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loser思维已经深入到这个时代每个人的骨髓里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loser思维已经深入到这个时代每个人的骨髓里了吗?

人们对超级英雄的喜爱可以转而成为生活的动力,而对这种丧到虚无的人物更多是已经从中看到了自己。

如果你是个斗图爱好者,一定很熟悉3周前“死于创造者笔下F”的那只叫Pepe的悲伤蛙。

其实早在2005年,这一形象就被创作出来,而当时的它还只是一个小众的卡通人物,直到2008年,由4Chan(国外匿名贴图网站)的一位网友对Pepe的人设重新定位,Pepe才在主流社交网站一炮而红。这个人设正是让一切悲伤起来。

除了Pepe以外,当你发现周围的现充开始看动画了,那么他们在看的一定不外乎《马男波杰克》、《希尔一家的幸福生活》、《辛普森一家》之流。或许你并不知道这些动画的名字,但你一定在朋友圈看到过太多人物台词的截图,比如金句频出的Bojack。

一脸忧郁也总有坏点子的Bobby Hill

喜欢甜甜圈、挺着啤酒肚的傻乎乎的Holmer Simpson

而在影视方面,从KOL推荐到身边人都在看的,上一部我能想起的还是著名的丧逼Louie C.K.老师自编自导自演的《百年酒馆》。

这些作品的人物都有着同样的标签——觉得一切都没意思,不追求金钱上的成功,生活就是吃喝玩乐但也没有那么享受其中。简单来说,是正常社会标准下的loser。

所以为什么现在大家都爱看loser的故事,其实是时代的锅。

现在因为漫改电影而吸引了大批粉丝的超级英雄系列,早在20世纪30到40年代,其原作漫画就已达到全盛。成立于1934年与1939年的DC和漫威两家巨头,在发展初期赶上了二战,美国全民期待超级英雄来拯救世界,将情绪倾注于这些作品当中,于是超级英雄的漫画成为了大众流行。正如1776年《独立宣言》颁布后,美国梦应运而生,“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战争时期人们期盼超级英雄一般的人物的英雄创举,就如同伊拉克战争期间,民众强行赋予“英雄主义”意义的比利·林恩,总是期待出现那么一个人,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不放弃自我不放弃抵抗,永远迎难而上然后理所当然的解决问题,人们需要这样的人物,以撑过战争带来的阴霾。

超级英雄漫画全盛过后,到了50年代,美国社会开始变化,大家对超级英雄的兴趣也开始转变,犯罪恐怖作品越发流行。而到了20世纪末期,以《辛普森一家》为代表,讽刺性地勾勒出居住在美国心脏地带人们的生活方式,多角度对美国的文化与社会、人的条件和电视本身进行了幽默的嘲讽,正如目前国人对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态度一般。

2014年诞生的《马男波杰克》与去年的《百年酒馆》同样是基于这种文化认同。人们对超级英雄的喜爱可以转而成为生活的动力,而对这种丧到虚无的人物更多是已经从中看到了自己。台词发在朋友圈总是能带来比鸡汤成功学更直接的群体认可。

你不服大张伟可以,但你必然(表现出)赞同他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去豆瓣精选的广播逛一圈,天天都有社交恐惧和小确丧;Marvin凭借无时无刻不在叹气的忧郁形象让豆瓣er惊呼“最可爱机器人”……

《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Marvin

又如现在朋友圈集体“中年危机”,虽还不见得已经在事业家庭够遇到关卡的资格,生活却也能千疮百孔,当你试图问问自己,我人生的意义呢?并无,除了虚无。

而一旦生活遭遇困境,怀旧便成为主流。把二三十年前的衣服捧为复古;《我爱我家》里不务正业的贾志新奉为偶像;海绵宝宝猫和老鼠越发高频的出现在人们的头像配图及交流表情包里;通过win95窗口等固定形象来描绘的蒸汽波艺术仍在群体中泛滥……

《丧逼简史》里说到,“社会金字塔的分布定律当然不会因为平权而发生改变。只有极少数最优秀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多数的人,随着时间消逝却并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他们会转而变得意志消沉,内心极度痛楚,并轻贱自己,甚而憎恶周边混得比自己好的人。”

也许你爱看loser并自嘲loser,在这种不融入于社会的忧伤里,谁说没有那么一份骄傲呢?毕竟那些loser,他们可以欣然拥抱喜悦,更能坦然接受痛楚,并用大吃大喝、给自己时间浸入悲伤来消解那些苦痛,成功人士总是在克制(或许正是克制造就了他们的成功),不敢接受100%纯粹的快乐与悲伤,而他们敢于直面人生的虚无与无意义,而不是靠鸡血或其他来维持对生活的热情,他们活在当下。

就像《濑户内海》里说的那样,“青春为什么一定要奔跑流汗,为什么不能就在河边虚度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loser思维已经深入到这个时代每个人的骨髓里了吗?

