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地方新闻精选|安徽一夫妇将8岁女儿交给老乡配合盗窃 被法院撤销监护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地方新闻精选|安徽一夫妇将8岁女儿交给老乡配合盗窃 被法院撤销监护权

今日地方新闻有何看点?安徽一对夫妇将8岁女儿交给老乡配合盗窃,被法院撤销监护权;南宁海关摧毁一特大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走私网,1年走私5000只穿山甲;宁夏中卫市中考高考期间考生家长可调休5天……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安徽】夫妇将8岁女儿交给老乡配合盗窃 被法院撤销监护权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6月2日下午,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对一起申请撤销父母监护权案件依法宣判。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6月20日,犯罪嫌疑人何某带8岁女童妞妞伙同其他3人在蚌埠禹会区菜场、蚌山区菜场等地实施盗窃,6月23日,何某盗窃团伙4人和妞妞在郑州落网,何某称妞妞是其女儿,但DNA鉴定表明,妞妞与其无血缘关系。法院另查明,何某自2008年开始至2016年期间多次带小孩行窃被抓获。妞妞及其父母平时不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其爷爷、奶奶一直在家务农,无犯罪记录,表示愿意抚养妞妞,做妞妞的监护人,当地村民委员会也认为孩子的爷爷奶奶适合做孩子的监护人。

法院经审理认为,妞妞一直跟随其父母生活,其父母作为监护人,长期对孩子不管不问,妞妞已到上学年龄,未让其上学,明知何某带孩子盗窃而予以默认或放任,让何某将孩子带出去常年在外,居无定所,何某长期进行盗窃活动,多次被公安局抓获。以上行为可以认定妞妞的父母有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且情节恶劣,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权益。故法院依法作出撤销妞妞父母的监护人的资格,指定妞妞的爷爷奶奶为妞妞的监护人的判决。

点评:今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当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时,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有关单位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此条款将保护未成年人远离不负责任父母的“祸害”。

【广西】南宁海关摧毁一特大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走私网:1年走私5000只穿山甲

中新网消息,6月2日,南宁海关开展“守护者”打击珍贵动物及其制品走私专项行动,一举摧毁了一个境外揽货、广西中越边境走私进境、中国国内非法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的特大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走私网络。海关缉私部门侦查查明,仅2016年7月至今,涉案团伙共走私入境穿山甲5000多只。据悉,上述穿山甲走私团伙,通过绕越设关地方式从广西东兴等中越边境地区将穿山甲等珍贵野生保护动物走私进境,并运往南宁、梧州、广东从化等地销售牟利。目前,南宁海关已成立由该关缉私民警及第三缉私战区各直属海关缉私局抽调民警组成的联合专案组开展案件侦办工作。案件正在紧张有序进一步侦办中。

点评:穿山甲为世界仅存的鳞甲哺乳动物,极其珍贵,走私穿山甲及其制品可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数量达到16只及以上即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广东】爱心人士助盲人女孩复明

据《广州日报》报道,双目失明的向德琴今年11岁,来自贵州贞丰县北盘江镇新屯村,自小被父母遗弃,由外公外婆带大。去年春节,在广州工作的贵州人安金礼偶然得知了向德琴的故事,便发到朋友圈和摄影爱好者群里,引发关注。经过多方奔走呼吁,为她筹集了5万元,并联系了广州二院眼科主任为其诊治。

去年7月,向德琴得到了合适的角膜供体,接受了移植手术,最终重获光明。经过近一年的治疗和恢复,向德琴的眼睛尚未出现排斥反应。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弱视治疗,需要家人帮助训练,同时也需要终生进行抗排斥治疗。如果恢复理想,视力可能达到0.3以上,能够实现生活自理。

点评:一次手术便改变了盲人女孩的一生,为爱心人士的善举点赞!但小德琴后续仍需要训练和抗排斥治疗,费用不菲,仍需要爱心人士的继续支持和关注。

【湖北】合买彩票中584万大奖 31位彩民不戴口罩领奖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6月1日,荆门市31位中奖彩民站在堆成小山状的一捆捆摞起来的现金面前合影,不带口罩面具。他们合买的彩票中了584万元双色球一等奖,税后共470余万元。根据合伙投注协议,每认购1份可分得近9万元奖金,其中一彩民购买了13份,他仅仅花了260元就收获了一百多万元奖金,成为当期最大赢家。

