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军师联盟》口碑两极化,对三国题材的改编值得借鉴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军师联盟》口碑两极化,对三国题材的改编值得借鉴吗?

仅从目前播出的剧集来看,《军师联盟》的确是一部好剧。但对青年司马懿形象的过度拔高,成为了这部剧的一大缺憾。

作者:任珊

继《白鹿原》之后,又有一部国产剧收获了不俗的口碑,这就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截止到7月6日,《军师联盟》的豆瓣评分为8.4分,评价人数超过2.5万人。这样的口碑,在国产剧中已经算是比较难得的。仅从今年播出的国产剧来看,《军师联盟》的豆瓣评分仅次于《白鹿原》,比上半年的现象级爆款《人民的名义》还高0.1分。

尽管《军师联盟》赢得了高口碑,围绕该剧的争议却不绝于耳。“有明显的历史常识错误”、“洗白司马懿家族”、“人物塑造脸谱化”等问题,成为了观众争议的焦点。《军师联盟》的口碑为何会出现两极化的现象?该剧的改编方式,是否值得后来者借鉴和参考呢?

《军师联盟》口碑两极 赞美与争议齐飞

一直以来,暑期档都是青春剧厮杀的重要时期。正在热播的《楚乔传》、《夏至未至》,即将播出的《我们的少年时代》和《醉玲珑》,都以小鲜肉和高颜值作为最强卖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期口碑最好的国产剧,却是古装权谋剧《军师联盟》。

在豆瓣上,《军师联盟》的评分为8.4分,远超同期播出的《楚乔传》(5.6分)和《夏至未至》(4.3分),也超过了2010年播出的新《三国》(7.5分)。这样的口碑,在近几年的国产剧中算是比较难得的。

近两年来,古装剧口碑遇冷,还频频因为抠图、五毛特效等问题遭遇口诛笔伐,而《军师联盟》完美地避开了这些“雷点”。就已经播出的剧集来看,《军师联盟》整体节奏很快,人物刻画明晰有力,主演演技出彩,台词颇具古韵,服道化也极具历史感。

据了解,《军师联盟》从策划、筹备到制作耗时5年,制作成本高达4亿,光制作就用了333天时间。该剧的监制兼主演吴秀波曾坦言——“这部戏从前期到后期所付出的时间,是曾经拍摄一部戏工作时间的4倍”。从口碑来看,剧组的付出已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翻开硬币的另一面,对《军师联盟》持质疑态度的观众也不在少数。该剧播出不久,就因时间线混乱、人物形象颠覆、某些情节与真实历史不符等问题备受质疑。比如,该剧前几集的三件大事——华佗被曹操处死、曹操颁布《求贤令》、“衣带诏”事件,在剧中几乎同时期发生,在历史记载中却时间相差颇远。剧中将历史事件随意拼贴,引发了观众的吐槽。

除了时间线混乱之外,《军师联盟》对历史人物的重新塑造,也引发了观众的质疑。在观众既往的印象中,司马懿狡诈多疑、心机深沉,曹丕为了最高权力不惜骨肉相残,曹操虽是一代枭雄,却也有生性多疑、滥杀无辜的一面。到了《军师联盟》中,不但曹操和曹丕展现出了更多的人情味,主角司马懿更是被塑造成了一朵“白莲花”,一时间引发了不少争议。

《军师联盟》的最大缺憾是洗白司马懿?

有别于以往的三国题材电视剧,《军师联盟》并不着重展示魏、蜀、吴三足鼎立的纷争乱世,而是从曹魏视角切入,展现了司马懿跌宕起伏的一生,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样也为这部剧招致了不少争议。有观众认为,该剧的最大缺憾,就是对司马懿的“洗白”。

由于《三国演义》流传甚广,观众常常把“演义”和真实历史混淆。在《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十分明显,刘备和诸葛亮代表的蜀汉被奉为正义的一方,而曹操、司马懿等人都是书中的“反派”。因而,在观众的认知中,司马懿被认为是“野心家”的代表,自古至今难以摆脱“老奸巨猾”的个人标签。

在真实历史上,司马懿同样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司马懿是曹魏政权的三朝元老,同时也被视为曹魏政权的“掘墓人”。他晚年发动的高平陵之变,诛灭曹爽三族,成为司马氏掌握曹魏政权的起点。正因为这一历史事件,司马懿背上了“意图篡权”的千古骂名。

