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逢时科技入选,成为山东省在本批次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领域中唯一上榜企业。此次入选,既是对逢时科技积极响应国家“向海问药”战略、持续深耕海洋科技,探索海洋医药创新的重要认可,也是其践行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里程碑。

科技创新与诚信立企双轮驱动,七年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评审以其高标准、严要求而著称,旨在筛选出在特定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市场占有率领先的“排头兵”。数据显示,这些“排头兵”的平均成立年限为17.7年,多数企业需历经十余年深耕,方能迈过“小巨人”的门槛。逢时科技仅用7年就成功突围,大幅“刷新”了入选“小巨人”企业的平均“年龄”。
逢时科技自成立起便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累计获得知识产权49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及团体标准9项,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除自主研发外,逢时科技积极与中国药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共建实验室与研究中心,聚焦磷虾磷脂全价值协同开发,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坚—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此外,通过海外收并购,逢时整合挪威前沿的抗衰技术、引入德国磷脂导入技术和细胞营养技术等,加速抢占南极磷虾产业创新的制高点。

用核心技术锻造优质产品、以创新之笔绘就市场蓝图,逢时科技的产品获国际权威机构ORIVO“5年0缺陷”认证,产品复购率稳定在4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现在,逢时科技已连续两年拿下欧睿国际认证的“全球南极磷虾油销售额第一”,三度上榜《亚洲品牌500强》并实现品牌价值攀升至428.18亿元,产品已覆盖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
锚定“向海问药”,深耕海洋磷脂药用开发,助推“蓝色药库”建设
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显示,以“专精特新”为核心要求,超八成“小巨人”企业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深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领域、聚焦磷虾磷脂药物价值开发及利用,逢时科技为打造“蓝色药库”添砖加瓦。
逢时科技申请的用于抗炎的姜黄素-磷脂复合物、抗肿瘤的紫杉醇-磷脂复合物两种磷脂修饰药物的制备工艺专利,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新型磷虾磷脂辅料的应用和落地奠定了基础。

不久前,逢时科技与“全球南极磷虾产业领军者”挪威阿克海洋生物启动降血脂药物CaPre战略合作,并携手国内药学领域的顶级院校中国药科大学发布南极磷虾多肽在抗肿瘤、抗衰方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据悉,研究团队从南极磷虾基因中筛选出6条活性多肽药物,其中2条高浓度下活性可与紫杉醇相当,尤其是南极磷虾MP-3对25种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4条多肽在抗衰领域表现亮眼,例如,MP-6可延长线虫寿命6天,相当于人类的24年。未来双方将深入探索南极磷虾多肽在动物体内的抗衰与抗肿瘤活性,加速推进相关产品上市进程。
逢时海洋医药常务副总经理邓学鹏介绍,以“磷脂穿透 靶向递送”为战略方向,逢时科技立足南极磷虾进行药用价值开发:一方面突破降血脂、脂肪肝、痛风及骨质疏松等领域;另一方面利用磷虾磷脂穿透血脑屏障的特性,开发脑部疾病靶向药物;同时依托海洋磷脂递送技术,逐步拓宽至海洋中药领域,提升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递送。
从医学营养到海洋医药,逢时科技将践行“小巨人”企业补链强链的使命担当,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高品质的健康生活,引领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海洋经济向价值链高端持续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