长100%;家电家居闪电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送装一体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0%。与此同时,近500个服饰、美妆、运动细分品类成交额增长超100%;超2000个家电家居品牌,近2000个服饰、美妆、运动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用户总观看时长同比增长3倍。

首次参与双11的京东外卖和酒旅等本地生活板块业务同样收获颇丰:入驻京东外卖的品质餐厅已超200万家,平台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又好又便宜”的体验从零售延伸至旅行,平台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3倍;京东七鲜超市满足了用户从日常饮食到品质生活的各类需求,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80%;“新鲜现炒”“食材透明”的七鲜小厨备受用户认可,不仅订单量持续增长,流量还带动周边三公里内品质餐厅的订单量增长超12%;京东MALL线下热销不减,京东3C数码门店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京东折扣超市客流量持续走高,核心品类销量增势强劲。

图片

丰富的线上及线下业态,正在彼此协同、联动。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在双11启动时宣布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已经于11月9日正式上市,整合了京东在用户洞察、卖车、养车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叠加多项权益。

 

紧随其后,京东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与双11表现相似,零售板块收入的增长,依然是京东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零售、物流、新业务三个板块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11.4%、24.1%、213.7%。具体到收入占比最大的零售板块,商品收入为2046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大头的带电品类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同比增长4.9%;日用百货品类的增速为18.8%,增速较上一季度有所加快。

商品收入之外,包括物流、广告及佣金在内的服务收入取得了30.8%的同比增长。其中,佣金及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3.7%,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5%。更重要的是,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在10月突破7亿大关,创下新的里程碑。

对此,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核心京东零售业务已构建起多引擎互补的增长矩阵。虽然带电品类面临以旧换新高基数的影响,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巩固在该领域的领先市场地位,并挖掘日用百货品类与广告服务的巨大增长潜力。”

而外卖等新业务规模的扩大,也在与零售等核心业务不断加深协同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外卖GMV和订单量稳步增长,整体投入环比收窄。许冉称,主要得益于京东外卖运营效率的提升,加上在行业竞争中保持理性,单均损益表现逐步迎来改善。此外,七鲜小厨日均单量保持在高位水平,作为餐饮外卖行业在供应链模式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它也将和京东外卖一道,在用户增长、用户提频、跨品类购物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助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增长背后,超级供应链价值凸显

两份被增长百分比占据的成绩单中,核心业务与创新业务的亮眼表现,离不开京东对超级供应链的长期投入——供应链,是京东最擅长的事情,也是京东始终坚持的方向。如今,基于过去二十多年以来积累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能力,京东正在构建更具韧性、创新升级的超级供应链。在此过程中,经过大促等一次又一次的演练,后者的价值也在日益凸显。

作为在京东平台销售规模已突破190亿元的品牌,格力对于双11爆款打造自有“秘诀”。以AI节能王子Pro这款挂机空调为例,它由格力和京东“独家共建”。即基于京东用户画像和消费数据反向定制,京东带来了行业最大确定性的采购订单,经过格力智能工厂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完成“透明制造”,将创新技术与极致性价比融合,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一模式,有别于传统的销售关系,而是在能力互补的基础上,实现数据驱动、产品共创、资源深度绑定,进而满足用户对高品质家电的需求。

 

线下业态也是如此。七鲜超市的用户之所以能够以最划算的价格买到最新鲜的生鲜产品,供应链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张覆盖全球300余个优质产业带的直采网络,通过产地直采、海捕直达等模式,至少砍掉了过往经销商体系里的三层中间环节。供应链这里挤出来的部分成本被送到了应该去的地方——补贴给用户。于是,无论是智利车厘子、挪威三文鱼,还是云南黑松露、宿迁霸王蟹,都在明显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出色的品质。

还有一个新消息是,继在河北涿州、江苏宿迁、河北固安连续落地门店之后,京东折扣超市北京首店即将于12月中旬正式开业,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SKU超5000个。这种“大店型、多SKU”模式,有赖于京东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源头直采、产地直供,以新鲜到店达成优质低价;毗邻区域仓储和物流枢纽,智慧供应链系统成熟,商品流通效率把握和成本控制双管齐下。再加上京东MALL等线下大店布局,一幅线上、线下全渠道的购物体验图景已然缓缓铺开。

