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摔跤吧!爸爸》幕后心酸拍摄过程国内演员能做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摔跤吧!爸爸》幕后心酸拍摄过程国内演员能做到?

国内需要超长年龄跨度的剧,你以为多挂点首饰珠宝眼线画得重一点就真的会老吗??所以,找到真正愿意为电影付出的演员也很关键。

责编:SissiReid

撰写:牛头梗

今天创意空间小编要给大家分析的这部电影,是来自印度的传记剧情片《摔跤吧!爸爸》,首先毫不犹豫甩出豆瓣评分:

9.2分是什么概念?赶超《天使爱美丽》8.7分,《情书》8.8分,《天堂电影院》9.1分,打平《教父》、《放牛班的春天》、《泰坦尼克号》、《盗梦空间》等经典电影!

并且,这部影片打破了一贯口碑电影票房惨淡的魔咒,在印度电影受众并不宽泛的中国市场票房居然接近2亿,单日票房甚至打败了同档期的漫威大电影《银河护卫队2》!

下面,就让创意空间小编带你一起去看看,《摔跤吧!爸爸》到底是怎么样一部神作。

真实故事取材改编为梦想打破偏见

《摔跤吧!爸爸》取材于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和他的女儿们的故事。

(左:辛格和他的女儿们 右:电影中扮演者)

辛格年轻时是位摔跤运动员,他一直梦想着能成为世界冠军,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役他都没能获得金牌。

于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即将出生的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够接替自己完成梦想,然而造化弄人,妻子给他一连生下了四个女儿!!

在柴米油盐和时间的流逝中,辛格渐渐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然而有一天,隔壁邻居找上门来告状:看!你女儿居然把我儿子揍成这样!!还有没有天理了!!

然而辛格并不关心邻居被揍的儿子,满脑子都是:诶呀妈呀我闺女打起架来也棒棒哦!看样子是继承了我强大的基因,也有做摔跤手的潜质呢!好惊喜,好意外,好开心哦~我要把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

于是,顶住重重压力,辛格开始了对自己的两个闺女的魔鬼训练,带领着她们从印度小农村,走向了国际大舞台。向着世界摔跤冠军之路前进前进前进进!

虽然剧情听起来非常简单甚至俗套,但是故事中对于跨越代际的细腻情感刻画,使得这部影片能打动所有年龄段的观众,140分钟泪点与燃点齐飞,创意空间小编有理由相信,这部影片将会成为体育电影中的一代经典!

反性别歧视为女性争取命运自主权

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都会提出一个疑问,父亲强迫女儿练习摔跤,剪掉她们的头发让她们像男孩子一样成长,是不是有把自己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嫌疑?

但是,强迫被剪掉头发练习摔跤的女儿,和十四岁就嫁人然后一辈子忙着操持家务的女儿,究竟哪一个更可悲?

在说剧情之前,创意空间小编先带大家看一下印度的国情:

首先,印度是全球女性危险程度第4的国家,印度300万妓女中有40%为儿童。

在印度,女性的就业率仅33%。

只有44%的印度学校设有女性的独立厕所。

51%的印度男性认为在家里打老婆是非常合理的,更可怕的是,54%的女性也这么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觉得,辛格强迫自己的女儿学习摔跤是对她们的伤害吗?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无疑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意义。

正如辛格对女儿说的“如果你明天赢了,你的胜利还属于千千万万被误解被歧视的女孩。”

两位女儿一开始也非常的抗拒,直到某一次逃避训练,参加了好朋友的婚礼,十四岁新娘的话让她们明白过来,其实父亲让自己学习摔跤,是为了让她们变得更加强大,强大到能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而辛格也一直对自己的女儿无比有信心,在送女儿来到大学之后,辛格低声下气的求教练多关照吉塔,因为他坚信女儿可以为国家赢得国际金牌。

这是什么概念?就好像是中国西北部农村出生的你,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然后你的父亲跑到院长办公室,操着一口方言说“老师!请你多照顾照顾我女儿,她未来是要为我们国家赢取诺贝尔奖的!”

