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IPTV13年简史 全国31省市发展情况汇总(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IPTV13年简史 全国31省市发展情况汇总(上)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0]5 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内发[2010]35 号文)下发后,IPTV进入正式发展阶段。

自2004年中国电信和网通小规模开展IPTV用户试验始,中国IPTV发展已有13个年头。13年间,IPTV经历了从艰难走向稳定再到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本文整理了IPTV13年发展历程(简单总结)以及全国31省市发展情况——纪念上一个13年,开启下一个13年。

一、IPTV发展13年历程回顾,3大标志性阶段

1、IPTV业务试验阶段

2004年,中国电信和网通在实验室积极测试IPTV,同时在进行了小规模的用户试验,业务模式以点播为主,截至2004年底中国IPTV用户数量为4.6万户。

2005年3月,广电总局给上海广播电视台发放首张IPTV集成播控运营牌照。首张牌照发放后,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了专门运营IPTV业务的百视通公司,并与中国网通在哈尔滨地区正式启动了IPTV试验工作。

之后,百视通又在上海、黑龙江、辽宁、福建、浙江、陕西等地进行了IPTV试验。截至2005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量为26.7万户。

中央电视台的IPTV试验于2006 年6 月正式启动,先后在吉林、云南取得进展。IPTV业务试验主要围绕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进行。这一年,上海电信、武汉电信、安徽电信以及内蒙古联通等地都启动了IPTV项目招标,截至2006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量为45.6万户。

由于利益冲突,IPTV进展十分艰难,截止2009年底,IPTV用户数才发展几百万。

2、IPTV业务正式发展阶段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0]5 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内发[2010]35 号文)下发后,IPTV进入正式发展阶段。

根据这两个国家文件,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正式明确IPTV集成播控平台采取中央总平台和省级分平台两级架构。

2013 年5 月,中国网络电视台与上海百视通合资成立了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试验阶段的两个集成播控平台实现合并,共同负责全国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可经营性业务的运营工作。

近年来,省级集成播控分平台相继建成启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总分平台相结合、集成播控平台与传输服务平台密切合作的IPTV运营新格局。

3、IPTV快速发展阶段

2015年,IPTV终于冲开了政策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5)65号文《三网融合推广方案》,长达5年的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终于结束,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全面推广三网融合。2015年至2016年,各省IPTV的用户数几乎都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出现激增状态。

IPTV用户数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内蒙古,增长率是3400%,用户数从2万上升到70万,达到了35倍。用户数增长量最大的是河北省,从2015年的215万激增到630万,增长率实现了约193%。山西省、河南省、吉林省等省份增长率普遍较大,分别是1525%、800%、775%。

此外,即使是甘肃、青海、宁夏等西北地区,IPTV的用户量也实现了小幅增长。甘肃省的用户量从109万增加到174万;青海省的IPTV用户增长率达到了71.77%;宁夏的同样实现了62.5%。

IPTV改变了传统电视的收看模式,成为兼具通讯、互联网、电视功能的综合数字化家庭终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交互化、可定制的TV服务和信息服务。由此,我国各省IPTV的业务发展实现了快速增长的模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迸发期。

截止到2017年四月底,IPTV用户总数达9788万户。

二、中国IPTV各省发展情况汇总

1.北京市

北京作为国务院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是最早建成本地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并与总平台实现对接的城市之一。2010年,北京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中央总平台成功对接,形成了全国、地方IPTV两级播控平台架构。

2012年7月6日,北京市IPTV服务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联通正式签署业务合作协议组建而成。北京IPTV是由北京电视台、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联通三方联合推出的“互动新电视”业务。该业务拥有直播、点播、时移、回放及多种交互应用,提供超过一百路的直播频道及数万小时的优质点播节目,为北京市民提供丰富的家庭视听及交互服务。

2016年5月,北京新媒体集团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进行了IPTV的对接测试,展开了全方位深度合作,推出了国内首创、行业领先的UIOS电视交互操作系统,构架了传统电视大屏通向互联网的桥梁,并联合发布了“天翼高清北京IPTV家庭全媒体交互平台”产品。

北京市2015年的IPTV用户量是98万,2016年达到了180万,实现近一倍增长,增长率达到83.67%。

2017年5月,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在北京三网融合IPTV项目上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建包括“内容、渠道、平台、服务”在内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合力打造互联网化的家庭智能交互全媒体平台。

同时,北京新媒体集团与HHI世界街舞锦标赛中国赛及其主办方“有些体育”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开启“北京IPTV”与“北京时间”电视端与移动端的 “舞动青春”专区,使产品更加贴近年轻用户。同时,北京IPTV与“4K花园”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高品质的原生4K内容通过北京IPTV传达给更多观众,打造超高清4K娱乐新时代。

未来,“北京IPTV”将被打造成一个互联网化的产品,提供视频通话、远程教育、家庭医疗、家庭安防、智能家居、4K超清等全新的业务形态,构筑家庭智慧生态系统,实现电视大屏转型的目标。

2.上海市

2005年3月,上海广播电视台获得第一张IPTV全国运营牌照。广电内容体系和电信通讯体系第一次打开门缝,在宽带的新轨道上,驶向三网融合的新天地。同年,上海在浦东和莘闵部分区域开始试点IPTV业务,IPTV在上海全市正式商用,开创了“三网融合”的典范。

2006年2月,上海电信与上海文广的合作模式被称为“上海模式”。2006年9月1日,上海IPTV开始在全市商用,成为继哈尔滨之后第二个进行IPTV大规模商用的城市。

2008年,上海IPTV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光速发展。2009年推出了高清IPTV,到年底用户突破百万,当时上海IPTV用户数已占上海电信宽带用户数的四分之一,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IPTV第一城”。2010年,上海率先实现城市光网全覆盖,IPTV用户量突破130万。6月,全国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尘埃落定,上海市毫无意外地进入了名单。同年,上海率先实现城市光网全覆盖,IPTV用户量突破130万。

