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楚乔传》:大女主剧扎堆背后,是头部制作团队同质化的排列组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楚乔传》:大女主剧扎堆背后,是头部制作团队同质化的排列组合

从周播剧题材来看,古偶中的大女主剧有称霸暑期周播剧场的迹象。

作者:林辰

总体而言,暑期档电视剧市场的大战依旧聚集于一线四家卫视之间。

且相比较二季度震撼业界的意外黑马《人民的名义》与不及预期走下神坛的《欢乐颂2》,暑期档是众多影视公司在定增、发债等资本热潮下,大举发力“头部内容”的检验阶段(代表之一即是旗下子公司众多的华策影视),更是验证被粉丝经济的好时候——大IP+流量鲜花是否已经是强弩之末?大女主剧井喷后是否即将面对产能过剩?以及,历史正剧是否正式复苏了?

当学生们终于经历完6月考试季的洗礼,针对学生群体的暑期档电视剧却迎来了大考。

从目前公布的一线卫视编播计划看,玄幻、青春、大女主和都市题材仍是重头戏,历史正剧屈指可数。

其中,周播剧的竞争可能围绕于产能过剩的大女主剧内部:《楚乔传》《上古情歌》《醉玲珑》和《丽姬传》,因题材较为相似,正面竞争压力较大。而黄金时段则因古装现代、浪漫现实均有,口味显得更为多元。赢家或会为《军师联盟》《深夜食堂》和《夏至未至》。同时,依据当下观众口味的迁移动向,偏向正剧色彩的古装剧更有可能“大爆”。

作为近几年一线卫视重点培育的收视目标,周播剧却一直呈现出不温不火的迹象。除了2015年称霸暑期档的《花千骨》,2016年芒果寄予厚望的《幻城》和《青云志》都可谓收视惨淡。前者作为郭敬明的玄幻大IP,却只落得全网平均收视率0.69的下场,甚至爆出网络“开播两集从0点到早上10点获得点击6.5亿”的“造假丑闻”,让人好生尴尬。

至此,湖南台经历了复制《古剑奇谭》神话的失败,也是观众对玄幻剧出现审美疲劳、一线卫视试水“先网后台”严重伤害收视率结果的体现。

去年暑期周播剧场的疲软,并不能否认周播、网台联动、播放平台介入制作阶段的大趋势。2016年,35城收视率登顶的东方卫视于7月初周播的《老九门》,采取网络付费用户和电视同步收看的方式,而《老九门》也被爱奇艺称为带动付费用户增长的头部内容。

除了开发付费用户和协调网台播出模式的经验积累,这部剧对视频网站的意义还在于作为出品方之一,视频网站早已不再满足于当作与电视台并列的播放器,而加入这场从制播分离向制播联合的大潮流中。今年暑期档的大剧也不例外,纷纷继承了这些历史,并衍生出新的变体。

1

《楚乔传》PK《上古情歌》:

不仅是内容的对阵,更是播出模式的考验

从周播剧题材来看,古偶中的大女主剧有称霸暑期周播剧场的迹象。湖南台从周一到周四8集连播的《楚乔传》无疑是今年暑期被寄予厚望的的作品,姑且不说这部剧能否延续“慈文+赵丽颖”自《花千骨》的周播收视奇迹。从前期已知情况看,该剧提振湖南台晚间收视的机会很大。

首先,比起延后一周周播的《上古情歌》,《楚乔传》在题材上更占据优势。后者强调“真女权”,明显在与过往挂羊头卖狗肉的“大女主剧”撇清关系,虽然其是否能走出“伪女权”“真玛丽苏”的套路尚难界定,但介于大女主剧作为近期行业追逐的热点类型剧,仍处于投资收益比占优势的鼎盛阶段,一般不会遭遇收视率的滑铁卢。

毕竟,这一类型剧还将有诸多案例等待开播。无论是身缠抄袭诉讼的《锦绣未央》和有待制作的《锦绣长歌》,还是被删减的《武媚娘传奇》和网络单集采购价高达800万的《赢天下》,大女主剧既是制作方瞄准女性收视观众的热门类型,也是当下女演员希冀巩固演艺地位并有所突围的介质。

而《上古情歌》的劣势,一是内容不讨巧,二是编排过散。众所周知,这部剧依托于桐华的小说《曾许诺》,身负“动摇炎黄子孙身份的认同感、误导观众对历史错误认知”的批判,开机时就被网络抵制闹得满城风雨。

而从编排上看,该剧不仅比竞争对手《楚乔传》延迟一周,且由于后者一周8集的粘性,即便采取3集连播、一周6集的大输血,晚22点的深夜时段仍会将之大打折扣。从正播的《求婚大作战》看,这部由东方卫视自家制作的翻拍剧,即便从一天2集到加码4集连播,也没有掀起热议,收视率至今徘徊在0.5左右。

早前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周播剧的长度最好在24至30集,如果一周4集,最好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之内播完”。反观《上古情歌》54集的体量,不禁担忧:长达九周的“漫灌”式播出,能否抓住观众的忠诚之心?