点评:在以往获得彩票大奖的得主照片上,获奖者往往戴着帽子、口罩或面具,面对镜头战战兢兢,十分低调。这群获奖彩民却无惧镜头,认为一起中奖的幸运瞬间必须留下来,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如何正确面对突然到来的财富,也是一种考验。

【宁夏】中卫市中考高考期间考生家长可调休5天

新华社消息,5月23日,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中考高考期间考生家长调休的通知》,通知指出,中考、高考期间,考生家长可调休5天。考生家长可结合自身实际申请,进行5天调休。中卫市某事业单位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看似事小,却体现了对干部群众的人性关怀。”

点评:学生中高考期间,给考生家长调休5天,确实体现了对考生家庭的体贴,这个政策带有人性关怀。但是,中高考给家长放假,也透露着这样一个价值观:孩子的升学考试大于家长的工作。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以升学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小编认为需要谨慎。

【江苏】儿子不孝 海安县一老人捐出价值百万房产 

据《扬子晚报》报道,6月2日,海安县75岁老人曹文泽房产捐赠仪式在博爱遗嘱库举行。曹文泽生于1942年7月,是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农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因两个儿子长期不尽赡养义务却想争抢房产,甚至殴打他,他决定将自己本人名下私有房产捐赠给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用于“博爱遗嘱库”项目发展。

据悉,这是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首次接受不动产遗产的生前捐赠。基金会接收老人的房产后,会为老人提供每年至少5000元的生活补助,也会为老人找好养老机构,让其安度晚年。基金会未来或将房产拍卖,偿还老人当初建房剩余的债务,其余部分则会用于江苏博爱遗嘱库的建设,同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点评:都说“养儿防老”,然而不孝之子却可能给老人的老年生活带来更多烦恼。这位老人饱受两个儿子争夺房产之痛,最终以慈善公益方式处理房产,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江苏】泰州一男子痴迷数论研究20年无人认可 如今靠低保度日

据《扬子晚报》报道,泰州男子刘汉清1980年以16岁年龄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材料系热处理专业,从大三开始,因受徐迟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痴迷数学,随后放松了对专业的学习,最终没能拿到毕业证书。回家后,他继续沉迷“数学研究”20多年,未曾婚配,直至10年前因患上严重焦虑症才放弃了“数论”研究。如今,53岁的他既无一技之长,又无法干体力活,仅靠政府每个月400元的低保收入维持生活。

点评:在上世纪80年代,以16岁年龄考上哈工大,刘汉清可谓“天才少年”,但由于痴迷于“数论”研究,最终沦为又一个“方仲永”。科学研究并不是一时灵光乍现才得到某个惊世骇俗的结论,往往需要通过系统的思维训练才能渐入佳境。但当今世上多少“民间科学家”忽视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舍本逐末,终其一生被自己圈在原地打转。

【山东】房价疯涨50余万 青岛一业主撕毁协议打砸赶走购房者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发布通报,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茅某某涉嫌故意损毁财物、非法侵入住宅被警方刑事拘留。2016年9月,张女士与二手房业主周某某夫妇签订购房合同,花236万元买下住房。按约定,张女士需先支付45万元定金和45万元首付款,周某某夫妇将此90万元还清房屋银行贷款,把房子解押。由于开发商尚未完成相关手续,周某某夫妇在出售房屋时还没有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因此双方约定完成房屋过户后,张女士再付清剩余的146万元房款。

购房合同签订后,张女士拿到钥匙并着手进行装修。今年4月初,中介公司突然来电称业主提出取消交易,被张女士拒绝。几天后,周某某妻子带人进门打砸,将张女士一家赶出房门,并安排两位老人住了进去。张女士因此报警,她认为房子涨了50多万是原业主毁约的主因。4月27日,青岛公安局市北分局对涉嫌故意损毁财物、非法侵入住宅的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茅某某依法刑事拘留。

