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京城81号》到《中邪》,国产惊悚片如何进入“第三阶段”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京城81号》到《中邪》,国产惊悚片如何进入“第三阶段”

在经历了成本优势的“以小搏大”和制作升级的“大片制作”两个阶段之后,面对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国产惊悚片如何进入内容升级的“第三阶段”?

作者:秦泉

对于国产惊悚片和创作无自由的市场而言,《京城81号》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作品。

“我的预期是两个亿”。在出品方恒业电影创始人陈辉的眼里,《京城81号》是一个现象级作品,也有某些时机的客观因素,但如果第二部能够拿到2亿票房,就能被视为国产惊悚片的又一次胜利。

按照目前的票房增长情况来看,实现陈辉的预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京城81号2》上映前三天,累计票房1.08亿。猫眼在今天给出的最终票房预测是2.67亿。

业内十分关注《京城81号2》的最终票房

实际上,在两部《京城81号》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国产惊悚片保持了数量意义的上涨,2013年全年上映的国产惊悚片为19部,2014的数字为23部,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又增长为46部。但是无论是单片还是整体票房,几乎都进入了萎缩状态,也再未出现票房过亿的作品。

同时,三年前的那部《京城81号》,也让国产惊悚片制造者在发展路线上逐渐分野。一部分电影公司在精细程度和制作在成本上不断“加码”,而另外一波人则继续着原有套路,维持着低成本制作。

在影评人摩西不夜奔看来,内地惊悚片所遇见的困境是清晰的——没有太多的知名导演愿意长期停留在到这个仍然被认为“有些low”的类型片,而只有更自由的创意空间出现时,这个电影类型才有机会真的丰富。

这样的可能至少在2017年依然看不到希望。即便在曾经相对宽松的互联网娱乐内容方面,尺度和审查的红利有可能完全消失,涉及惊悚片的内容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

单个电影在票房意义的成功作用变得相对有限,人们更想看到提供了真正惊悚片价值和创意的作品出现。换句话说,在经历了成本优势的“以小搏大”和制作升级的“大片制作”两个阶段之后,国产惊悚片如何进入内容升级的“第三阶段”?

“打破惊悚片的2亿天花板”

2014年7月上映的《京城81号》获得巨大成功,票房为4.2亿

因此,《京城81号2》的较大意义在于,这部电影的成败关乎着未来惊悚片从业者如何判断未来。“在今天这个环境下,惊悚片这个市场还有没有继续挖掘的可能性”,一位发行过多部惊悚片的从业者对《三声》(ID:tosansheng)说。

在2014年7月《京城81号》取得4.2亿的高票房之后,整整三年时间都没有一部惊悚片打破这个成绩,甚至没有一部惊悚片是破亿的。

陈辉认为2亿才是惊悚片的一个真实天花板,因为他承认前作《京城81号》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第一部我们确实做到了品质上的升级,在上映时它也处在一个完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中,同档期的《小时代》不是一个特别强大的竞争对手”。

“剔除掉运气成分回归到理性,结合市场的体量和容量,如果一部惊悚片票房能够卖到2亿,对国产惊悚片而言就是一个成功”,陈辉对《三声》(ID:tosansheng)说。

根据他的介绍,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约为7000万。这比3年前的前作在制作成本多出了3000万,意味着多出了750个特效镜头,以及新建的1:1比例的“鬼楼”。

第一部“81号”的成功在于其走了一条与以往低质惊悚片截然不同的路线——在服化道方面做了升级,主创团队更有名气。无论给院线还是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就是“这不是一部low的惊悚片”。此后,恒业在惊悚片方面“要么就拍品质相对高的,要么就不拍了”。

即使如此,惊悚片市场依然有太多的不可确定。2017年4月,恒业推出了由林依晨、陈晓、惠英红主演的惊悚片《神秘家族》,这部在制作上延续恒业“高品质”路线的电影票房却不到5000万。这让陈辉对于《京城81号2》的预测稍显犹豫,“也许成绩会比第一部高,也许没有什么突破”。

