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单烁
据国新健康(000503.SZ)近期公告及公开信息,这家注册于青岛、业务覆盖全国28个省份的超6亿参保人的上市公司,正通过一系列内部股权整合试图优化管理架构。
然而从财务数据上看,据东方财富网,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亿元,营收规模在申万行业二级(软件开发行业)共计175家公司中位列第142位。此次内部“洗牌”能否扭转营收低迷态势,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股权整合:子公司无偿划转与协议转让并举
据国新健康11月24日发布的公告,公司通过多种方式调整子公司股权结构。其中,全资子公司域创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以3.46亿元对价,通过非公开协议方式将其持有的北京益虹医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国新健康。
根据公告披露,益虹医通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3.46亿元,负债仅17.11万元,净资产达3.46亿元;但2025年1—9月该公司无营业收入,净利润亏损106.94万元。
同日,国新健康还披露了多项无偿划转安排:全资子公司国新健康保障服务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国新健康保障服务(广东)有限公司100%股权划转至母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南海虹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海南卫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80%股份、北京海协智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样划转至国新健康。
公告明确,此次调整不改变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旨在压缩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
业务覆盖广泛但营收能力不足
根据天眼查APP公开信息,国新健康成立于1987年,注册资本9.84亿元,业务聚焦医药卫生行业信息化与数字化服务。公司通过医保控费、数据服务及DRGs点数法付费等模式,覆盖全国200多个地区,服务参保人超6亿,涉及医保基金规模超1万亿元。
然而,广泛的业务覆盖并未转化为营收优势。据东方财富网,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亿元,营收规模在软件开发行业共计175家公司中位列第142位,远低于行业平均营收17.12亿元;利润总额与净利润均为-1.38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332.08%。
最新公告显示,此次股权整合中涉及的北京海协智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列为公司募投项目“营销网络升级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之一。股权划转后,国新健康直接持有其100%股权。但目前来看,公司业务覆盖范围与财务表现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此次管理架构优化的效果有待后续经营数据的进一步验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