点评:房价疯涨背景下,房屋买卖纠纷也呈爆发式增长,人心被利益煎熬,撕毁协议、打砸赶人的现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希望购房者在房价敏感的环境下,多一个心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地方新闻精选|安徽一夫妇将8岁女儿交给老乡配合盗窃 被法院撤销监护权

今日地方新闻有何看点?安徽一对夫妇将8岁女儿交给老乡配合盗窃,被法院撤销监护权;南宁海关摧毁一特大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走私网,1年走私5000只穿山甲;宁夏中卫市中考高考期间考生家长可调休5天……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安徽】夫妇将8岁女儿交给老乡配合盗窃 被法院撤销监护权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6月2日下午,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对一起申请撤销父母监护权案件依法宣判。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6月20日,犯罪嫌疑人何某带8岁女童妞妞伙同其他3人在蚌埠禹会区菜场、蚌山区菜场等地实施盗窃,6月23日,何某盗窃团伙4人和妞妞在郑州落网,何某称妞妞是其女儿,但DNA鉴定表明,妞妞与其无血缘关系。法院另查明,何某自2008年开始至2016年期间多次带小孩行窃被抓获。妞妞及其父母平时不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其爷爷、奶奶一直在家务农,无犯罪记录,表示愿意抚养妞妞,做妞妞的监护人,当地村民委员会也认为孩子的爷爷奶奶适合做孩子的监护人。

法院经审理认为,妞妞一直跟随其父母生活,其父母作为监护人,长期对孩子不管不问,妞妞已到上学年龄,未让其上学,明知何某带孩子盗窃而予以默认或放任,让何某将孩子带出去常年在外,居无定所,何某长期进行盗窃活动,多次被公安局抓获。以上行为可以认定妞妞的父母有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且情节恶劣,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权益。故法院依法作出撤销妞妞父母的监护人的资格,指定妞妞的爷爷奶奶为妞妞的监护人的判决。

点评:今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当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时,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有关单位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此条款将保护未成年人远离不负责任父母的“祸害”。

【广西】南宁海关摧毁一特大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走私网:1年走私5000只穿山甲

中新网消息,6月2日,南宁海关开展“守护者”打击珍贵动物及其制品走私专项行动,一举摧毁了一个境外揽货、广西中越边境走私进境、中国国内非法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的特大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走私网络。海关缉私部门侦查查明,仅2016年7月至今,涉案团伙共走私入境穿山甲5000多只。据悉,上述穿山甲走私团伙,通过绕越设关地方式从广西东兴等中越边境地区将穿山甲等珍贵野生保护动物走私进境,并运往南宁、梧州、广东从化等地销售牟利。目前,南宁海关已成立由该关缉私民警及第三缉私战区各直属海关缉私局抽调民警组成的联合专案组开展案件侦办工作。案件正在紧张有序进一步侦办中。

点评:穿山甲为世界仅存的鳞甲哺乳动物,极其珍贵,走私穿山甲及其制品可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数量达到16只及以上即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广东】爱心人士助盲人女孩复明

据《广州日报》报道,双目失明的向德琴今年11岁,来自贵州贞丰县北盘江镇新屯村,自小被父母遗弃,由外公外婆带大。去年春节,在广州工作的贵州人安金礼偶然得知了向德琴的故事,便发到朋友圈和摄影爱好者群里,引发关注。经过多方奔走呼吁,为她筹集了5万元,并联系了广州二院眼科主任为其诊治。

去年7月,向德琴得到了合适的角膜供体,接受了移植手术,最终重获光明。经过近一年的治疗和恢复,向德琴的眼睛尚未出现排斥反应。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弱视治疗,需要家人帮助训练,同时也需要终生进行抗排斥治疗。如果恢复理想,视力可能达到0.3以上,能够实现生活自理。

点评:一次手术便改变了盲人女孩的一生,为爱心人士的善举点赞!但小德琴后续仍需要训练和抗排斥治疗,费用不菲,仍需要爱心人士的继续支持和关注。

【湖北】合买彩票中584万大奖 31位彩民不戴口罩领奖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6月1日,荆门市31位中奖彩民站在堆成小山状的一捆捆摞起来的现金面前合影,不带口罩面具。他们合买的彩票中了584万元双色球一等奖,税后共470余万元。根据合伙投注协议,每认购1份可分得近9万元奖金,其中一彩民购买了13份,他仅仅花了260元就收获了一百多万元奖金,成为当期最大赢家。

