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携手境外合作钱包 构建跨境移动支付开放生态

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渗透的数字时代,支付形态正朝着无实体化、全场景化加速演进,跨境支付的便捷性需求持续升级。作为全球主要卡组织和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银联顺应支付数字化浪潮,以国际通行的“四方模式”为核心框架,深耕境外本地支付生态合作,通过与各国主流电子钱包携手,构建覆盖本地消费、来华支付、全球通行的移动支付服务网络,既为用户带来无缝支付体验,更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国际金融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银联与境外钱包的合作,以灵活适配的业务方案搭建起高效对接桥梁。合作本质是银联卡业务以手机为介质的延伸,境外银联卡发卡机构通过自有移动应用APP运营管理银联卡业务,用户消费资金直接来源于APP中绑定的银联实体卡或在线申领的银联数字化发卡,部分场景下还支持账基钱包“无感支付”——用户无需经历申卡流程,打开钱包即可用已开立的账户直接付款。这种合作模式无需用户另行开户或下载新应用,完美衔接其熟悉的本地支付习惯,同时依托银联统一的技术标准和风控体系,保障交易安全与隐私保护。

经过持续布局,银联与境外钱包的合作已取得规模化成果,在本地使用、跨境出行等场景形成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境外3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落地超200款银联合作钱包,广泛覆盖中国港澳地区、韩日蒙、东南亚、南太、中东等主要市场。在中国香港地区,中银香港BoC Pay与汇丰银行旗下钱包PayMe成为本地支付标杆,深度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医、学”全场景,成为香港居民日常消费青睐的移动支付工具。马来西亚Boost、泰国Kplus、老挝BCEL One、韩国Naver Pay等多个区域本地主流钱包也已接入银联网络。

跨境支付场景的突破更凸显合作价值。银联推动境外合作钱包接入境内支付网络,并与境内支付机构拓展合作外延,18款银联合作钱包已可扫描境内微信收款码支付,极大便利了境外人员来华支付需求。

此前,银联与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本土支付网络Uzcard开展双品牌卡发卡合作,当地Agro、Xalq、Aloqa等银行累计发行银联-Uzcard双品牌卡数百万张。2025年1月,双方签署了3DS发卡功能改造协议,预计年内完成改造,届时将支持该双品牌卡绑定境内微信和支付宝钱包,当地居民来华可享便捷扫码支付体验。数据显示,2025年1-11月,银联网络“外包内用”二维码消费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上涨100%、77%,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外包外用”方面,境外银联合作钱包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使用频次同样快速增长,二维码交易笔数涨幅约50%。

银联与境外钱包的合作模式,既具备多重业务优势,更承载着深远的行业与战略意义。在用户层面,无需额外开户下载、全场景支付覆盖、隐私信息本地保护等特点,解决了跨境支付的核心痛点。在行业层面,银联严格遵循“四方模式”,与发卡机构、收单机构、钱包等各方合作,以国际通用的业务规则、技术标准和完善的差错处理、风险管理机制,更好履行客户风险识别,跨境交易更安全。在区域发展层面,银联通过与境外本地主流钱包的深度对接,成为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助力共建高质量发展和区域金融一体化的重要金融纽带。

中国银联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和民族银行卡品牌,将秉持“互信互联,共创价值”的战略愿景,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更加开放、包容、互信、共赢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11月下旬,中国银联将于上海召开首届“银联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届时将发布跨境合作成果,并与境内外合作机构代表发布“开放支付联合倡议”,共同推动打造更高质量的支付互联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银联

3.4k
  • 中国银联与中国银行将联合发布离境退税创新服务产品
  • 银联与泰国The Mall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银联携手境外合作钱包 构建跨境移动支付开放生态

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渗透的数字时代,支付形态正朝着无实体化、全场景化加速演进,跨境支付的便捷性需求持续升级。作为全球主要卡组织和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银联顺应支付数字化浪潮,以国际通行的“四方模式”为核心框架,深耕境外本地支付生态合作,通过与各国主流电子钱包携手,构建覆盖本地消费、来华支付、全球通行的移动支付服务网络,既为用户带来无缝支付体验,更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国际金融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银联与境外钱包的合作,以灵活适配的业务方案搭建起高效对接桥梁。合作本质是银联卡业务以手机为介质的延伸,境外银联卡发卡机构通过自有移动应用APP运营管理银联卡业务,用户消费资金直接来源于APP中绑定的银联实体卡或在线申领的银联数字化发卡,部分场景下还支持账基钱包“无感支付”——用户无需经历申卡流程,打开钱包即可用已开立的账户直接付款。这种合作模式无需用户另行开户或下载新应用,完美衔接其熟悉的本地支付习惯,同时依托银联统一的技术标准和风控体系,保障交易安全与隐私保护。

经过持续布局,银联与境外钱包的合作已取得规模化成果,在本地使用、跨境出行等场景形成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境外3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落地超200款银联合作钱包,广泛覆盖中国港澳地区、韩日蒙、东南亚、南太、中东等主要市场。在中国香港地区,中银香港BoC Pay与汇丰银行旗下钱包PayMe成为本地支付标杆,深度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医、学”全场景,成为香港居民日常消费青睐的移动支付工具。马来西亚Boost、泰国Kplus、老挝BCEL One、韩国Naver Pay等多个区域本地主流钱包也已接入银联网络。

跨境支付场景的突破更凸显合作价值。银联推动境外合作钱包接入境内支付网络,并与境内支付机构拓展合作外延,18款银联合作钱包已可扫描境内微信收款码支付,极大便利了境外人员来华支付需求。

此前,银联与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本土支付网络Uzcard开展双品牌卡发卡合作,当地Agro、Xalq、Aloqa等银行累计发行银联-Uzcard双品牌卡数百万张。2025年1月,双方签署了3DS发卡功能改造协议,预计年内完成改造,届时将支持该双品牌卡绑定境内微信和支付宝钱包,当地居民来华可享便捷扫码支付体验。数据显示,2025年1-11月,银联网络“外包内用”二维码消费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上涨100%、77%,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外包外用”方面,境外银联合作钱包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使用频次同样快速增长,二维码交易笔数涨幅约50%。

银联与境外钱包的合作模式,既具备多重业务优势,更承载着深远的行业与战略意义。在用户层面,无需额外开户下载、全场景支付覆盖、隐私信息本地保护等特点,解决了跨境支付的核心痛点。在行业层面,银联严格遵循“四方模式”,与发卡机构、收单机构、钱包等各方合作,以国际通用的业务规则、技术标准和完善的差错处理、风险管理机制,更好履行客户风险识别,跨境交易更安全。在区域发展层面,银联通过与境外本地主流钱包的深度对接,成为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助力共建高质量发展和区域金融一体化的重要金融纽带。

中国银联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和民族银行卡品牌,将秉持“互信互联,共创价值”的战略愿景,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更加开放、包容、互信、共赢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11月下旬,中国银联将于上海召开首届“银联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届时将发布跨境合作成果,并与境内外合作机构代表发布“开放支付联合倡议”,共同推动打造更高质量的支付互联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