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3个项目超20亿元,聚变新能加速BEST建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3个项目超20亿元,聚变新能加速BEST建设

作为我国核聚变能商业化的重要实施主体平台之一,聚变新能此次集中采购,BEST相关项目共计13个,累计金额超20亿元。

文 | 唐学菲

累计金额超20亿元,近日,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变新能”)发布多个BEST建设相关的重要采购项目。

11月13日-14日,根据聚变新能官网,包括BEST环布系统总装工程、BEST离子回旋波源系统、BEST屏蔽包层系统不锈钢屏蔽块、BEST屏蔽包层系统高硼钢屏蔽块等,都在开放招标中。

图片来源:聚变新能官网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按照安徽核聚变商业化“三步走”战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首个商业聚变堆”,BEST作为这之中的关键第一环,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主导设计,聚变新能负责运营。此前10月底,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向世界宣布,BEST预计于2027年竣工。

共计13个采购项目 累计金额超20亿元

作为我国核聚变能商业化的重要实施主体平台之一,根据聚变新能官网公开披露,公司此次集中采购,BEST相关项目共计13个,累计金额超20亿元。

其中金额较大的采购项目分别为:低温系统关键部件采购项目,项目控制价为7.28亿元;BEST环布系统总装工程采购项目,合同估算价为1.8亿元;BEST系统CC、CS、PF磁体电源采购项目,合同估算价为1.89亿元;BEST项目ECRH回旋管采购项目,项目投资金额4.4亿元;BEST屏蔽包层系统不锈钢屏蔽块采购项目,合同估算价为1.39亿元;BEST离子回旋波源系统采购项目,合同估算价为1.7亿元。

图片来源:聚变新能官网

按照上述项目信息,可以看出,此次聚变新能关于BEST的集中采购,大额项目主要集中在低温系统、ECRH回旋管、离子回旋波源和环布系统这4项,分别围绕可控核聚变低温、加热、磁体、屏蔽这4大技术难点,BEST加速技术攻关明确。

同时,此次采购也意味着,BEST正聚焦核聚变关键部件研发,加快迈入实体化建设阶段。

聚变新能持续发力 BEST建设进度加快

聚变新能,根据公司官网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注册资本50亿元,2024年6月通过增资扩股增至145亿元。公司聚焦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开发、核电设备成套及工程技术服务、发电技术应用等核心领域,将率先推进聚变能商业化进程。

官网显示,聚变新能目前被多家公司和资本投资。包括合肥产投新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安徽皖能丰禾聚变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合肥科学岛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创投资有限公司和蔚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等。

其中,合肥产投新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安徽皖能丰禾聚变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最多,均为20.50%。

近两年,聚变新能在安徽可控核聚变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

一方面,公开信息显示,聚变新能已牵头组建安徽省聚变产业联合会,联合近200家成员单位协同构建世界级聚变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发力安徽聚变能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突破。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聚变新能与安徽上市公司合锻智能绑定很深。根据官网显示,聚变新能目前董事长为严建文,其同时也是合锻智能现任董事长。按照合锻智能2024年年报,公司深度参与了合肥BEST的聚变堆、真空室等核心部件的制造工作。此前中标聚变新能相关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2.09亿元。

这一次,随着累计超20亿元的集中采购项目推进,聚变新能更将进一步加快BEST建设进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合锻智能

  • 财说| 单季亏损扩大,合锻智能隐患终显
  • 一周安徽上市公司要闻回顾(10.27-11.02)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3个项目超20亿元,聚变新能加速BEST建设

作为我国核聚变能商业化的重要实施主体平台之一,聚变新能此次集中采购,BEST相关项目共计13个,累计金额超20亿元。

文 | 唐学菲

累计金额超20亿元,近日,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变新能”)发布多个BEST建设相关的重要采购项目。

11月13日-14日,根据聚变新能官网,包括BEST环布系统总装工程、BEST离子回旋波源系统、BEST屏蔽包层系统不锈钢屏蔽块、BEST屏蔽包层系统高硼钢屏蔽块等,都在开放招标中。

图片来源:聚变新能官网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按照安徽核聚变商业化“三步走”战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首个商业聚变堆”,BEST作为这之中的关键第一环,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主导设计,聚变新能负责运营。此前10月底,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向世界宣布,BEST预计于2027年竣工。

共计13个采购项目 累计金额超20亿元

作为我国核聚变能商业化的重要实施主体平台之一,根据聚变新能官网公开披露,公司此次集中采购,BEST相关项目共计13个,累计金额超20亿元。

其中金额较大的采购项目分别为:低温系统关键部件采购项目,项目控制价为7.28亿元;BEST环布系统总装工程采购项目,合同估算价为1.8亿元;BEST系统CC、CS、PF磁体电源采购项目,合同估算价为1.89亿元;BEST项目ECRH回旋管采购项目,项目投资金额4.4亿元;BEST屏蔽包层系统不锈钢屏蔽块采购项目,合同估算价为1.39亿元;BEST离子回旋波源系统采购项目,合同估算价为1.7亿元。

图片来源:聚变新能官网

按照上述项目信息,可以看出,此次聚变新能关于BEST的集中采购,大额项目主要集中在低温系统、ECRH回旋管、离子回旋波源和环布系统这4项,分别围绕可控核聚变低温、加热、磁体、屏蔽这4大技术难点,BEST加速技术攻关明确。

同时,此次采购也意味着,BEST正聚焦核聚变关键部件研发,加快迈入实体化建设阶段。

聚变新能持续发力 BEST建设进度加快

聚变新能,根据公司官网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注册资本50亿元,2024年6月通过增资扩股增至145亿元。公司聚焦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开发、核电设备成套及工程技术服务、发电技术应用等核心领域,将率先推进聚变能商业化进程。

官网显示,聚变新能目前被多家公司和资本投资。包括合肥产投新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安徽皖能丰禾聚变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合肥科学岛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创投资有限公司和蔚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等。

其中,合肥产投新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安徽皖能丰禾聚变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最多,均为20.50%。

近两年,聚变新能在安徽可控核聚变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

一方面,公开信息显示,聚变新能已牵头组建安徽省聚变产业联合会,联合近200家成员单位协同构建世界级聚变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发力安徽聚变能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突破。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聚变新能与安徽上市公司合锻智能绑定很深。根据官网显示,聚变新能目前董事长为严建文,其同时也是合锻智能现任董事长。按照合锻智能2024年年报,公司深度参与了合肥BEST的聚变堆、真空室等核心部件的制造工作。此前中标聚变新能相关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2.09亿元。

这一次,随着累计超20亿元的集中采购项目推进,聚变新能更将进一步加快BEST建设进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