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卓伟被封,明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卓伟被封,明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即使是娱乐八卦也要有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需要遵守。

  •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一批违规账号被关,有人欢呼,也有人疑问:为什么XX未被关?被关的别喊屈,而应自省;逃过一劫的别侥幸,更应自检。而明星们也不必心存侥幸,违规账号被处理,并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驱散娱乐圈乱象,更需守住底线、不碰红线。

在昨天下午的时候,各大媒体都刊发了同样一条新闻,内容为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一点资讯、优酷、网易、百度等网站,责令网站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等问题。

随后,这些网络平台纷纷关闭了大批知名娱乐八卦账号,在这其中我们一个熟悉的名字——卓伟。这位号称中国“第一狗仔”的人,目前他自己的账号以及他公司的账号在各个网络平台全部都被关闭了。在这之前,这位叱诧八卦江湖的“狗仔”,他的每次大爆料总能在网络掀起一阵纷扰。关于卓伟这个人有着很多的传说,那么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卓伟其人

卓伟原名韩炳江,1971年生人。出生于天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做记者之前,他在工厂当过文秘,由于他喜欢电影,因此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辗转去电影院做服务员,同时也给报纸写影评。后来卓伟在接受采访时说,那段时间非常压抑,感觉前途渺茫。

2000年,天津《每日新报》成立了娱乐新闻部,卓伟幸运地当上了记者。他很努力的想把这份工作做好,但不甘平庸的卓伟注定是一个要惹麻烦的人。在一次对姜文的报道中,卓伟因为报道涉嫌失实而被报社开除,他说:“当时我对新闻记者这个行业的认识是很肤浅的,我只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对于记者这个工作怎么去干,我还是很模糊的。”

丢掉工作的卓伟进入了广告行业,不过他依旧没有放弃成为一名记者的梦想。2003年,卓伟又等来了一个机会。光线传媒当时接手了一份报纸《明星周刊》,卓伟在成为这份报纸的记者后,领导给他分配了一个工作:跑重点新闻。到底什么叫重点新闻呢?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卓伟在一位香港娱乐记者的启发下认为:明星八卦最引人注意,而吸引眼球的新闻就是重点新闻!

就这样,卓伟逐渐从一名跑发布会、写影评的文化记者转变为专攻明星隐私的“狗仔”,而他也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在他从业的十几年里,他常年随身带着《奎因现代侦探小说集》。在他的世界观里,“狗仔”与荧幕上睿智聪颖的侦探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从2000年起,卓伟完成了从文化记者到娱乐记者,到“狗仔”,乃至组建“狗仔队”的转变。从一个人、一台相机,到自立门户成立公司;从对明星情况一无所知只能干等,到在明星们经常出没的餐厅、夜店和别墅区附近布下细密的“监控”网络;卓伟的情报网已经比绝大多数私人侦探的还要多。

他可以为了一个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八卦铤而走险,可以为了跟拍一个人物耗时大半年,在行业里,他俨然已成为明星最头疼的人之一。那么,卓伟究竟为何对这个行业如此情有独钟呢?

驱动力是什么?

金丝眼镜,西装革履,让人常误以为卓伟是乡镇干部或者教师。他很擅长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尤其擅长从饭店的招待、别墅区的保安的口中套出话来。

这个日后给他带来各种伪装便利的打扮与气场其实来源于他的生活。卓伟用“出身卑贱”形容自己。他说:“身边的人都没什么文化,生活的重心就是温饱”,“追求文化和浪漫这些高级玩意,是会被耻笑的。”

这种生长环境对卓伟性格的养成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狗仔这份工作对他的意义,用卓伟自己的说法是:“新生”,即便这份工作为他招来了无数的谩骂与批评。

娱乐圈这个名利场的规则在卓伟面前完全失效,没有谁能拦得住他。各种人在尝试说服卓伟未果的情况下,都不禁要问一句:“你到底图什么啊?”。卓伟则会很严肃地回答:“为了梦想!”

