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首歌也能改编一部网大?这世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首歌也能改编一部网大?这世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从内容上看,《校花隔壁的流川枫》的剧情似乎显得有些普通;从制作上来看,属于中规中矩、稍微偏上的水平;但从形式上来看,根据歌曲改编电影,无疑是网大发展多元化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作者 | 朱婷

“还记得当年他和她爱的那么浓,还记得他是她的流川枫,她是他的苍井空。”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这首来自陕西方言乐队黑撒的《流川枫与苍井空》,这首曾经被评选为“最美民谣”的歌曲,如今以改编网络电影的方式回归大众视线,再次点燃了无数粉丝的小宇宙。

  • 剧情:笑泪相辉映的青春校园喜剧

刘大川和仓姗姗是大学同学,长相甜美的师姐姗姗被众男生奉为心目中的小苍老师。一次宿舍分配中,三位男生被原宿舍赶出来,分到了女生宿舍的最后一间宿舍中。隔壁住着姗姗和小青,姗姗喜欢看《灌篮高手》,迷恋“流川枫”。有贼心没贼胆的问题学生刘大川,大部分时间沉静在自我的音乐创作中,搬进女生公寓后,对姗姗一见钟情。为了赢得芳心,他放下装酷的木吉他,开始把自己打造成流川枫——为了能够在一起,努力成为对方喜欢的样子。大川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身边的两位奇葩舍友更是帮尽了倒忙。

整个过程交织着哥们儿之间的闹剧、爱情中的挫折、现实的考验……仓姗姗对刘大川也渐生好感,但二人的情感却随着现实变了味道......校园生活总归是友情爱情的天堂,而现实却给美梦泼了一盆狗血。

影片内容属于青春喜剧校园剧题材,既响应平台青春、阳光向上的政策,还在影片中融入了不少喜剧元素,正如影片的宣传口号:“我们的学生时代”,确实把歌曲中千千万万大学生懵懂的感情线真实地演绎给了观众。

  • 一首歌改编一部网大,是任性还是情怀?

怀着满满的好奇心,娱影君采访了影片《校花隔壁的流川枫》的制作、宣发公司新片场影业CEO徐增新。

(新片场影业CEO:徐增新)

“为什么会想到用音乐来改编网络电影?为什么选择了这首歌?”徐增新表示,其实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单纯的想参考微电影《老男孩》的音乐电影模式。当时选定这首歌是制片人马琼强烈建议的,后来经过评估,歌曲本身的故事性、可塑性和语言独特性都跟平台提倡的正能量元素比较契合。“当然,情怀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徐增新补充说道。

更让娱影君感兴趣的是影片带来的音乐IP延伸现象。

  • 何为音乐IP延伸?

用徐增新的话来说:“此延伸非彼衍生”。以往大家更多提起的是“衍生”。比如小说IP的衍生,注重的是小说原有的粉丝基础,姑且称作是创作衍生;相比较而言,《校花隔壁的流川枫》这部音乐IP延伸的电影更多侧重的是营销延伸。即:主要的宣发点是歌曲和乐队,继而才是电影。换句话说:对于这部影片,营销延伸才是真正的核心。

(黑撒乐队)

  • 新玩法:从营销角度出发,打造音乐IP的营销延伸

针对影片是如何进行营销延伸的,徐增新给出了具体的答案。影片的宣传推广,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推广歌曲《流川枫与苍井空》和宣传黑撒乐队的路线,主要是打造音乐IP的营销延伸而不是影片本身。比如,线下举办黑撒乐队的演唱会,助力爱唱歌的大学生圆梦,在高校食堂开展相关的活动等。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尝试,就是在宣传推广的时候,新片场尽量避开这首歌原有的听众群体以及黑撒原有的粉丝,进行了很多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新的听众、新的粉丝,关注和喜欢黑撒乐队,继而去关注这部电影,让原唱、平台、电影制作方三方互惠互利。这也是平台化公司对于内容孵化、营销模式的一次新尝试。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比较独特且冒险的路。毕竟,美好的对面总是多多少少会埋藏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结果。面对网大的首次音乐IP延伸尝试,徐增新说道:“担心是必然的,但还是要努力去尝试,开发一些新的东西,才可能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才可能走得更长远。”

抛开点击量的高低,现如今的网大市场确实是需要类似音乐IP延伸这样的正能量创新、尝试,同网大一起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

除了影片的制作方新片场,娱影君也独家对话了《校花隔壁的流川枫》的原唱:黑撒乐队。

Q1:分享一下当时创作这首歌的意境或者初衷?

黑撒:这首歌是2011年创作的,当时是乐队风格的一个转型期,想尝试校园民谣。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是因为喜欢老狼、高晓松等校园民谣歌手;作为创作人的我在大学当老师,也看了许多大学生恋爱和毕业季分手的结局,加上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就有了这首歌。歌名的搭配是灵光一现,觉得这样的反差搭在一起回更容易吸引人。

Q2:听说这首歌要改编成为网大,第一反应是什么?现在来看会觉得怎么样?