2

暑期周播剧:不单是大女主剧内部的对决,

更是头部内容制作团队的排列组合

长远来看,与《楚乔传》分庭抗礼的不单是《上古情歌》,更可能是在暑期中旬开播的另一大女主剧《醉玲珑》。两者的较量与其说是赵丽颖和刘诗诗两位小花旦的对比,更准确的说是唐丽君团队与过往合作伙伴慈文的竞争。

——众所周知,担任《花千骨》制片人的唐丽君、编剧饶俊和导演林玉芬为慈文传媒赢得声誉,而《醉玲珑》作为三位新创业的项目,难免会被比较。尤其是唐丽君作为从体制内单位SMG走出的人才,此次反向输送《醉玲珑》给东方卫视,更加惹人注意。更有趣的是,《楚乔传》的导演吴锦源执导过刘诗诗的成名作《步步惊心》。

或许是吸取《花千骨》衍生品开发滞后的不足,这次两家团队也都提前加强了“网游联动”。赵丽颖和刘诗诗均代言了与电视剧密切相关的游戏,可谓提前孵化影视作品效益。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是,8月浙江卫视的周播剧场也将启动,首播项目很可能是迪丽热巴主演的又一大女主剧《丽姬传》。档期上粗略估计会避开《楚乔传》,但暑期这么多同类型电视剧集中播放,热巴+张彬彬的配置,真的不会成为炮灰吗?

从制作团队“相撞”,到大女主剧里“女强男强”定位的重复排列组合,不得不说映射出影视行业头部内容生产者的稀缺,以及影视工业流水线下创新不足、作品面临千篇一律的瓶颈风险。而观众也对类似的香港、台湾导演执导大陆偶像剧的幕后现象有所觉察,普遍认为这是近期台湾老牌小生高调加入内地偶像剧的背景之一。

绝非巧合,除了《丽姬传》,另外三部暑期档的热门周播剧全为香港导演执导:《上古情歌》的导演蔡晶盛拍过《寻秦记》和有着桐华于正烙印的《云中歌》。自2005年北上的吴锦源拍过《仙剑奇侠传》《美人心计》。而《醉玲珑》的导演林玉芬不仅与吴锦源是TVB时期的同事,北上后合作执导过《步步惊心》,也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导演。无独有偶,《丽姬传》的编剧陈慧如其实也来自台湾,创作过《痞子英雄》。

而从公司角度看,《三生》和《微微》的出品方上海剧酷文化,与《楚乔传》的出品方之一辛迪加影视同属华策克顿旗下的子公司。换句话说,这么多香港背景的偶像剧导演能够在具有竞争关系的大陆影视公司之间如鱼得水自在游走,不得不让人怀疑,所谓的内地娱乐市场的崛起是否需要更为细致的定义,台前的演员获得了话语权,但幕后制作主干对外援的依赖,是否暗示着内地偶像剧制作团队的人才匮乏?两岸三地协作出品影视剧的现象在暑期档的黄金时段由幕后走向台前。

3

日播剧题材更为多元,但收视率风险较大

6月12日,翻拍自经典日剧的《深夜食堂》将在浙江和北京联播,其导演蔡岳勋不仅执导过《流星花园》,也执导过《痞子英雄》。不过,这部剧能否延续目前《欢乐颂2》的高收视还难以估计,优势和劣势均有。

从都市题材来说,《欢乐颂2》为其吸纳了相似的受众群体,且原作女权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色口碑在前,即便观众对日剧了解不深,黄磊+海清去年的口碑剧《小别离》、以及“黄小厨”的人设,都构建了作品抵达观众的桥梁。

甚至可以说,无论是聚焦高考留学的《小别离》,还是超一线城市里都市女性生存状态的《欢乐颂2》,都被“中产阶级审美取向”所认同。因此,与之一脉相承,专注于“市井温情的人生故事”的《深夜食堂》坐拥话题和收视爆发的基础。