口碑风险是制作费用提高也无法完全回避的。在《京城81号2》正式上映之后,一些观众对故事依然表达了不满。在第一部中“女主吃药导致的迷幻和惊悚假象”成为受到质疑的设定,这部作品中,“为了吓人而吓人”和“故事太单薄”成为两个主要的火力点,甚至出现部分情节导致全场哄笑的局面。

在摩西不夜奔看来,《京城81号2》前期宣发时延续了前作“品质大片”的路线,这能够吸惊悚片爱好者第一时间前来消费,加上片方的票补保证影片前两日票房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不过,对于这部《京城81号2》而言,更为关键的是两天之后,受到影响的口碑和合格的基础制作,还能让多少消费者进入影院,将决定这部影片的最终票房数字。

也有从业者对“81号2”表示乐观,“这几年观众对于惊悚片的期待值已经降到了冰点,‘81号2’只要是中等偏上的水准,观众还是愿意来看的”。

“以小搏大”的过时和“大片制作”的无效

《京城81号》的票房成功离不开创作团队在《绣花鞋》里对东方式惊悚的运用

在《京城81号》之前,内地惊悚片市场几乎完全处于小成本电影“横行”的时期,也就是惊悚片“以小搏大”的阶段。依靠宣传物料上的的色情和恐怖元素就吸引到了观众。

当时,票房奇迹不大不小的上演着。2008年的《荒村客栈》以300万元投资博回2000万元票房,2009年《午夜出租车》以300万元成本收获1800万元,“低成本高收益”的案例在不断刺激着这个行业,似乎谁都能拍出最能挣钱的那一部。

其中,2012年上映的《笔仙》和《绣花鞋》具有一些讨论价值。前者由韩国导演安兵基执导,获得5800万票房,将惊悚片的票房天花板开始抬高,而《绣花鞋》的意义则是,无论是主创班底还是东方式惊悚,都为《京城81号》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不过,网生内容的兴起对院线惊悚片的冲击很大。因为两者在质量方面差距不大,而网生惊悚片更有优势并且观看便捷。

“如果一个院线电影没有知名演员、没有IP,只凭一个海报或者预告片来吸引观众观看,那么观众为什么不选择网大呢?5块钱、50分钟,你想要的比较新鲜刺激的感官体验都有,不需要通过院线电影来实现”,摩西不夜奔说。

菲尔幕股东尚亚丽在一年前接受《三声》采访时讲述了低成本运作惊悚片的逻辑:受众和体量远小于其他商业类型片,在于大片竞争中存在先天劣势,只能走小成本路子。一位接近菲尔幕的从业者表示,“菲尔幕要拼命压低成本,以前一百万拍一部惊悚片,现在五百万拍九部,同一拨人采用套拍的形式,分散在各个档期上映”。

相比之下,在“后京城81号时代”,更多的国产惊悚电影开始学习《京城81号》的“大片制作”模式,但是也都难言成功。2016年4月,由“京城81号”主创团队(即导演叶伟民、编剧文隽等)创作的《魔宫魅影》开画,票房仅为8000万。同年7月,由上海基美出品,林心如、何润东主演的《魔轮》票房仅仅为784万。

以惊悚片“杀入”市场的新公司也在此时遭遇市场萎缩的残酷事实。2016年,成立一年的酷锐赫兹带来了《张震讲故事之合租屋》,这部影片以近千万的投资在去年7月8日上映时仅拿到了1.94%的排片,最终票房为440万。

酷锐赫兹创始人陈明告诉《三声》(ID:tosansheng),《张震讲故事之合租屋》没有启用明星,而是把更多的财力放在了服化道以及制作上,专门请来为《京城81号2》摄影和《美人鱼》声音后期的非凡影视。

这种努力并未获得足够的回报。“这部电影上映时机不太对,同期《致青春2》、《寒战》和《大鱼海棠》严重挤占了排片,另一方面也和惊悚片市场的陡然下滑有关,演员张一山去年有一部《凄灵室》票房仅为180万,由此可见惊悚片市场的萎靡程度”。

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怪兽+惊悚”模式的奇异影片——这种更为低质的惊悚片更像是录像厅时代的翻版——2014年10月《3D食人虫》以及2015年《异种》上映,前者票房为2252万,后者仅为508万,票房都不高。

“这类模仿好莱坞怪兽惊悚路线的片子,不受市场待见的原因是观众在看过好莱坞此类影片后,并不会对此类国产电影降低要求”,一位电影从业者对《三声》(ID:tosansheng)说道。

“《黑瞳》的目标就是要过4.2亿”

由青年导演马凯拍摄的惊悚片《中邪》备受关注

奇迹是否还有可能上演?如果有,会在哪里?

