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别策划 | 素质教育机构相继“爆雷”,理想与商业规则该如何平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别策划 | 素质教育机构相继“爆雷”,理想与商业规则该如何平衡?

教育创业既非纯粹的商业逐利,也不能仅靠理想主义支撑。

编辑 | summer

近日,北京一土致知学校陷入舆论漩涡。该校联合创始人李一诺公开坦承,自2025年10月以来,学校资金几近枯竭,难以正常支付工资与供应商欠款。这所成立于2016年、发端于美国硅谷的教育创新项目,如今深陷股东纠纷与财务困境。

李一诺在回应中指出,合作方以学校现金流作为抵押获取五千余万元贷款,但资金多数未用于学校运营,而是流向了关联企业。一土致知并非普通教育机构,其创始人李一诺拥有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等光鲜履历。然而,背景显赫亦未能使其幸免于教育行业的经营困局。

李一诺的公开回应,并非一次从容的危机公关,更像是一位曾笼罩于光环之下的“精英”,在现实壁垒前受挫时最本真的反应。这对她长期以来经营的个人IP无疑是一种损伤。她的困境,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精英创业模式”在中国商业环境中的局部失灵。她并非缺乏商业知识,而是其所依赖的整套模式,包括对合作伙伴的选择预设、风险控制能力与叙事主导权等在关键环节出现了断裂。

事实上,一土致知并非个例。去年以来,秦汉胡同、童程童美、东方启明星等多家大型青少年素质教育机构相继“爆雷”。这些已占据市场头部的机构陷入危机,背后往往存在一个共同诱因——过度激进的扩张策略。

此次事件也引发对教育创业中理想与商业规则如何平衡的深层思考。教育创业既非纯粹的商业逐利,也不能仅靠理想主义支撑。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推动教育创新行稳致远,成为亟待探索的命题。

PART 1 打破“黑匣子”思维

一次普通的鼻部手术中,几名经验丰富的医生致患者死亡。面对明确的DNA鉴定结果,一群检察官坚决拒还嫌疑人清白。欧美盛行的恐吓式行为矫正方法,30多年来未被发现根本无效。

失败研究专家灵魂发问:匪夷所思的错误为何会发生?哪些因素阻碍人们正视失败?如何从错误中充分吸取教训?怎样的失败是好的?怎样的成功是坏的?从高风险、低错率行业中总结的黑匣子思维,给出了规避心理陷阱、让错误价值最大化的复盘之道。

在《黑匣子思维》一书中,作者集结丰富的事例,从心理、经济、管理、文化等角度入手做出分析,探讨处理失败和错误的不同态度对商业、司法、医疗、体育以及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提出了自我总结、内省和成长的新思路。

s34912603.jpg

荐书:《黑匣子思维》

作者: [英] 马修·萨伊德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PART 2 实现科学创业

作为创业者,必须不断学习,你未必要成为每个知识领域的专家,但必须清晰看到创业涉及的关键知识领域的拼图,避免认知盲区、不踩大坑。 创业验证期,企业生命最为脆弱,却要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人、最少钱完成7大关键商业假设的验证--定方向、创模式、搭班子、做产品、树品牌、促增长、带团队,如何突破重重关卡成功从0到1?

在《科学创业》一书中,作者告诉大家,创业首先确定每一关需要集中资源和精力解决的关键决策; 其次,用主题式学习方法,学透相关科学方法论,拆解实践案例; 最后,大胆实践,精益验证,渐进式落地。 用"科学方法论+实验验证",实现科学创业,做对每一个关键决策。 科学创业,少走弯路!

s33472194.jpg

荐书:《科学创业》

作者: 林传科 / 刘军 / 丁芹伟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PART 3 学会反败为胜

大众创业的热潮呼啸而过,少数人成为创业英雄,大部分创业者创业失败。本书作者访谈了百余位创业者,通过真实的一手资料去发现隐藏在翻盘背后的新逻辑,颠覆传统认知。本书提供了大量创业失败者逆风翻盘的案例,也反思了很多创业者创业失败的原因。

从创业失败者和失败的创业项目上,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诸多启发。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向读者提供了反败为胜的“反败三角模型”和“创业者胜任力模型”,助力创业者和职场人士更好地创业、工作。

截屏2025-11-21 16.59.12.png

荐书:《反败为胜的法则》

作者:蔺雷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PART 4 如何持续盈利

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成为独角兽,企业生存究竟靠什么?