如果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还能够解释为形势所迫。他做的另一件阴损事,可就很难“洗白”了。早前征伐辽东公孙渊时,司马懿在襄平城大开杀戒,将城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七千多人全部斩杀,把公孙渊手下的官员也杀了几千个。这种近乎于屠城的行为令人发指,司马懿也因为这件事被网友指斥为“阴损小人”。

到了《军师联盟》中,司马懿却被塑造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才学、忠孝两全,甚至有些“惧内”的形象,难免引发众多质疑。不少观众认为,《军师联盟》里的司马懿太过完美,简直就是在给他“洗白”。甚至有网友笑称,司马懿的主角光环太强,简直跟芈月有一拼。

平心而论,《军师联盟》前半部分的司马懿,主角光环的确十分明显。为了彰显司马懿的聪明才智,编剧不但去掉了“鬼才”贾诩,将贾诩的部分事迹嫁接到司马懿身上,还丑化了和他相关的历史人物,比如把恃才放旷的杨修写成了一个阴险小人。

实际上,出于安全生产的考虑,对主角进行一定的美化,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把主角写成一个全然腹黑的角色,可能这部电视剧都没法过审。更何况,历史上的司马懿在接受曹操征召后,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在任何大事上有任何作为。如果完全还原历史,司马懿的青年时代可以说是无从下笔。为了让司马懿参与到各个事件当中,就只能给他“加戏”。

然而,《军师联盟》中过度美化的司马懿,一身的正义光环,反而失去了这个历史人物本身的魅力。历史上的司马懿,集大奸大忠、大智大勇、坚韧与猥琐等众多品质于一身。司马懿一生都在“自相矛盾”,从韬光养晦到叱咤风云,再到高举屠刀,都与他复杂的性格息息相关。正因为司马懿性格的复杂性,引发了无数后来者的好奇心,也使他有了很多“粉丝”。

这样一个性格多变、经历复杂的历史人物,本身就是极具戏剧性的,他的魅力正在于他的“复杂”。目前来看,《军事联盟》洗掉了司马懿性格上的大部分“黑点”,让司马懿一切的行为都变得正确合理,反而让这个历史人物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如果在电视剧的后半部分,司马懿还能一直“政治正确”下去,可能会让该剧沦为高配版的“杰克苏”。

《军师联盟》对三国题材的改编值得借鉴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动人心魄的著名战役多如牛毛,充满魅力的英雄豪杰也层出不穷。深知观众喜好的影视制作者,自然不会放过这座影视改编的富矿。早在20世纪80年代,内地和香港就各拍过一部名叫《诸葛亮》的电视剧。

当然,真正让三国故事家喻户晓的,还是1994版的《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人物塑造形神兼备,至今仍是一部难以逾越的经典。在这部电视剧之后,虽然也出现了《曹操与蔡文姬》、新《三国》、《赤壁》等众多三国题材影视作品,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却寥寥无几。即使是明星云集的新《三国》,也没能如94版《三国》般成为经典。

相较之下,《军师联盟》无论是从口碑还是讨论热度来看,都属于三国题材影视改编中的佼佼者。这部电视剧对三国题材的改编有哪些可取之处?是否能够成为三国题材影视改编的范本呢?

1、颠覆性的叙述视角

以往的三国题材电视剧中,刘备和诸葛亮是绝对的主角,司马懿、曹操、曹丕等历史人物,都是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因而,刘备必须是宅心仁厚的,诸葛亮必须是才智无双的,而曹操必须是“奸雄”,曹丕必须要“骨肉相残”,司马懿必须是“老奸巨猾”的。

《军师联盟》的叙述角度,颇有些“反套路”的意味。该剧从曹魏视角切入,展现了司马懿跌宕起伏的一生,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站在司马懿的视角,重新叙述三国故事,也为三国的历史人物带来了“翻案”的机会。

剧中,曹操、曹丕、司马懿等历史人物都摆脱了《三国演义》中的刻板印象。曹操成为了乱世中的“改革派”。他以“唯才是举”打破了汉末的阶层固化,“挟天子”是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雄心。以荀彧、崔琰为代表的汉臣,仍然坚守着原有的规则,为此不惜自我牺牲,以生命写就一篇悲凉史诗。