的确,在他的自我认定中,挖掘明星隐私,报道娱乐八卦对他而言是“解放人性的事业,是在帮明星自己和社会,认识人性的真相”。他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浪漫的英雄,与从事严肃报道和新闻调查的记者们一样,都应该受到尊重。

“我也是有新闻理想的!”卓伟说。然而,买这笔“情怀账”的人并不多。有人问他:“你的报道很多会伤害到当事人,你会为此不安吗?”

卓伟回答道:“从来没有!既然有得到,就得有牺牲、有付出。你牺牲付出的是什么?就是你的隐私。如果大众想知道这件事情,你的隐私权就得让位于大众的知情权。” 他说:“他们如果没事儿,我怎么拍也拍不到,所以这不是我的问题。”

从这些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卓伟实际上把自己摆在了道德判官的位置。在他的逻辑里,所有完美都是假象,而他则担负着戳破这种假象的使命。

这种价值观念正是支撑他在这个备受争议的行业中前行的动力抑或是最佳的催眠剂。他为自己的价值观建立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逻辑体系,而他最需要的不仅是独家新闻带来的“利益”,他还在乎的是自己的价值体系能否被一次次证明且被大众接受。

艾问每日人物(微信ID:iaskmedia)想说:

对于北京网信办这次关停相关的账号,我们举双手赞成!因为即使是娱乐八卦也要有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需要遵守。大众有“窥私”的欲望,因此诞生了“狗仔队”,明星也需要通过花边新闻来提高曝光度,换取人气和利益。正因为有人“三观不正”,炒作才会屡见不鲜;正因为我们关注,才会有人不择手段。在怀疑或者指责的同时,或许我们还应该从自身做起,学会辨别什么是真善美。

有人说,明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但其实就像《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说的那样,“明星们也不必心存侥幸,违规账号被处理,并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从这次网上的评论来看,大多数网友们都表示支持查封相关账号,可以看出他们心底并不喜欢这类胡乱八卦的新闻。所以,如果未来有明星想为所欲为、胡乱炒作将来必被粉丝所抛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卓伟被封,明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即使是娱乐八卦也要有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需要遵守。

  •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一批违规账号被关,有人欢呼,也有人疑问:为什么XX未被关?被关的别喊屈,而应自省;逃过一劫的别侥幸,更应自检。而明星们也不必心存侥幸,违规账号被处理,并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驱散娱乐圈乱象,更需守住底线、不碰红线。

在昨天下午的时候,各大媒体都刊发了同样一条新闻,内容为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一点资讯、优酷、网易、百度等网站,责令网站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等问题。

随后,这些网络平台纷纷关闭了大批知名娱乐八卦账号,在这其中我们一个熟悉的名字——卓伟。这位号称中国“第一狗仔”的人,目前他自己的账号以及他公司的账号在各个网络平台全部都被关闭了。在这之前,这位叱诧八卦江湖的“狗仔”,他的每次大爆料总能在网络掀起一阵纷扰。关于卓伟这个人有着很多的传说,那么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卓伟其人

卓伟原名韩炳江,1971年生人。出生于天津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做记者之前,他在工厂当过文秘,由于他喜欢电影,因此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辗转去电影院做服务员,同时也给报纸写影评。后来卓伟在接受采访时说,那段时间非常压抑,感觉前途渺茫。

2000年,天津《每日新报》成立了娱乐新闻部,卓伟幸运地当上了记者。他很努力的想把这份工作做好,但不甘平庸的卓伟注定是一个要惹麻烦的人。在一次对姜文的报道中,卓伟因为报道涉嫌失实而被报社开除,他说:“当时我对新闻记者这个行业的认识是很肤浅的,我只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对于记者这个工作怎么去干,我还是很模糊的。”

丢掉工作的卓伟进入了广告行业,不过他依旧没有放弃成为一名记者的梦想。2003年,卓伟又等来了一个机会。光线传媒当时接手了一份报纸《明星周刊》,卓伟在成为这份报纸的记者后,领导给他分配了一个工作:跑重点新闻。到底什么叫重点新闻呢?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卓伟在一位香港娱乐记者的启发下认为:明星八卦最引人注意,而吸引眼球的新闻就是重点新闻!

