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鲁股观察 | 农大科技北交所IPO过会,就三事项进行说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鲁股观察 | 农大科技北交所IPO过会,就三事项进行说明

农大科技离正式上市仅一步之遥

文 | 单烁

据北交所官网,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32次审议会议于11月14日上午召开,审议结果显示,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大科技”)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公司IPO申请成功过会。

根据北交所公告,农大科技此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000万股,募集资金4.13亿元,主要用于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农大科技成立于2002年6月,主要从事新型肥料及新型肥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招股书披露,公司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市场地位,其包膜尿素产销量居行业第一,腐植酸复合肥料位列行业第二。

说明一:收入下降为何利润反升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76亿元、26.37亿元、23.63亿元和14.95亿元,呈现连续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招股书显示,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01亿元、1.45亿元和1.26亿元,2024年在营收下降的背景下净利润同比增长43.56%。

对于收入下降而净利润反升的情况,北交所在审议会议中进行了重点问询。据农大科技解释,营收下降主要受尿素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影响,产品售价随之下调;净利润增长则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公司主动削减低毛利产品销售,提高高附加值新型肥料占比。

​说明二:订单减少如何保持业绩稳定

据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北交所要求农大科技说明“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据长江商报报道,农大科技在手订单金额从2022年末的6.29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1.40亿元,降幅超过77%。公司方面表示,订单减少与尿素等原材料价格波动有关,客户采购趋于谨慎,订单周期缩短以规避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据招股书披露,在农大科技营收下滑的同时,其认定的同行可比公司营收均值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增长0.85%和1.6%。

此外,据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新型肥料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19.68亿元微降至2024年的19.24亿元,产品均价从2842元/吨下降至2596元/吨。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IPO推进过程中,农大科技将募资计划从原定的5.52亿元下调至4.13亿元,调减幅度为25.27%。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分红1.8亿元,而此次IPO中计划募集4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说明三:产能利用率不足仍计划扩产的合理性

据招股书披露,本次募投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腐植酸智能高塔复合肥项目”和“年产15万吨生物肥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新增产能合计45万吨。但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5.14%、68.72%和56.63%,2024年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17.59个百分点。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在产能利用率不足的背景下仍大幅扩产的合理性。

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委未对农大科技IPO申请提出需进一步落实的审议意见,公司离正式上市仅一步之遥。根据公司招股书预测,2025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至24亿元,实现净利润1.4亿元至1.6亿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鲁股观察 | 农大科技北交所IPO过会,就三事项进行说明

农大科技离正式上市仅一步之遥

文 | 单烁

据北交所官网,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32次审议会议于11月14日上午召开,审议结果显示,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农大科技”)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公司IPO申请成功过会。

根据北交所公告,农大科技此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000万股,募集资金4.13亿元,主要用于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农大科技成立于2002年6月,主要从事新型肥料及新型肥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招股书披露,公司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市场地位,其包膜尿素产销量居行业第一,腐植酸复合肥料位列行业第二。

说明一:收入下降为何利润反升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76亿元、26.37亿元、23.63亿元和14.95亿元,呈现连续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招股书显示,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01亿元、1.45亿元和1.26亿元,2024年在营收下降的背景下净利润同比增长43.56%。

对于收入下降而净利润反升的情况,北交所在审议会议中进行了重点问询。据农大科技解释,营收下降主要受尿素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影响,产品售价随之下调;净利润增长则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公司主动削减低毛利产品销售,提高高附加值新型肥料占比。

​说明二:订单减少如何保持业绩稳定

据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北交所要求农大科技说明“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据长江商报报道,农大科技在手订单金额从2022年末的6.29亿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1.40亿元,降幅超过77%。公司方面表示,订单减少与尿素等原材料价格波动有关,客户采购趋于谨慎,订单周期缩短以规避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据招股书披露,在农大科技营收下滑的同时,其认定的同行可比公司营收均值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增长0.85%和1.6%。

此外,据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新型肥料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19.68亿元微降至2024年的19.24亿元,产品均价从2842元/吨下降至2596元/吨。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IPO推进过程中,农大科技将募资计划从原定的5.52亿元下调至4.13亿元,调减幅度为25.27%。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分红1.8亿元,而此次IPO中计划募集4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说明三:产能利用率不足仍计划扩产的合理性

据招股书披露,本次募投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腐植酸智能高塔复合肥项目”和“年产15万吨生物肥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新增产能合计45万吨。但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5.14%、68.72%和56.63%,2024年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17.59个百分点。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在产能利用率不足的背景下仍大幅扩产的合理性。

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委未对农大科技IPO申请提出需进一步落实的审议意见,公司离正式上市仅一步之遥。根据公司招股书预测,2025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至24亿元,实现净利润1.4亿元至1.6亿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