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谢天谢地,我不用为亚马逊工作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谢天谢地,我不用为亚马逊工作了!

“全食”不是什么好工作,但它总算是个工作,等亚马逊接收后,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保住这份工。

谢天谢地,我已经不在“全食超市”工作了。

这是我,一个“全食”前员工,在看到亚马逊收购“全食”的新闻后,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

6月16日,亚马逊宣布斥资137亿美元收购美国绿色食品连锁超市“全食”(Whole Foods),“全食”有望升级为崭新的高科技超市。

如果我还呆在“全食”做事,那么,现在我的身份是一名亚马逊超市员工,呵呵。

意味着我得干得更加勤快、高效,还不能试吃样品,否则我就会被亚马逊的机器人比下去。

“全食”主打绿色食品,在美国属高档连锁超市,英国也有几家分店

2012年,我在旧金山的全食超市干了三个月,负责卖鱼,工作包括整理海鲜类货架,宰杀、清洗鱼类。一小时赚13美元,一个月挣2300。

如果你不干别的兼职,嗯,这个薪水在旧金山恐怕都活不下去。

在“全食”干的时候,我住在朋友的房子里,不用租金,所以勉强撑得住。

那段日子,常和同事们出去喝酒聊天,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申请了一种或多种政府援助,超市几条街外的某政策房小区,被他们称为“全食之家”,因为许多全食员工住在那儿。

再次说明一个事实,靠全食给的工资,工人们没法生活。

但在“全食”,就算你穷到破产,也不会饿着肚子。这里工作氛围还行,肉类、海鲜、糕点、奶酪等等都有试吃的样品,员工可以吃这些就弄个肚圆,而且,每天快打烊时,那些没卖出去的食品会标上25美分的价签甩卖,员工可以优先购买。

当然,亚马逊的机器人不需要吃样品、抢低价货、占便宜,和它们比,我们人类员工简直就是蛀虫,惭愧得很。

“全食”不是什么好工作,但它总算是个工作,等亚马逊接收后,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保住这份工。

说来辛酸,过去17年来,“全食”一直是《财富》杂志评选的“最佳工作场所100强”,有点想不通哈,这么残酷的工资,还能冠上如此的荣誉,怎么做到的,也许从前并不是这样。

亚马逊CEO Jeff Bezos上过《财富》杂志封面

但无论如何,这间公司没有追逐高科技淘洗大潮的浪头,对于自助结算等削减劳力的技术,没有一味迎合。它还是选择人类多过机器。它的工作气氛里,还是有人情味。

而亚马逊,这间公司从未被人认为是好雇主,无论写代码的还是管仓库的。新闻里说,总裁习惯在开会时痛骂未达到KPI的员工,从会议室里出来的白领们,不得不用文件夹挡住脸,以免被人看见满脸的泪水。

不过,这么干的也不是它一家,硅谷的“狼性文化”笼罩了整个美国IT业。

扯远了。

亚马逊对于新超市设想的流程是--顾客走进超市,拿起想要的货品,然后走出超市。货品费用自动在顾客的亚马逊账户扣除。整个过程没有人类的互动,没有现金、刷卡。

它在西雅图开的超市“Amazon Go”就是如此。

“Amazon Go”宣传片画面

但亚马逊发言人说,公司没有计划使用同样技术在“全食”自动收银,也没有计划减少工作岗位。

不过,如果我现在在“全食”工作,我会害怕的。

亚马逊的目标很明确,以最简单方便的形式将产品和服务带给消费者。越方便,人们会买得越多。

而“全食”则完全是传统的客户体验模式。

走进“全食”,你看见的是新鲜的、手工制作的食物,超市员工可以露出纹身、穿孔和各种奇异装饰,这里允许个人风格的存在。

在这里,顾客感受到的是有机、环保、绿色、健康、天然的精神,透过食品的陈列、员工的气质、超市的氛围。

因此,顾客愿意付出贵价来购买这里的食品,这是“全食”的成功模式。

经济危机后,面对低价竞争、顾客钱包缩水,这种模式走不下去了,“全食”股票价格腰斩,公司裁员1500人,最后被亚马逊收购。

“全食”工资低是事实,但服务业的初级工作,那种不是低薪呢?现在亚马逊进入了实体零售业,摆在工人面前的新问题,

不是工资低不低,而是工作还有没有。

我的那些住在“全食之家”的前同事们,他们有妻儿要养活,他们买不起“全食”里的绿色食品,以后,可能也没有机会在“全食”工作了。

未来,对于他们是残酷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亚马逊

4.8k
  • LG据悉终止与Meta的XR合作,亚马逊或为新合作伙伴
  • 亚马逊据悉接近同NBA达成协议,在流媒体服务Prime上转播NBA赛事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谢天谢地,我不用为亚马逊工作了!

