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澳洲贝拉米有机奶粉为中国憋大招,1.5亿买奶粉厂解除心腹大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澳洲贝拉米有机奶粉为中国憋大招,1.5亿买奶粉厂解除心腹大患

今年2月底,由于美赞臣的收购,澳洲媒体就猜测百嘉奶酪可能会把两个名额给美赞臣,剩下一个名额给澳佳宝(Blackmores),因为Bega和澳佳宝有一家合资公司,这就会造成了贝拉米“出局”。

昨日上午,近年的“海淘”爆品、澳洲有机奶粉品牌贝拉米(Bellamy’s)突然停牌,并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包括宣布两大重磅事项:收购奶粉工厂、修订和恒天然的供应合同。

这不但意味着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中国奶粉配方注册制,贝拉米找到了“活路”,同时也意味着它告别了以往“轻资产”的模式。

为了这次“放大招”,贝拉米预期发行1270万新股,同时向机构及零售投资人开放,要约价格为4.75澳元每股,相比理论除权价低了15%,相比6月9日5.76澳元的收盘价低了17.5%。

1.5亿元买工厂

首先看买厂的部分。贝拉米宣布收购澳洲粉奶工厂Camperdown Powder,该公司拥有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CNCA)的认证许可。

根据公告内容,这家公司计划募集604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来完成上述事项。

根据公告内容,贝拉米拟通过一家新公司来收购Camperdown Power Pty Ltd(下称Camperdown Power)90%的股权。Camperdown Power是一家获得中国认监委认证的奶粉生产和罐装工厂,位于墨尔本布雷塞德(Braeside)。

该项收购价格为285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其中1050万澳元以现金方式支付,其余部分由贝拉米以320万股普通股进行支付(总计1800万澳元,理论除权价为5.64澳元每股),交易预计将于今年7月完成。

贝拉米董事会认为,这桩收购将为公司带来五大好处:

第一,为降低监管风险提供了机会,令CFAD的注册申请更有保障。第二,加强了公司的竞争实力。第三,以合理的价格购入了潜力很大的生产制造方面的资产。第四,很好地利用了贝拉米拥有海量优质消费者的优势。第五,为公司带来了在中国政策监管方面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团队。

贝拉米称,这笔交易是公司的数个“关键举措”之一,它将“支撑公司的复苏计划”。 Camperdown Power年加工量可达8000吨,据贝拉米的预测,在1年内加工量可提升至1.5万吨。

昨天贝拉米的宣布,可谓直接解除了没有工厂的“心腹大患”。小食代在今年3月时曾经报道,贝拉米确认在和Bega公司(百嘉奶酪)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之后,贝拉米旗下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不能够继续使用Bega位于Derrimut的成品加工工厂进行生产。

贝拉米当时在公告中指出,虽然公司对于能够获得在中国注册感到有信心,但是公司并不预期在2018年1月1日到来之际获得注册,这一延误是由于要获得食药总局注册需要一定时间,此外,对于一个为中国市场生产奶粉的替代性工厂也需要超过6个月的时间来验证。

今年2月底,由于美赞臣的收购,澳洲媒体就猜测百嘉奶酪可能会把两个名额给美赞臣,剩下一个名额给澳佳宝(Blackmores),因为Bega和澳佳宝有一家合资公司,这就会造成了贝拉米“出局”。

恒天然新合同

另外,贝拉米此次募集的近半资金,共2750万澳元,将用于支付恒天然,“重新确定公司与恒天然的供应协议”,换取恒天然一笔勾销在供应协议期限内贝拉米因采购量不足而需要支付的款项,并重新签订新的条款。

自从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双方有机奶粉合同有变数之后,这两家公司一直在谈判。

最早在2015年,受到来自中国市场的巨量需求的刺激,贝拉米决定增加产能,恒天然首次达成了为期5年的供应协议。

但转眼在2016年,这家澳大利亚乳业巨头就因奶粉新政而在中国陷入困境。根据中国新出台的奶粉配方注册制规定,每个企业可以最多获得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该新政在2018年起将落地执行。

“需要注意到的一个重要信息是,该协议仍然包含了对于最低采购量的承诺,如果达不到的话仍需支付相关费用。然而,我们现在所承诺的相关水平是与增长和生产预期保持一致的。”贝拉米今天表示。

今年早些时候,贝拉米宣布,和恒天然的合同期限将延长至八年,最低采购数量的承诺保持不变,但完成的时间延长了。

CEO评论

据悉尼先驱晨报今天的报道,贝拉米首席执行官Andrew Cohen表示,对Camperdown的收购将巩固公司的战略地位,增加对供应链的控制程度,以及有利于向中国食药监总局申请奶粉配方注册的流程,又形容这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资”。