人们对超级英雄的喜爱可以转而成为生活的动力,而对这种丧到虚无的人物更多是已经从中看到了自己。

如果你是个斗图爱好者,一定很熟悉3周前“死于创造者笔下F”的那只叫Pepe的悲伤蛙。

其实早在2005年,这一形象就被创作出来,而当时的它还只是一个小众的卡通人物,直到2008年,由4Chan(国外匿名贴图网站)的一位网友对Pepe的人设重新定位,Pepe才在主流社交网站一炮而红。这个人设正是让一切悲伤起来。

除了Pepe以外,当你发现周围的现充开始看动画了,那么他们在看的一定不外乎《马男波杰克》、《希尔一家的幸福生活》、《辛普森一家》之流。或许你并不知道这些动画的名字,但你一定在朋友圈看到过太多人物台词的截图,比如金句频出的Bojack。

一脸忧郁也总有坏点子的Bobby Hill

喜欢甜甜圈、挺着啤酒肚的傻乎乎的Holmer Simpson

而在影视方面,从KOL推荐到身边人都在看的,上一部我能想起的还是著名的丧逼Louie C.K.老师自编自导自演的《百年酒馆》。

这些作品的人物都有着同样的标签——觉得一切都没意思,不追求金钱上的成功,生活就是吃喝玩乐但也没有那么享受其中。简单来说,是正常社会标准下的loser。

所以为什么现在大家都爱看loser的故事,其实是时代的锅。

现在因为漫改电影而吸引了大批粉丝的超级英雄系列,早在20世纪30到40年代,其原作漫画就已达到全盛。成立于1934年与1939年的DC和漫威两家巨头,在发展初期赶上了二战,美国全民期待超级英雄来拯救世界,将情绪倾注于这些作品当中,于是超级英雄的漫画成为了大众流行。正如1776年《独立宣言》颁布后,美国梦应运而生,“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战争时期人们期盼超级英雄一般的人物的英雄创举,就如同伊拉克战争期间,民众强行赋予“英雄主义”意义的比利·林恩,总是期待出现那么一个人,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不放弃自我不放弃抵抗,永远迎难而上然后理所当然的解决问题,人们需要这样的人物,以撑过战争带来的阴霾。

超级英雄漫画全盛过后,到了50年代,美国社会开始变化,大家对超级英雄的兴趣也开始转变,犯罪恐怖作品越发流行。而到了20世纪末期,以《辛普森一家》为代表,讽刺性地勾勒出居住在美国心脏地带人们的生活方式,多角度对美国的文化与社会、人的条件和电视本身进行了幽默的嘲讽,正如目前国人对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态度一般。

2014年诞生的《马男波杰克》与去年的《百年酒馆》同样是基于这种文化认同。人们对超级英雄的喜爱可以转而成为生活的动力,而对这种丧到虚无的人物更多是已经从中看到了自己。台词发在朋友圈总是能带来比鸡汤成功学更直接的群体认可。

你不服大张伟可以,但你必然(表现出)赞同他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去豆瓣精选的广播逛一圈,天天都有社交恐惧和小确丧;Marvin凭借无时无刻不在叹气的忧郁形象让豆瓣er惊呼“最可爱机器人”……

《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Marvin

又如现在朋友圈集体“中年危机”,虽还不见得已经在事业家庭够遇到关卡的资格,生活却也能千疮百孔,当你试图问问自己,我人生的意义呢?并无,除了虚无。

而一旦生活遭遇困境,怀旧便成为主流。把二三十年前的衣服捧为复古;《我爱我家》里不务正业的贾志新奉为偶像;海绵宝宝猫和老鼠越发高频的出现在人们的头像配图及交流表情包里;通过win95窗口等固定形象来描绘的蒸汽波艺术仍在群体中泛滥……

《丧逼简史》里说到,“社会金字塔的分布定律当然不会因为平权而发生改变。只有极少数最优秀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多数的人,随着时间消逝却并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他们会转而变得意志消沉,内心极度痛楚,并轻贱自己,甚而憎恶周边混得比自己好的人。”

也许你爱看loser并自嘲loser,在这种不融入于社会的忧伤里,谁说没有那么一份骄傲呢?毕竟那些loser,他们可以欣然拥抱喜悦,更能坦然接受痛楚,并用大吃大喝、给自己时间浸入悲伤来消解那些苦痛,成功人士总是在克制(或许正是克制造就了他们的成功),不敢接受100%纯粹的快乐与悲伤,而他们敢于直面人生的虚无与无意义,而不是靠鸡血或其他来维持对生活的热情,他们活在当下。

就像《濑户内海》里说的那样,“青春为什么一定要奔跑流汗,为什么不能就在河边虚度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