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导演张荣吉专访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能否颠覆传统青春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导演张荣吉专访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能否颠覆传统青春片?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已经在内地院线上映,对喜欢台湾电影、或是青春爱情片的观众,这部影片是值得一看的,它拓展了华语片“青春、悬疑、犯罪”的类型范畴,也在台湾导演进入内地之后的融合上做到了很好地平衡。

由台湾导演张荣吉执导,黄子韬、杨采钰、李梦等主演的悬疑爱情片《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已于近日在内地上映,影片改编自日本推理大师岛田庄司的同名小说,是其作品首次被搬上内地大银幕,也是继《嫌疑人X的献身》后,今年内地第二部来自日本推理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以青春爱情为主要元素,但却有别于同类型电影打造的小清新治愈系风格,它以岛田庄司的原著为基底,用黄子韬、杨采钰等人所饰演角色的真实人物性格和特点,还原了在青春中,男生和女生将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及在遇到问题时的真实状态,脱离地域约束地完整呈现出一段令人惋惜又哀叹的爱情故事。

张荣吉并不算很知名的台湾导演,他之前也只是拍过两部长片而已,但凭借处女作《逆光飞翔》享誉海内外后,他以独树一帜对摄影和光线的运用以及对青春元素的领会,在台湾立马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导演。但在随后拍摄的青春犯罪题材《共犯》反响平平后,他还是决定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岛田庄司的作品,展开对青春里爱情故事的探索。

娱乐独角兽在日前采访到了张荣吉导演和影片的女主角杨采钰,他们也讲述了拍摄和筹备这部影片的点点滴滴。

影片是“夏天”与“十九岁”,充满神秘感的仪式

张荣吉是台湾本土的80后导演,他有着台湾年轻导演都会具备的“传承与改变”的精神,坚持台湾电影从新浪潮时期创立的风格和态度,并融合变革期以《海角七号》为代表的新类型和视角,再结合当下社会的变化做出适时的对电影理念的改变。

在魏德圣以《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担起新世纪台湾电影崛起的重任后,随着钮承泽、林书宇等一批导演的出现,台湾电影放佛看到了在杨德昌、侯孝贤时期才会有的百花争鸣的盛果,也是在这时候,《逆光飞翔》出现了,在台湾青春片陷入一味探寻爱情琐碎的泥沼时,影片用真实的盲人演员,将一个平常的励志故事讲述地感人又唯美,在台湾电影急需新力量和新思想注入的时候,《逆光飞翔》的不同寻常是令人欣喜的。

带着一片赞誉和期待,张荣吉拍摄了第二部长片《共犯》,有《逆光飞翔》的类型完全不同,讲述因一起女大学生自杀而牵扯出的一系列意外事件,是一部悬疑惊悚片,尽管反响不如处女作那么好,但在青春犯罪题材在台湾消失多年后又再次出现,对类型稀缺的台湾电影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接着就有一些电影公司找到张荣吉,希望他能继续执导悬疑犯罪题材的影片,但都被其拒绝,直到《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出品公司大盛找到张荣吉,并将岛田庄司的原著给他看过后,遂即被故事深深吸引,决定执导。

但原著是1985年就推出的,而且故事相对简单、流畅,没有太多的迂回和反转,这在30年后的今天看,并不适合,张荣吉想要找到这本小说对应时代的共鸣点,并完全抹掉地域限制,让故事变得通俗又普遍,可以直抵当下会面临相似问题年轻人的心中。所以他又加了部分角色,改写了故事,成为现在《夏天十九岁的肖像》的剧本。

影片聚焦在刚刚成年的大学生身上,因为不小心看到心仪女生弑父,而陷入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之中。张荣吉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就在于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对将要遇到的人和事往往会抱有很高的幻想,会认为十分浪漫,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需要经历几次挫折、伤痛或者折磨,历练自己,慢慢成长。

这不是只属于日本或是台湾的故事,而是对整个社会都通用,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存在这样的状况,张荣吉希望透过这个故事去传达一种态度,对还在迷茫期的年轻人的一些帮助。

张荣吉此前也提到不想让故事有地域限制,所以就在拍摄阶段严格地控制了取景,包括像影片中出现的广告牌就全是简体字,但影片全程是在台湾拍摄的。因为是在2月拍的,为了达到“夏天”的效果,就舍弃了在内地取景,直接到台南垦丁选择了一些场景。