在教练看来,辛格所说的话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印度历史上从来没有女性获得过摔跤冠军。

但事实上呢,辛格的女儿们真的获得了国际金牌,她们的命运被改写了,再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而被歧视,也不用像其他女孩一样从十几岁开始就在柴米油盐和丈夫的轻视中度过一生。

在把国家荣誉,个人梦想,家庭温暖几大主题相互融合的情况下,《摔跤吧!爸爸》将反性别歧视作为主题,用电影的形式为女性争取命运自主权,这才是它最重要的意义。

中国有这么多体育IP影视开发却异常艰难

而中国作为体育大国,曾有不少导演将镜头投向体育领域,早期也诞生过一批经典体育电影,从1957年国内第一部体育题材的彩色电影《女篮五号》,到1981年描绘女排运动员奋斗故事的《沙鸥》,再到2000年的女帅男兵,无一不是体育电影中耳熟能详的佳作。

然而近些年来,国内却鲜有以体育人物为主角的电影,值得一提的,也只有台湾2010年以体操健将林育信为原型出品的《翻滚吧!阿信》,以及香港导演林超贤的《激战》和《破风》,虽然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但是却未能像《摔跤吧!爸爸》一样成为在国际上备受认可的现象级作品。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凭借在奥运会上出色的表现,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的体育强国,也逐渐涌现出从姚明、李娜、丁俊晖到近些年的傅园慧,张继科,宁泽涛等一众体育优质IP,这些体育健将以其鲜明的个性在微博、微信、B站以及众多直播网站中被迅速捧红,粉丝们给周围朋友疯狂安利,年轻观众也曾用动漫表情包这类新型娱乐方式对他们进行过解读。

然而如何挖掘这些人物的经历,创作出高水准,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体育影片,却还是一个难题,那么创作出一部能够与《摔跤吧,爸爸》比肩的体育电影,究竟需要什么呢?

首先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是一个有深度的编剧

中国电影电视剧行业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就是能够把所有的题材都莫名奇妙的拍成爱情片,专业性永远是其次,行业精神永远不重要,只有爱情才是永恒的真谛,如这几年同样作为行业剧的《翻译官》、《外科风云》,都被大量的感情戏掩盖了原本强调的行业内涵,中国并不是创造不出《摔跤吧!爸爸》这样的剧本,只是往往因为商业化程度不够,类型不够讨喜而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一位有深度的编剧非常重要。

其次必不可少的,是一个良心出品方

拍摄体育电影需要的专业设备耗资不菲,并且拍摄周期比正常电影要长,在如今中国电影行业资本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很少有出品方愿意花费拍三四部狗血爱情片的时间、精力去拍摄一部目前尚且算是冷门题材的体育片,所以找到一个真正愿意花费时间为体育片树立起标杆的良心出品方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的重中之重,是一群愿意付出的演员

国内IP剧拍摄的套路一贯是:一个想要快速回本的投资方+一个质量不错的IP+一群粉丝很多的小鲜肉,而反观如今真正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剧,却都是选择了演技派作为主角。

《摔跤吧,爸爸》的主角阿米尔·汗为了完成从19岁到55岁年龄跨度的戏份,在一个月时间内从138斤胖到184斤,拍完后花了五个月时间疯狂减肥,重新瘦回体重144斤、体脂率9.8%的男神后再去拍摄完成29岁的戏份。

再反观国内需要超长年龄跨度的剧,你以为多挂点首饰珠宝眼线画得重一点就真的会老吗??所以,找到真正愿意为电影付出的演员也很关键。

创意空间小编相信,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的话,凭借国内众多优秀体育IP,我们一定能拍出和《摔跤吧!爸爸》一样好看的电影~

另外,创意空间小编得到了最新消息,根据网球运动员李娜自传改编,由陈可辛指导的电影《独自上场》,耗时五年打磨剧本,杨坤主演的拳击电影《冠军的心》以及周杰伦监制,王大陆主演的马拉松主题电影《一万公里的约定》等国产体育电影也在陆续开拍、上线啦,相信在国内电影人的推动下,中国的体育电影也会越来越好的,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摔跤吧!爸爸》幕后心酸拍摄过程国内演员能做到?