财报发布后,许冉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也多次提到了供应链——七鲜小厨通过供应链创新解决食品安全痛点,以Joybuy平台为代表的国际业务更多地依托供应链能力向前发展、与全球优质品牌和供应商合作共赢。可以说,此前的一步步探索和实践,既塑造和完善了京东超级供应链,也推动了其价值的持续放大。

更何况,还有AI这个变量的存在。具体到今年双11,以JoyAI为核心的全栈AI体系已深度融入京东超级供应链各环节。在内部运营中,超3万个基于JoyAgent 3.0的智能体化身“数字员工”高效运转,覆盖零售、物流、金融、工业等多个领域;JoyAI大模型已在超1800个场景中应用,调用量较618期间增长4倍;在商家端,京东数字人JoyStreamer已服务超4万品牌,双11期间带动品牌商家销售超23亿元;智能客服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累计咨询量超42亿次,满意度达80%。

当然,这只是开始。可以预计的是,AI加持下的超级供应链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产业联结……随着超级供应链齿轮的转动,无论是身处其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是京东零售、物流、健康和工业等众多落地场景、乃至整个生态,环环相扣的每一个角色,都将从中受益,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而这恰恰是京东发力超级供应链的意义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京东

5.5k
  • 京东11.11探厂,爆款AI PC是怎么“造”出来的?
  • 京东与港科大成立联合实验室,将聚焦智能供应链与具身智能技术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老本行和新业务齐出彩,京东超级供应链价值凸显 | 电厂

是最擅长的事情,也是始终坚持的方向。

这个双11,京东又打了一场硬仗。战报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3:59,其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线上除了带电品类继续保持优势,日用百货和服饰品类也增长可观。

首次参与双11的外卖、酒旅等本地生活板块业务则在线下战场秀出了肌肉:平台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3倍;京东MALL、七鲜超市同样实现了订单量的同比大幅提升。

主营业务的发展与创新业务的突破,都离不开京东对供应链的持续耕耘。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企业,自成立以来,京东始终坚持围绕产业上下游效率提升进行布局,在供应链的骨架上构建丰富的商业生态——重金投入与兼容并包结合背后,一个超级供应链体系愈发完善。

不仅如此,京东刚刚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总收入为2991亿,同比增长14.9%,超出预期;核心零售业务市场地位持续加强,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达30.8%,增速创近两年来新高,超级供应链的价值正在向更广泛的行业进一步释放。

某种程度上来说,超级供应链之于用户、商家、平台等均有所助益:当商家不再为流量过分忧虑,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产品的打造上,用户将有望获得质价比更好的商品,平台则进一步夯实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产业升级、破除行业内卷。

价格、成本、服务、效率、体验……数字背后,是无数个站在十字路口做出的决策。而京东已经将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写进了超级供应链,潜心服务用户、商家乃至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角色,希望与之携手并进、共享价值——这是一条从过去到现在,京东始终在走的路。

图片

两份成绩单,京东带来多重惊喜

连续两天,京东交上了两份成绩单。

一份是对双11的阶段性总结。截至11月11日23:59,京东双11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不仅长期占据优势的带电品类继续延续增长态势,日用百货和服饰品类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数据显示,双11期间,京东手机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AI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大屏AI手机同比增长150%,AI眼镜、AI音箱、AI家庭存储同比增长100%;家电家居闪电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送装一体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90%。与此同时,近500个服饰、美妆、运动细分品类成交额增长超100%;超2000个家电家居品牌,近2000个服饰、美妆、运动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用户总观看时长同比增长3倍。

首次参与双11的京东外卖和酒旅等本地生活板块业务同样收获颇丰:入驻京东外卖的品质餐厅已超200万家,平台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又好又便宜”的体验从零售延伸至旅行,平台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机票订单同比增长6.3倍;京东七鲜超市满足了用户从日常饮食到品质生活的各类需求,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80%;“新鲜现炒”“食材透明”的七鲜小厨备受用户认可,不仅订单量持续增长,流量还带动周边三公里内品质餐厅的订单量增长超12%;京东MALL线下热销不减,京东3C数码门店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京东折扣超市客流量持续走高,核心品类销量增势强劲。

图片

丰富的线上及线下业态,正在彼此协同、联动。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在双11启动时宣布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已经于11月9日正式上市,整合了京东在用户洞察、卖车、养车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叠加多项权益。

 