点评:在以往获得彩票大奖的得主照片上,获奖者往往戴着帽子、口罩或面具,面对镜头战战兢兢,十分低调。这群获奖彩民却无惧镜头,认为一起中奖的幸运瞬间必须留下来,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如何正确面对突然到来的财富,也是一种考验。

【宁夏】中卫市中考高考期间考生家长可调休5天

新华社消息,5月23日,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中考高考期间考生家长调休的通知》,通知指出,中考、高考期间,考生家长可调休5天。考生家长可结合自身实际申请,进行5天调休。中卫市某事业单位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看似事小,却体现了对干部群众的人性关怀。”

点评:学生中高考期间,给考生家长调休5天,确实体现了对考生家庭的体贴,这个政策带有人性关怀。但是,中高考给家长放假,也透露着这样一个价值观:孩子的升学考试大于家长的工作。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以升学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小编认为需要谨慎。

【江苏】儿子不孝 海安县一老人捐出价值百万房产 

据《扬子晚报》报道,6月2日,海安县75岁老人曹文泽房产捐赠仪式在博爱遗嘱库举行。曹文泽生于1942年7月,是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农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因两个儿子长期不尽赡养义务却想争抢房产,甚至殴打他,他决定将自己本人名下私有房产捐赠给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用于“博爱遗嘱库”项目发展。

据悉,这是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首次接受不动产遗产的生前捐赠。基金会接收老人的房产后,会为老人提供每年至少5000元的生活补助,也会为老人找好养老机构,让其安度晚年。基金会未来或将房产拍卖,偿还老人当初建房剩余的债务,其余部分则会用于江苏博爱遗嘱库的建设,同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点评:都说“养儿防老”,然而不孝之子却可能给老人的老年生活带来更多烦恼。这位老人饱受两个儿子争夺房产之痛,最终以慈善公益方式处理房产,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江苏】泰州一男子痴迷数论研究20年无人认可 如今靠低保度日

据《扬子晚报》报道,泰州男子刘汉清1980年以16岁年龄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材料系热处理专业,从大三开始,因受徐迟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痴迷数学,随后放松了对专业的学习,最终没能拿到毕业证书。回家后,他继续沉迷“数学研究”20多年,未曾婚配,直至10年前因患上严重焦虑症才放弃了“数论”研究。如今,53岁的他既无一技之长,又无法干体力活,仅靠政府每个月400元的低保收入维持生活。

点评:在上世纪80年代,以16岁年龄考上哈工大,刘汉清可谓“天才少年”,但由于痴迷于“数论”研究,最终沦为又一个“方仲永”。科学研究并不是一时灵光乍现才得到某个惊世骇俗的结论,往往需要通过系统的思维训练才能渐入佳境。但当今世上多少“民间科学家”忽视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舍本逐末,终其一生被自己圈在原地打转。

【山东】房价疯涨50余万 青岛一业主撕毁协议打砸赶走购房者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发布通报,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茅某某涉嫌故意损毁财物、非法侵入住宅被警方刑事拘留。2016年9月,张女士与二手房业主周某某夫妇签订购房合同,花236万元买下住房。按约定,张女士需先支付45万元定金和45万元首付款,周某某夫妇将此90万元还清房屋银行贷款,把房子解押。由于开发商尚未完成相关手续,周某某夫妇在出售房屋时还没有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因此双方约定完成房屋过户后,张女士再付清剩余的146万元房款。

购房合同签订后,张女士拿到钥匙并着手进行装修。今年4月初,中介公司突然来电称业主提出取消交易,被张女士拒绝。几天后,周某某妻子带人进门打砸,将张女士一家赶出房门,并安排两位老人住了进去。张女士因此报警,她认为房子涨了50多万是原业主毁约的主因。4月27日,青岛公安局市北分局对涉嫌故意损毁财物、非法侵入住宅的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茅某某依法刑事拘留。

点评:房价疯涨背景下,房屋买卖纠纷也呈爆发式增长,人心被利益煎熬,撕毁协议、打砸赶人的现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希望购房者在房价敏感的环境下,多一个心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