国内需要超长年龄跨度的剧,你以为多挂点首饰珠宝眼线画得重一点就真的会老吗??所以,找到真正愿意为电影付出的演员也很关键。

责编:SissiReid

撰写:牛头梗

今天创意空间小编要给大家分析的这部电影,是来自印度的传记剧情片《摔跤吧!爸爸》,首先毫不犹豫甩出豆瓣评分:

9.2分是什么概念?赶超《天使爱美丽》8.7分,《情书》8.8分,《天堂电影院》9.1分,打平《教父》、《放牛班的春天》、《泰坦尼克号》、《盗梦空间》等经典电影!

并且,这部影片打破了一贯口碑电影票房惨淡的魔咒,在印度电影受众并不宽泛的中国市场票房居然接近2亿,单日票房甚至打败了同档期的漫威大电影《银河护卫队2》!

下面,就让创意空间小编带你一起去看看,《摔跤吧!爸爸》到底是怎么样一部神作。

真实故事取材改编为梦想打破偏见

《摔跤吧!爸爸》取材于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和他的女儿们的故事。

(左:辛格和他的女儿们 右:电影中扮演者)

辛格年轻时是位摔跤运动员,他一直梦想着能成为世界冠军,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役他都没能获得金牌。

于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即将出生的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够接替自己完成梦想,然而造化弄人,妻子给他一连生下了四个女儿!!

在柴米油盐和时间的流逝中,辛格渐渐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然而有一天,隔壁邻居找上门来告状:看!你女儿居然把我儿子揍成这样!!还有没有天理了!!

然而辛格并不关心邻居被揍的儿子,满脑子都是:诶呀妈呀我闺女打起架来也棒棒哦!看样子是继承了我强大的基因,也有做摔跤手的潜质呢!好惊喜,好意外,好开心哦~我要把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

于是,顶住重重压力,辛格开始了对自己的两个闺女的魔鬼训练,带领着她们从印度小农村,走向了国际大舞台。向着世界摔跤冠军之路前进前进前进进!

虽然剧情听起来非常简单甚至俗套,但是故事中对于跨越代际的细腻情感刻画,使得这部影片能打动所有年龄段的观众,140分钟泪点与燃点齐飞,创意空间小编有理由相信,这部影片将会成为体育电影中的一代经典!

反性别歧视为女性争取命运自主权

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都会提出一个疑问,父亲强迫女儿练习摔跤,剪掉她们的头发让她们像男孩子一样成长,是不是有把自己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嫌疑?

但是,强迫被剪掉头发练习摔跤的女儿,和十四岁就嫁人然后一辈子忙着操持家务的女儿,究竟哪一个更可悲?

在说剧情之前,创意空间小编先带大家看一下印度的国情:

首先,印度是全球女性危险程度第4的国家,印度300万妓女中有40%为儿童。

在印度,女性的就业率仅33%。

只有44%的印度学校设有女性的独立厕所。

51%的印度男性认为在家里打老婆是非常合理的,更可怕的是,54%的女性也这么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觉得,辛格强迫自己的女儿学习摔跤是对她们的伤害吗?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无疑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意义。

正如辛格对女儿说的“如果你明天赢了,你的胜利还属于千千万万被误解被歧视的女孩。”

两位女儿一开始也非常的抗拒,直到某一次逃避训练,参加了好朋友的婚礼,十四岁新娘的话让她们明白过来,其实父亲让自己学习摔跤,是为了让她们变得更加强大,强大到能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而辛格也一直对自己的女儿无比有信心,在送女儿来到大学之后,辛格低声下气的求教练多关照吉塔,因为他坚信女儿可以为国家赢得国际金牌。

这是什么概念?就好像是中国西北部农村出生的你,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然后你的父亲跑到院长办公室,操着一口方言说“老师!请你多照顾照顾我女儿,她未来是要为我们国家赢取诺贝尔奖的!”