黑撒:觉得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本身这首歌的故事性、画面感就特别强,电影的形式会把画面感放大。因为音乐时长有限,没有电影的拓宽内涵性强。我们也特别期待自己的音乐作品能通过不同的形式让更多人知道,改编成故事在更大的平台展现出来。

Q3:作为网大行业音乐IP孵化这件事,你们有些什么看法?是否会担心过度开发的情况?

黑撒:现在的网络影视剧一直都有这种IP孵化的现象,音乐IP孵化的现象也是另一种很好地尝试。其实,有很多原创民谣歌曲故事性也很强,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形式将这些好的音乐作品传播给更多人。

关于过度开发,我觉得还是得看音乐创作人得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不是所有的歌都适合改编,应该保有认真谨慎的态度:对于改编,应该有严格的把控。只要我们自己对音乐创作这件事保有最初的热爱的话,其实就不会有太多的影响,反而是可以从另一方面来促进我们的音乐创作。

Q4:最终电影出来跟音乐呈现的故事感情基调相同吗?

黑撒:第一次看完影片时,感觉就特别好。尤其电影的结局跟我们当时歌曲所呈现的一样,两个人没有在一起,仍然是一个悲剧。改编并没有为了迎合市场而去改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Q5:在影片改编或者拍摄的过程中,黑撒有没有给出自己的看法和一些建议?

黑撒:有进行前期的沟通。之后看故事框架,觉得特别好,尤其是一场“尬”篮球的戏,整个画面感、故事性都更强了。但更多的还是把创作的空间留给编剧、导演、演员和整个制作团队。

Q6:以后还会选择类似这样的活动吗?

黑撒:如果有这样的合作,还是很愿意参与的。视频时代,我们也希望作品通过画面传递给更多人。

一首歌改变一部网大,成绩怎样?有人买单吗?

根据娱影系统最新的数据显示,《校花隔壁的流川枫》上线8天,累计点击量324万。纵观整个五、六月份的网络电影点击量,似乎都徘徊在几百万之间,当然,点击量并不是衡量一部影片的唯一标准。

从内容上看,《校花隔壁的流川枫》的剧情似乎显得有些普通;从制作上来看,属于中规中矩、稍微偏上的水平;但从形式上来看,根据歌曲改编电影,无疑是网大发展多元化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总而言之,网络电影也好,院线电影也罢,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都需要更多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试水”,多少影视精品就是在无数次的“试水”中应运而生。任何行业都一样,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就很难达到质的飞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首歌也能改编一部网大?这世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从内容上看,《校花隔壁的流川枫》的剧情似乎显得有些普通;从制作上来看,属于中规中矩、稍微偏上的水平;但从形式上来看,根据歌曲改编电影,无疑是网大发展多元化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作者 | 朱婷

“还记得当年他和她爱的那么浓,还记得他是她的流川枫,她是他的苍井空。”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这首来自陕西方言乐队黑撒的《流川枫与苍井空》,这首曾经被评选为“最美民谣”的歌曲,如今以改编网络电影的方式回归大众视线,再次点燃了无数粉丝的小宇宙。

  • 剧情:笑泪相辉映的青春校园喜剧

刘大川和仓姗姗是大学同学,长相甜美的师姐姗姗被众男生奉为心目中的小苍老师。一次宿舍分配中,三位男生被原宿舍赶出来,分到了女生宿舍的最后一间宿舍中。隔壁住着姗姗和小青,姗姗喜欢看《灌篮高手》,迷恋“流川枫”。有贼心没贼胆的问题学生刘大川,大部分时间沉静在自我的音乐创作中,搬进女生公寓后,对姗姗一见钟情。为了赢得芳心,他放下装酷的木吉他,开始把自己打造成流川枫——为了能够在一起,努力成为对方喜欢的样子。大川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身边的两位奇葩舍友更是帮尽了倒忙。

整个过程交织着哥们儿之间的闹剧、爱情中的挫折、现实的考验……仓姗姗对刘大川也渐生好感,但二人的情感却随着现实变了味道......校园生活总归是友情爱情的天堂,而现实却给美梦泼了一盆狗血。

影片内容属于青春喜剧校园剧题材,既响应平台青春、阳光向上的政策,还在影片中融入了不少喜剧元素,正如影片的宣传口号:“我们的学生时代”,确实把歌曲中千千万万大学生懵懂的感情线真实地演绎给了观众。

  • 一首歌改编一部网大,是任性还是情怀?

怀着满满的好奇心,娱影君采访了影片《校花隔壁的流川枫》的制作、宣发公司新片场影业CEO徐增新。

(新片场影业CEO:徐增新)

“为什么会想到用音乐来改编网络电影?为什么选择了这首歌?”徐增新表示,其实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单纯的想参考微电影《老男孩》的音乐电影模式。当时选定这首歌是制片人马琼强烈建议的,后来经过评估,歌曲本身的故事性、可塑性和语言独特性都跟平台提倡的正能量元素比较契合。“当然,情怀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徐增新补充说道。

更让娱影君感兴趣的是影片带来的音乐IP延伸现象。

  • 何为音乐IP延伸?