就这样,卓伟逐渐从一名跑发布会、写影评的文化记者转变为专攻明星隐私的“狗仔”,而他也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在他从业的十几年里,他常年随身带着《奎因现代侦探小说集》。在他的世界观里,“狗仔”与荧幕上睿智聪颖的侦探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从2000年起,卓伟完成了从文化记者到娱乐记者,到“狗仔”,乃至组建“狗仔队”的转变。从一个人、一台相机,到自立门户成立公司;从对明星情况一无所知只能干等,到在明星们经常出没的餐厅、夜店和别墅区附近布下细密的“监控”网络;卓伟的情报网已经比绝大多数私人侦探的还要多。

他可以为了一个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八卦铤而走险,可以为了跟拍一个人物耗时大半年,在行业里,他俨然已成为明星最头疼的人之一。那么,卓伟究竟为何对这个行业如此情有独钟呢?

驱动力是什么?

金丝眼镜,西装革履,让人常误以为卓伟是乡镇干部或者教师。他很擅长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尤其擅长从饭店的招待、别墅区的保安的口中套出话来。

这个日后给他带来各种伪装便利的打扮与气场其实来源于他的生活。卓伟用“出身卑贱”形容自己。他说:“身边的人都没什么文化,生活的重心就是温饱”,“追求文化和浪漫这些高级玩意,是会被耻笑的。”

这种生长环境对卓伟性格的养成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狗仔这份工作对他的意义,用卓伟自己的说法是:“新生”,即便这份工作为他招来了无数的谩骂与批评。

娱乐圈这个名利场的规则在卓伟面前完全失效,没有谁能拦得住他。各种人在尝试说服卓伟未果的情况下,都不禁要问一句:“你到底图什么啊?”。卓伟则会很严肃地回答:“为了梦想!”

的确,在他的自我认定中,挖掘明星隐私,报道娱乐八卦对他而言是“解放人性的事业,是在帮明星自己和社会,认识人性的真相”。他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浪漫的英雄,与从事严肃报道和新闻调查的记者们一样,都应该受到尊重。

“我也是有新闻理想的!”卓伟说。然而,买这笔“情怀账”的人并不多。有人问他:“你的报道很多会伤害到当事人,你会为此不安吗?”

卓伟回答道:“从来没有!既然有得到,就得有牺牲、有付出。你牺牲付出的是什么?就是你的隐私。如果大众想知道这件事情,你的隐私权就得让位于大众的知情权。” 他说:“他们如果没事儿,我怎么拍也拍不到,所以这不是我的问题。”

从这些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卓伟实际上把自己摆在了道德判官的位置。在他的逻辑里,所有完美都是假象,而他则担负着戳破这种假象的使命。

这种价值观念正是支撑他在这个备受争议的行业中前行的动力抑或是最佳的催眠剂。他为自己的价值观建立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逻辑体系,而他最需要的不仅是独家新闻带来的“利益”,他还在乎的是自己的价值体系能否被一次次证明且被大众接受。

艾问每日人物(微信ID:iaskmedia)想说:

对于北京网信办这次关停相关的账号,我们举双手赞成!因为即使是娱乐八卦也要有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需要遵守。大众有“窥私”的欲望,因此诞生了“狗仔队”,明星也需要通过花边新闻来提高曝光度,换取人气和利益。正因为有人“三观不正”,炒作才会屡见不鲜;正因为我们关注,才会有人不择手段。在怀疑或者指责的同时,或许我们还应该从自身做起,学会辨别什么是真善美。

有人说,明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但其实就像《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说的那样,“明星们也不必心存侥幸,违规账号被处理,并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从这次网上的评论来看,大多数网友们都表示支持查封相关账号,可以看出他们心底并不喜欢这类胡乱八卦的新闻。所以,如果未来有明星想为所欲为、胡乱炒作将来必被粉丝所抛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