但劣势风险依旧存在。一是翻拍剧,尤其是翻拍日剧,无论是否表明完全独立本土化,推陈出新的难度基本与被批“形似神离”的可能性相当。前车之鉴就有中国版《求婚大作战》里违和感十足的棒球队。而外在不确定因素在于其潜在观众有可能会被历史正剧范的《军师联盟》分流。

自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后,带有严肃厚重气质的现实主义证据热情未泯,或会给《军事联盟》带来口碑“清流”的利好。以司马懿为视角讲述的三国历史还是相当有吸引力,毕竟国人对三国历史的认知基础较广,而这段历史的演绎近期不多。

因此,暑期档前半段的黄金档可看作是《军师联盟》和《深夜食堂》的对垒;而后半段,则是《一粒红尘》与《夏至未至》的较量。

对于东方卫视的《一粒红尘》来说,时尚业“霸道总裁”既视感和已播的两岸演员合作剧《放弃我抓紧我》相似,也与吴奇隆前段时间播出的《繁星四月》雷同。这种对观众来说已无新意的剧情架构、对演员来说没有突破的“样板戏”,在市场上想必难以招架住其他大剧的冲击。

而作为“制播联合”典型的《夏至未至》,出品方一是湖南卫视,一是华策克顿旗下的辛迪加影视,可谓强强联合。有郭敬明做招牌的青春偶像剧选择收视年龄较低的湖南暑期档也算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因此,扭转《思美人》的惨淡局面可谓不难,但从剧本身来说,想要“大爆”可能性不大:

一是青春题材虽长青,但近几年有透支的局面,真正走出的现象级作品屈指可数。二是郭敬明的招牌已不再像过往处于风口浪尖,电影《小时代》初期创造的粉丝经济奇迹因去年《幻城》和《爵迹》的扑街走下坡路。三是作为主演的郑爽虽流量依旧,但放飞自我后路人缘不佳。四是鉴于同期《楚乔传》对相似目标受众的提前招揽,同属青春偶像题材的电视剧很难同时“大爆”两部。

因此,期冀于《夏至未至》收复《思美人》和《欢乐颂2》对打时期失去的部分收视份额任务绰绰有余,但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大剧可能性比较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楚乔传》:大女主剧扎堆背后,是头部制作团队同质化的排列组合

从周播剧题材来看,古偶中的大女主剧有称霸暑期周播剧场的迹象。

作者:林辰

总体而言,暑期档电视剧市场的大战依旧聚集于一线四家卫视之间。

且相比较二季度震撼业界的意外黑马《人民的名义》与不及预期走下神坛的《欢乐颂2》,暑期档是众多影视公司在定增、发债等资本热潮下,大举发力“头部内容”的检验阶段(代表之一即是旗下子公司众多的华策影视),更是验证被粉丝经济的好时候——大IP+流量鲜花是否已经是强弩之末?大女主剧井喷后是否即将面对产能过剩?以及,历史正剧是否正式复苏了?

当学生们终于经历完6月考试季的洗礼,针对学生群体的暑期档电视剧却迎来了大考。

从目前公布的一线卫视编播计划看,玄幻、青春、大女主和都市题材仍是重头戏,历史正剧屈指可数。

其中,周播剧的竞争可能围绕于产能过剩的大女主剧内部:《楚乔传》《上古情歌》《醉玲珑》和《丽姬传》,因题材较为相似,正面竞争压力较大。而黄金时段则因古装现代、浪漫现实均有,口味显得更为多元。赢家或会为《军师联盟》《深夜食堂》和《夏至未至》。同时,依据当下观众口味的迁移动向,偏向正剧色彩的古装剧更有可能“大爆”。

作为近几年一线卫视重点培育的收视目标,周播剧却一直呈现出不温不火的迹象。除了2015年称霸暑期档的《花千骨》,2016年芒果寄予厚望的《幻城》和《青云志》都可谓收视惨淡。前者作为郭敬明的玄幻大IP,却只落得全网平均收视率0.69的下场,甚至爆出网络“开播两集从0点到早上10点获得点击6.5亿”的“造假丑闻”,让人好生尴尬。

至此,湖南台经历了复制《古剑奇谭》神话的失败,也是观众对玄幻剧出现审美疲劳、一线卫视试水“先网后台”严重伤害收视率结果的体现。

去年暑期周播剧场的疲软,并不能否认周播、网台联动、播放平台介入制作阶段的大趋势。2016年,35城收视率登顶的东方卫视于7月初周播的《老九门》,采取网络付费用户和电视同步收看的方式,而《老九门》也被爱奇艺称为带动付费用户增长的头部内容。