影片中在展现黄子韬和杨采钰饰演的男女主角恋爱阶段时,无论是场景、光线还是配乐都非常美,也恰到好处,张荣吉就透露为了拍好这小段爱情戏,精心设计了很久,比如对垦丁场景的选取,和摄影师沟通对光线的运用等等,他觉得在爱情中最美好的时候,应该要用适合它的画面去表现,尽管舍弃了《逆光飞翔》中大量出现的逆光镜头,但为了营造属于这部影片的氛围,还是和摄影师构建了新的色调。

张荣吉也了解外界对《逆光飞翔》的喜爱,都有抱着对其的相同期待值去看《夏天十九岁的肖像》,不过他就坦言两部影片还是不同的,导演自己都是希望能在不同的领域和题材上有所发挥和尝试,不会拘泥于一种固定风格,而且在拍摄影片中,后一部的作品一定是结合了前一部的经验教训而成,所以新的作品一定是和前作不一样的,“要把前一部的遗憾化作下一部的动力”

演员就是要不断挑战与自身反差大的角色

杨采钰算是一位电影新人,《夏天十九岁的肖像》是其参演的第二部电影长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她,此前也只是出演过一些短片,在《1980年代的爱情》被霍建起导演挖掘后,走上了电影表演的路。

在《夏天十九岁的肖像》中,杨采钰饰演的夏颖颖是一个非常神秘且复杂的女生,外型很美,但身世却很复杂。杨采钰当初在接到这个角色时,就感到夏颖颖与自己是有一定的相似度的,所以在演绎的时候,是借鉴了自己生活中一些的状态去诠释角色。

在影片中,黄子韬饰演的康乔也是因为夏颖颖的神秘而对其充满兴趣甚至爱上,不仅是本片,以往也有一些影视作品中,会出现男主角会因女主角神秘的身份而爱上她。杨采钰也比较看重这一点,她觉得人就是喜欢有新鲜感的东西,当你没有完全地展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自己会代入很多对这个人的想法,猜疑,然后在这种过程中,他慢慢对这个人产生了感觉。之后再加上一些接触,会放大你对这个人的情感。

尽管杨采钰会觉得角色与自己的真实状况比较贴合,会用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诠释角色,但作为参演的第二部长片,就要挑战如此“神秘”的角色,对她也是一种考验。杨采钰在最开始拍摄时,也会紧张、忐忑,害怕出错,也会迷茫如何去演,但当熟悉角色,也和导演沟通且得到导演认可后,就自信了许多,完全放开去表演了。

因为《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在同类型华语片中比较少见,所以杨采钰也没有借鉴太多影视作品,她从年代和角色生活环境去研究与考量,比如从分析人物关系,她跟不同的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情绪状态,情感状态的几个阶段;遇到康乔之前,遇到康乔之后,决定要分手以后等等,从一系列的人物状态去分析,并决定如何把握好表演分寸。

杨采钰是在开拍前才确定出演夏颖颖这个角色的,虽然是电影新人,但在片场与导演和监制、以及其他演员不断交流沟通和学习后,她的完成还是得到了张荣吉的认可,导演也说很庆幸遇到杨采钰,她身上具备的气质和理想中的夏颖颖完全契合。

杨采钰下半年还出演了冯小刚的年代大作《芳华》,用她的话讲“《芳华》中的角色和夏颖颖一样,都是拒绝别人”,但也有不同之处,因为夏颖颖这个角色和她本人比较像,会有共鸣,能很快找到适合地方式去表演。但《芳华》中的角色就和自己反差很大,演起来会更加困难,但她认为演员就应该是在不断挑战自己中进步的,所以愿意去尝试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是她和台湾导演的首次合作,谈到与台湾导演合作的感受时,杨采钰直接用“大哥哥”形容导演。因为剧组基本都是台湾人,天天说台湾腔,会让杨采钰觉得大家都很温柔,整个气氛都很融洽、轻松。她还透露导演是一个很细腻的人,脾气非常温和,在片场不会和演员起冲突,会像朋友、哥哥一样,很耐心地和演员沟通,去引导演员。

杨采钰最后用影片出品人安晓芬的话对参演《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做了总结:“年轻人的爱情有的时候就是身不由己,或者说有不可控制的因素、姻缘,康乔、颖颖之间可能是人生里彼此的一个过客。虽然是一段难忘的时光,但是你回头再看的时候,它可能是专属你年龄段的一个记忆。”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已经在内地院线上映,对喜欢台湾电影、或是青春爱情片的观众,这部影片是值得一看的,它拓展了华语片“青春、悬疑、犯罪”的类型范畴,也在台湾导演进入内地之后的融合上做到了很好地平衡。张荣吉表示接下来的几部作品都会与内地电影公司合作,会是很内地化的故事,在香港导演已经与内地市场相互融合时,台湾导演此时正逐步进入内地,是发展中的华语市场多元且包容的美好景象。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导演张荣吉专访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能否颠覆传统青春片?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已经在内地院线上映,对喜欢台湾电影、或是青春爱情片的观众,这部影片是值得一看的,它拓展了华语片“青春、悬疑、犯罪”的类型范畴,也在台湾导演进入内地之后的融合上做到了很好地平衡。