用徐增新的话来说:“此延伸非彼衍生”。以往大家更多提起的是“衍生”。比如小说IP的衍生,注重的是小说原有的粉丝基础,姑且称作是创作衍生;相比较而言,《校花隔壁的流川枫》这部音乐IP延伸的电影更多侧重的是营销延伸。即:主要的宣发点是歌曲和乐队,继而才是电影。换句话说:对于这部影片,营销延伸才是真正的核心。

(黑撒乐队)

  • 新玩法:从营销角度出发,打造音乐IP的营销延伸

针对影片是如何进行营销延伸的,徐增新给出了具体的答案。影片的宣传推广,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推广歌曲《流川枫与苍井空》和宣传黑撒乐队的路线,主要是打造音乐IP的营销延伸而不是影片本身。比如,线下举办黑撒乐队的演唱会,助力爱唱歌的大学生圆梦,在高校食堂开展相关的活动等。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尝试,就是在宣传推广的时候,新片场尽量避开这首歌原有的听众群体以及黑撒原有的粉丝,进行了很多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新的听众、新的粉丝,关注和喜欢黑撒乐队,继而去关注这部电影,让原唱、平台、电影制作方三方互惠互利。这也是平台化公司对于内容孵化、营销模式的一次新尝试。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比较独特且冒险的路。毕竟,美好的对面总是多多少少会埋藏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结果。面对网大的首次音乐IP延伸尝试,徐增新说道:“担心是必然的,但还是要努力去尝试,开发一些新的东西,才可能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才可能走得更长远。”

抛开点击量的高低,现如今的网大市场确实是需要类似音乐IP延伸这样的正能量创新、尝试,同网大一起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

除了影片的制作方新片场,娱影君也独家对话了《校花隔壁的流川枫》的原唱:黑撒乐队。

Q1:分享一下当时创作这首歌的意境或者初衷?

黑撒:这首歌是2011年创作的,当时是乐队风格的一个转型期,想尝试校园民谣。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是因为喜欢老狼、高晓松等校园民谣歌手;作为创作人的我在大学当老师,也看了许多大学生恋爱和毕业季分手的结局,加上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就有了这首歌。歌名的搭配是灵光一现,觉得这样的反差搭在一起回更容易吸引人。

Q2:听说这首歌要改编成为网大,第一反应是什么?现在来看会觉得怎么样?

黑撒:觉得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本身这首歌的故事性、画面感就特别强,电影的形式会把画面感放大。因为音乐时长有限,没有电影的拓宽内涵性强。我们也特别期待自己的音乐作品能通过不同的形式让更多人知道,改编成故事在更大的平台展现出来。

Q3:作为网大行业音乐IP孵化这件事,你们有些什么看法?是否会担心过度开发的情况?

黑撒:现在的网络影视剧一直都有这种IP孵化的现象,音乐IP孵化的现象也是另一种很好地尝试。其实,有很多原创民谣歌曲故事性也很强,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形式将这些好的音乐作品传播给更多人。

关于过度开发,我觉得还是得看音乐创作人得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不是所有的歌都适合改编,应该保有认真谨慎的态度:对于改编,应该有严格的把控。只要我们自己对音乐创作这件事保有最初的热爱的话,其实就不会有太多的影响,反而是可以从另一方面来促进我们的音乐创作。

Q4:最终电影出来跟音乐呈现的故事感情基调相同吗?

黑撒:第一次看完影片时,感觉就特别好。尤其电影的结局跟我们当时歌曲所呈现的一样,两个人没有在一起,仍然是一个悲剧。改编并没有为了迎合市场而去改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Q5:在影片改编或者拍摄的过程中,黑撒有没有给出自己的看法和一些建议?

黑撒:有进行前期的沟通。之后看故事框架,觉得特别好,尤其是一场“尬”篮球的戏,整个画面感、故事性都更强了。但更多的还是把创作的空间留给编剧、导演、演员和整个制作团队。

Q6:以后还会选择类似这样的活动吗?

黑撒:如果有这样的合作,还是很愿意参与的。视频时代,我们也希望作品通过画面传递给更多人。

一首歌改变一部网大,成绩怎样?有人买单吗?

根据娱影系统最新的数据显示,《校花隔壁的流川枫》上线8天,累计点击量324万。纵观整个五、六月份的网络电影点击量,似乎都徘徊在几百万之间,当然,点击量并不是衡量一部影片的唯一标准。

从内容上看,《校花隔壁的流川枫》的剧情似乎显得有些普通;从制作上来看,属于中规中矩、稍微偏上的水平;但从形式上来看,根据歌曲改编电影,无疑是网大发展多元化的一种拓展和延伸。

总而言之,网络电影也好,院线电影也罢,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都需要更多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试水”,多少影视精品就是在无数次的“试水”中应运而生。任何行业都一样,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就很难达到质的飞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