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英伟达第三财季实现570亿美元创纪录营收,黄仁勋回击“AI泡沫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英伟达第三财季实现570亿美元创纪录营收,黄仁勋回击“AI泡沫论”

黄仁勋在财报中表示:“Blackwell的销量远超预期,云GPU也已售罄。”

图片来源:英伟达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美东时间11月19日美股盘后,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第三财季财务数据。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三财季实现创纪录的570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62%,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551.9亿美元;净利润为319亿美元,同比大涨65%;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30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5美元。这一业绩表现再次强化了英伟达在AI领域的话语权。

英伟达第三财季业绩核心数据

本季度,英伟达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和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毛利率分别为73.4%和73.6%。

数据中心业务作为英伟达的核心增长引擎表现亮眼,收入达到5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占总营收的绝大部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财报中指出:“Blackwell的销量远超预期,云GPU也已售罄。”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表示,公司当前最畅销的芯片系列是Blackwell Ultra,这是Blackwell芯片的第二代产品。

据英伟达透露,其Blackwell芯片在SemiAnalysis InferenceMAX基准测试中实现了最高性能和较好的整体效率,每兆瓦吞吐量是上一代的10倍。此前该公司宣布与OpenAI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OpenAI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其还与谷歌云、微软、甲骨文和xAI等公司合作,利用英伟达GPU部署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在数据中心业务营收中,“计算业务”(即GPU)贡献了430亿美元的营收;网络业务(即允许多个GPU能协同工作的组件)贡献了82亿美元。

除数据中心业务外,英伟达的其他业务板块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游戏业务营收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显示出其在传统游戏市场的持续影响力;专业可视化营收7.6亿美元,同比增长56%;汽车和机器人业务营收5.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该数据展现了英伟达在新兴领域的潜力。

在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泡沫日益担忧的背景下,黄仁勋凭借超预期财报回击了“AI泡沫论”。他强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扩张——涌现出更多新的基础模型构建者、更多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遍及更多行业和更多国家。人工智能正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已做好准备,将在“人工智能的每个阶段取得成功,从训练前和训练后到推理”。

对于第四财季业绩,公司预计营收将达到650亿美元,上下浮动2%,这一指引也高于市场预期。受此消息影响,收涨近3%的英伟达在盘后交易中涨幅迅速扩大,超过5%。

不过,也有分析机构提出警示。贝恩咨询曾预测,为支持AI相关投资,2030年AI行业需产生近2万亿美元年收入,按当前趋势推算存在8000亿美元缺口。近期“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旗下基金、桥水基金与软银等减持英伟达,也反映出部分机构对AI高估值的担忧。

截至第三财季末,英伟达股票回购授权剩余额度为622亿美元。自6月以来,黄仁勋已出售价值逾10亿美元的英伟达股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英伟达第三财季实现570亿美元创纪录营收,黄仁勋回击“AI泡沫论”

黄仁勋在财报中表示:“Blackwell的销量远超预期,云GPU也已售罄。”

图片来源:英伟达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美东时间11月19日美股盘后,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第三财季财务数据。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三财季实现创纪录的570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62%,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551.9亿美元;净利润为319亿美元,同比大涨65%;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30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5美元。这一业绩表现再次强化了英伟达在AI领域的话语权。

英伟达第三财季业绩核心数据

本季度,英伟达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和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毛利率分别为73.4%和73.6%。

数据中心业务作为英伟达的核心增长引擎表现亮眼,收入达到5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占总营收的绝大部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财报中指出:“Blackwell的销量远超预期,云GPU也已售罄。”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表示,公司当前最畅销的芯片系列是Blackwell Ultra,这是Blackwell芯片的第二代产品。

据英伟达透露,其Blackwell芯片在SemiAnalysis InferenceMAX基准测试中实现了最高性能和较好的整体效率,每兆瓦吞吐量是上一代的10倍。此前该公司宣布与OpenAI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OpenAI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其还与谷歌云、微软、甲骨文和xAI等公司合作,利用英伟达GPU部署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在数据中心业务营收中,“计算业务”(即GPU)贡献了430亿美元的营收;网络业务(即允许多个GPU能协同工作的组件)贡献了82亿美元。

除数据中心业务外,英伟达的其他业务板块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游戏业务营收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显示出其在传统游戏市场的持续影响力;专业可视化营收7.6亿美元,同比增长56%;汽车和机器人业务营收5.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该数据展现了英伟达在新兴领域的潜力。

在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泡沫日益担忧的背景下,黄仁勋凭借超预期财报回击了“AI泡沫论”。他强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扩张——涌现出更多新的基础模型构建者、更多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遍及更多行业和更多国家。人工智能正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已做好准备,将在“人工智能的每个阶段取得成功,从训练前和训练后到推理”。

对于第四财季业绩,公司预计营收将达到650亿美元,上下浮动2%,这一指引也高于市场预期。受此消息影响,收涨近3%的英伟达在盘后交易中涨幅迅速扩大,超过5%。

不过,也有分析机构提出警示。贝恩咨询曾预测,为支持AI相关投资,2030年AI行业需产生近2万亿美元年收入,按当前趋势推算存在8000亿美元缺口。近期“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旗下基金、桥水基金与软银等减持英伟达,也反映出部分机构对AI高估值的担忧。

截至第三财季末,英伟达股票回购授权剩余额度为622亿美元。自6月以来,黄仁勋已出售价值逾10亿美元的英伟达股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