陈辉将恒业的下一部惊悚片“爆发”作品放在了《黑瞳》上。在买下了这部有妖气漫画网站连载的作品时,陈辉就认为《黑瞳》的目标只有一个——“突破《京城81号》在取得的4.2亿票房成绩”。

“《黑瞳》是点击率排名前三的一个恐怖漫画,我们已经做了两年的剧本,邀请到的也是最顶级的编剧白一總,这部戏中你能够看到的鬼,能够看到的魂也好,僵尸也好,一定不是主角吃药幻想出来的”。

陈辉对《黑瞳》的期待不仅仅在票房上,而是要让这部电影成为国产惊悚片第三阶段的开启作品。“这第三个阶段就是对故事内容本身的高标准要求”。

摩西不夜奔十分期待《中邪》。在2016年西宁First电影展上,看过这部电影的他一直惊奇于这部戏的表现方法。“《中邪》是一个对惊悚片非常有研究的影迷拍出来的。影片的前部分铺垫很好,兼具趣味性并将几位人物的特点刻画出来,后面的惊悚感营造得好,整个故事的架构和讲故事的节奏都很出色”。

《中邪》是由青年导演马凯执导的伪纪录片形恐怖电影,讲述了两位大学生为了探索乡村的迷信文化,一同去山东临沂拍摄一部从算命的角度切入讲述还魂的伪纪录片,但却经历了种种危险的故事。

在经历了两次并不成功的惊悚片拍摄之后,马凯在2015年11月用18天的时间内用11个人的剧组拍摄了《中邪》——前4天还因为收音设备出了故障,没录上音——所有的成本花费仅为7万元人民币。

在2016年于西宁展映之后,我们可以从一些评论中可以看到这部惊悚片的亮点所在。“真实的乡村背景、国产迷信风俗的场景还原、以及整个故事从平常到恐惧的节奏变化”、“对于一部惊悚片来说,《中邪》实现了类型片的胜利——吓到了观众,还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中邪》的魅力不在于成本或者制作优势,而是一个青年导演原创的故事设计。这多少会缓解国产惊悚片在定义上的尴尬处境。在摩西不夜奔看来,国产惊悚片遇见的困境之一在于,其处于整个国产电影行业的最下端,“大家认为惊悚片是一个低配的类型”。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惊悚片市场的狭小造成惊悚片创作人才的不足。而这种情况在国外则恰恰相反,惊悚片是成熟完整的类型片市场,诸多有才华的导演和创作人员在其中体面的工作。

实际上,惊悚片类型非常考验导演的整体功力。在细节方面,空间设计,人物感受、未知恐惧靠近等设计都非常复杂并具有挑战性。

在摩西不夜奔看来,任何类型的电影都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既然内地知名导演在这个类型上不感兴趣,那么就只能寄希望于更年轻的导演用更自由、创意的惊悚故事来丰富这个类型——正如马凯和他的《中邪》。

拿到了《中邪》这个项目的腾讯影业,正是对这部惊悚片的市场潜力看好,对影片进行了“二次创作”上的修改完善和后续的商业化运作。

腾讯影业副总经理陈洪伟在邮件采访中告诉《三声》(ID:tosansheng),《中邪》像一块具有很好潜质的璞玉,腾讯影业请北京电影学院老师王红卫、日本的恐怖片大师一濑隆重给予指导意见,并进行了少量戏份的补拍,由剪辑师孔庆雷完成影片的定剪辑。

目前,这部仅由7万元拍出的小成本惊悚片吸引到了多家电影公司的参与——万达影视、新浪微博、快手、卓然影业,猫眼影业、毒舌电影、新片场、碧海蓝天影业等。用群体的资源去支持一个项目是几大出品方形成的共识。

“正是因为《中邪》是一部低成本的影片,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力,我们才会为他去组合成这样的一个出品方阵容,让影片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可能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京城81号》到《中邪》,国产惊悚片如何进入“第三阶段”

在经历了成本优势的“以小搏大”和制作升级的“大片制作”两个阶段之后,面对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国产惊悚片如何进入内容升级的“第三阶段”?

