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泰盐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北部的吉兰泰镇境内,被乌兰布和沙漠与腾格里沙漠环绕,距离阿拉善左旗政府驻地巴彦浩特市110公里,是我国大型内陆盐湖之一。戈壁草原和沙丘环抱着椭圆形的湖面,盐坝层叠,美不胜收。
盐湖中的结晶体。摄影:何玉涛
这是一片纯白色的海洋,随着一层一层的白色盐浪涌动,晶莹剔透的盐粒向湖中心拍案而去,纯白的颜色渐渐化开,水平如镜的湖面映出内蒙古湛蓝的天空。
从市内出发,沿着笔直宽阔的巴吉一级公路,驱车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吉兰泰盐湖。来到湖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盐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座座晶莹的雪山。这是一个地道的盐的世界,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咸涩味道。
吉兰泰盐湖是内蒙古最大的盐湖,为内陆中型湖泊,盐湖面积达120平方公里,蕴藏着上亿吨湖盐。这里采盐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政府便已开始组织采盐。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阿拉善和硕特旗建立,吉兰泰盐池划归阿拉善旗,所产食盐行销晋、陕、甘、宁、绥远等地。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吉兰泰盐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5年,这里初步实现了采盐机械化;1992年,企业采用船采船运工艺,实现了船采、船运、洗涤、加工机械化,生产的原盐、再生盐、洗涤盐、粉洗盐、加碘盐等产品畅销全国;如今,这里已建成年产150万吨的现代化湖盐场。
湖上的采盐船。摄影:何玉涛
离开盐山,顺着一条由盐铺成的路抵达盐湖。放眼望去,湖面上结着硬硬的盐盖,像大海凝固的波浪一般,起伏不断。厚厚盐盖下便是我们要寻觅的盐,随便在盐盖上凿一个洞,就可以舀出晶莹洁白的结晶盐来。
盐湖地势平坦,风景奇特,富含矿物质的湖水在湖边荒漠的映衬下呈现翠绿、天蓝、淡粉、黑褐等不同色彩,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将湛蓝天空和朵朵白云倒映其中,如梦似幻,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据说,在盛夏正午,由于蒸发强烈,湖中水汽袅袅,还会看到神秘莫测的“海市蜃楼”景象。吉兰泰盐湖不仅有海天湛蓝一色的纯净,每年候鸟迁徙时节,成群鸟类途经此地,它们或停在盐山驻足远望,或翱翔在白色的湖面上,为平静的盐湖增添了许多灵动。
盐滩。摄影:何玉涛
盐湖中心有一百多个排列整齐的采盐池,每个池约80米宽,1000米长。池中卤水经过曝晒后结晶成盐,据说,每个池子每年能“长”出20厘米厚的盐,过上三五年,就可以集中采收再生盐了。卤水在结晶过程中会形成千姿百态的盐花,丛丛簇簇立于湖中,将盐湖装点得美轮美奂。湖中还出产被誉为“盐湖之王”的盐根,刚出卤水的盐根多呈大小不等的方块状,颗颗如雪,粒粒如玉。
参观完盐湖,我们一行人来到吉兰泰镇的盐文化博物馆。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幅的浮雕作品,描绘了湖水荡漾,芦苇在风中摇曳的大漠盐湖景象。这里不仅有盐加工的产品展示,还有当地工匠创作的盐雕产品,造型各异,独具特色。
来源:中国旅游报
原标题:沙漠中的“调色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