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的头部IP争夺战开始,IP一直热度不减,如今哪家巨头手里没有几个IP呢?但看了众多IP衍生作品及案例,我似乎发现了一个悖论。IP作为知识产权资产被炒的风生水起,但大多数都是知名IP的二道贩子,通过出售IP的衍生版权来实现所谓“开发”,很少有企业能够真正从头打造起一个S级现象级IP。
我曾经说过,IP的真正价值是自我进化并生成新的连接。从这个角度来讲,在IP衍生的关键节点都能够通过粉丝效应形成自传播,才能最终将一个优秀作品IP化。
蓝港影业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其IP制造能力却不容小觑,一年之内要发布16个作品。其众多网剧作品和三次元之间看似有次元壁,却吸引了王祖蓝、戚薇等多位明星加盟。相比于本身就自带光环的IP,蓝港的IP制造更具有行业普适性和代表性,今天我们就从蓝港影业这个IP制造机来分析一下IP跨界打造的内在逻辑。
【双引擎+S级作品,IP制造机的核心动能】
从网文到影视改编的跨次元呈现,再结合明星效应进行游戏开发,是最常见也最有效的IP制造模式。如果说网络文学是IP的源头,那么游戏和影视化就是IP制造的发动机。“文-影-漫-游”是一条已经被证实了可行的IP发展路径。
蓝港影业作为蓝港互动集团游戏+影业的双驱引擎之一,背后蓝港互动的互娱能力支撑,使其影视作品本身就带有向游戏化、娱乐化消费的跨界延伸潜力和资源。
众所周知,小说、漫画等文本创作是绝大多数IP的源头,如现象级小说作品《鬼吹灯》和口碑漫画作品《狐妖小红娘》,都是极佳的IP源头。IP制造的前提是内容产品本身自带粉丝,受众精准,互动性高。IP的粉丝凝聚力,是其可以跨媒介生长的重要基础,也是IP最有价值的地方所在。
蓝港影业在IP选择上,采用了动漫产业惯用的评级制度,S评级基本要有现象级全网影响力的潜力才能获得。这个筛选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对于作品的受众范围、市场潜力提前做出了合理的预估。比如蓝港本季主打的三部S级作品,都拥有了一定的次元力和引爆点,在影响力和成本之间取得了平衡。
我一直强调,互联网要打造入口级产品,IP开发也是如此。和淘宝之于阿里、搜索之于百度、QQ之于腾讯一样,S级作品就是蓝港影业的入口产品和势能起点。
《苍穹之剑》电视剧改编自蓝港游戏开发的同名手游,这种打破次元壁的中二青春励志题材,对于95后、00后的吸引力可不小;《古乐风华录》是拟人化的中华传统乐器,集结国内优秀古风画师进行人设场景设计,《醉玲珑》原著作家十四夜担任文学策划,正好赶上了中华文化复苏、受到青少年追捧的风口;《镇墓兽》则是天下霸唱与悬疑教父蔡骏的首次联手作品,以反盗墓角度讲述了一个中华八卦风水等玄学背景下的探险故事。
当然,并不是每部流行作品都能成为IP。蓝港影业对S级作品的开发,涵盖了网文、出版、漫画、剧集、游戏、电影等全方位打造。以“文+影”的方式丰富故事线,结合游戏、出版物等衍生作品实现粉丝与内容之间的高度互动。IP跨界联运的内容矩阵,在吸粉效果还是IP成功率上都表现出了巨大威力。
IP开发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本身具有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蓝港对于IP源头的控制和商业化输出的掌控能力,将IP开发风险降到合理的范畴之内,这正是其能够一年要发布16部作品的底气所在。
【F4计划,娱乐生态的自循环系统】
提到娱乐生态的IP制造,有必要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2016年院线票房TOP10里IP改编有7部,网剧TOP10里IP改编作品占了8部。95后在IP跨屏跨次元衍生的接受度上,似乎在2016实现了井喷。
之所以文改、漫改IP作品能够让95后如此买单,核心原因是网文、漫画等平面内容,用张扬自我、金手指、丧的精彩、宠溺甜文等元素戳中了用户心中的“爽点”。番外、周边、官方发糖、自组CP等诸多受同人和二次元文化影响的衍生形式,也让95后更加愿意买单。 “文+漫+游+影+剧”矩阵在粉丝效应面前所向披靡。
中国网文读者4.5亿, 75.5%的95后愿意为网文周边服务付费,82.9%表示会关注IP改变的影视、动漫、游戏,超过五成的95后表示只要IP改变忠于原著就会毫不犹豫地支持。(数据来自CNNIC)。抓住了网生代的这一特点,蓝港影业的“F4内容作品战略计划”的潜力就不可小觑。
无论是手游改编的励志游戏题材《苍穹之剑》,还是传统文化衍生唯美《古乐风华录》,亦或是 次元壁的恋爱《我的来到你的世界》,蓝港影业在IP作品的选择上,都触动了00后的娱乐基因。
提前布局年轻化市场,打破次元壁,满足年轻受众的娱乐刚需,通过S级内容的跨媒体联动,为95后、00后提供够趣味(Fun)、够脑洞(Fancy)、够先锋(Fashion)、具有影响力(Famous)的内容食粮。结合前文提到的跨界联运矩阵,蓝港影业的IP maker之梦可以说是稳扎稳打。
IP制造是一个复杂工程,以 “影漫游”一体化塑造IP产业生态链闭环,蓝港影业才算建立起了健康的IP自生长系统。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IP源头的质量和方向把控。
正如蓝港互动集团董事长王峰所说,移动娱乐市场已经是半大孩子们的天下了,娱乐行业的从业者业必须重视自己肩上的使命感,在内容方向上重视四个价值:年轻、有趣、想象力和正能量。
【人的价值:战略+执行的化学反应】
无论是以人类创造力为源泉的IP作品,还是整个IP产业的创意输出,都无法忽视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以蓝港影业为例,其人员管理策略和管理层的战略眼光才是影响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我一直强调,战略决策成本才是企业最大的成本。从蓝港影业IP资源和开发广度上可以很明显看出蓝港互动集团对于蓝港影业的支持深度,这与蓝港互动创始人王峰的战略眼光密不可分。也让蓝港影业从创立之初,就可以方向明确地轻盈奔跑。
蓝港影业率先打破传统影视行业管理模式,开启合伙人机制。王峰陆续邀请了严雨松、任兆年同蓝港的老将齐云霄一起组成了蓝港影业的初创团队,三人分别深耕于互联网、影视娱乐和游戏领域,各有所长,强强联手给蓝港影业带来更多想象空间,而《我与你的光年距离》的成绩凸显了合伙人管理机制的优势。
平台搭建、合伙人制度创立、以网剧为核心突破口,甚至市场传播都体现着核心管理层的影响力。王峰围绕游戏、影视、动漫等业务线提出了“影漫游三位一体“的战略,给了蓝港影业“影漫游”联动的发展空间,因此形成了其在IP开发上的巨大优势。
蓝港游戏、蓝港影业、蓝港科技三大业务,能够如此迅速地形成战略矩阵相互支撑,搭建起“内容+硬件”的生态竞争壁垒,背后需要的正是管理层的正确战略管理及执行力推动。
以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为核心,聚合了人与业务矩阵的双重价值,一年16部作品只是蓝港影业的第一份成绩单。
资本的涌入让IP产业充满了形而上的讨论,但通过一个个实打实的IP培育案例探索出产业的发展之道却是蓝港的独门技术。作为互联网实战派,我对蓝港影业表示敬意。
界面JMedia联盟成员
中国十大自媒体、“入口级产品”提出者、雄心资本创始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