对于重新修订了恒天然的合同,他评论说,这是一次战略上的和经济上的一次“重启”,对收购Camperdown带来了支持,也具有投资的合理性,并从根本上和恒天然就未来的增长重新订了一致的目标。

小食代去年12月2日曾报道,在澳洲上市的热门“海淘”奶粉贝拉米当天股价暴跌40%,原因是该公司发公告透露,中国监管政策的变化使该公司出现了临时的销量上的混乱。其后,该公司更出现大股东“逼宫”等剧情。

就在今年2月,贝拉米还宣布将会推出一个专门的营销活动以赢回代购的心,Andrew Cohen当时称5万多活跃在澳洲的代购大军正在通过自己的网络密切联系在华亲友,帮助推广产品。

该公司在当时誓言扩大线下销售网,将增加出售贝拉米产品的门店数目,在中国增加到1600家。

Camperdown什么来头?

那么被贝拉米收购的Camperdown Powder是什么来头呢?翻查中国认监委的澳大利亚婴幼儿配方乳品生产企业在华注册名单,可以看到该公司位于名单的首位,注册编号是“1179”,同时上榜的还有其余7家奶粉生产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8家公司中,暂时只有刚刚被美赞臣收购的百嘉奶酪公司旗下的塔图拉镇奶粉工厂具有“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暂时不清楚主打有机的贝拉米在收购Camperdown Powder后,推动这个企业获得中国有机认证的时间表。

公开资料显示Camperdown Powder是一家名为Camperdown Dairy International公司的旗下企业,后者甚至搭建了一个中文网页,称其生产“金澳维佳”婴幼儿产品,标榜其“垂直整合型一体化模式”,称在维多利亚西部经营管理农场。该公司成立于1891年,坐落在维多利亚的Camperdown小镇。

在2015年,澳大利亚媒体曾经报道,一家名为Great Wall Capital Trading Limited的公司和Camperdown Dairy International签署了一份“数以百万澳元计”的15年协议,当上了该公司奶粉品牌对华独家出口商;另外翻查中文媒体报道,Camperdown起码还是Duri丽维奶粉、nutrico澳慧开奶粉的生产商。

暂时不知道2015年签署的这个协议目前是否有效,以及本次收购会否对其他现有的合作关系构成影响。

有趣的是,Camperdown Dairy International的官网至今还在显著位置挂出一条名为《有关许可证最近的新闻澄清》的通报,解释了一下“身世”,该通报如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澳洲贝拉米有机奶粉为中国憋大招,1.5亿买奶粉厂解除心腹大患

今年2月底,由于美赞臣的收购,澳洲媒体就猜测百嘉奶酪可能会把两个名额给美赞臣,剩下一个名额给澳佳宝(Blackmores),因为Bega和澳佳宝有一家合资公司,这就会造成了贝拉米“出局”。

昨日上午,近年的“海淘”爆品、澳洲有机奶粉品牌贝拉米(Bellamy’s)突然停牌,并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包括宣布两大重磅事项:收购奶粉工厂、修订和恒天然的供应合同。

这不但意味着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中国奶粉配方注册制,贝拉米找到了“活路”,同时也意味着它告别了以往“轻资产”的模式。

为了这次“放大招”,贝拉米预期发行1270万新股,同时向机构及零售投资人开放,要约价格为4.75澳元每股,相比理论除权价低了15%,相比6月9日5.76澳元的收盘价低了17.5%。

1.5亿元买工厂

首先看买厂的部分。贝拉米宣布收购澳洲粉奶工厂Camperdown Powder,该公司拥有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CNCA)的认证许可。

根据公告内容,这家公司计划募集604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来完成上述事项。

根据公告内容,贝拉米拟通过一家新公司来收购Camperdown Power Pty Ltd(下称Camperdown Power)90%的股权。Camperdown Power是一家获得中国认监委认证的奶粉生产和罐装工厂,位于墨尔本布雷塞德(Braeside)。

该项收购价格为285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其中1050万澳元以现金方式支付,其余部分由贝拉米以320万股普通股进行支付(总计1800万澳元,理论除权价为5.64澳元每股),交易预计将于今年7月完成。

贝拉米董事会认为,这桩收购将为公司带来五大好处:

第一,为降低监管风险提供了机会,令CFAD的注册申请更有保障。第二,加强了公司的竞争实力。第三,以合理的价格购入了潜力很大的生产制造方面的资产。第四,很好地利用了贝拉米拥有海量优质消费者的优势。第五,为公司带来了在中国政策监管方面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团队。

贝拉米称,这笔交易是公司的数个“关键举措”之一,它将“支撑公司的复苏计划”。 Camperdown Power年加工量可达8000吨,据贝拉米的预测,在1年内加工量可提升至1.5万吨。