2015年,上海市的IPTV用户量达到了225万,2016年增长了5万,总体达到了230万,增长率实现了.22%。

十年间,上海区域平均网速越来越快,从2M提升至48M,使得IPTV的舞台逐步宽广:画质越来越清晰,从标清到高清再到4K;机顶盒越来越智能,从传统的Linux系统升级到安卓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劲,从简单的直播、点播、回看节目发展到可以远程教育、互动游戏、卡拉OK、预约社区医院;内容越来越丰富,从有限的频道和片源发展到海量片库,新片速递热剧同步,直播NBA、英超等顶级赛事。

3.天津市

2011年,天津联通携手天津广电本着“加强市场合作,力争互利共赢”的原则,面向天津市民推出光纤接入IPTV业务。天津联通光纤接入IPTV业务既能提供63路基础标清直播节目,18路高清直播节目,30路中数直播节目,2小时节目时移,72小时直播回看功能,又能提供20多个栏目在内的5万小时标清点播节目。增值应用不断丰富,提供五大类游戏。在线教育类服务146款,覆盖各年龄段;拥有十万首歌曲的曲库,提供与KTV相同的体验。

2012年,天津IPTV部分业务被整合到北方新媒。2014年,天津IPTV直播频道新增CCTV-2套、7套、10套、12套、14套及湖北卫视、山东卫视等7路高清直播频道,新增频道同步支持两小时时移、72小时回放功能。

2015年9月,天津IPTV成功登陆新三板。同年,天津IPTV业务建设了国内首个基于全样本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用户7*24小时实时收视行为监测的大数据系统,颠覆了传统媒体粗放型的运营方式,助力交互式电视直播、点播、回看及专题产品的科学化运营。10月,天津IPTV开启大举措,以电视内容创造场景,以商城创造利润,进一步挖掘以电视为中心的“客厅场景”价值,探索客厅媒体在“新零售”环境下的出路。

6年来,天津IPTV秉承着“用户第一”的服务理念,从传输节目到平台打造,从直播到回看、点播,从电视娱乐到综合服务,实现了飞速发展。天津IPTV在2017年将降低增值包上线的开发速度,重新梳理开发需求,彻底砍掉非关键的开发工作,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双屏和IPTV智能化上,增强IPTV竞争力。

4.重庆市

2006年,重庆的IPTV开始进行用户试点。重庆联通从2009年开展积极参与三网融合试点业务,大力发展IPTV、手机电视和公共互联网音视频等视频播放业务。随着网络与视频业务的进一步渗透融合,IPTV集成播控平台已经成为三网融合的突破口。2012年5月,重庆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与中央播控平台完成对接。

2013年,重庆联通IPTV业务平台具备支持10万标清用户运营,5万标清用户并发观看的处理能力,IPTV业务规模化发展条件形成。8月,重庆联通对IPTV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

2014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入户重庆IPTV,家庭用户足不出户便可观看文化共享工程的精品文化节目。重庆IPTV平台的文化专区中包含文化广角、少儿乐园、艺术视界、养生学堂、百科天地、地方频道、共享大讲堂7大版块,分别可观看不同类型的精彩节目。

2016年9月,重庆联通丰富IPTV平台点播内容。11月,实现4G手机和IPTV双屏互动,部分区县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将当地内容引入IPTV,支持企业引进3D、4K内容源。

2015年,重庆市IPTV用户量是90万,2016年上升到了430万,实现了近4倍的增长,增长率是377.78%。

5.辽宁省

辽宁IPTV开始于2005年,和百视通合作,从大连、沈阳、盘锦三个城市发展业务。2011年割接给央视国际,割接后的辽宁IPTV由联通、央视国际、辽宁台共同运营。

2014年1月,辽宁IPTV互动电视——辽阳先锋频道开机试播成功。这是通过电视、互联网实现远程教育走进千家万户的具体实践,是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有效资源的大胆尝试与创新。

2015年12月辽宁省广播电视台的IPTV业务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正式验收,获得IPTV省级的播控平台牌照,此牌照也成为全国第一张省份平台IPTV牌照。辽宁省IPTV播控地方平台将授权广联视通新媒体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是由辽宁广播电视台和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4月,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要求,除了停播3568信号之外,辽宁IPTV仅限定在沈阳、大连、盘锦三市发展,三市以外地区必须停止发展。10月,辽宁联通结合城域网和IPTV系统平台现状,制订了IPTV测试和部署方案。辽宁省的IPTV用户量从2015年的70万上升到2016年的235.7万,增长率达到了236.71%。

2017年2月,辽宁联通完成全省IPTV组播业务上线工作。IPTV平台承载压力减轻45%,平台容量并发能力提高50%。

2017年5月,百视通与辽宁广播电视台、中国联通辽宁分公司、广联视通新媒体有限公司联合宣布辽宁IPTV“百视通专区”正式上线发布。对于提升辽宁IPTV上内容传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提升传统内容资源的附加值、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多平台、多终端、多元化的用户体验,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6.河北省

2012年,中国网络电视台、河北广电、中国联通签署IPTV业务三方合作协议。河北IPTV设置了高清直播频道和高清点播节目,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丰富节目内容和增值服务。2013年初河北IPTV业务开始在石家庄放号。1月,光纤到户的家庭可在联通营业厅体验、办理IPTV业务。

2014年,河北IPTV“石家庄itv”专区于6月30日正式上线。专区整合石家庄广播电视台优质节目资源,以本地信息服务为原则,打造“新鲜讯”、“娱乐吧”、“置家帮”等点播节目分类。同年全省业务放号,经过7个月的发展,成为联通集团内IPTV业务增速第一的省份。

2015年,河北广电与河北电信合作的IPTV业务试运行。次年,IPTV业务实现正式商用。2016年1月1日,河北联通升级IPTV产品,推出“联通电视+”业务,可实现宽带内容多屏互动和4K超高清视频播放。“联通电视+”在内容、功能以及资费方面进行了升级。