除了开发付费用户和协调网台播出模式的经验积累,这部剧对视频网站的意义还在于作为出品方之一,视频网站早已不再满足于当作与电视台并列的播放器,而加入这场从制播分离向制播联合的大潮流中。今年暑期档的大剧也不例外,纷纷继承了这些历史,并衍生出新的变体。

1

《楚乔传》PK《上古情歌》:

不仅是内容的对阵,更是播出模式的考验

从周播剧题材来看,古偶中的大女主剧有称霸暑期周播剧场的迹象。湖南台从周一到周四8集连播的《楚乔传》无疑是今年暑期被寄予厚望的的作品,姑且不说这部剧能否延续“慈文+赵丽颖”自《花千骨》的周播收视奇迹。从前期已知情况看,该剧提振湖南台晚间收视的机会很大。

首先,比起延后一周周播的《上古情歌》,《楚乔传》在题材上更占据优势。后者强调“真女权”,明显在与过往挂羊头卖狗肉的“大女主剧”撇清关系,虽然其是否能走出“伪女权”“真玛丽苏”的套路尚难界定,但介于大女主剧作为近期行业追逐的热点类型剧,仍处于投资收益比占优势的鼎盛阶段,一般不会遭遇收视率的滑铁卢。

毕竟,这一类型剧还将有诸多案例等待开播。无论是身缠抄袭诉讼的《锦绣未央》和有待制作的《锦绣长歌》,还是被删减的《武媚娘传奇》和网络单集采购价高达800万的《赢天下》,大女主剧既是制作方瞄准女性收视观众的热门类型,也是当下女演员希冀巩固演艺地位并有所突围的介质。

而《上古情歌》的劣势,一是内容不讨巧,二是编排过散。众所周知,这部剧依托于桐华的小说《曾许诺》,身负“动摇炎黄子孙身份的认同感、误导观众对历史错误认知”的批判,开机时就被网络抵制闹得满城风雨。

而从编排上看,该剧不仅比竞争对手《楚乔传》延迟一周,且由于后者一周8集的粘性,即便采取3集连播、一周6集的大输血,晚22点的深夜时段仍会将之大打折扣。从正播的《求婚大作战》看,这部由东方卫视自家制作的翻拍剧,即便从一天2集到加码4集连播,也没有掀起热议,收视率至今徘徊在0.5左右。

早前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周播剧的长度最好在24至30集,如果一周4集,最好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之内播完”。反观《上古情歌》54集的体量,不禁担忧:长达九周的“漫灌”式播出,能否抓住观众的忠诚之心?

2

暑期周播剧:不单是大女主剧内部的对决,

更是头部内容制作团队的排列组合

长远来看,与《楚乔传》分庭抗礼的不单是《上古情歌》,更可能是在暑期中旬开播的另一大女主剧《醉玲珑》。两者的较量与其说是赵丽颖和刘诗诗两位小花旦的对比,更准确的说是唐丽君团队与过往合作伙伴慈文的竞争。

——众所周知,担任《花千骨》制片人的唐丽君、编剧饶俊和导演林玉芬为慈文传媒赢得声誉,而《醉玲珑》作为三位新创业的项目,难免会被比较。尤其是唐丽君作为从体制内单位SMG走出的人才,此次反向输送《醉玲珑》给东方卫视,更加惹人注意。更有趣的是,《楚乔传》的导演吴锦源执导过刘诗诗的成名作《步步惊心》。

或许是吸取《花千骨》衍生品开发滞后的不足,这次两家团队也都提前加强了“网游联动”。赵丽颖和刘诗诗均代言了与电视剧密切相关的游戏,可谓提前孵化影视作品效益。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是,8月浙江卫视的周播剧场也将启动,首播项目很可能是迪丽热巴主演的又一大女主剧《丽姬传》。档期上粗略估计会避开《楚乔传》,但暑期这么多同类型电视剧集中播放,热巴+张彬彬的配置,真的不会成为炮灰吗?