这两种价值观,其实并没有对错之分。这正是《军事联盟》的可贵之处。即使从曹魏视角切入,该剧也没有力图证明曹魏政权的“正义性”,丑化刘备和孙权。乱世之中,没有严格的忠奸之分,只有政治立场的不同,这才是三国该有的样子。

2、从人性化的角度塑造人物

以往的三国题材剧,往往都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军师联盟》中,战争场面简直少得可怜,就连最负盛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也仅仅用几个镜头加旁白一笔带过。《军师联盟》虚写战争,是因为要重点关注战争背后的故事,从人性化的角度塑造历史人物。

实际上,在《三国演义》的原著中,就存在人物脸谱化的问题。正如鲁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写关羽之义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简直变成了“活神仙”,关羽成为了忠义的化身,而曹操成为了“奸诈”的代名词。

《军师联盟》中,大部分主角都摆脱了脸谱化的问题。剧中的曹操有残暴猜忌的一面,也有心怀百姓、惜才爱子的一面。曹丕并非生来残忍,而是小时候无法得到父爱,只有寄希望于最高权力。杨修虽然恃才放旷,却也爱重曹植的善良和才华。在这部剧中,每个角色性格的阴暗面都能够找到一个人性化的解释,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史角度。

3、经典题材的现代化解读

前段时间,《白鹿原》的叫好不叫座,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白鹿原》收视惨淡,主要是因为该剧当下性不足,缺乏对观众心理需求的回应。在这一方面,《军师联盟》的做法是比较值得借鉴的。

在《军师联盟》中,可以看到不少时下流行的元素。该剧的主线剧情是司马懿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正如网游的打怪升级一样,可以给年轻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司马懿和夫人张春华在家斗嘴的桥段,偷学曹操试探自己的桥段,都十分风趣幽默,拉近了历史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这种借助现代语境,对古装题材进行接地气的解读的方式,值得后来者借鉴。

仅从目前播出的剧集来看,《军师联盟》的确是一部好剧。但对青年司马懿形象的过度拔高,成为了这部剧的一大缺憾。在后面的剧情中,司马懿如何完成“黑化”,电视剧又将如何解释司马懿晚年种种“腹黑”的行为,才是电视剧成败的关键。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军师联盟》口碑两极化,对三国题材的改编值得借鉴吗?

仅从目前播出的剧集来看,《军师联盟》的确是一部好剧。但对青年司马懿形象的过度拔高,成为了这部剧的一大缺憾。

作者:任珊

继《白鹿原》之后,又有一部国产剧收获了不俗的口碑,这就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截止到7月6日,《军师联盟》的豆瓣评分为8.4分,评价人数超过2.5万人。这样的口碑,在国产剧中已经算是比较难得的。仅从今年播出的国产剧来看,《军师联盟》的豆瓣评分仅次于《白鹿原》,比上半年的现象级爆款《人民的名义》还高0.1分。

尽管《军师联盟》赢得了高口碑,围绕该剧的争议却不绝于耳。“有明显的历史常识错误”、“洗白司马懿家族”、“人物塑造脸谱化”等问题,成为了观众争议的焦点。《军师联盟》的口碑为何会出现两极化的现象?该剧的改编方式,是否值得后来者借鉴和参考呢?

《军师联盟》口碑两极 赞美与争议齐飞

一直以来,暑期档都是青春剧厮杀的重要时期。正在热播的《楚乔传》、《夏至未至》,即将播出的《我们的少年时代》和《醉玲珑》,都以小鲜肉和高颜值作为最强卖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期口碑最好的国产剧,却是古装权谋剧《军师联盟》。

在豆瓣上,《军师联盟》的评分为8.4分,远超同期播出的《楚乔传》(5.6分)和《夏至未至》(4.3分),也超过了2010年播出的新《三国》(7.5分)。这样的口碑,在近几年的国产剧中算是比较难得的。

近两年来,古装剧口碑遇冷,还频频因为抠图、五毛特效等问题遭遇口诛笔伐,而《军师联盟》完美地避开了这些“雷点”。就已经播出的剧集来看,《军师联盟》整体节奏很快,人物刻画明晰有力,主演演技出彩,台词颇具古韵,服道化也极具历史感。

