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丨再次站上亚太领奖台,泉城智慧闪耀世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丨再次站上亚太领奖台,泉城智慧闪耀世界

时隔一年,济南再度站上亚太智慧城市的领奖台。

文丨孟宝乐

时隔一年,济南再度站上亚太智慧城市的领奖台。

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025亚太智慧城市评选颁奖典礼”上,济南脱颖而出成功蝉联“2025亚太领军智慧城市”。

继2024年首度问鼎之后,济南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座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与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并肩跻身2025年度全国6个获奖城市之列。

作为亚太地区智慧城市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评选,该奖项由国家信息中心与亚洲数据集团联合发起,其认可不仅是对济南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高度肯定,更彰显出这座城市持续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力。

从“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六连冠,到“亚太领军智慧城市”两度加冕,济南这座智慧名城,正以稳健步伐绘就着中国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图片来源:摄图网

善感知、有温度,智慧泉城“会呼吸”

“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是济南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

走进智慧泉城运行管理中心,巨幅屏幕上实时跃动着森林火情、城管案件、企业融资需求等城市运行数据。这里不仅是指挥调度的“城市大脑”,更是精准捕捉城市脉动的“感知中枢”。

12颗红外卫星、7颗雷达卫星、28套无人机机库与近20万套地面物联设备,共同织就一张“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网络,实现从风险预警到问题处置的秒级响应。

数据是治理成效的最佳见证:济南城市管理的智能发现率从2020年的0.09%跃升至38.8%,智能派遣率超过80%,12345热线投诉量下降13.1%。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AI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与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更是城市治理模式从“人防”“技防”再到“智防”的全面跨越。精管善治,在济南正成为现实。

如果说“城市大脑”是智慧济南的“神经中枢”,那么数据流动就是维持其运转的“血液”。

济南深谙此道。通过构建全市统一的“数据湖”,汇聚470余亿条数据资源,接入14个业务专线、175个数字化应用系统,与36万路公共视频、120路高点视频,打通了昔日的“数据孤岛”。

在此基础上,“爱山东・泉城办”APP注册用户已突破520万,上线300余项特色应用和2000余项政务服务,从婚姻登记预约到公积金提取,从高考成绩查询到无犯罪记录证明秒开等,真正实现“一部手机走泉城”。

依托全市统一大模型知识库,济南将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75%,智能客服24小时在线,高频事项回复准确率超过90%;“泉惠企”平台汇聚3700余条惠企政策,入驻企业超2700家,2025年累计办理企业诉求16万余件,办结率与满意率均达99.6%以上,实现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

更具温度的是“免申即享”服务,退休医保待遇自动办理、“医保画像”精准推送政策,已惠及1.3万名退休人员,让技术关怀直达民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鲁通码。这个小小的二维码,已接入政务办事、酒店入住、景区入园、公交出行等9大类38子类场景,接入场所超过4000个,成为济南市民的“数字通行证”。从借书到入园,从乘车到入住,一码畅行,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而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智能网联公交、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济南同样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以来,济南相继开通L3与L4级智能网联公交线路。两条全长共12公里的线路。目前,智能网联公交已行驶超2.5万公里,拉载市民8000人次以上。

图片来源:摄图网

筑基塑魂,打造数字生态新高地

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与活跃的数字经济生态。

作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济南早在2022年就明确了“一年夯实基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四年示范引领”的推进路径,步步为营,系统布局。

如今,济南已构建起支撑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强大算力底座。全市智能算力规模达3877P,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前十;总算力规模达5454PFlops,智能算力占比超过87%。

按照规划,2025年底还将新增2350P算力资源。以算力为引擎,济南正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集群发展。

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是城市智慧化的前提。济南已累计建成5.7万座5G基站,公共数据归集率、共享率,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数字校园建设覆盖率、重点公共区域监控联网率均达100%。

作为全国唯一连续六年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的城市,济南在多项权威评估中表现亮眼:2025年“数字生态指数”排名全国第7位,2024年“数字百强市”和“中国50强城市数字化发展能力指数”均位列全国第14位,创下历史最好水平。这些成绩,共同印证了其数字基础的扎实厚度。

事实上,济南的智慧城市建设,从来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一场政企协同、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通过搭建开放平台、培育数字生态,济南让企业成为智慧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驱动的良性循环。

浪潮集团的出色表现,正是济南数字生态活力的生动体现。在此次评选中,浪潮智慧城市荣获“2025中国智慧城市领军解决方案提供商”称号,浪潮科技园获评“2025中国领军智慧园区”,展现了本地企业在智慧化领域的领先实力。

作为中国软件名城、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济南完备的产业体系为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又反向赋能产业升级,形成双向促进的良好态势。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样得到了有力支撑。济南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算力中心提供的一站式全链路服务,可根据企业规模提供差异化算力支持,助力中小企业低成本、高效率拥抱AI大模型浪潮。

“泉融通”平台更是中小微企业的“数字金融活水”,已入驻121家金融机构,上架425款金融产品,累计放款超400亿元,成为“永不落幕的银企对接会”,让各类企业都能在数字浪潮中找到成长机遇。

图片来源:摄图网

纵观济南智慧城市建设,不止于技术应用,更是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与治理理念的升级。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数字为笔,绘制出一幅宜居、韧性、创新、绿色、人文的城市新图景。

对济南而言,蝉联“2025亚太领军智慧城市”,既是荣誉,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济南不仅将为自身叩开智慧时代的城市发展之门,更将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智慧城市的进阶之路,提供一份可借鉴的“济南样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丨再次站上亚太领奖台,泉城智慧闪耀世界