如今,河北IPTV覆盖了全省所有城乡,聚合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电视节目。2015年,河北省的IPTV用户量是215万,2016年达到了630万,实现了193.02%的增长率。

7.山西省

2007年,山西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共谋三网融合。11月,在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和山西省广电的共同推动下,IPTV逐渐进入山西农户家中。

2010年,山西移动和山西联通都展开了与地方广电在IPTV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山西移动的光纤通过和山西移动和山西广电、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合作的方式,建立了IPTV省级平台,并且与山西广电部门达成了节目源的全面合作。

2013年6月,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与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IPTV三方签约合作协议。

2015年,山西省的IPTV用户量只有4万,2016年则达到了65万,呈现出高倍增长的状态,增长率达到了1525%。

8.广东省

2006年,广东电信将IPTV业务推出,广东成为我国最早引入IPTV业务的地区之一。广东的IPTV业务以ITV的名称亮相,并面向公众开放,当时首批参与试点的城市包括广州、佛山、深圳等7个,规模为10万用户。

宽带的普及推动了广东IPTV的发展,2011年11月,广东电信正式启动“光网战略”服务“幸福广东”建设行动,2012年大力推进“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光网用户累计净增117万户。截至2013年3月,广东省宽带用户近1600万户,其中带宽网速达12M及以上的近200万户。

2013年3月29日,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中国电信广东省分公司在广州市正式签署广东省三网融合IPTV业务合作协议。广东电信的ITV业务改名为广东IPTV。此后,由广东电信、广东广东电视台、CNTV联袂推出的品牌名“广东IPTV” 有了更坚实的实力,一直沿用至今。

2014年,广东IPTV宣布全面高清化。引入VBR技术,降低视频传输质量,引入苹果公司的码率动态自适应技术——HLS技术,高清码流自适应带宽。因此,广东IPTV成为国内首家商用的高清多码流自适应平台。

2015年,广东IPTV推出了4K超高清业务,刷新的互动电视服务的高清标准,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影院级的超高清影视体验。同时,广东IPTV还拥有超一流的蓝光高清点播,8路蓝光频道,真高清视频点播、轮播,海量影视剧、综艺、纪实节目,支持2小时时移、72小时回看,力争打造史上最全的视觉盛宴。2015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广东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正式验收。2016年2月,广东省广播电视台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IPTV省级播控平台牌照。

2015年,广东省IPTV的用户量从432万上升2016年的680万,增长率达到了57.41%。

10年来,广东IPTV实现了飞速发展。涵盖了百路直播海量点播、4K画质蓝光节目、超强回看功能、丰富精彩应用四大功能,拥有新型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以“机器人+人工客服”的形式,配有自助服务、广东IPTV咨询师、在线客服等服务渠道。

9.内蒙古

2006年7月,内蒙古网通开始了IPTV项目的招标工作。2013年8月,内蒙古联通IPTV业务开始在呼和浩特试商用推广,在酒店等代表性行业,建设IPTV样板试点。随后内蒙古联通采用全新的3.0技术规范的IPTV业务正式面市。

IPTV业务采用领先的“高效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和高效的“智能分发传输”技术,可实现用户在低带宽下的高清视频体验,单用户服务能耗低、建设成本低、运维工作量小,为IPTV业务的商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12月,内蒙古联通将宽带光纤化改造作为整体战略工作进行推进,促使IPTV渗透率达到43.2%。

2016年7月,推动相关企业加快开展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及其他融合性业务。

2015年,内蒙古的IPTV用户量从2万上升到2016年的70万,实现了34倍的增长。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10.吉林省

2006年12月,作为央视拿到牌照后划定的首个商用试验点,长春计划作为第三个IPTV商用城市开通IPTV却遭遇了长春广电的强硬抵制。

重组后的新联通,开始收拾网通的IPTV旧河山。2012年,吉林联通在完成了IPTV融合管理平台建设,并在全省部署了25个内容村存储点,吉林联通IPTV融合管理平台达到业内领先水平。吉林电视台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六家省级台之一,有利于实现IPTV的融合。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3500万元完成IPTV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及融合业务播控管理平台升级改造。

2015年7月,北京易华录公司与吉林电视台、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三方强强联合,共同签署《IPTV融合视频业务合作协议》。吉林联通宽带用户进入了自主点播电视视频的新时代。2015年末,吉林联通完成省内光纤化改造。

2016年6月,吉林联通启动IPTV 4K智能机顶盒招标,计划采购80万台4K智能机顶盒。吉林省的IPTV用户增长率在2015年到2016年的一年间实现了775%,用户量从8万上升到了70万。

近两年来,吉林电视台、吉林联通、北京易华录三方联合,将IPTV共同打造成为形态多样、功能强大、造福百姓的新锐媒体。IPTV用户将享受越来越丰富、及时、稳定的视频内容,体验越来越便捷、智能、可靠的应用。

11.黑龙江省

2005年,网通黑龙江分公司采用力博平台部署IPTV网络。2006年12月末,黑龙江网通IPTV用户数突破十万。2007年,“信息”和“应用”两个上线的新栏目使黑龙江网通的IPTV在原有基础上具备了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新优势。同年,黑龙江网通把推进IPTV发展作为企业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有益尝试,力求将其打造成为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和切入点。

2008年1月,黑龙江网通根据不同客户采取差异化服务,以新媒体运营、家庭信息化、行业应用为突破口,推进IPTV平台向AVS标准过渡。8月,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以及佳木斯五城市的IPTV业务用户数约为15万,用户黏度得到了提升,但数量并未增长。收到政策与利益的影响,黑龙剑IPTV发展缓慢。

2012年9月,黑龙江联通IPTV推出云游戏应用。2013年4月,联通IPTV在全省所有地市为用户提供了IPTV业务,持续进行平台的升级改造。2016年12月,为了推进IPTV业务的快速发展,黑龙江联通从组织保障、产品升级、网络支撑、市场策略4个方面助力。