当规模扩张的护城河消失,企业应该如何活下去?

企业如何发现自身的核心能力并创造出价值,如何持续盈利?

......

《小而美》可以给你参考和答案。

作者从亲身创业经历出发,对规模、速度、利润以及经营等进行了反思,提出“极简创业经营”、做可持续盈利的“慢公司”等理念,重新思考企业价值与成功的标准,并分享“起死回生”的具体创业经营方法,如“从(虚拟)社区入手”“越少越好”“瞄准前100个客户”等,教创始人和经营人员如何用最少的人、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尤其是在疫情之下、远程办公兴起的今天,对优化组织、提高企业持续盈利的生存能力具有启发意义。

s34511307.jpg

荐书:《小而美》

作者: [美] 萨希尔·拉文吉亚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持续盈利的经营法则

原作名: The Minimalist Entrepreneur: How Great Founders Do More with Less

译者: 许翾

PART 5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尤里莱文打造了两个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在本书中,他向你展示了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书是一本来自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的指导书。作为世界领先的导航应用Waze的联合创始人,莱文致力于传播创业思维,帮助科技领域的其他创始人、经理能够建立自己的高价值公司。

书中传达了做有价值的事,虽不容易,但有方法的价值观。围绕着打造一家成功的企业所需的一些关键要素,总结了一套有效做事的原则和方法。

希望有所成就、能够向前一步的人,或者只是想要做目己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s34981838.jpg

荐书:《做难而正确的事》

作者: [以] 尤里·莱文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湛庐文化

原作名: Fall in Love with the Problem, Not the Solution: A Handbook for Entrepreneurs

译者: 桂曙光 / 桂羽勤

每个人都可能生活在某种“信息茧房”中,

被同质化的正向反馈所包围。

重要的是保持警觉,

主动打破舒适区,

感知真实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从而对顺境的赞美与逆境的挑战都保持一份清醒。

此外,不要轻易神化任何人,

也不要活在被神化的幻象中。

真正的从容,

是穿越风暴、接纳自身所有不完美之后,

从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的定力。

它无需声张,也无法表演。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别策划 | 素质教育机构相继“爆雷”,理想与商业规则该如何平衡?

教育创业既非纯粹的商业逐利,也不能仅靠理想主义支撑。

编辑 | summer

近日,北京一土致知学校陷入舆论漩涡。该校联合创始人李一诺公开坦承,自2025年10月以来,学校资金几近枯竭,难以正常支付工资与供应商欠款。这所成立于2016年、发端于美国硅谷的教育创新项目,如今深陷股东纠纷与财务困境。

李一诺在回应中指出,合作方以学校现金流作为抵押获取五千余万元贷款,但资金多数未用于学校运营,而是流向了关联企业。一土致知并非普通教育机构,其创始人李一诺拥有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等光鲜履历。然而,背景显赫亦未能使其幸免于教育行业的经营困局。

李一诺的公开回应,并非一次从容的危机公关,更像是一位曾笼罩于光环之下的“精英”,在现实壁垒前受挫时最本真的反应。这对她长期以来经营的个人IP无疑是一种损伤。她的困境,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精英创业模式”在中国商业环境中的局部失灵。她并非缺乏商业知识,而是其所依赖的整套模式,包括对合作伙伴的选择预设、风险控制能力与叙事主导权等在关键环节出现了断裂。

事实上,一土致知并非个例。去年以来,秦汉胡同、童程童美、东方启明星等多家大型青少年素质教育机构相继“爆雷”。这些已占据市场头部的机构陷入危机,背后往往存在一个共同诱因——过度激进的扩张策略。

此次事件也引发对教育创业中理想与商业规则如何平衡的深层思考。教育创业既非纯粹的商业逐利,也不能仅靠理想主义支撑。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推动教育创新行稳致远,成为亟待探索的命题。

PART 1 打破“黑匣子”思维

一次普通的鼻部手术中,几名经验丰富的医生致患者死亡。面对明确的DNA鉴定结果,一群检察官坚决拒还嫌疑人清白。欧美盛行的恐吓式行为矫正方法,30多年来未被发现根本无效。

