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 怜
编辑:李春晖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军师联盟》今又见,换了人间。明明主角是司马懿,但在剧集的前四分之一,硬糖君却被于和伟饰演的曹操圈粉了。
衣带诏、征袁绍、丧幼子、下赤壁、封魏王,电视剧《军师联盟》在用13集的篇幅展现了三国人物群像的同时,也塑造了“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的枭雄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这一版的曹操,有着豪气干云的壮年征战;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一版的曹操,有着悲天悯人的贤者之忧;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版的曹操,有着海纳百川的帝王胸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一版的曹操,有着老骥伏枥的伟大缺憾。
如何用教科书般的演技饰演曹操?对此有发言权的除了旧版《三国》的鲍国安,新《三国》的陈建斌,现在还添上了《军师联盟》中的于和伟。然而若要说三者有何不同,那便是:关于曹操,新旧《三国》都停留在乱世枭雄,而《军师联盟》则塑造了“权臣”、“父亲”、“诗人”三合一的立体形象。
君不见汉家失统三灵变,魏武争雄六龙战。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隐隐都城紫陌开,迢迢分野黄星见。流年不驻漳河水,明月俄终邺国宴。文章犹入管弦新,帷座空销狐兔尘。可惜望陵歌舞处,松风四面暮愁人。
生子当如孙仲谋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在曹丕、曹植之间择立继嗣,是建安后期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军师联盟》中,于和伟老师通过精湛的演技,塑造曹操“亦严亦慈”的父亲形象。
曹操有意识地考虑继嗣问题是在建安中期,但他没有循规蹈矩地明确曹丕为嗣,首先着意培养的是环夫人之子曹冲。《三国志·邓哀王曹冲传》载,冲“少聪察岐嶷,生六七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这个曹冲,年少聪颖会“称象”,颇得曹操的喜爱。然而天夺其魄,建安十三年曹冲患病夭折。史载曹操极度悲伤,并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大幸也。”
什么意思呢?曹冲早死,你们这些姓曹的就有机会继承我(曹操)的功业了!这显然是曹操情绪失控下说的气话。《军师联盟》中,于和伟老师眼神犀利怨毒,怒斥李晨饰演的曹丕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弟弟早夭,此我之不幸,你之大幸!”
他打翻曹丕手中的药碗,先是怒斥天命不公,然后神情蓦然、双手撑地,最后躺倒在地。于和伟老师一系列的微表情,将一个痛失爱子的父亲表演得淋漓尽致。那一声:“我的冲儿哟!”撕心裂肺,将一个看似不可打倒的枭雄形象彻底打碎重建。
随着镜头的拉远,曹操孤独的身影在偌大宫殿窗棂的映衬下,将一种人性的悲哀烘托到了顶点。在带给观众巨大的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完成了表演生涯的一次挑战:这个曹操,不仅是枭雄,还是父亲。
如果说对曹冲是无瑕的宠爱,那么对于曹丕、曹植,曹操的态度也有明显的倾向性。对于诗赋天分极高的曹植,曹操以自己的经历教育曹植,情真意切,他以植为嗣的心态已昭然若揭,并开始有计划地落实此事。
但是,曹操之欲立曹植毕竟是一件有违儒家传统的事,而且为使曹植将来主政后能控制大局,还必须培养其施政才能和辅助集团。对此,《军师联盟》中的曹操先是安排了曹植、曹丕的婚事,主动挑起二子争端。
与卞夫人灯下谈话一段,曹丕语重心长的讲述了自己的“谋划”。这段戏,于和伟老师一边看似无心的用刀刮简牍,一边则思忖着二子夺嫡带来的腥风血雨。虽然说话的内容惊心动魄,但是脸上却不动声色,令人感到曹操的心机难测。
然而曹丕在司马懿的帮助下,成功破解了“抓汲布”的死局。曹操表面上放了汲布,但是却对曹丕的“反抗”感到不满。于和伟老师并没有公然发泄这种愤怒,他只在上马之时,耳语曹丕:“你长大了,可以跟你爹抗衡了!”一下子将曹操对人性的揣摩之深,展现出来。观众同曹丕一样,都感到了一丝刺骨的寒意。违抗曹操的意愿,真如在刀尖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哭奉孝
郭嘉跟随曹操十一年,君臣相得,亲密无间。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曹操就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而郭嘉也由衷地感慨道:“(曹操)真吾主也”。
赤壁溃败,经历重创的曹操首先想到的是一个死去的人,也可见其对郭嘉的信任达到了怎样的程度。曹操战败后愤然感叹:“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并“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在《军师联盟》中,于和伟饰演的曹操对郭嘉表现出了绝对的信任。第六集末段郭嘉弥留,互倾肺腑,将两人的君臣惺惺相惜的情绪集中到了“死别”的爆发点。
于和伟老师紧握着郭嘉的手,告诉他“我们刚打下河北,我还要与你平定天下呀!”郭嘉交代身后事,以后遇事可以向何人征求谋略。曹操一口回绝,“不要,我只要问你!”