由此,黑龙江省的IPTV用户量从2015年的20.5万激增到110万,增长率达到436.59%。

12.江苏省

2004年,江苏电信开始跟踪IPTV技术,2005年7月,开始IPTV试商用招标。2005年12月,由中国电信下属的江苏电信和新华社江苏分社共同筹备的IPTV项目正式启动。该IPTV项目以江苏电信IPTV业务平台为依托,以新华社江苏分社提供的电视新闻为核心基础内容,向江苏电信宽带网上所有IPTV用户提供新闻资讯和节目。

2006年下半年起,江苏电信开始陆续面向公众用户推出IPTV业务。2007年4月,江苏电信推出网络视讯平台,在原有的IPTV视音频业务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视频监控、可视电话等多种多媒体增值业务。

2008年江苏电信在全省试验IPTV业务。此后,江苏电信与上海文广百视通达成合作,从5月起开展IPTV业务。10月,江苏成为国内电信运营商中第二个突破20万用户门槛的省份,江苏电信IPTV业务步入快速发展。2009年8月江苏广电总台申请IPTV牌照获得国家批准。2010年,江苏广电确定IPTV和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方案。2011年,江苏电信将IPTV定位为家庭第二台电视。

2012年,江苏公司投入40多亿元,建成世界一流的IPTV平台,IPTV用户超过280万户,居全国第一。2013年初,江苏省首家IPTV集成播控平台通过总局验收。2014年7月末,用户数量突破500万,创下新高。

2015年,江苏省由于IPTV用户量的基数大,增长率仅有25.98%,用户量从635万涨到了800万。

13.浙江省

中国电信从2005年起,开始进行IPTV业务试点。2006年1月,浙江广电发出通告,叫停了浙江省内的IPTV业务。2007年,浙江电信开始推广IPTV。

2011年5月,浙江电信停止开展IPTV等涉及“三网融合”的创新业务。6月,浙江省广电局会同省通信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IPTV和有线宽带接入服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IPTV业务、有线宽带接入服务市场秩序。11月,UT斯达康公司成功中标国内最大的综合性IPTV播控平台项目浙江IPTV集成播控平台。浙江IPTV市场是国内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此项目对于推进IPTV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12年1月,浙江省广电局与双旗科技合作打造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成为三网融合计划的一大推动力,夏普液晶墙开始打造浙江IPTV集成播控平台。5月,浙江广电与电信开始试运行IPTV业务,推进“三网融合”。

2013年2月,浙江嘉报集团与中国电信嘉兴分公司就IPTV本地频道合作签约,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友好合作推动IPTV发展,实现共赢。6月,浙江广电局开始在全省范围处理电信违法IPTV。浙江开发区完成了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总投资7000万美元的电信IPTV机顶盒项目的顺利签约。

2014年1月,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与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签署IPTV合作运营正式协议,在IPTV平台对接、节目内容、计费认证等重大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6月,浙江IPTV集控平台在全省上线放号,月新增用户达9万多,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IPTV集控平台稳健发展的“浙江模式”。

2015年8月,浙江IPTV集控平台顺利完成单笔数量最大的老用户割接,平台用户数首次突破100万。浙江省2015年的用户量从430万增加达到了2016年的535万,增长率是24.42%。

14.安徽省

2006年7月,安徽电信开始了IPTV项目的招标工作。

2008年,安徽电信在IPTV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和安徽省司法厅共同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信息的项目,为IPTV行业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业务方向。同年,安徽电信与上海合作,以小岗村为试点,引入了先进的IPTV技术模式,开始在农村地区进行“养殖种植”,以及农产品推广、招商引资等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2010年3月,安徽省委召开“关于深入开展向沈浩同志学习,扎实推进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专题会议,采用“电视电话+IPTV”的模式,首次将会议直播到全省市、县(区)、乡镇、村及社区。

2011年8月,安徽电信正式推出ITV精彩内容分享功能,实现手机、电视两屏互动。2012年,安徽IPTV集成播控平台一期项目招标启动。2013年,安徽电信推进IPTV银行,实现跨平台运营。

2016年12月,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与安徽广播电视台就IPTV签订合作协议,在播控、内容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标志着安徽IPTV业务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年,安徽电信还携手80多家合作伙伴,成立了“安徽IPTV视频产业联盟”,初步建成以IPTV为核心的视频产业生态圈,从视频内容方、应用服务方、频道合作方、终端设备、网络与平台、集成播控方打造生态平台。

2015年,安徽省IPTV用户增长率是38.98%,用户数从295万上升到了2016年的410万。

十年来,安徽电信大力发展IPTV业务,创新产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工作落地。安徽电信通过与广电、终端、平台、渠道等企业的合作,内容不断丰富,产品不断创新,渠道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4K超清电视的发展,以及手机电视、语音遥控、VR等新产品,给安徽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

15.福建省

2008年,福建IPTV开始向公众开放。8月,福建全省用IPTV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的观众超过10万人,创历史之最。泉州是国内最先开展IPTV业务的城市之一,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在福建省内最先利用IPTV系统建设党建平台、开行业应用之先河。12月,泉州市已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和IPTV互动电视。

2009年7月,福建IPTV借着农村信息化的东风,走进了广大农村地区,在IPTV上进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2010年,百视通在福建试验三屏融合业务。

2011年,福建IPTV用户总数达70万户。2012年福建计划建成面向全省的IPTV播控平台的初步构架。2013年3月,福建IPTV播控平台稳步推进。随着福建电信IPTV用户过百万规模,福建电信也逐步从单纯的发展用户开始朝着媒体化融合经营的思路转变。

2016年,福建IPTV全部内容由省广播影视集团IPTV集成播控平台集成后,经一个接口统一提供给电信企业的IPTV传输系统,IPTV集成播控平台被要求尽快投入使用。9月,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IPTV业务合作。双方与百视通公司团结协作,于2017年4月顺利实现福建IPTV传输平台的成功对接,这意味着全省300万IPTV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用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提供的内容服务。