据了解,《军师联盟》从策划、筹备到制作耗时5年,制作成本高达4亿,光制作就用了333天时间。该剧的监制兼主演吴秀波曾坦言——“这部戏从前期到后期所付出的时间,是曾经拍摄一部戏工作时间的4倍”。从口碑来看,剧组的付出已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翻开硬币的另一面,对《军师联盟》持质疑态度的观众也不在少数。该剧播出不久,就因时间线混乱、人物形象颠覆、某些情节与真实历史不符等问题备受质疑。比如,该剧前几集的三件大事——华佗被曹操处死、曹操颁布《求贤令》、“衣带诏”事件,在剧中几乎同时期发生,在历史记载中却时间相差颇远。剧中将历史事件随意拼贴,引发了观众的吐槽。

除了时间线混乱之外,《军师联盟》对历史人物的重新塑造,也引发了观众的质疑。在观众既往的印象中,司马懿狡诈多疑、心机深沉,曹丕为了最高权力不惜骨肉相残,曹操虽是一代枭雄,却也有生性多疑、滥杀无辜的一面。到了《军师联盟》中,不但曹操和曹丕展现出了更多的人情味,主角司马懿更是被塑造成了一朵“白莲花”,一时间引发了不少争议。

《军师联盟》的最大缺憾是洗白司马懿?

有别于以往的三国题材电视剧,《军师联盟》并不着重展示魏、蜀、吴三足鼎立的纷争乱世,而是从曹魏视角切入,展现了司马懿跌宕起伏的一生,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样也为这部剧招致了不少争议。有观众认为,该剧的最大缺憾,就是对司马懿的“洗白”。

由于《三国演义》流传甚广,观众常常把“演义”和真实历史混淆。在《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十分明显,刘备和诸葛亮代表的蜀汉被奉为正义的一方,而曹操、司马懿等人都是书中的“反派”。因而,在观众的认知中,司马懿被认为是“野心家”的代表,自古至今难以摆脱“老奸巨猾”的个人标签。

在真实历史上,司马懿同样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司马懿是曹魏政权的三朝元老,同时也被视为曹魏政权的“掘墓人”。他晚年发动的高平陵之变,诛灭曹爽三族,成为司马氏掌握曹魏政权的起点。正因为这一历史事件,司马懿背上了“意图篡权”的千古骂名。

如果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还能够解释为形势所迫。他做的另一件阴损事,可就很难“洗白”了。早前征伐辽东公孙渊时,司马懿在襄平城大开杀戒,将城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七千多人全部斩杀,把公孙渊手下的官员也杀了几千个。这种近乎于屠城的行为令人发指,司马懿也因为这件事被网友指斥为“阴损小人”。

到了《军师联盟》中,司马懿却被塑造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才学、忠孝两全,甚至有些“惧内”的形象,难免引发众多质疑。不少观众认为,《军师联盟》里的司马懿太过完美,简直就是在给他“洗白”。甚至有网友笑称,司马懿的主角光环太强,简直跟芈月有一拼。

平心而论,《军师联盟》前半部分的司马懿,主角光环的确十分明显。为了彰显司马懿的聪明才智,编剧不但去掉了“鬼才”贾诩,将贾诩的部分事迹嫁接到司马懿身上,还丑化了和他相关的历史人物,比如把恃才放旷的杨修写成了一个阴险小人。

实际上,出于安全生产的考虑,对主角进行一定的美化,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把主角写成一个全然腹黑的角色,可能这部电视剧都没法过审。更何况,历史上的司马懿在接受曹操征召后,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在任何大事上有任何作为。如果完全还原历史,司马懿的青年时代可以说是无从下笔。为了让司马懿参与到各个事件当中,就只能给他“加戏”。

然而,《军师联盟》中过度美化的司马懿,一身的正义光环,反而失去了这个历史人物本身的魅力。历史上的司马懿,集大奸大忠、大智大勇、坚韧与猥琐等众多品质于一身。司马懿一生都在“自相矛盾”,从韬光养晦到叱咤风云,再到高举屠刀,都与他复杂的性格息息相关。正因为司马懿性格的复杂性,引发了无数后来者的好奇心,也使他有了很多“粉丝”。

这样一个性格多变、经历复杂的历史人物,本身就是极具戏剧性的,他的魅力正在于他的“复杂”。目前来看,《军事联盟》洗掉了司马懿性格上的大部分“黑点”,让司马懿一切的行为都变得正确合理,反而让这个历史人物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如果在电视剧的后半部分,司马懿还能一直“政治正确”下去,可能会让该剧沦为高配版的“杰克苏”。