从制作团队“相撞”,到大女主剧里“女强男强”定位的重复排列组合,不得不说映射出影视行业头部内容生产者的稀缺,以及影视工业流水线下创新不足、作品面临千篇一律的瓶颈风险。而观众也对类似的香港、台湾导演执导大陆偶像剧的幕后现象有所觉察,普遍认为这是近期台湾老牌小生高调加入内地偶像剧的背景之一。

绝非巧合,除了《丽姬传》,另外三部暑期档的热门周播剧全为香港导演执导:《上古情歌》的导演蔡晶盛拍过《寻秦记》和有着桐华于正烙印的《云中歌》。自2005年北上的吴锦源拍过《仙剑奇侠传》《美人心计》。而《醉玲珑》的导演林玉芬不仅与吴锦源是TVB时期的同事,北上后合作执导过《步步惊心》,也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导演。无独有偶,《丽姬传》的编剧陈慧如其实也来自台湾,创作过《痞子英雄》。

而从公司角度看,《三生》和《微微》的出品方上海剧酷文化,与《楚乔传》的出品方之一辛迪加影视同属华策克顿旗下的子公司。换句话说,这么多香港背景的偶像剧导演能够在具有竞争关系的大陆影视公司之间如鱼得水自在游走,不得不让人怀疑,所谓的内地娱乐市场的崛起是否需要更为细致的定义,台前的演员获得了话语权,但幕后制作主干对外援的依赖,是否暗示着内地偶像剧制作团队的人才匮乏?两岸三地协作出品影视剧的现象在暑期档的黄金时段由幕后走向台前。

3

日播剧题材更为多元,但收视率风险较大

6月12日,翻拍自经典日剧的《深夜食堂》将在浙江和北京联播,其导演蔡岳勋不仅执导过《流星花园》,也执导过《痞子英雄》。不过,这部剧能否延续目前《欢乐颂2》的高收视还难以估计,优势和劣势均有。

从都市题材来说,《欢乐颂2》为其吸纳了相似的受众群体,且原作女权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色口碑在前,即便观众对日剧了解不深,黄磊+海清去年的口碑剧《小别离》、以及“黄小厨”的人设,都构建了作品抵达观众的桥梁。

甚至可以说,无论是聚焦高考留学的《小别离》,还是超一线城市里都市女性生存状态的《欢乐颂2》,都被“中产阶级审美取向”所认同。因此,与之一脉相承,专注于“市井温情的人生故事”的《深夜食堂》坐拥话题和收视爆发的基础。

但劣势风险依旧存在。一是翻拍剧,尤其是翻拍日剧,无论是否表明完全独立本土化,推陈出新的难度基本与被批“形似神离”的可能性相当。前车之鉴就有中国版《求婚大作战》里违和感十足的棒球队。而外在不确定因素在于其潜在观众有可能会被历史正剧范的《军师联盟》分流。

自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后,带有严肃厚重气质的现实主义证据热情未泯,或会给《军事联盟》带来口碑“清流”的利好。以司马懿为视角讲述的三国历史还是相当有吸引力,毕竟国人对三国历史的认知基础较广,而这段历史的演绎近期不多。

因此,暑期档前半段的黄金档可看作是《军师联盟》和《深夜食堂》的对垒;而后半段,则是《一粒红尘》与《夏至未至》的较量。

对于东方卫视的《一粒红尘》来说,时尚业“霸道总裁”既视感和已播的两岸演员合作剧《放弃我抓紧我》相似,也与吴奇隆前段时间播出的《繁星四月》雷同。这种对观众来说已无新意的剧情架构、对演员来说没有突破的“样板戏”,在市场上想必难以招架住其他大剧的冲击。

而作为“制播联合”典型的《夏至未至》,出品方一是湖南卫视,一是华策克顿旗下的辛迪加影视,可谓强强联合。有郭敬明做招牌的青春偶像剧选择收视年龄较低的湖南暑期档也算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因此,扭转《思美人》的惨淡局面可谓不难,但从剧本身来说,想要“大爆”可能性不大:

一是青春题材虽长青,但近几年有透支的局面,真正走出的现象级作品屈指可数。二是郭敬明的招牌已不再像过往处于风口浪尖,电影《小时代》初期创造的粉丝经济奇迹因去年《幻城》和《爵迹》的扑街走下坡路。三是作为主演的郑爽虽流量依旧,但放飞自我后路人缘不佳。四是鉴于同期《楚乔传》对相似目标受众的提前招揽,同属青春偶像题材的电视剧很难同时“大爆”两部。

因此,期冀于《夏至未至》收复《思美人》和《欢乐颂2》对打时期失去的部分收视份额任务绰绰有余,但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大剧可能性比较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