由台湾导演张荣吉执导,黄子韬、杨采钰、李梦等主演的悬疑爱情片《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已于近日在内地上映,影片改编自日本推理大师岛田庄司的同名小说,是其作品首次被搬上内地大银幕,也是继《嫌疑人X的献身》后,今年内地第二部来自日本推理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以青春爱情为主要元素,但却有别于同类型电影打造的小清新治愈系风格,它以岛田庄司的原著为基底,用黄子韬、杨采钰等人所饰演角色的真实人物性格和特点,还原了在青春中,男生和女生将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及在遇到问题时的真实状态,脱离地域约束地完整呈现出一段令人惋惜又哀叹的爱情故事。

张荣吉并不算很知名的台湾导演,他之前也只是拍过两部长片而已,但凭借处女作《逆光飞翔》享誉海内外后,他以独树一帜对摄影和光线的运用以及对青春元素的领会,在台湾立马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导演。但在随后拍摄的青春犯罪题材《共犯》反响平平后,他还是决定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岛田庄司的作品,展开对青春里爱情故事的探索。

娱乐独角兽在日前采访到了张荣吉导演和影片的女主角杨采钰,他们也讲述了拍摄和筹备这部影片的点点滴滴。

影片是“夏天”与“十九岁”,充满神秘感的仪式

张荣吉是台湾本土的80后导演,他有着台湾年轻导演都会具备的“传承与改变”的精神,坚持台湾电影从新浪潮时期创立的风格和态度,并融合变革期以《海角七号》为代表的新类型和视角,再结合当下社会的变化做出适时的对电影理念的改变。

在魏德圣以《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担起新世纪台湾电影崛起的重任后,随着钮承泽、林书宇等一批导演的出现,台湾电影放佛看到了在杨德昌、侯孝贤时期才会有的百花争鸣的盛果,也是在这时候,《逆光飞翔》出现了,在台湾青春片陷入一味探寻爱情琐碎的泥沼时,影片用真实的盲人演员,将一个平常的励志故事讲述地感人又唯美,在台湾电影急需新力量和新思想注入的时候,《逆光飞翔》的不同寻常是令人欣喜的。

带着一片赞誉和期待,张荣吉拍摄了第二部长片《共犯》,有《逆光飞翔》的类型完全不同,讲述因一起女大学生自杀而牵扯出的一系列意外事件,是一部悬疑惊悚片,尽管反响不如处女作那么好,但在青春犯罪题材在台湾消失多年后又再次出现,对类型稀缺的台湾电影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接着就有一些电影公司找到张荣吉,希望他能继续执导悬疑犯罪题材的影片,但都被其拒绝,直到《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出品公司大盛找到张荣吉,并将岛田庄司的原著给他看过后,遂即被故事深深吸引,决定执导。

但原著是1985年就推出的,而且故事相对简单、流畅,没有太多的迂回和反转,这在30年后的今天看,并不适合,张荣吉想要找到这本小说对应时代的共鸣点,并完全抹掉地域限制,让故事变得通俗又普遍,可以直抵当下会面临相似问题年轻人的心中。所以他又加了部分角色,改写了故事,成为现在《夏天十九岁的肖像》的剧本。

影片聚焦在刚刚成年的大学生身上,因为不小心看到心仪女生弑父,而陷入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之中。张荣吉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就在于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对将要遇到的人和事往往会抱有很高的幻想,会认为十分浪漫,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需要经历几次挫折、伤痛或者折磨,历练自己,慢慢成长。

这不是只属于日本或是台湾的故事,而是对整个社会都通用,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存在这样的状况,张荣吉希望透过这个故事去传达一种态度,对还在迷茫期的年轻人的一些帮助。

张荣吉此前也提到不想让故事有地域限制,所以就在拍摄阶段严格地控制了取景,包括像影片中出现的广告牌就全是简体字,但影片全程是在台湾拍摄的。因为是在2月拍的,为了达到“夏天”的效果,就舍弃了在内地取景,直接到台南垦丁选择了一些场景。

影片中在展现黄子韬和杨采钰饰演的男女主角恋爱阶段时,无论是场景、光线还是配乐都非常美,也恰到好处,张荣吉就透露为了拍好这小段爱情戏,精心设计了很久,比如对垦丁场景的选取,和摄影师沟通对光线的运用等等,他觉得在爱情中最美好的时候,应该要用适合它的画面去表现,尽管舍弃了《逆光飞翔》中大量出现的逆光镜头,但为了营造属于这部影片的氛围,还是和摄影师构建了新的色调。