细观于老师此时的眼神,不舍之中带着万千哀愁,竟是一种对卞夫人等都未展现过的情意!君臣相惜,能到何种地步?三国中唯有白帝城托孤能和“孟德哭奉孝”相比。
如果说郭嘉是曹操政治生涯的“红颜知己”,那么荀彧则是和曹操“有实无名”的“患难夫妻”。
曹操与世家大族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磨合状态。不过大部分时间,他们是融洽相处的。荀彧作为世家集团的带头人之一,曹操更是对他十分倚重。
他有言必进,曹操有言必纳,他为曹操的不世之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就是荀彧力排众议的结果。而在官渡之战前和交战中,为曹操打气加油,出谋划策,可以说曹操的取胜是他与荀彧协调配合的结果。
第四集荀彧向曹操请罪,于和伟老师将荀彧拉到卧榻坐下,语气柔和,目光温润,像拉家常一般的对他说道:“你我关系,宛若民间夫妻。互相谁没个小秘密、小心思。”一下子就将紧张的对立氛围缓和下来,曹操与心腹谋臣的关系真切地被展现出来。
但曹操在君臣关系中,又不止温和一面。三国时期的君臣关系呈现出一种二重化的结构,亦即以汉献帝为中心的君臣关系和三国中各自的君臣关系。面对郭嘉、荀彧,曹操是君,面对献帝,曹操是臣。
第二集的衣带诏事件,曹操在献帝面前跪下,让献帝用刀杀了他。实际上是笃定献帝不敢下手,继而在汉臣面前展现自己的威权。可以说,是一种赤裸地炫权行为。稍有拿捏不准,就会有浮夸是失真的危险。
细品此段,于和伟老师的处理则不得不让人击节叹赏。他一面用虎视的目光盯着汉献帝,令其不寒而栗。另一面又用义正言辞的口吻大呼:“你是君,我是臣!天下只有含冤的臣子,岂有含冤的天子啊!”表面示弱,暗地秀强,曹操奸雄的形象跃然荧屏。
甚有悲凉之句
《军师联盟》第一集的月旦评中,杨修就化用了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诗品》中的原话,评价曹操道:“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毫无疑问,这种悲凉就是大家熟悉的建安风骨。
曹操的诗,吐纳日月,吞吐星汉。《三国志》有曹操“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的记载,“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的胸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何等的志向! 正所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军师联盟》第四集,杨修炮制假签名,司马懿四处奔走救父亲。尽管所有牵连其中的人都心急如焚,但看透两大才子“斗法”的曹操,却表现的超然自得。
于和伟饰演的曹操,敲着编钟,吟唱着《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他是整个事件的黄雀,吟咏之外,是一个政治家的达然气魄。《军师联盟》中的曹操,不仅是枭雄、父亲,更是一个旷达的诗人。
建安文人的诗作大都慷慨悲凉,不固步自封,而是传承文学精华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诗作中,胸襟开阔,胸怀天下。如曹操的《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吟出了对人才的渴求和胸怀统一大业的志向。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演玄德如玄德,饰孟德如孟德。在同一题材中挑战不同角色,多少演员梦寐难成。正因为于和伟老师演出曹操多面人生的精湛演技,才让我们有了窥破历史迷雾探讨人性的先机。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演了曹操,现在我只想知道,于和伟老师准备啥时演孙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