作者:秦泉

对于国产惊悚片和创作无自由的市场而言,《京城81号》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作品。

“我的预期是两个亿”。在出品方恒业电影创始人陈辉的眼里,《京城81号》是一个现象级作品,也有某些时机的客观因素,但如果第二部能够拿到2亿票房,就能被视为国产惊悚片的又一次胜利。

按照目前的票房增长情况来看,实现陈辉的预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京城81号2》上映前三天,累计票房1.08亿。猫眼在今天给出的最终票房预测是2.67亿。

业内十分关注《京城81号2》的最终票房

实际上,在两部《京城81号》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国产惊悚片保持了数量意义的上涨,2013年全年上映的国产惊悚片为19部,2014的数字为23部,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又增长为46部。但是无论是单片还是整体票房,几乎都进入了萎缩状态,也再未出现票房过亿的作品。

同时,三年前的那部《京城81号》,也让国产惊悚片制造者在发展路线上逐渐分野。一部分电影公司在精细程度和制作在成本上不断“加码”,而另外一波人则继续着原有套路,维持着低成本制作。

在影评人摩西不夜奔看来,内地惊悚片所遇见的困境是清晰的——没有太多的知名导演愿意长期停留在到这个仍然被认为“有些low”的类型片,而只有更自由的创意空间出现时,这个电影类型才有机会真的丰富。

这样的可能至少在2017年依然看不到希望。即便在曾经相对宽松的互联网娱乐内容方面,尺度和审查的红利有可能完全消失,涉及惊悚片的内容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

单个电影在票房意义的成功作用变得相对有限,人们更想看到提供了真正惊悚片价值和创意的作品出现。换句话说,在经历了成本优势的“以小搏大”和制作升级的“大片制作”两个阶段之后,国产惊悚片如何进入内容升级的“第三阶段”?

“打破惊悚片的2亿天花板”

2014年7月上映的《京城81号》获得巨大成功,票房为4.2亿

因此,《京城81号2》的较大意义在于,这部电影的成败关乎着未来惊悚片从业者如何判断未来。“在今天这个环境下,惊悚片这个市场还有没有继续挖掘的可能性”,一位发行过多部惊悚片的从业者对《三声》(ID:tosansheng)说。

在2014年7月《京城81号》取得4.2亿的高票房之后,整整三年时间都没有一部惊悚片打破这个成绩,甚至没有一部惊悚片是破亿的。

陈辉认为2亿才是惊悚片的一个真实天花板,因为他承认前作《京城81号》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第一部我们确实做到了品质上的升级,在上映时它也处在一个完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中,同档期的《小时代》不是一个特别强大的竞争对手”。

“剔除掉运气成分回归到理性,结合市场的体量和容量,如果一部惊悚片票房能够卖到2亿,对国产惊悚片而言就是一个成功”,陈辉对《三声》(ID:tosansheng)说。

根据他的介绍,这部影片的制作成本约为7000万。这比3年前的前作在制作成本多出了3000万,意味着多出了750个特效镜头,以及新建的1:1比例的“鬼楼”。

第一部“81号”的成功在于其走了一条与以往低质惊悚片截然不同的路线——在服化道方面做了升级,主创团队更有名气。无论给院线还是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就是“这不是一部low的惊悚片”。此后,恒业在惊悚片方面“要么就拍品质相对高的,要么就不拍了”。

即使如此,惊悚片市场依然有太多的不可确定。2017年4月,恒业推出了由林依晨、陈晓、惠英红主演的惊悚片《神秘家族》,这部在制作上延续恒业“高品质”路线的电影票房却不到5000万。这让陈辉对于《京城81号2》的预测稍显犹豫,“也许成绩会比第一部高,也许没有什么突破”。

口碑风险是制作费用提高也无法完全回避的。在《京城81号2》正式上映之后,一些观众对故事依然表达了不满。在第一部中“女主吃药导致的迷幻和惊悚假象”成为受到质疑的设定,这部作品中,“为了吓人而吓人”和“故事太单薄”成为两个主要的火力点,甚至出现部分情节导致全场哄笑的局面。