紧随其后,京东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与双11表现相似,零售板块收入的增长,依然是京东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零售、物流、新业务三个板块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11.4%、24.1%、213.7%。具体到收入占比最大的零售板块,商品收入为2046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大头的带电品类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同比增长4.9%;日用百货品类的增速为18.8%,增速较上一季度有所加快。

商品收入之外,包括物流、广告及佣金在内的服务收入取得了30.8%的同比增长。其中,佣金及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3.7%,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5%。更重要的是,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在10月突破7亿大关,创下新的里程碑。

对此,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核心京东零售业务已构建起多引擎互补的增长矩阵。虽然带电品类面临以旧换新高基数的影响,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巩固在该领域的领先市场地位,并挖掘日用百货品类与广告服务的巨大增长潜力。”

而外卖等新业务规模的扩大,也在与零售等核心业务不断加深协同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外卖GMV和订单量稳步增长,整体投入环比收窄。许冉称,主要得益于京东外卖运营效率的提升,加上在行业竞争中保持理性,单均损益表现逐步迎来改善。此外,七鲜小厨日均单量保持在高位水平,作为餐饮外卖行业在供应链模式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它也将和京东外卖一道,在用户增长、用户提频、跨品类购物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助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增长背后,超级供应链价值凸显

两份被增长百分比占据的成绩单中,核心业务与创新业务的亮眼表现,离不开京东对超级供应链的长期投入——供应链,是京东最擅长的事情,也是京东始终坚持的方向。如今,基于过去二十多年以来积累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能力,京东正在构建更具韧性、创新升级的超级供应链。在此过程中,经过大促等一次又一次的演练,后者的价值也在日益凸显。

作为在京东平台销售规模已突破190亿元的品牌,格力对于双11爆款打造自有“秘诀”。以AI节能王子Pro这款挂机空调为例,它由格力和京东“独家共建”。即基于京东用户画像和消费数据反向定制,京东带来了行业最大确定性的采购订单,经过格力智能工厂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完成“透明制造”,将创新技术与极致性价比融合,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一模式,有别于传统的销售关系,而是在能力互补的基础上,实现数据驱动、产品共创、资源深度绑定,进而满足用户对高品质家电的需求。

 

线下业态也是如此。七鲜超市的用户之所以能够以最划算的价格买到最新鲜的生鲜产品,供应链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张覆盖全球300余个优质产业带的直采网络,通过产地直采、海捕直达等模式,至少砍掉了过往经销商体系里的三层中间环节。供应链这里挤出来的部分成本被送到了应该去的地方——补贴给用户。于是,无论是智利车厘子、挪威三文鱼,还是云南黑松露、宿迁霸王蟹,都在明显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出色的品质。

还有一个新消息是,继在河北涿州、江苏宿迁、河北固安连续落地门店之后,京东折扣超市北京首店即将于12月中旬正式开业,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SKU超5000个。这种“大店型、多SKU”模式,有赖于京东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源头直采、产地直供,以新鲜到店达成优质低价;毗邻区域仓储和物流枢纽,智慧供应链系统成熟,商品流通效率把握和成本控制双管齐下。再加上京东MALL等线下大店布局,一幅线上、线下全渠道的购物体验图景已然缓缓铺开。

财报发布后,许冉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也多次提到了供应链——七鲜小厨通过供应链创新解决食品安全痛点,以Joybuy平台为代表的国际业务更多地依托供应链能力向前发展、与全球优质品牌和供应商合作共赢。可以说,此前的一步步探索和实践,既塑造和完善了京东超级供应链,也推动了其价值的持续放大。

更何况,还有AI这个变量的存在。具体到今年双11,以JoyAI为核心的全栈AI体系已深度融入京东超级供应链各环节。在内部运营中,超3万个基于JoyAgent 3.0的智能体化身“数字员工”高效运转,覆盖零售、物流、金融、工业等多个领域;JoyAI大模型已在超1800个场景中应用,调用量较618期间增长4倍;在商家端,京东数字人JoyStreamer已服务超4万品牌,双11期间带动品牌商家销售超23亿元;智能客服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累计咨询量超42亿次,满意度达80%。

当然,这只是开始。可以预计的是,AI加持下的超级供应链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产业联结……随着超级供应链齿轮的转动,无论是身处其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是京东零售、物流、健康和工业等众多落地场景、乃至整个生态,环环相扣的每一个角色,都将从中受益,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而这恰恰是京东发力超级供应链的意义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