《军师联盟》对三国题材的改编值得借鉴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动人心魄的著名战役多如牛毛,充满魅力的英雄豪杰也层出不穷。深知观众喜好的影视制作者,自然不会放过这座影视改编的富矿。早在20世纪80年代,内地和香港就各拍过一部名叫《诸葛亮》的电视剧。

当然,真正让三国故事家喻户晓的,还是1994版的《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人物塑造形神兼备,至今仍是一部难以逾越的经典。在这部电视剧之后,虽然也出现了《曹操与蔡文姬》、新《三国》、《赤壁》等众多三国题材影视作品,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却寥寥无几。即使是明星云集的新《三国》,也没能如94版《三国》般成为经典。

相较之下,《军师联盟》无论是从口碑还是讨论热度来看,都属于三国题材影视改编中的佼佼者。这部电视剧对三国题材的改编有哪些可取之处?是否能够成为三国题材影视改编的范本呢?

1、颠覆性的叙述视角

以往的三国题材电视剧中,刘备和诸葛亮是绝对的主角,司马懿、曹操、曹丕等历史人物,都是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因而,刘备必须是宅心仁厚的,诸葛亮必须是才智无双的,而曹操必须是“奸雄”,曹丕必须要“骨肉相残”,司马懿必须是“老奸巨猾”的。

《军师联盟》的叙述角度,颇有些“反套路”的意味。该剧从曹魏视角切入,展现了司马懿跌宕起伏的一生,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站在司马懿的视角,重新叙述三国故事,也为三国的历史人物带来了“翻案”的机会。

剧中,曹操、曹丕、司马懿等历史人物都摆脱了《三国演义》中的刻板印象。曹操成为了乱世中的“改革派”。他以“唯才是举”打破了汉末的阶层固化,“挟天子”是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雄心。以荀彧、崔琰为代表的汉臣,仍然坚守着原有的规则,为此不惜自我牺牲,以生命写就一篇悲凉史诗。

这两种价值观,其实并没有对错之分。这正是《军事联盟》的可贵之处。即使从曹魏视角切入,该剧也没有力图证明曹魏政权的“正义性”,丑化刘备和孙权。乱世之中,没有严格的忠奸之分,只有政治立场的不同,这才是三国该有的样子。

2、从人性化的角度塑造人物

以往的三国题材剧,往往都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军师联盟》中,战争场面简直少得可怜,就连最负盛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也仅仅用几个镜头加旁白一笔带过。《军师联盟》虚写战争,是因为要重点关注战争背后的故事,从人性化的角度塑造历史人物。

实际上,在《三国演义》的原著中,就存在人物脸谱化的问题。正如鲁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写关羽之义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简直变成了“活神仙”,关羽成为了忠义的化身,而曹操成为了“奸诈”的代名词。

《军师联盟》中,大部分主角都摆脱了脸谱化的问题。剧中的曹操有残暴猜忌的一面,也有心怀百姓、惜才爱子的一面。曹丕并非生来残忍,而是小时候无法得到父爱,只有寄希望于最高权力。杨修虽然恃才放旷,却也爱重曹植的善良和才华。在这部剧中,每个角色性格的阴暗面都能够找到一个人性化的解释,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史角度。

3、经典题材的现代化解读

前段时间,《白鹿原》的叫好不叫座,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白鹿原》收视惨淡,主要是因为该剧当下性不足,缺乏对观众心理需求的回应。在这一方面,《军师联盟》的做法是比较值得借鉴的。

在《军师联盟》中,可以看到不少时下流行的元素。该剧的主线剧情是司马懿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正如网游的打怪升级一样,可以给年轻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司马懿和夫人张春华在家斗嘴的桥段,偷学曹操试探自己的桥段,都十分风趣幽默,拉近了历史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这种借助现代语境,对古装题材进行接地气的解读的方式,值得后来者借鉴。

仅从目前播出的剧集来看,《军师联盟》的确是一部好剧。但对青年司马懿形象的过度拔高,成为了这部剧的一大缺憾。在后面的剧情中,司马懿如何完成“黑化”,电视剧又将如何解释司马懿晚年种种“腹黑”的行为,才是电视剧成败的关键。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