在摩西不夜奔看来,《京城81号2》前期宣发时延续了前作“品质大片”的路线,这能够吸惊悚片爱好者第一时间前来消费,加上片方的票补保证影片前两日票房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不过,对于这部《京城81号2》而言,更为关键的是两天之后,受到影响的口碑和合格的基础制作,还能让多少消费者进入影院,将决定这部影片的最终票房数字。

也有从业者对“81号2”表示乐观,“这几年观众对于惊悚片的期待值已经降到了冰点,‘81号2’只要是中等偏上的水准,观众还是愿意来看的”。

“以小搏大”的过时和“大片制作”的无效

《京城81号》的票房成功离不开创作团队在《绣花鞋》里对东方式惊悚的运用

在《京城81号》之前,内地惊悚片市场几乎完全处于小成本电影“横行”的时期,也就是惊悚片“以小搏大”的阶段。依靠宣传物料上的的色情和恐怖元素就吸引到了观众。

当时,票房奇迹不大不小的上演着。2008年的《荒村客栈》以300万元投资博回2000万元票房,2009年《午夜出租车》以300万元成本收获1800万元,“低成本高收益”的案例在不断刺激着这个行业,似乎谁都能拍出最能挣钱的那一部。

其中,2012年上映的《笔仙》和《绣花鞋》具有一些讨论价值。前者由韩国导演安兵基执导,获得5800万票房,将惊悚片的票房天花板开始抬高,而《绣花鞋》的意义则是,无论是主创班底还是东方式惊悚,都为《京城81号》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不过,网生内容的兴起对院线惊悚片的冲击很大。因为两者在质量方面差距不大,而网生惊悚片更有优势并且观看便捷。

“如果一个院线电影没有知名演员、没有IP,只凭一个海报或者预告片来吸引观众观看,那么观众为什么不选择网大呢?5块钱、50分钟,你想要的比较新鲜刺激的感官体验都有,不需要通过院线电影来实现”,摩西不夜奔说。

菲尔幕股东尚亚丽在一年前接受《三声》采访时讲述了低成本运作惊悚片的逻辑:受众和体量远小于其他商业类型片,在于大片竞争中存在先天劣势,只能走小成本路子。一位接近菲尔幕的从业者表示,“菲尔幕要拼命压低成本,以前一百万拍一部惊悚片,现在五百万拍九部,同一拨人采用套拍的形式,分散在各个档期上映”。

相比之下,在“后京城81号时代”,更多的国产惊悚电影开始学习《京城81号》的“大片制作”模式,但是也都难言成功。2016年4月,由“京城81号”主创团队(即导演叶伟民、编剧文隽等)创作的《魔宫魅影》开画,票房仅为8000万。同年7月,由上海基美出品,林心如、何润东主演的《魔轮》票房仅仅为784万。

以惊悚片“杀入”市场的新公司也在此时遭遇市场萎缩的残酷事实。2016年,成立一年的酷锐赫兹带来了《张震讲故事之合租屋》,这部影片以近千万的投资在去年7月8日上映时仅拿到了1.94%的排片,最终票房为440万。

酷锐赫兹创始人陈明告诉《三声》(ID:tosansheng),《张震讲故事之合租屋》没有启用明星,而是把更多的财力放在了服化道以及制作上,专门请来为《京城81号2》摄影和《美人鱼》声音后期的非凡影视。

这种努力并未获得足够的回报。“这部电影上映时机不太对,同期《致青春2》、《寒战》和《大鱼海棠》严重挤占了排片,另一方面也和惊悚片市场的陡然下滑有关,演员张一山去年有一部《凄灵室》票房仅为180万,由此可见惊悚片市场的萎靡程度”。

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怪兽+惊悚”模式的奇异影片——这种更为低质的惊悚片更像是录像厅时代的翻版——2014年10月《3D食人虫》以及2015年《异种》上映,前者票房为2252万,后者仅为508万,票房都不高。

“这类模仿好莱坞怪兽惊悚路线的片子,不受市场待见的原因是观众在看过好莱坞此类影片后,并不会对此类国产电影降低要求”,一位电影从业者对《三声》(ID:tosansheng)说道。

“《黑瞳》的目标就是要过4.2亿”

由青年导演马凯拍摄的惊悚片《中邪》备受关注

奇迹是否还有可能上演?如果有,会在哪里?

