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石家庄以运行管护水平提升为核心推动农村供水服务提质增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石家庄以运行管护水平提升为核心推动农村供水服务提质增效

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4%,规模化供水率达到74.2%。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水利局以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问题为抓手,以确保农村供水安全为目标,聚焦农村供水保障突出问题精准发力,不断提升石家庄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水平。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4%,规模化供水率达到74.2%。按照国家、省有关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石家庄市农村饮水全部安全达标。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整治责任

局党组强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集中整治,每月听取进展情况报告,并先后4次组织召开全市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推进工作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狠抓整治末端落实,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同时,明确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责任人585名,对全市5301名农村饮水安全村级“三个责任人”分工进行细化,确保农村供水有人管。落实《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农村供水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运营管理》等106项制度,确保农村供水有制度管。

二、聚焦问题排查推进整改落实

成立由副县级干部带队的帮扶指导组,对群众反映的农村供水问题核查整改情况进行帮扶指导,确保农村供水问题真改、实改、彻底改,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各县(市、区)对辖区内农村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常态化排查整改,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立行立改,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隐患动态清零。截止目前,共排查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458个,已全部整改完成。

三、深化管护机制提升运行效能

持续推进县域统管,17个县(市、区)完成县域统管实施方案编制并经县级政府同意,明确23个供水公司、抗旱服务站等单位承担县域或片区全部农村供水工程管护,确保实现农村供水专业化管理全覆盖。鹿泉区、高邑县先行先试,已实现县域统管;其余15个县已全部完成自评。落实统管责任,调整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责任人和村级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人”333名。健全管护制度,组织各县(市、区)制定、修订各类制度33件。发挥示范作用,总结工程维修养护、责任制落实、宣传引导、供水抢修等方面典型实事103件。强化水质保障,开展年度水质检测,完成全部3963个村的检测任务。申请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3143万元,解决工程管网设施老化,机电设备带病运行等隐患,提升水质保障水平,确保农村供水有经费管。

四、健全应急体系强化保障能力

制定印发了《石家庄市农村供水问题监督举报受理处置管理办法》,及时在政府网站、融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更新公示市县农村饮水监督电话和邮箱,利用村民微信群发送管水员电话、供水公司服务电话、县级监督举报电话13546次,引导农村居民遇到供水问题优先向村级管水员、向县域统管机构、向市县水利部门反映,切实将问题发现并解决在本地,避免问题上行。不断提升应急抢修能力,建立应急抢修物资储备仓库45个,号备管材6.2万米、机泵92台、发电机74台、抢修工具70套、抢修车46辆、应急供水车76辆,组建抢修维修队伍25支483人,组织农村供水应急演练17次,确保兜牢农村饮水安全底线。

来源:河北省水利厅官网

原标题:石家庄以运行管护水平提升为核心推动农村供水服务提质增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石家庄以运行管护水平提升为核心推动农村供水服务提质增效

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4%,规模化供水率达到74.2%。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水利局以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问题为抓手,以确保农村供水安全为目标,聚焦农村供水保障突出问题精准发力,不断提升石家庄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水平。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4%,规模化供水率达到74.2%。按照国家、省有关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石家庄市农村饮水全部安全达标。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整治责任

局党组强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集中整治,每月听取进展情况报告,并先后4次组织召开全市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推进工作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狠抓整治末端落实,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同时,明确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责任人585名,对全市5301名农村饮水安全村级“三个责任人”分工进行细化,确保农村供水有人管。落实《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农村供水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运营管理》等106项制度,确保农村供水有制度管。

二、聚焦问题排查推进整改落实

成立由副县级干部带队的帮扶指导组,对群众反映的农村供水问题核查整改情况进行帮扶指导,确保农村供水问题真改、实改、彻底改,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各县(市、区)对辖区内农村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常态化排查整改,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立行立改,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隐患动态清零。截止目前,共排查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458个,已全部整改完成。

三、深化管护机制提升运行效能

持续推进县域统管,17个县(市、区)完成县域统管实施方案编制并经县级政府同意,明确23个供水公司、抗旱服务站等单位承担县域或片区全部农村供水工程管护,确保实现农村供水专业化管理全覆盖。鹿泉区、高邑县先行先试,已实现县域统管;其余15个县已全部完成自评。落实统管责任,调整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责任人和村级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人”333名。健全管护制度,组织各县(市、区)制定、修订各类制度33件。发挥示范作用,总结工程维修养护、责任制落实、宣传引导、供水抢修等方面典型实事103件。强化水质保障,开展年度水质检测,完成全部3963个村的检测任务。申请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3143万元,解决工程管网设施老化,机电设备带病运行等隐患,提升水质保障水平,确保农村供水有经费管。

四、健全应急体系强化保障能力

制定印发了《石家庄市农村供水问题监督举报受理处置管理办法》,及时在政府网站、融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更新公示市县农村饮水监督电话和邮箱,利用村民微信群发送管水员电话、供水公司服务电话、县级监督举报电话13546次,引导农村居民遇到供水问题优先向村级管水员、向县域统管机构、向市县水利部门反映,切实将问题发现并解决在本地,避免问题上行。不断提升应急抢修能力,建立应急抢修物资储备仓库45个,号备管材6.2万米、机泵92台、发电机74台、抢修工具70套、抢修车46辆、应急供水车76辆,组建抢修维修队伍25支483人,组织农村供水应急演练17次,确保兜牢农村饮水安全底线。

来源:河北省水利厅官网

原标题:石家庄以运行管护水平提升为核心推动农村供水服务提质增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