2015年至2016年底,福建省IPTV的用户量从195万上涨到362万,增长率达到85.6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IPTV13年简史 全国31省市发展情况汇总(上)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0]5 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内发[2010]35 号文)下发后,IPTV进入正式发展阶段。

自2004年中国电信和网通小规模开展IPTV用户试验始,中国IPTV发展已有13个年头。13年间,IPTV经历了从艰难走向稳定再到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本文整理了IPTV13年发展历程(简单总结)以及全国31省市发展情况——纪念上一个13年,开启下一个13年。

一、IPTV发展13年历程回顾,3大标志性阶段

1、IPTV业务试验阶段

2004年,中国电信和网通在实验室积极测试IPTV,同时在进行了小规模的用户试验,业务模式以点播为主,截至2004年底中国IPTV用户数量为4.6万户。

2005年3月,广电总局给上海广播电视台发放首张IPTV集成播控运营牌照。首张牌照发放后,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了专门运营IPTV业务的百视通公司,并与中国网通在哈尔滨地区正式启动了IPTV试验工作。

之后,百视通又在上海、黑龙江、辽宁、福建、浙江、陕西等地进行了IPTV试验。截至2005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量为26.7万户。

中央电视台的IPTV试验于2006 年6 月正式启动,先后在吉林、云南取得进展。IPTV业务试验主要围绕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进行。这一年,上海电信、武汉电信、安徽电信以及内蒙古联通等地都启动了IPTV项目招标,截至2006年底,国内IPTV用户数量为45.6万户。

由于利益冲突,IPTV进展十分艰难,截止2009年底,IPTV用户数才发展几百万。

2、IPTV业务正式发展阶段

《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0]5 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内发[2010]35 号文)下发后,IPTV进入正式发展阶段。

根据这两个国家文件,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正式明确IPTV集成播控平台采取中央总平台和省级分平台两级架构。

2013 年5 月,中国网络电视台与上海百视通合资成立了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试验阶段的两个集成播控平台实现合并,共同负责全国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可经营性业务的运营工作。

近年来,省级集成播控分平台相继建成启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总分平台相结合、集成播控平台与传输服务平台密切合作的IPTV运营新格局。

3、IPTV快速发展阶段

2015年,IPTV终于冲开了政策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5)65号文《三网融合推广方案》,长达5年的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终于结束,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全面推广三网融合。2015年至2016年,各省IPTV的用户数几乎都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出现激增状态。

IPTV用户数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内蒙古,增长率是3400%,用户数从2万上升到70万,达到了35倍。用户数增长量最大的是河北省,从2015年的215万激增到630万,增长率实现了约193%。山西省、河南省、吉林省等省份增长率普遍较大,分别是1525%、800%、775%。

此外,即使是甘肃、青海、宁夏等西北地区,IPTV的用户量也实现了小幅增长。甘肃省的用户量从109万增加到174万;青海省的IPTV用户增长率达到了71.77%;宁夏的同样实现了62.5%。

IPTV改变了传统电视的收看模式,成为兼具通讯、互联网、电视功能的综合数字化家庭终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交互化、可定制的TV服务和信息服务。由此,我国各省IPTV的业务发展实现了快速增长的模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迸发期。

截止到2017年四月底,IPTV用户总数达9788万户。

二、中国IPTV各省发展情况汇总

1.北京市

北京作为国务院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城市,是最早建成本地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并与总平台实现对接的城市之一。2010年,北京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中央总平台成功对接,形成了全国、地方IPTV两级播控平台架构。

2012年7月6日,北京市IPTV服务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联通正式签署业务合作协议组建而成。北京IPTV是由北京电视台、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联通三方联合推出的“互动新电视”业务。该业务拥有直播、点播、时移、回放及多种交互应用,提供超过一百路的直播频道及数万小时的优质点播节目,为北京市民提供丰富的家庭视听及交互服务。

2016年5月,北京新媒体集团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进行了IPTV的对接测试,展开了全方位深度合作,推出了国内首创、行业领先的UIOS电视交互操作系统,构架了传统电视大屏通向互联网的桥梁,并联合发布了“天翼高清北京IPTV家庭全媒体交互平台”产品。

北京市2015年的IPTV用户量是98万,2016年达到了180万,实现近一倍增长,增长率达到83.67%。

2017年5月,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在北京三网融合IPTV项目上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建包括“内容、渠道、平台、服务”在内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合力打造互联网化的家庭智能交互全媒体平台。

同时,北京新媒体集团与HHI世界街舞锦标赛中国赛及其主办方“有些体育”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开启“北京IPTV”与“北京时间”电视端与移动端的 “舞动青春”专区,使产品更加贴近年轻用户。同时,北京IPTV与“4K花园”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高品质的原生4K内容通过北京IPTV传达给更多观众,打造超高清4K娱乐新时代。

未来,“北京IPTV”将被打造成一个互联网化的产品,提供视频通话、远程教育、家庭医疗、家庭安防、智能家居、4K超清等全新的业务形态,构筑家庭智慧生态系统,实现电视大屏转型的目标。

2.上海市

2005年3月,上海广播电视台获得第一张IPTV全国运营牌照。广电内容体系和电信通讯体系第一次打开门缝,在宽带的新轨道上,驶向三网融合的新天地。同年,上海在浦东和莘闵部分区域开始试点IPTV业务,IPTV在上海全市正式商用,开创了“三网融合”的典范。

2006年2月,上海电信与上海文广的合作模式被称为“上海模式”。2006年9月1日,上海IPTV开始在全市商用,成为继哈尔滨之后第二个进行IPTV大规模商用的城市。

2008年,上海IPTV迎来了一个转折点,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光速发展。2009年推出了高清IPTV,到年底用户突破百万,当时上海IPTV用户数已占上海电信宽带用户数的四分之一,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IPTV第一城”。2010年,上海率先实现城市光网全覆盖,IPTV用户量突破130万。6月,全国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尘埃落定,上海市毫无意外地进入了名单。同年,上海率先实现城市光网全覆盖,IPTV用户量突破130万。

