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月
“无体验不成交”,零售升级下的体验营销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
在零售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化妆品零售店开始重塑门店的核心价值。特别是当互联网深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业态,传统化妆品专营店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打折、促销已经难以吸引到消费者,电商、海淘代购等新兴渠道不断蚕食化妆品市场份额……
体验成了化妆品店变革的直接体现,化妆品店以期通过体验营销实现将客流、人流变成真正有商业价值和实际购买意愿及消费能力的消费者流,最终实现门店业绩的良性增长。
娇兰佳人集团董事长蔡汝青曾发文称:“我们的灯塔,是消费者体验。”如此受重视的体验,化妆品店都在怎么做?如何把握体验的“度”?门店体验目前面临哪些困局?
1化妆品店体验项目花样多
“体验”对于化妆品店来说,其实并不新鲜,过去的“前店后院”也是重视化妆品店体验的一种表现,但历经前店后院没落的历史时期后,记者发现,随着新一轮实体零售对体验的重视度加强,“前店后院”的升级版已经出现在化妆品店里。那么,这些“升级版”具体的表现有哪些呢?
1、试妆台成门店标配
化妆品店对于体验的加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门店对彩妆品类愈加重视。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试妆台已经成为连锁店的标配,大部分门店直接将试妆台设置在彩妆区,以方便为顾客提供试妆、化妆、卸妆服务。就四川市场而言,金甲虫、美乐、拾美屋都专门设置了试妆台。
今年4月亮相苏州平江万达的唐三彩全国首家智能美妆体验馆,为每个彩妆背柜设置了一张化妆台,极大地方便顾客试妆。
2、开辟体验专区
除了设置化妆体验台,大多数连锁店内还会开辟体验专区,配备躺椅或者美容床、护肤仪器等,为顾客提供从洁面、敷面膜、护肤到化妆的全套美容服务。
例如,本报记者近日走访的四川广元美时美门店,体验区面积大多占到店铺的20%-30%,且体验区大多设置在店铺最里处,用栏杆和台阶做边界划分,以保护顾客隐私。
不过,记者也发现,大多数门店体验区直接设置在门店内,并未过多考虑顾客私隐。
3、花样繁多的免费服务
除了护肤、化妆等体验,记者注意到,一些化妆品店纷纷增加了如免费修眉、称体重等附加服务以吸引更多客流。
一直十分注重做体验的福建爱美连锁店内,还增加了免费盘发、免费借伞等,在为顾客提供便利的同时,增加了与消费者互动。而唐三彩全国首家智能美妆体验馆,则能为消费者提供皮肤检测、头皮检测等多种附加服务。
4、美甲、微雕、纹绣、去痣等美容院项目进店
如果说美甲已经成为化妆品店常见的项目,记者走访一些校园店和县城社区店了解到,绣眉、漂唇、去痣等项目十分火爆,这些项目不仅受消费者欢迎,也早已成为这些店的盈利项目。
记者从四川彭氏化妆品商贸有限公司处了解到,目前其合作的不少县城、乡镇店陆续引进了包括塑形、肩颈、丰乳、细腰、提臀等微雕服务,主要靠仪器、按摩手法和产品配套使用达到效果。
由于这些项目要求较高,门店从购买仪器、引入产品、门店改造,到员工技能培训,往往需要准备几个月时间。
5、艾灸、刮痧也进店
除了常规的美容项目,一些社区店还引入了一些中医类项目。如记者走访的四川蒜苗化妆品连锁店,就提供肩颈刮痧按摩、拨筋、艾灸等项目。据了解,这些体验项目多是顾客购买店内产品后,可享受到的服务,美容的同时还有益健康,很受顾客欢迎。据悉,在蒜苗门店,正值夏季推出拨筋、水疗项目,一家门店每天至少有20多人预约。
2如何把握体验的“度”?
以上化妆品店尝试不同体验模式看起来都很美,那么,如何把握体验的度?
《化妆品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业内人士的观点基本可以分成这两种:一方认为是将体验做到越极致越好,一方则认为化妆品店更适合适度的体验,尽量减少店员花在每位顾客体验上的时间。
例如,注重消费者体验的娇兰佳人全国招商总经理袁晓鹏认为:“娇兰佳人更提倡做一些必要的体验,适度即可,化妆品专营店的本质还是以快销为主。”也就是,门店若将精力集中在做体验上,有可能顾此失彼。
“过度地做体验容易分散店员的精力,同时也会产生疲劳。”四川单色猫连锁掌门人马滨也认为,化妆品店还是应该以销售商品为主,遵循有销售才体验,没销售不体验的宗旨,体验应该围绕顾客所选择产品以体现产品功能为主,且体验时间不宜过长,顾客单次体验应控制在25分钟之内。
而与之相反的是,一直以体验为特色四川化妆品零售黑马“蒜苗”连锁总经理陆永峰则鼓励员工尽量为顾客做好全套美容体验项目,单次体验时间可在30分钟左右。“体验是门店的竞争优势,在帮助门店吸客、留客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门店客单价。”据了解,蒜苗店内凡是参与体验的顾客客单价最低不少于300元,最高达1000元多。
到底该如何把控体验时间,事实上也因门店的具体需求而定,记者发现,与娇兰佳人这种快销为主的门店不同,不少规模较小,产品销售板块竞争力不强的中小门店或者单店,已经开始纷纷将美容项目作为盈利点,因此,这些门店对于顾客的体验理应追求极致。
3体验虽重要 做好不容易
先体验、再购买已成为很多去实体门店购物消费者的一种消费习惯。
做体验,增设体验区,增加体验设备只解决了门店的硬件需求,做好体验的关键还得靠人。各种体验项目对于店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店员不再只是单一的销售人员,而更应该是一位服务人员。要想做好体验,还真不容易。
化妆品店引进体验项目时,不得不考虑一些现实问题:
1、人员是否专业,而无论是针对彩妆、还是一些美容类、中医类的项目,都需要店员有专业技能,但目前,很多化妆品店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这种专业人员的缺乏。
2、体验带来的客流量能否转化为成交量,能否抵消增加的成本。
3、店员做体验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还能否兼顾销售。
4、做体验的顾客是否为目标客户群,能否吸引其二次消费。
5、门店能否承担得起体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持续投入。化妆品店每增加一项服务,必然会牵扯到店铺面积、格局分布、坪效、人手、成本、消费群体等众多因素。
“目前大多数门店的体验项目更多的是基础设施上的改变,对消费群体定位还不够明确。在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群体的今天,如果化妆品店销售的依然是60、70后的商品,即使再多的体验、服务都不足以挽回客流。”广州麦穗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博表示。
资深美妆评论人、优亿美采购服务平台创始人白云虎认为,做体验主要依靠的是人,部分化妆品店则无力承担需要持续投入高额成本。“也许短期内,好的体验对门店客流、销售业绩确有增加,但3-5年后是否真有效果则难以保障。”
尽管做好体验并不容易,也有不少门店已经做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尝试。不少门店已经逐渐加了店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针对体验项目,还为店员设置了专门的提成,以激励店员的服务能力。
显然,体验式营销已经势不可挡,在零售升级的助推下,化妆品专营店势必会探索更多适合自己的体验模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