失败研究专家灵魂发问:匪夷所思的错误为何会发生?哪些因素阻碍人们正视失败?如何从错误中充分吸取教训?怎样的失败是好的?怎样的成功是坏的?从高风险、低错率行业中总结的黑匣子思维,给出了规避心理陷阱、让错误价值最大化的复盘之道。

在《黑匣子思维》一书中,作者集结丰富的事例,从心理、经济、管理、文化等角度入手做出分析,探讨处理失败和错误的不同态度对商业、司法、医疗、体育以及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提出了自我总结、内省和成长的新思路。

s34912603.jpg

荐书:《黑匣子思维》

作者: [英] 马修·萨伊德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PART 2 实现科学创业

作为创业者,必须不断学习,你未必要成为每个知识领域的专家,但必须清晰看到创业涉及的关键知识领域的拼图,避免认知盲区、不踩大坑。 创业验证期,企业生命最为脆弱,却要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人、最少钱完成7大关键商业假设的验证--定方向、创模式、搭班子、做产品、树品牌、促增长、带团队,如何突破重重关卡成功从0到1?

在《科学创业》一书中,作者告诉大家,创业首先确定每一关需要集中资源和精力解决的关键决策; 其次,用主题式学习方法,学透相关科学方法论,拆解实践案例; 最后,大胆实践,精益验证,渐进式落地。 用"科学方法论+实验验证",实现科学创业,做对每一个关键决策。 科学创业,少走弯路!

s33472194.jpg

荐书:《科学创业》

作者: 林传科 / 刘军 / 丁芹伟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PART 3 学会反败为胜

大众创业的热潮呼啸而过,少数人成为创业英雄,大部分创业者创业失败。本书作者访谈了百余位创业者,通过真实的一手资料去发现隐藏在翻盘背后的新逻辑,颠覆传统认知。本书提供了大量创业失败者逆风翻盘的案例,也反思了很多创业者创业失败的原因。

从创业失败者和失败的创业项目上,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诸多启发。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向读者提供了反败为胜的“反败三角模型”和“创业者胜任力模型”,助力创业者和职场人士更好地创业、工作。

截屏2025-11-21 16.59.12.png

荐书:《反败为胜的法则》

作者:蔺雷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PART 4 如何持续盈利

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成为独角兽,企业生存究竟靠什么?

当规模扩张的护城河消失,企业应该如何活下去?

企业如何发现自身的核心能力并创造出价值,如何持续盈利?

......

《小而美》可以给你参考和答案。

作者从亲身创业经历出发,对规模、速度、利润以及经营等进行了反思,提出“极简创业经营”、做可持续盈利的“慢公司”等理念,重新思考企业价值与成功的标准,并分享“起死回生”的具体创业经营方法,如“从(虚拟)社区入手”“越少越好”“瞄准前100个客户”等,教创始人和经营人员如何用最少的人、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尤其是在疫情之下、远程办公兴起的今天,对优化组织、提高企业持续盈利的生存能力具有启发意义。

s34511307.jpg

荐书:《小而美》

作者: [美] 萨希尔·拉文吉亚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持续盈利的经营法则

原作名: The Minimalist Entrepreneur: How Great Founders Do More with Less

译者: 许翾

PART 5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尤里莱文打造了两个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在本书中,他向你展示了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书是一本来自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的指导书。作为世界领先的导航应用Waze的联合创始人,莱文致力于传播创业思维,帮助科技领域的其他创始人、经理能够建立自己的高价值公司。

书中传达了做有价值的事,虽不容易,但有方法的价值观。围绕着打造一家成功的企业所需的一些关键要素,总结了一套有效做事的原则和方法。

希望有所成就、能够向前一步的人,或者只是想要做目己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s34981838.jpg

荐书:《做难而正确的事》

作者: [以] 尤里·莱文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湛庐文化

原作名: Fall in Love with the Problem, Not the Solution: A Handbook for Entrepreneurs

译者: 桂曙光 / 桂羽勤

每个人都可能生活在某种“信息茧房”中,

被同质化的正向反馈所包围。

重要的是保持警觉,

主动打破舒适区,

感知真实世界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从而对顺境的赞美与逆境的挑战都保持一份清醒。

此外,不要轻易神化任何人,

也不要活在被神化的幻象中。

真正的从容,

是穿越风暴、接纳自身所有不完美之后,

从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的定力。

它无需声张,也无法表演。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