2015年,上海市的IPTV用户量达到了225万,2016年增长了5万,总体达到了230万,增长率实现了.22%。

十年间,上海区域平均网速越来越快,从2M提升至48M,使得IPTV的舞台逐步宽广:画质越来越清晰,从标清到高清再到4K;机顶盒越来越智能,从传统的Linux系统升级到安卓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劲,从简单的直播、点播、回看节目发展到可以远程教育、互动游戏、卡拉OK、预约社区医院;内容越来越丰富,从有限的频道和片源发展到海量片库,新片速递热剧同步,直播NBA、英超等顶级赛事。

3.天津市

2011年,天津联通携手天津广电本着“加强市场合作,力争互利共赢”的原则,面向天津市民推出光纤接入IPTV业务。天津联通光纤接入IPTV业务既能提供63路基础标清直播节目,18路高清直播节目,30路中数直播节目,2小时节目时移,72小时直播回看功能,又能提供20多个栏目在内的5万小时标清点播节目。增值应用不断丰富,提供五大类游戏。在线教育类服务146款,覆盖各年龄段;拥有十万首歌曲的曲库,提供与KTV相同的体验。

2012年,天津IPTV部分业务被整合到北方新媒。2014年,天津IPTV直播频道新增CCTV-2套、7套、10套、12套、14套及湖北卫视、山东卫视等7路高清直播频道,新增频道同步支持两小时时移、72小时回放功能。

2015年9月,天津IPTV成功登陆新三板。同年,天津IPTV业务建设了国内首个基于全样本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用户7*24小时实时收视行为监测的大数据系统,颠覆了传统媒体粗放型的运营方式,助力交互式电视直播、点播、回看及专题产品的科学化运营。10月,天津IPTV开启大举措,以电视内容创造场景,以商城创造利润,进一步挖掘以电视为中心的“客厅场景”价值,探索客厅媒体在“新零售”环境下的出路。

6年来,天津IPTV秉承着“用户第一”的服务理念,从传输节目到平台打造,从直播到回看、点播,从电视娱乐到综合服务,实现了飞速发展。天津IPTV在2017年将降低增值包上线的开发速度,重新梳理开发需求,彻底砍掉非关键的开发工作,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双屏和IPTV智能化上,增强IPTV竞争力。

4.重庆市

2006年,重庆的IPTV开始进行用户试点。重庆联通从2009年开展积极参与三网融合试点业务,大力发展IPTV、手机电视和公共互联网音视频等视频播放业务。随着网络与视频业务的进一步渗透融合,IPTV集成播控平台已经成为三网融合的突破口。2012年5月,重庆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与中央播控平台完成对接。

2013年,重庆联通IPTV业务平台具备支持10万标清用户运营,5万标清用户并发观看的处理能力,IPTV业务规模化发展条件形成。8月,重庆联通对IPTV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

2014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入户重庆IPTV,家庭用户足不出户便可观看文化共享工程的精品文化节目。重庆IPTV平台的文化专区中包含文化广角、少儿乐园、艺术视界、养生学堂、百科天地、地方频道、共享大讲堂7大版块,分别可观看不同类型的精彩节目。

2016年9月,重庆联通丰富IPTV平台点播内容。11月,实现4G手机和IPTV双屏互动,部分区县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将当地内容引入IPTV,支持企业引进3D、4K内容源。

2015年,重庆市IPTV用户量是90万,2016年上升到了430万,实现了近4倍的增长,增长率是377.78%。

5.辽宁省

辽宁IPTV开始于2005年,和百视通合作,从大连、沈阳、盘锦三个城市发展业务。2011年割接给央视国际,割接后的辽宁IPTV由联通、央视国际、辽宁台共同运营。

2014年1月,辽宁IPTV互动电视——辽阳先锋频道开机试播成功。这是通过电视、互联网实现远程教育走进千家万户的具体实践,是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有效资源的大胆尝试与创新。

2015年12月辽宁省广播电视台的IPTV业务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正式验收,获得IPTV省级的播控平台牌照,此牌照也成为全国第一张省份平台IPTV牌照。辽宁省IPTV播控地方平台将授权广联视通新媒体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是由辽宁广播电视台和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4月,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要求,除了停播3568信号之外,辽宁IPTV仅限定在沈阳、大连、盘锦三市发展,三市以外地区必须停止发展。10月,辽宁联通结合城域网和IPTV系统平台现状,制订了IPTV测试和部署方案。辽宁省的IPTV用户量从2015年的70万上升到2016年的235.7万,增长率达到了236.71%。

2017年2月,辽宁联通完成全省IPTV组播业务上线工作。IPTV平台承载压力减轻45%,平台容量并发能力提高50%。

2017年5月,百视通与辽宁广播电视台、中国联通辽宁分公司、广联视通新媒体有限公司联合宣布辽宁IPTV“百视通专区”正式上线发布。对于提升辽宁IPTV上内容传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提升传统内容资源的附加值、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多平台、多终端、多元化的用户体验,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6.河北省

2012年,中国网络电视台、河北广电、中国联通签署IPTV业务三方合作协议。河北IPTV设置了高清直播频道和高清点播节目,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丰富节目内容和增值服务。2013年初河北IPTV业务开始在石家庄放号。1月,光纤到户的家庭可在联通营业厅体验、办理IPTV业务。

2014年,河北IPTV“石家庄itv”专区于6月30日正式上线。专区整合石家庄广播电视台优质节目资源,以本地信息服务为原则,打造“新鲜讯”、“娱乐吧”、“置家帮”等点播节目分类。同年全省业务放号,经过7个月的发展,成为联通集团内IPTV业务增速第一的省份。

2015年,河北广电与河北电信合作的IPTV业务试运行。次年,IPTV业务实现正式商用。2016年1月1日,河北联通升级IPTV产品,推出“联通电视+”业务,可实现宽带内容多屏互动和4K超高清视频播放。“联通电视+”在内容、功能以及资费方面进行了升级。

