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本《潮语字典》,对港女有此番解释:一般指拜金、自私自利、择偶条件过高等特征的香港女性,也被认为是今天“剩女”的始作俑者。但事实上,撇开择偶这个语境,港女们自身又是事业女强人的代表。还记得以前每晚八点整守在电视机前看的港剧,香港女性的形象是这样的——在生活里,她们潮爆得来又很cool,一身全黑style走天下;在职场上,穿搭既简约又大气,可以把business suit穿得casual又不失优雅。

早在20世纪上半叶,西装就成为了妇女在工作场所和外出的传统着装。后来,女式西裤也在1964年由设计师André Courrèges推出,并被逐渐接受为正式的女士商务服装。1966年,Yves Saint Laurent发明的吸烟装(Le Smoking)将男性元素中的黑色礼服套装、领结、毛呢帽子等运用到女性服装里。与此同时,正值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崛起,也是她们向欧洲大量学习艺术、文化与时尚的时候。或许从那时开始,港女的中性偏好和黑色控的就形成了。


不过,港星的穿搭功力不是一日就练成的,期间还历经了“牛鬼蛇神”的时期,不讲究色彩搭配,恨不得将所有元素混搭在一身上。郑秀文的平板身材穿什么都好看,可惜背心配上皮草,再加上金光闪闪的塑料片,就像强装时髦的暴发户。阿娇脖子上那条荧光色的项链和涂鸦打底裤更像非主流的鼻祖。


经过岁月的打磨和无数的试错,如今的香港女星,沿袭了最初的传统,大多走中性干练风或全黑街头风,并学会了less is more,比早期的穿搭要养眼得多。像Rick Owens、Alexander Wang、Alexander McQueen这些以全黑造型主打的品牌更是深受港女的追捧。尽管港女穿衣风格已非一成不变,加入了许多其他的时尚元素,但还是可以简单地总结为——干练、中性、离不开黑色。










这些亚裔时尚博主的穿衣风格可谓非常适合亚洲人上手,干练的黑白灰和偏休闲的职业女性造型占据着她们的blog主页。但全黑造型在日常生活来看难免有些死板和沉闷,所以配上纯白的内搭、手袋,亮眼的尖头鞋或一字带高跟鞋,可以让单调的造型变得更加休闲、平易近人甚至活泼。这些可以上班的着装,不一定拘泥于正统的西装西裤,最好搭配带有设计感的细节——花边、鱼尾裙摆、小v领可以增加女性特质;喇叭袖子或裤子、皮带甚至是金属元素让整个造型都chic起来。






更年轻、潮流的港女代表在日常生活中,更喜欢在凸显身材上做文章——短上衣、紧身背心、修饰腿型的阔腿裤或是凸显腿部细长的紧身牛仔裤。总之就是要显腿长!牛仔衣、夹克、皮衣都是酷女孩不可少的单品,更别说这几年流行的choker了。就连口罩也要换上黑的。大耳环和墨镜戴上,再搭配两件蛇纹或者亮片的配饰,感觉马上可以去老兰(香港人对兰桂坊的别称)夜蒲了。





这位定居于伦敦的英伦孕妈就更加会给全黑造型加戏了——彩色的手包、大耳环和露背设计,如果再搭配一件小外套,那么脱下来后的露背装就很适合参加公司的聚会。另外,及踝靴和腰封都十分显瘦,又不会显得突兀。如果不想天天穿裤子上班,西装外套搭配连衣裙也不失为一种偷懒的做法。

现在的媒体大多把“港女”一词妖魔化了,但在摒弃了一些流于表面的浮华——塑料亮片、假珠宝,蜕变出一两件精致的首饰,并开始执着于简约的剪裁和大气的黑色时,她们出得了厅堂、加得了班、泡得了夜店还能兼顾哺育孩子的穿搭风格,应该被好好地发扬光大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