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国内或香港纽约等地上市,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尤其一些高新企业,一般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但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增长潜力。
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知识产权(IP)既是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标志,又是创业板企业高成长性的基础,可以说知识产权(IP)是这些拟上市企业的“命门”所在。
接下来,专注鱼为你盘点近年来因为知识产权而险些葬送上市之路的十大企业IPO案例上篇。
创源文化IPO:或侵权迪斯尼
2017年6月中旬,创源文化在上市前夕受阻,受阻原因之一,就是迪士尼商标的使用之谜。创源文化2015年招股书显示,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许可纸器时代(创源文化控股子公司)使用其所有的动漫原型和迪斯尼商标,许可使用期限为2015年8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然而在招股书中,创源文化并未对迪士尼商标使用权情况做出只字说明,却仍在招股书的“发行人竞争优势”说明中存有“满足Michaels、Wal-Mart、迪士尼、ACCO BrandsCorporation 等全球知名企业的认证要求”的表述。
创源文化已经不能继续使用迪斯尼商标,但是专注鱼登录Michaels(创源文化前五大客户之一)官网发现,仍有大量迪士尼相关的文具、工艺类产品在售,但是否为创源文化供应,Michaels尚未回复。迪斯尼商标使用问题是否会影响创源IPO结局,我们也尚不得而知。
顺丰上市前夕:陷“嘿客”商标侵权纠纷
2017年2月,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获批,这意味着顺丰控股将登陆A股。然而,眼看着就要上市,顺丰控股旗下的——顺丰嘿客却摊上了商标纠纷,被黑客帝国广告成都有限公司指控顺丰嘿客商标侵权。黑客帝国广告成都有限公司负责人尹先生称早在2003年就申请了“黑客”商标,2005年该商标正式注册。对于商标侵权一事,顺丰委托律师曾涛律师则表示,“嘿客”商标的在先申请人是顺丰,尹先生在顺丰之后申请,但最后批下来的却是尹先生。
根据商标注册原则,对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审查公告时,坚持申请在先为主、使用在先为辅的原则。所以顺丰不认同侵权的说法,顺丰和商标局沟通,希望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最后顺丰“有惊无险”地上市了,但是这一“商标侵权”事件仍给广大的企业提了醒,要注重商标保护,毕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有顺丰这样的好运。
苏州恒久:专利信息披露不实,导致IPO推迟六年
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恒久”)是一家研发生产激光有机光导鼓的民营企业,成立短短几年便发展成为行业内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然而,就在获准创业板公开发行新股的前夜,四项外观技术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因未缴年费导致专利权终止,申明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的两项发明专利也被发现早已失效。
2010年,苏州恒久在上市前夜接到来自监管部门的核查令,成为创业板自开市以来首家因被核查而无法如期上市的公司。其主要原因,便是苏州恒久在招股说明书中对相关专利及专利申请法律状态进行虚假描述,涉嫌虚假上市。被业内称为“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直到2016年,苏州恒久才成功上市。
乔丹体育:商标纠纷导致上市被搁浅
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自2000年成立时即开始使用“乔丹”作为其商号,并取得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核准,其主要使用的“乔丹”商标在2003年前后完成注册。
2011年底,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获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眼看上市在即,然而在2012年2月23日,美国著名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向中国法院起诉“乔丹体育”涉嫌侵犯其姓名权。2016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迈克尔·乔丹享有中文“乔丹”的姓名权,但乔丹体育仍可以使用拼音“QIAODAN”。为此,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不仅IPO进程前途未卜,而且结合目前制造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其因此案遭受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也将难以估量。
乐谱医疗:未及时进行专利变更登记造成出资瑕疵
乐谱医疗于1998年8月25日取得了“经皮腔及冠状动脉成型术的导管”及“扩张血管的支架”的专利权,并以这两项专利技术作为美国WP公司的资产向乐普医疗出资,但是并未办理专利申请人变更登记手续,这两项专利技术于2004年才过户到北京乐普名下,因此,该公司存在着股东出资瑕疵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发行人的利益,从而构成对发行上市的实质性影响。
发行人律师对“是否构成实质性影响”做出了论证。其两项专利技术虽然没有进行变更登记,但是一直由北京乐普占有使用,且在进行变更后,乐普并未支付给原专利权人任何对价,双方从未因为专利权属产生过任何纠纷。
证监会认可了这种解释,北京乐普过会成功,并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专注鱼点评:因为对知识产权的不够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上市前夕突然惊现知产纠纷,对于企业的上市造成一定影响,有些甚至让企业IPO之梦就此破碎。
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成立时间较短,前期规模较小时只专注于发展导致了对知识产权的忽视。然而,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逻辑就是放水养鱼,企业在没有做大做强的时候,没有人在意是否侵权,但是企业一旦融资、上市,权利人往往就会来主张权利,轻者赔偿,重者企业丧失的就是未来的机会。
所以,对企业来说,在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保持对知识产权的敏锐度和关注力,是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