“全食”不是什么好工作,但它总算是个工作,等亚马逊接收后,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保住这份工。

谢天谢地,我已经不在“全食超市”工作了。

这是我,一个“全食”前员工,在看到亚马逊收购“全食”的新闻后,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

6月16日,亚马逊宣布斥资137亿美元收购美国绿色食品连锁超市“全食”(Whole Foods),“全食”有望升级为崭新的高科技超市。

如果我还呆在“全食”做事,那么,现在我的身份是一名亚马逊超市员工,呵呵。

意味着我得干得更加勤快、高效,还不能试吃样品,否则我就会被亚马逊的机器人比下去。

“全食”主打绿色食品,在美国属高档连锁超市,英国也有几家分店

2012年,我在旧金山的全食超市干了三个月,负责卖鱼,工作包括整理海鲜类货架,宰杀、清洗鱼类。一小时赚13美元,一个月挣2300。

如果你不干别的兼职,嗯,这个薪水在旧金山恐怕都活不下去。

在“全食”干的时候,我住在朋友的房子里,不用租金,所以勉强撑得住。

那段日子,常和同事们出去喝酒聊天,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申请了一种或多种政府援助,超市几条街外的某政策房小区,被他们称为“全食之家”,因为许多全食员工住在那儿。

再次说明一个事实,靠全食给的工资,工人们没法生活。

但在“全食”,就算你穷到破产,也不会饿着肚子。这里工作氛围还行,肉类、海鲜、糕点、奶酪等等都有试吃的样品,员工可以吃这些就弄个肚圆,而且,每天快打烊时,那些没卖出去的食品会标上25美分的价签甩卖,员工可以优先购买。

当然,亚马逊的机器人不需要吃样品、抢低价货、占便宜,和它们比,我们人类员工简直就是蛀虫,惭愧得很。

“全食”不是什么好工作,但它总算是个工作,等亚马逊接收后,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保住这份工。

说来辛酸,过去17年来,“全食”一直是《财富》杂志评选的“最佳工作场所100强”,有点想不通哈,这么残酷的工资,还能冠上如此的荣誉,怎么做到的,也许从前并不是这样。

亚马逊CEO Jeff Bezos上过《财富》杂志封面

但无论如何,这间公司没有追逐高科技淘洗大潮的浪头,对于自助结算等削减劳力的技术,没有一味迎合。它还是选择人类多过机器。它的工作气氛里,还是有人情味。

而亚马逊,这间公司从未被人认为是好雇主,无论写代码的还是管仓库的。新闻里说,总裁习惯在开会时痛骂未达到KPI的员工,从会议室里出来的白领们,不得不用文件夹挡住脸,以免被人看见满脸的泪水。

不过,这么干的也不是它一家,硅谷的“狼性文化”笼罩了整个美国IT业。

扯远了。

亚马逊对于新超市设想的流程是--顾客走进超市,拿起想要的货品,然后走出超市。货品费用自动在顾客的亚马逊账户扣除。整个过程没有人类的互动,没有现金、刷卡。

它在西雅图开的超市“Amazon Go”就是如此。

“Amazon Go”宣传片画面

但亚马逊发言人说,公司没有计划使用同样技术在“全食”自动收银,也没有计划减少工作岗位。

不过,如果我现在在“全食”工作,我会害怕的。

亚马逊的目标很明确,以最简单方便的形式将产品和服务带给消费者。越方便,人们会买得越多。

而“全食”则完全是传统的客户体验模式。

走进“全食”,你看见的是新鲜的、手工制作的食物,超市员工可以露出纹身、穿孔和各种奇异装饰,这里允许个人风格的存在。

在这里,顾客感受到的是有机、环保、绿色、健康、天然的精神,透过食品的陈列、员工的气质、超市的氛围。

因此,顾客愿意付出贵价来购买这里的食品,这是“全食”的成功模式。

经济危机后,面对低价竞争、顾客钱包缩水,这种模式走不下去了,“全食”股票价格腰斩,公司裁员1500人,最后被亚马逊收购。

“全食”工资低是事实,但服务业的初级工作,那种不是低薪呢?现在亚马逊进入了实体零售业,摆在工人面前的新问题,

不是工资低不低,而是工作还有没有。

我的那些住在“全食之家”的前同事们,他们有妻儿要养活,他们买不起“全食”里的绿色食品,以后,可能也没有机会在“全食”工作了。

未来,对于他们是残酷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