张荣吉也了解外界对《逆光飞翔》的喜爱,都有抱着对其的相同期待值去看《夏天十九岁的肖像》,不过他就坦言两部影片还是不同的,导演自己都是希望能在不同的领域和题材上有所发挥和尝试,不会拘泥于一种固定风格,而且在拍摄影片中,后一部的作品一定是结合了前一部的经验教训而成,所以新的作品一定是和前作不一样的,“要把前一部的遗憾化作下一部的动力”

演员就是要不断挑战与自身反差大的角色

杨采钰算是一位电影新人,《夏天十九岁的肖像》是其参演的第二部电影长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她,此前也只是出演过一些短片,在《1980年代的爱情》被霍建起导演挖掘后,走上了电影表演的路。

在《夏天十九岁的肖像》中,杨采钰饰演的夏颖颖是一个非常神秘且复杂的女生,外型很美,但身世却很复杂。杨采钰当初在接到这个角色时,就感到夏颖颖与自己是有一定的相似度的,所以在演绎的时候,是借鉴了自己生活中一些的状态去诠释角色。

在影片中,黄子韬饰演的康乔也是因为夏颖颖的神秘而对其充满兴趣甚至爱上,不仅是本片,以往也有一些影视作品中,会出现男主角会因女主角神秘的身份而爱上她。杨采钰也比较看重这一点,她觉得人就是喜欢有新鲜感的东西,当你没有完全地展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自己会代入很多对这个人的想法,猜疑,然后在这种过程中,他慢慢对这个人产生了感觉。之后再加上一些接触,会放大你对这个人的情感。

尽管杨采钰会觉得角色与自己的真实状况比较贴合,会用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诠释角色,但作为参演的第二部长片,就要挑战如此“神秘”的角色,对她也是一种考验。杨采钰在最开始拍摄时,也会紧张、忐忑,害怕出错,也会迷茫如何去演,但当熟悉角色,也和导演沟通且得到导演认可后,就自信了许多,完全放开去表演了。

因为《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在同类型华语片中比较少见,所以杨采钰也没有借鉴太多影视作品,她从年代和角色生活环境去研究与考量,比如从分析人物关系,她跟不同的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情绪状态,情感状态的几个阶段;遇到康乔之前,遇到康乔之后,决定要分手以后等等,从一系列的人物状态去分析,并决定如何把握好表演分寸。

杨采钰是在开拍前才确定出演夏颖颖这个角色的,虽然是电影新人,但在片场与导演和监制、以及其他演员不断交流沟通和学习后,她的完成还是得到了张荣吉的认可,导演也说很庆幸遇到杨采钰,她身上具备的气质和理想中的夏颖颖完全契合。

杨采钰下半年还出演了冯小刚的年代大作《芳华》,用她的话讲“《芳华》中的角色和夏颖颖一样,都是拒绝别人”,但也有不同之处,因为夏颖颖这个角色和她本人比较像,会有共鸣,能很快找到适合地方式去表演。但《芳华》中的角色就和自己反差很大,演起来会更加困难,但她认为演员就应该是在不断挑战自己中进步的,所以愿意去尝试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是她和台湾导演的首次合作,谈到与台湾导演合作的感受时,杨采钰直接用“大哥哥”形容导演。因为剧组基本都是台湾人,天天说台湾腔,会让杨采钰觉得大家都很温柔,整个气氛都很融洽、轻松。她还透露导演是一个很细腻的人,脾气非常温和,在片场不会和演员起冲突,会像朋友、哥哥一样,很耐心地和演员沟通,去引导演员。

杨采钰最后用影片出品人安晓芬的话对参演《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做了总结:“年轻人的爱情有的时候就是身不由己,或者说有不可控制的因素、姻缘,康乔、颖颖之间可能是人生里彼此的一个过客。虽然是一段难忘的时光,但是你回头再看的时候,它可能是专属你年龄段的一个记忆。”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已经在内地院线上映,对喜欢台湾电影、或是青春爱情片的观众,这部影片是值得一看的,它拓展了华语片“青春、悬疑、犯罪”的类型范畴,也在台湾导演进入内地之后的融合上做到了很好地平衡。张荣吉表示接下来的几部作品都会与内地电影公司合作,会是很内地化的故事,在香港导演已经与内地市场相互融合时,台湾导演此时正逐步进入内地,是发展中的华语市场多元且包容的美好景象。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