在教练看来,辛格所说的话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印度历史上从来没有女性获得过摔跤冠军。

但事实上呢,辛格的女儿们真的获得了国际金牌,她们的命运被改写了,再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而被歧视,也不用像其他女孩一样从十几岁开始就在柴米油盐和丈夫的轻视中度过一生。

在把国家荣誉,个人梦想,家庭温暖几大主题相互融合的情况下,《摔跤吧!爸爸》将反性别歧视作为主题,用电影的形式为女性争取命运自主权,这才是它最重要的意义。

中国有这么多体育IP影视开发却异常艰难

而中国作为体育大国,曾有不少导演将镜头投向体育领域,早期也诞生过一批经典体育电影,从1957年国内第一部体育题材的彩色电影《女篮五号》,到1981年描绘女排运动员奋斗故事的《沙鸥》,再到2000年的女帅男兵,无一不是体育电影中耳熟能详的佳作。

然而近些年来,国内却鲜有以体育人物为主角的电影,值得一提的,也只有台湾2010年以体操健将林育信为原型出品的《翻滚吧!阿信》,以及香港导演林超贤的《激战》和《破风》,虽然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但是却未能像《摔跤吧!爸爸》一样成为在国际上备受认可的现象级作品。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凭借在奥运会上出色的表现,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的体育强国,也逐渐涌现出从姚明、李娜、丁俊晖到近些年的傅园慧,张继科,宁泽涛等一众体育优质IP,这些体育健将以其鲜明的个性在微博、微信、B站以及众多直播网站中被迅速捧红,粉丝们给周围朋友疯狂安利,年轻观众也曾用动漫表情包这类新型娱乐方式对他们进行过解读。

然而如何挖掘这些人物的经历,创作出高水准,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体育影片,却还是一个难题,那么创作出一部能够与《摔跤吧,爸爸》比肩的体育电影,究竟需要什么呢?

首先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是一个有深度的编剧

中国电影电视剧行业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就是能够把所有的题材都莫名奇妙的拍成爱情片,专业性永远是其次,行业精神永远不重要,只有爱情才是永恒的真谛,如这几年同样作为行业剧的《翻译官》、《外科风云》,都被大量的感情戏掩盖了原本强调的行业内涵,中国并不是创造不出《摔跤吧!爸爸》这样的剧本,只是往往因为商业化程度不够,类型不够讨喜而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一位有深度的编剧非常重要。

其次必不可少的,是一个良心出品方

拍摄体育电影需要的专业设备耗资不菲,并且拍摄周期比正常电影要长,在如今中国电影行业资本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很少有出品方愿意花费拍三四部狗血爱情片的时间、精力去拍摄一部目前尚且算是冷门题材的体育片,所以找到一个真正愿意花费时间为体育片树立起标杆的良心出品方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的重中之重,是一群愿意付出的演员

国内IP剧拍摄的套路一贯是:一个想要快速回本的投资方+一个质量不错的IP+一群粉丝很多的小鲜肉,而反观如今真正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剧,却都是选择了演技派作为主角。

《摔跤吧,爸爸》的主角阿米尔·汗为了完成从19岁到55岁年龄跨度的戏份,在一个月时间内从138斤胖到184斤,拍完后花了五个月时间疯狂减肥,重新瘦回体重144斤、体脂率9.8%的男神后再去拍摄完成29岁的戏份。

再反观国内需要超长年龄跨度的剧,你以为多挂点首饰珠宝眼线画得重一点就真的会老吗??所以,找到真正愿意为电影付出的演员也很关键。

创意空间小编相信,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的话,凭借国内众多优秀体育IP,我们一定能拍出和《摔跤吧!爸爸》一样好看的电影~

另外,创意空间小编得到了最新消息,根据网球运动员李娜自传改编,由陈可辛指导的电影《独自上场》,耗时五年打磨剧本,杨坤主演的拳击电影《冠军的心》以及周杰伦监制,王大陆主演的马拉松主题电影《一万公里的约定》等国产体育电影也在陆续开拍、上线啦,相信在国内电影人的推动下,中国的体育电影也会越来越好的,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