如今,河北IPTV覆盖了全省所有城乡,聚合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电视节目。2015年,河北省的IPTV用户量是215万,2016年达到了630万,实现了193.02%的增长率。

7.山西省

2007年,山西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共谋三网融合。11月,在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和山西省广电的共同推动下,IPTV逐渐进入山西农户家中。

2010年,山西移动和山西联通都展开了与地方广电在IPTV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山西移动的光纤通过和山西移动和山西广电、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合作的方式,建立了IPTV省级平台,并且与山西广电部门达成了节目源的全面合作。

2013年6月,爱上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与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IPTV三方签约合作协议。

2015年,山西省的IPTV用户量只有4万,2016年则达到了65万,呈现出高倍增长的状态,增长率达到了1525%。

8.广东省

2006年,广东电信将IPTV业务推出,广东成为我国最早引入IPTV业务的地区之一。广东的IPTV业务以ITV的名称亮相,并面向公众开放,当时首批参与试点的城市包括广州、佛山、深圳等7个,规模为10万用户。

宽带的普及推动了广东IPTV的发展,2011年11月,广东电信正式启动“光网战略”服务“幸福广东”建设行动,2012年大力推进“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光网用户累计净增117万户。截至2013年3月,广东省宽带用户近1600万户,其中带宽网速达12M及以上的近200万户。

2013年3月29日,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中国电信广东省分公司在广州市正式签署广东省三网融合IPTV业务合作协议。广东电信的ITV业务改名为广东IPTV。此后,由广东电信、广东广东电视台、CNTV联袂推出的品牌名“广东IPTV” 有了更坚实的实力,一直沿用至今。

2014年,广东IPTV宣布全面高清化。引入VBR技术,降低视频传输质量,引入苹果公司的码率动态自适应技术——HLS技术,高清码流自适应带宽。因此,广东IPTV成为国内首家商用的高清多码流自适应平台。

2015年,广东IPTV推出了4K超高清业务,刷新的互动电视服务的高清标准,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影院级的超高清影视体验。同时,广东IPTV还拥有超一流的蓝光高清点播,8路蓝光频道,真高清视频点播、轮播,海量影视剧、综艺、纪实节目,支持2小时时移、72小时回看,力争打造史上最全的视觉盛宴。2015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广东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正式验收。2016年2月,广东省广播电视台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IPTV省级播控平台牌照。

2015年,广东省IPTV的用户量从432万上升2016年的680万,增长率达到了57.41%。

10年来,广东IPTV实现了飞速发展。涵盖了百路直播海量点播、4K画质蓝光节目、超强回看功能、丰富精彩应用四大功能,拥有新型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以“机器人+人工客服”的形式,配有自助服务、广东IPTV咨询师、在线客服等服务渠道。

9.内蒙古

2006年7月,内蒙古网通开始了IPTV项目的招标工作。2013年8月,内蒙古联通IPTV业务开始在呼和浩特试商用推广,在酒店等代表性行业,建设IPTV样板试点。随后内蒙古联通采用全新的3.0技术规范的IPTV业务正式面市。

IPTV业务采用领先的“高效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和高效的“智能分发传输”技术,可实现用户在低带宽下的高清视频体验,单用户服务能耗低、建设成本低、运维工作量小,为IPTV业务的商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12月,内蒙古联通将宽带光纤化改造作为整体战略工作进行推进,促使IPTV渗透率达到43.2%。

2016年7月,推动相关企业加快开展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及其他融合性业务。

2015年,内蒙古的IPTV用户量从2万上升到2016年的70万,实现了34倍的增长。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10.吉林省

2006年12月,作为央视拿到牌照后划定的首个商用试验点,长春计划作为第三个IPTV商用城市开通IPTV却遭遇了长春广电的强硬抵制。

重组后的新联通,开始收拾网通的IPTV旧河山。2012年,吉林联通在完成了IPTV融合管理平台建设,并在全省部署了25个内容村存储点,吉林联通IPTV融合管理平台达到业内领先水平。吉林电视台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六家省级台之一,有利于实现IPTV的融合。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3500万元完成IPTV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及融合业务播控管理平台升级改造。

2015年7月,北京易华录公司与吉林电视台、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三方强强联合,共同签署《IPTV融合视频业务合作协议》。吉林联通宽带用户进入了自主点播电视视频的新时代。2015年末,吉林联通完成省内光纤化改造。

2016年6月,吉林联通启动IPTV 4K智能机顶盒招标,计划采购80万台4K智能机顶盒。吉林省的IPTV用户增长率在2015年到2016年的一年间实现了775%,用户量从8万上升到了70万。

近两年来,吉林电视台、吉林联通、北京易华录三方联合,将IPTV共同打造成为形态多样、功能强大、造福百姓的新锐媒体。IPTV用户将享受越来越丰富、及时、稳定的视频内容,体验越来越便捷、智能、可靠的应用。

11.黑龙江省

2005年,网通黑龙江分公司采用力博平台部署IPTV网络。2006年12月末,黑龙江网通IPTV用户数突破十万。2007年,“信息”和“应用”两个上线的新栏目使黑龙江网通的IPTV在原有基础上具备了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新优势。同年,黑龙江网通把推进IPTV发展作为企业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有益尝试,力求将其打造成为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和切入点。

2008年1月,黑龙江网通根据不同客户采取差异化服务,以新媒体运营、家庭信息化、行业应用为突破口,推进IPTV平台向AVS标准过渡。8月,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以及佳木斯五城市的IPTV业务用户数约为15万,用户黏度得到了提升,但数量并未增长。收到政策与利益的影响,黑龙剑IPTV发展缓慢。

2012年9月,黑龙江联通IPTV推出云游戏应用。2013年4月,联通IPTV在全省所有地市为用户提供了IPTV业务,持续进行平台的升级改造。2016年12月,为了推进IPTV业务的快速发展,黑龙江联通从组织保障、产品升级、网络支撑、市场策略4个方面助力。

