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羽毛球单双打时对中场球的处理有什么不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羽毛球单双打时对中场球的处理有什么不同?

单打的基本原则:抢空间,能不能跑全场,能不能跑到位,能不能确保击球后的回中和重心的稳定,很重要。所以,单打中的击球频率普遍都慢。

今天我们来分享:实践中,在中场球的处理时,单双打有什么相同及不同的地方。

中场球的处理最常用的不外乎:挑球、抽球和挡网。挑球多用于单打中,调动对方的位置,抽球是在对方的来球质量一般,可以进行反击时采用的,而挡网则是多用于对方的杀球,属于被动的一种方式。

- 单打 -

单打的基本原则:抢空间,能不能跑全场,能不能跑到位,能不能确保击球后的回中和重心的稳定,很重要。所以,单打中的击球频率普遍都慢。

在单打中,我们经常看到大斜线、小斜线、长短球结合、拉吊突击的战术,重点是调动对方的位置,让对方疲于奔命,造成回球的质量度降低,从而赢得主动权。如下图:

↑大小斜线↑

所以,在单打的中场球处理中,也是遵循这个原则。先看下图:

↑李两次中场球处理↑

两次中场球的处理中,第一次面对下压及对方的上网,李挑直线后场,打空档,调动对方;第二次又是下压则挡网前,又调动对方。

这两个球,对方虽然一直在下压,占主动,但是消耗的力量却很大;而李的步法很简单,动作也不多,处于防守,却容易赢得反攻。

再看林丹的长短球结合,如下图:

↑林三次中场球处理↑

第一次:挡网前,第二次:挑直线后场,第三次:挡网前。长短球结合的处理,让对手不停的移动,从而找机会进攻。

在单打中,面对对手下压进攻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对手的空档或者网前作为落点,增加对方的移动距离,避免对手第二次突击。如下图:

↑杀斜线,挡直线网前↑

↑杀直线,挡斜线网前↑

然而,大家在遇到杀球的时候往往会像以下这样来处理,那就死的更快了。如下图:

↑接杀球挑到后场,再次被杀↑

平抽球技术在单打中用的不多,主要是由于平抽球的特点是快,和单打的原则有些冲突。球员在遇到可以平抽的时候,为了保护全场,也为了调动对手,脚步下意识的会向中线移动,所以平抽就变成了挡网前或者挑后场球了。

- 双打 -

双打的基本原则:抢攻!尽量调整为前后进攻站位,以抢攻封网作为主要策略,以最快速度保证进攻的连续性。所以,双打的节奏是非常快的,平抽快挡则成为双打必须用的处理方式。如下图:

↑从接发球开始就在抢攻↑

我们说平抽球分为进攻平抽和防守平抽,来看下两者的区别:

①进攻方的击球点高,重心高,球是向下走;而防守方则相反;

②进攻方多采用正手抽球,而防守方多采用反手抽球,采用正手时重心会降的更低。如下图所示:

↑上方队员进攻,下方防守↑

双打中的很多杀球并不能直接得分,网前球则是重点。所以,对于中场球的处理,切忌直接挡网或者放网前小球。如下图:

↑反手挡网前被扑↑

在双打中,接杀采用的也是被动抽球的回球方式,将球回至对方的后场,而不是挡网。如下图:

↑蓝衣队员被动抽后场球↑

在被动抽球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转被动为主动呢?这里和单打很相似,就是找空档,然后“分球”。来看下图:

↑蓝衣队员“分球”抽空档↑

↑蓝衣队员“分球”反手底线↑

可以看到,第一张图的空档比较大,难以回防;第二张图主要是压反手底线,使对手回球被动,从而转被动为主动。

分球不仅要找大范围的空挡,更要找小范围的空挡,目的是把球打到对方接球难受的地方。如下图:

↑红衣女队员两次分球↑

在抽球的时候,时刻都要有上前封网的意识。在进攻抽球时,可以步步紧逼,边抽边向网前移动,逼对方起高球;在相持抽球的时候,要时刻注意球的质量,抓机会上网前;在被动抽球的时候,多用“分球”打乱对方。如下图:

↑进攻抽球步步向前↑

↑相持抽球抓机会上前↑

↑被动抽球要多用分球↑

为什么双打的时候我们总会提到“封网”?

因为在双打时,两个人的防守并不是2倍那么简单,站位合理的话,已经能将中后场防守的固若金汤,即使连续的杀球,也很难拿下一分。但是网前球就不一样,线路短,时间短,球的速度快,根本防不住。

再看进攻方的站位:前后基本是一条线。后场负责杀球,目的是让对方在防守时出现漏洞,给前场封网的人制造机会得分。这也可以看出封网的重要性。

总结:

①单打的中场球以挑后场和挡放网前为主,结合大小斜线和长短球,目的是调动对手的位置。

②在接杀球时以:杀直线,挡斜线,杀斜线,挡直线来转换主被动。

③双打中场球的处理以平抽快挡为主,切忌盲目挡放网前(此处是针对中场球的处理,并不是所有)。

④在接杀球时以防守抽球的方式,多用分球来抽对方的空档及弱点,来转换主被动。

⑤在抽球的时候,有上网意识,抓住机会调整为前后站位的进攻模式,尽可能的下压。

以上就是《从入门到熟练》的第二十七节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下节课开始,我们分享后场球的击球技术,敬请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羽毛球单双打时对中场球的处理有什么不同?