昨天贝拉米的宣布,可谓直接解除了没有工厂的“心腹大患”。小食代在今年3月时曾经报道,贝拉米确认在和Bega公司(百嘉奶酪)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之后,贝拉米旗下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不能够继续使用Bega位于Derrimut的成品加工工厂进行生产。

贝拉米当时在公告中指出,虽然公司对于能够获得在中国注册感到有信心,但是公司并不预期在2018年1月1日到来之际获得注册,这一延误是由于要获得食药总局注册需要一定时间,此外,对于一个为中国市场生产奶粉的替代性工厂也需要超过6个月的时间来验证。

今年2月底,由于美赞臣的收购,澳洲媒体就猜测百嘉奶酪可能会把两个名额给美赞臣,剩下一个名额给澳佳宝(Blackmores),因为Bega和澳佳宝有一家合资公司,这就会造成了贝拉米“出局”。

恒天然新合同

另外,贝拉米此次募集的近半资金,共2750万澳元,将用于支付恒天然,“重新确定公司与恒天然的供应协议”,换取恒天然一笔勾销在供应协议期限内贝拉米因采购量不足而需要支付的款项,并重新签订新的条款。

自从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双方有机奶粉合同有变数之后,这两家公司一直在谈判。

最早在2015年,受到来自中国市场的巨量需求的刺激,贝拉米决定增加产能,恒天然首次达成了为期5年的供应协议。

但转眼在2016年,这家澳大利亚乳业巨头就因奶粉新政而在中国陷入困境。根据中国新出台的奶粉配方注册制规定,每个企业可以最多获得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该新政在2018年起将落地执行。

“需要注意到的一个重要信息是,该协议仍然包含了对于最低采购量的承诺,如果达不到的话仍需支付相关费用。然而,我们现在所承诺的相关水平是与增长和生产预期保持一致的。”贝拉米今天表示。

今年早些时候,贝拉米宣布,和恒天然的合同期限将延长至八年,最低采购数量的承诺保持不变,但完成的时间延长了。

CEO评论

据悉尼先驱晨报今天的报道,贝拉米首席执行官Andrew Cohen表示,对Camperdown的收购将巩固公司的战略地位,增加对供应链的控制程度,以及有利于向中国食药监总局申请奶粉配方注册的流程,又形容这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资”。

对于重新修订了恒天然的合同,他评论说,这是一次战略上的和经济上的一次“重启”,对收购Camperdown带来了支持,也具有投资的合理性,并从根本上和恒天然就未来的增长重新订了一致的目标。

小食代去年12月2日曾报道,在澳洲上市的热门“海淘”奶粉贝拉米当天股价暴跌40%,原因是该公司发公告透露,中国监管政策的变化使该公司出现了临时的销量上的混乱。其后,该公司更出现大股东“逼宫”等剧情。

就在今年2月,贝拉米还宣布将会推出一个专门的营销活动以赢回代购的心,Andrew Cohen当时称5万多活跃在澳洲的代购大军正在通过自己的网络密切联系在华亲友,帮助推广产品。

该公司在当时誓言扩大线下销售网,将增加出售贝拉米产品的门店数目,在中国增加到1600家。

Camperdown什么来头?

那么被贝拉米收购的Camperdown Powder是什么来头呢?翻查中国认监委的澳大利亚婴幼儿配方乳品生产企业在华注册名单,可以看到该公司位于名单的首位,注册编号是“1179”,同时上榜的还有其余7家奶粉生产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8家公司中,暂时只有刚刚被美赞臣收购的百嘉奶酪公司旗下的塔图拉镇奶粉工厂具有“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暂时不清楚主打有机的贝拉米在收购Camperdown Powder后,推动这个企业获得中国有机认证的时间表。

公开资料显示Camperdown Powder是一家名为Camperdown Dairy International公司的旗下企业,后者甚至搭建了一个中文网页,称其生产“金澳维佳”婴幼儿产品,标榜其“垂直整合型一体化模式”,称在维多利亚西部经营管理农场。该公司成立于1891年,坐落在维多利亚的Camperdown小镇。

在2015年,澳大利亚媒体曾经报道,一家名为Great Wall Capital Trading Limited的公司和Camperdown Dairy International签署了一份“数以百万澳元计”的15年协议,当上了该公司奶粉品牌对华独家出口商;另外翻查中文媒体报道,Camperdown起码还是Duri丽维奶粉、nutrico澳慧开奶粉的生产商。

暂时不知道2015年签署的这个协议目前是否有效,以及本次收购会否对其他现有的合作关系构成影响。

有趣的是,Camperdown Dairy International的官网至今还在显著位置挂出一条名为《有关许可证最近的新闻澄清》的通报,解释了一下“身世”,该通报如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