陈辉将恒业的下一部惊悚片“爆发”作品放在了《黑瞳》上。在买下了这部有妖气漫画网站连载的作品时,陈辉就认为《黑瞳》的目标只有一个——“突破《京城81号》在取得的4.2亿票房成绩”。

“《黑瞳》是点击率排名前三的一个恐怖漫画,我们已经做了两年的剧本,邀请到的也是最顶级的编剧白一總,这部戏中你能够看到的鬼,能够看到的魂也好,僵尸也好,一定不是主角吃药幻想出来的”。

陈辉对《黑瞳》的期待不仅仅在票房上,而是要让这部电影成为国产惊悚片第三阶段的开启作品。“这第三个阶段就是对故事内容本身的高标准要求”。

摩西不夜奔十分期待《中邪》。在2016年西宁First电影展上,看过这部电影的他一直惊奇于这部戏的表现方法。“《中邪》是一个对惊悚片非常有研究的影迷拍出来的。影片的前部分铺垫很好,兼具趣味性并将几位人物的特点刻画出来,后面的惊悚感营造得好,整个故事的架构和讲故事的节奏都很出色”。

《中邪》是由青年导演马凯执导的伪纪录片形恐怖电影,讲述了两位大学生为了探索乡村的迷信文化,一同去山东临沂拍摄一部从算命的角度切入讲述还魂的伪纪录片,但却经历了种种危险的故事。

在经历了两次并不成功的惊悚片拍摄之后,马凯在2015年11月用18天的时间内用11个人的剧组拍摄了《中邪》——前4天还因为收音设备出了故障,没录上音——所有的成本花费仅为7万元人民币。

在2016年于西宁展映之后,我们可以从一些评论中可以看到这部惊悚片的亮点所在。“真实的乡村背景、国产迷信风俗的场景还原、以及整个故事从平常到恐惧的节奏变化”、“对于一部惊悚片来说,《中邪》实现了类型片的胜利——吓到了观众,还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中邪》的魅力不在于成本或者制作优势,而是一个青年导演原创的故事设计。这多少会缓解国产惊悚片在定义上的尴尬处境。在摩西不夜奔看来,国产惊悚片遇见的困境之一在于,其处于整个国产电影行业的最下端,“大家认为惊悚片是一个低配的类型”。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惊悚片市场的狭小造成惊悚片创作人才的不足。而这种情况在国外则恰恰相反,惊悚片是成熟完整的类型片市场,诸多有才华的导演和创作人员在其中体面的工作。

实际上,惊悚片类型非常考验导演的整体功力。在细节方面,空间设计,人物感受、未知恐惧靠近等设计都非常复杂并具有挑战性。

在摩西不夜奔看来,任何类型的电影都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既然内地知名导演在这个类型上不感兴趣,那么就只能寄希望于更年轻的导演用更自由、创意的惊悚故事来丰富这个类型——正如马凯和他的《中邪》。

拿到了《中邪》这个项目的腾讯影业,正是对这部惊悚片的市场潜力看好,对影片进行了“二次创作”上的修改完善和后续的商业化运作。

腾讯影业副总经理陈洪伟在邮件采访中告诉《三声》(ID:tosansheng),《中邪》像一块具有很好潜质的璞玉,腾讯影业请北京电影学院老师王红卫、日本的恐怖片大师一濑隆重给予指导意见,并进行了少量戏份的补拍,由剪辑师孔庆雷完成影片的定剪辑。

目前,这部仅由7万元拍出的小成本惊悚片吸引到了多家电影公司的参与——万达影视、新浪微博、快手、卓然影业,猫眼影业、毒舌电影、新片场、碧海蓝天影业等。用群体的资源去支持一个项目是几大出品方形成的共识。

“正是因为《中邪》是一部低成本的影片,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力,我们才会为他去组合成这样的一个出品方阵容,让影片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可能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