由此,黑龙江省的IPTV用户量从2015年的20.5万激增到110万,增长率达到436.59%。

12.江苏省

2004年,江苏电信开始跟踪IPTV技术,2005年7月,开始IPTV试商用招标。2005年12月,由中国电信下属的江苏电信和新华社江苏分社共同筹备的IPTV项目正式启动。该IPTV项目以江苏电信IPTV业务平台为依托,以新华社江苏分社提供的电视新闻为核心基础内容,向江苏电信宽带网上所有IPTV用户提供新闻资讯和节目。

2006年下半年起,江苏电信开始陆续面向公众用户推出IPTV业务。2007年4月,江苏电信推出网络视讯平台,在原有的IPTV视音频业务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视频监控、可视电话等多种多媒体增值业务。

2008年江苏电信在全省试验IPTV业务。此后,江苏电信与上海文广百视通达成合作,从5月起开展IPTV业务。10月,江苏成为国内电信运营商中第二个突破20万用户门槛的省份,江苏电信IPTV业务步入快速发展。2009年8月江苏广电总台申请IPTV牌照获得国家批准。2010年,江苏广电确定IPTV和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方案。2011年,江苏电信将IPTV定位为家庭第二台电视。

2012年,江苏公司投入40多亿元,建成世界一流的IPTV平台,IPTV用户超过280万户,居全国第一。2013年初,江苏省首家IPTV集成播控平台通过总局验收。2014年7月末,用户数量突破500万,创下新高。

2015年,江苏省由于IPTV用户量的基数大,增长率仅有25.98%,用户量从635万涨到了800万。

13.浙江省

中国电信从2005年起,开始进行IPTV业务试点。2006年1月,浙江广电发出通告,叫停了浙江省内的IPTV业务。2007年,浙江电信开始推广IPTV。

2011年5月,浙江电信停止开展IPTV等涉及“三网融合”的创新业务。6月,浙江省广电局会同省通信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IPTV和有线宽带接入服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IPTV业务、有线宽带接入服务市场秩序。11月,UT斯达康公司成功中标国内最大的综合性IPTV播控平台项目浙江IPTV集成播控平台。浙江IPTV市场是国内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此项目对于推进IPTV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12年1月,浙江省广电局与双旗科技合作打造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成为三网融合计划的一大推动力,夏普液晶墙开始打造浙江IPTV集成播控平台。5月,浙江广电与电信开始试运行IPTV业务,推进“三网融合”。

2013年2月,浙江嘉报集团与中国电信嘉兴分公司就IPTV本地频道合作签约,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友好合作推动IPTV发展,实现共赢。6月,浙江广电局开始在全省范围处理电信违法IPTV。浙江开发区完成了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总投资7000万美元的电信IPTV机顶盒项目的顺利签约。

2014年1月,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与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签署IPTV合作运营正式协议,在IPTV平台对接、节目内容、计费认证等重大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6月,浙江IPTV集控平台在全省上线放号,月新增用户达9万多,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IPTV集控平台稳健发展的“浙江模式”。

2015年8月,浙江IPTV集控平台顺利完成单笔数量最大的老用户割接,平台用户数首次突破100万。浙江省2015年的用户量从430万增加达到了2016年的535万,增长率是24.42%。

14.安徽省

2006年7月,安徽电信开始了IPTV项目的招标工作。

2008年,安徽电信在IPTV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和安徽省司法厅共同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信息的项目,为IPTV行业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业务方向。同年,安徽电信与上海合作,以小岗村为试点,引入了先进的IPTV技术模式,开始在农村地区进行“养殖种植”,以及农产品推广、招商引资等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2010年3月,安徽省委召开“关于深入开展向沈浩同志学习,扎实推进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专题会议,采用“电视电话+IPTV”的模式,首次将会议直播到全省市、县(区)、乡镇、村及社区。

2011年8月,安徽电信正式推出ITV精彩内容分享功能,实现手机、电视两屏互动。2012年,安徽IPTV集成播控平台一期项目招标启动。2013年,安徽电信推进IPTV银行,实现跨平台运营。

2016年12月,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与安徽广播电视台就IPTV签订合作协议,在播控、内容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标志着安徽IPTV业务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年,安徽电信还携手80多家合作伙伴,成立了“安徽IPTV视频产业联盟”,初步建成以IPTV为核心的视频产业生态圈,从视频内容方、应用服务方、频道合作方、终端设备、网络与平台、集成播控方打造生态平台。

2015年,安徽省IPTV用户增长率是38.98%,用户数从295万上升到了2016年的410万。

十年来,安徽电信大力发展IPTV业务,创新产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工作落地。安徽电信通过与广电、终端、平台、渠道等企业的合作,内容不断丰富,产品不断创新,渠道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4K超清电视的发展,以及手机电视、语音遥控、VR等新产品,给安徽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

15.福建省

2008年,福建IPTV开始向公众开放。8月,福建全省用IPTV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的观众超过10万人,创历史之最。泉州是国内最先开展IPTV业务的城市之一,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在福建省内最先利用IPTV系统建设党建平台、开行业应用之先河。12月,泉州市已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和IPTV互动电视。

2009年7月,福建IPTV借着农村信息化的东风,走进了广大农村地区,在IPTV上进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2010年,百视通在福建试验三屏融合业务。

2011年,福建IPTV用户总数达70万户。2012年福建计划建成面向全省的IPTV播控平台的初步构架。2013年3月,福建IPTV播控平台稳步推进。随着福建电信IPTV用户过百万规模,福建电信也逐步从单纯的发展用户开始朝着媒体化融合经营的思路转变。

2016年,福建IPTV全部内容由省广播影视集团IPTV集成播控平台集成后,经一个接口统一提供给电信企业的IPTV传输系统,IPTV集成播控平台被要求尽快投入使用。9月,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IPTV业务合作。双方与百视通公司团结协作,于2017年4月顺利实现福建IPTV传输平台的成功对接,这意味着全省300万IPTV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用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提供的内容服务。

2015年至2016年底,福建省IPTV的用户量从195万上涨到362万,增长率达到85.6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