时隔一年,济南再度站上亚太智慧城市的领奖台。

文丨孟宝乐

时隔一年,济南再度站上亚太智慧城市的领奖台。

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025亚太智慧城市评选颁奖典礼”上,济南脱颖而出成功蝉联“2025亚太领军智慧城市”。

继2024年首度问鼎之后,济南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座连续两年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与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并肩跻身2025年度全国6个获奖城市之列。

作为亚太地区智慧城市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评选,该奖项由国家信息中心与亚洲数据集团联合发起,其认可不仅是对济南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高度肯定,更彰显出这座城市持续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力。

从“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六连冠,到“亚太领军智慧城市”两度加冕,济南这座智慧名城,正以稳健步伐绘就着中国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图片来源:摄图网

善感知、有温度,智慧泉城“会呼吸”

“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是济南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

走进智慧泉城运行管理中心,巨幅屏幕上实时跃动着森林火情、城管案件、企业融资需求等城市运行数据。这里不仅是指挥调度的“城市大脑”,更是精准捕捉城市脉动的“感知中枢”。

12颗红外卫星、7颗雷达卫星、28套无人机机库与近20万套地面物联设备,共同织就一张“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网络,实现从风险预警到问题处置的秒级响应。

数据是治理成效的最佳见证:济南城市管理的智能发现率从2020年的0.09%跃升至38.8%,智能派遣率超过80%,12345热线投诉量下降13.1%。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AI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与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更是城市治理模式从“人防”“技防”再到“智防”的全面跨越。精管善治,在济南正成为现实。

如果说“城市大脑”是智慧济南的“神经中枢”,那么数据流动就是维持其运转的“血液”。

济南深谙此道。通过构建全市统一的“数据湖”,汇聚470余亿条数据资源,接入14个业务专线、175个数字化应用系统,与36万路公共视频、120路高点视频,打通了昔日的“数据孤岛”。

在此基础上,“爱山东・泉城办”APP注册用户已突破520万,上线300余项特色应用和2000余项政务服务,从婚姻登记预约到公积金提取,从高考成绩查询到无犯罪记录证明秒开等,真正实现“一部手机走泉城”。

依托全市统一大模型知识库,济南将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75%,智能客服24小时在线,高频事项回复准确率超过90%;“泉惠企”平台汇聚3700余条惠企政策,入驻企业超2700家,2025年累计办理企业诉求16万余件,办结率与满意率均达99.6%以上,实现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

更具温度的是“免申即享”服务,退休医保待遇自动办理、“医保画像”精准推送政策,已惠及1.3万名退休人员,让技术关怀直达民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鲁通码。这个小小的二维码,已接入政务办事、酒店入住、景区入园、公交出行等9大类38子类场景,接入场所超过4000个,成为济南市民的“数字通行证”。从借书到入园,从乘车到入住,一码畅行,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而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智能网联公交、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济南同样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以来,济南相继开通L3与L4级智能网联公交线路。两条全长共12公里的线路。目前,智能网联公交已行驶超2.5万公里,拉载市民8000人次以上。

图片来源:摄图网

筑基塑魂,打造数字生态新高地

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与活跃的数字经济生态。

作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济南早在2022年就明确了“一年夯实基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四年示范引领”的推进路径,步步为营,系统布局。

如今,济南已构建起支撑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强大算力底座。全市智能算力规模达3877P,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前十;总算力规模达5454PFlops,智能算力占比超过87%。

按照规划,2025年底还将新增2350P算力资源。以算力为引擎,济南正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集群发展。

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是城市智慧化的前提。济南已累计建成5.7万座5G基站,公共数据归集率、共享率,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数字校园建设覆盖率、重点公共区域监控联网率均达100%。

作为全国唯一连续六年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的城市,济南在多项权威评估中表现亮眼:2025年“数字生态指数”排名全国第7位,2024年“数字百强市”和“中国50强城市数字化发展能力指数”均位列全国第14位,创下历史最好水平。这些成绩,共同印证了其数字基础的扎实厚度。

事实上,济南的智慧城市建设,从来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一场政企协同、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通过搭建开放平台、培育数字生态,济南让企业成为智慧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驱动的良性循环。

浪潮集团的出色表现,正是济南数字生态活力的生动体现。在此次评选中,浪潮智慧城市荣获“2025中国智慧城市领军解决方案提供商”称号,浪潮科技园获评“2025中国领军智慧园区”,展现了本地企业在智慧化领域的领先实力。

作为中国软件名城、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济南完备的产业体系为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又反向赋能产业升级,形成双向促进的良好态势。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样得到了有力支撑。济南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算力中心提供的一站式全链路服务,可根据企业规模提供差异化算力支持,助力中小企业低成本、高效率拥抱AI大模型浪潮。

“泉融通”平台更是中小微企业的“数字金融活水”,已入驻121家金融机构,上架425款金融产品,累计放款超400亿元,成为“永不落幕的银企对接会”,让各类企业都能在数字浪潮中找到成长机遇。

图片来源:摄图网

纵观济南智慧城市建设,不止于技术应用,更是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与治理理念的升级。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数字为笔,绘制出一幅宜居、韧性、创新、绿色、人文的城市新图景。

对济南而言,蝉联“2025亚太领军智慧城市”,既是荣誉,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济南不仅将为自身叩开智慧时代的城市发展之门,更将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智慧城市的进阶之路,提供一份可借鉴的“济南样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