单打的基本原则:抢空间,能不能跑全场,能不能跑到位,能不能确保击球后的回中和重心的稳定,很重要。所以,单打中的击球频率普遍都慢。

今天我们来分享:实践中,在中场球的处理时,单双打有什么相同及不同的地方。

中场球的处理最常用的不外乎:挑球、抽球和挡网。挑球多用于单打中,调动对方的位置,抽球是在对方的来球质量一般,可以进行反击时采用的,而挡网则是多用于对方的杀球,属于被动的一种方式。

- 单打 -

单打的基本原则:抢空间,能不能跑全场,能不能跑到位,能不能确保击球后的回中和重心的稳定,很重要。所以,单打中的击球频率普遍都慢。

在单打中,我们经常看到大斜线、小斜线、长短球结合、拉吊突击的战术,重点是调动对方的位置,让对方疲于奔命,造成回球的质量度降低,从而赢得主动权。如下图:

↑大小斜线↑

所以,在单打的中场球处理中,也是遵循这个原则。先看下图:

↑李两次中场球处理↑

两次中场球的处理中,第一次面对下压及对方的上网,李挑直线后场,打空档,调动对方;第二次又是下压则挡网前,又调动对方。

这两个球,对方虽然一直在下压,占主动,但是消耗的力量却很大;而李的步法很简单,动作也不多,处于防守,却容易赢得反攻。

再看林丹的长短球结合,如下图:

↑林三次中场球处理↑

第一次:挡网前,第二次:挑直线后场,第三次:挡网前。长短球结合的处理,让对手不停的移动,从而找机会进攻。

在单打中,面对对手下压进攻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对手的空档或者网前作为落点,增加对方的移动距离,避免对手第二次突击。如下图:

↑杀斜线,挡直线网前↑

↑杀直线,挡斜线网前↑

然而,大家在遇到杀球的时候往往会像以下这样来处理,那就死的更快了。如下图:

↑接杀球挑到后场,再次被杀↑

平抽球技术在单打中用的不多,主要是由于平抽球的特点是快,和单打的原则有些冲突。球员在遇到可以平抽的时候,为了保护全场,也为了调动对手,脚步下意识的会向中线移动,所以平抽就变成了挡网前或者挑后场球了。

- 双打 -

双打的基本原则:抢攻!尽量调整为前后进攻站位,以抢攻封网作为主要策略,以最快速度保证进攻的连续性。所以,双打的节奏是非常快的,平抽快挡则成为双打必须用的处理方式。如下图:

↑从接发球开始就在抢攻↑

我们说平抽球分为进攻平抽和防守平抽,来看下两者的区别:

①进攻方的击球点高,重心高,球是向下走;而防守方则相反;

②进攻方多采用正手抽球,而防守方多采用反手抽球,采用正手时重心会降的更低。如下图所示:

↑上方队员进攻,下方防守↑

双打中的很多杀球并不能直接得分,网前球则是重点。所以,对于中场球的处理,切忌直接挡网或者放网前小球。如下图:

↑反手挡网前被扑↑

在双打中,接杀采用的也是被动抽球的回球方式,将球回至对方的后场,而不是挡网。如下图:

↑蓝衣队员被动抽后场球↑

在被动抽球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转被动为主动呢?这里和单打很相似,就是找空档,然后“分球”。来看下图:

↑蓝衣队员“分球”抽空档↑

↑蓝衣队员“分球”反手底线↑

可以看到,第一张图的空档比较大,难以回防;第二张图主要是压反手底线,使对手回球被动,从而转被动为主动。

分球不仅要找大范围的空挡,更要找小范围的空挡,目的是把球打到对方接球难受的地方。如下图:

↑红衣女队员两次分球↑

在抽球的时候,时刻都要有上前封网的意识。在进攻抽球时,可以步步紧逼,边抽边向网前移动,逼对方起高球;在相持抽球的时候,要时刻注意球的质量,抓机会上网前;在被动抽球的时候,多用“分球”打乱对方。如下图:

↑进攻抽球步步向前↑

↑相持抽球抓机会上前↑

↑被动抽球要多用分球↑

为什么双打的时候我们总会提到“封网”?

因为在双打时,两个人的防守并不是2倍那么简单,站位合理的话,已经能将中后场防守的固若金汤,即使连续的杀球,也很难拿下一分。但是网前球就不一样,线路短,时间短,球的速度快,根本防不住。

再看进攻方的站位:前后基本是一条线。后场负责杀球,目的是让对方在防守时出现漏洞,给前场封网的人制造机会得分。这也可以看出封网的重要性。

总结:

①单打的中场球以挑后场和挡放网前为主,结合大小斜线和长短球,目的是调动对手的位置。

②在接杀球时以:杀直线,挡斜线,杀斜线,挡直线来转换主被动。

③双打中场球的处理以平抽快挡为主,切忌盲目挡放网前(此处是针对中场球的处理,并不是所有)。

④在接杀球时以防守抽球的方式,多用分球来抽对方的空档及弱点,来转换主被动。

⑤在抽球的时候,有上网意识,抓住机会调整为前后站位的进攻模式,尽可能的下压。

以上就是《从入门到熟练》的第二十七节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下节课开始,我们分享后场球的击球技术,敬请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