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颓靡了大半年,很多人猜想今年电影市场会不会像16年一样在下半年逆袭。而在可能给下半年票房加砝码的待上映电影中,《悟空传》绝对算是重头戏,在各售票APP已有70多万人次标记“想看”。
来源:大众点评
来源:猫眼
来源:糯米
这样一部万众期待、潜力巨大的片子,竟然提前“公映了”!当然,不是以正版的形式。
这是继《人民的名义》、《欢乐颂2》之后又一严重资源泄漏事件,可以说这次泄露事件性质比之前要恶劣很多。《人民的名义》是在播出后泄露的送审样片,而《悟空传》泄露的却是制作过程中的原始影视数据。
上映前夕,《悟空传》无特效全片遭泄露
距离《悟空传》上映还有四天,但是今天有人发现在网上竟然可以找到完整的、未添加过特效的《悟空传》资源。
与《人民的名义》泄露样片不同,《悟空传》泄的是没有后期特效的片源,通过水印可以清楚地看到,负责这部分剪辑的是派华公司的廖旭。屏幕上方还有详细的特效解释和要求。
根据专业解释:这种片源也被称作“Workprint”(不等同于“CAM”、“TS”、“TC”、“SCR”、“9区”等概念)。
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泄片,这种片源泄露的危害在于:由于这往往是未完成的影片版本,所以通过它可以一窥不少内部工作内容,从而了解影片的制作思路和原理。这也是为什么说这次泄露事件及其恶劣的原因。
恶劣泄片事件,谁是始作俑者?
影片泄露一般有三种可能:
-
影视制作方泄露
-
审核方泄露送审样片
-
三方潜入前两方盗资源
显然,此次泄露跟审片无关,跟制作的关系最大。一般情况下,CG制作所经过流程如下:
角色设定→建造3D高模和场景→上uv贴图(也就是设计二维平面贴图)→骨骼绑定→分镜制作动画→集成角色植入场景→特效师加入特效及渲染→然后剪辑粗片→后期处理及配音和调色。
多达进10个流程,而每个流程就像工厂的流水线制作一样,都需要一个小组完成,角色概念设定是由插画师来完成,建模师是来完成建造粗模,骨骼绑定有特定的动画师,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部门去负责,如剪辑组、特效组、拟音组等等。
根据泄露片源,当时负责制作的人应该是廖旭,小编查了一下,缪旭则可能与某影视工业网站所报道的“合声创影资深拟音师缪旭”为同一人,此人曾参与创作了《赤壁》《保持通话》等数百步院线电影的拟音(使用人工发声器模拟影片中所需要的音响效果)。
也就是说,这个版本很可能是在2017年3月27日,由某家公司交接给派华传媒进行拟音的过程中遭遇泄露的。
当然,这并不能确定谁是始作俑者,但是如果这不是三方恶意侵入事件,出现问题的环节已经很清楚了。
每逢盗版必有“声明”,可是声明能改变盗版猖獗的现状吗?
当大家去联系这些人买资源的时候,不知有几个人想过,他们手里的资源是怎么来的?
只有两种可能……买的或者盗的。涉及此次泄片事件的派华公司并不是什么不知名的“野鸡公司”,这个成立于2007年的公司已经先后参加了《智取威虎山》,《捉妖记》等知名电影的制作、还曾参与过《拆弹专家》后期制作,《莽荒纪》预告片等的制作。
这样的公司,无论是出现哪种情况都有些让人无法接受。无论怎么说,我们看到必然只是冰山一角,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我们无从得知。
根据经验,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会义愤填膺的发表言论,喊出“支持正版,打击盗版”的口号,或者就是发表“声明”。
不得不说,这些很感人,但是没什么用,中国影视盗版现象猖獗之态已愈发严重。靠口号和声明并不能改善中国影视市场盗版乱状。
其实这种情况之前并不是没有过,《现代启示录》的Workprint版本也曾遭泄露。不过这种片源并不一定是最终的成片,就像《现代启示录》的Workprint版本时长达到289分钟,终极版的DVD影片只有202分钟。
所以网友们在网上观看的无特效版的《悟空传》故事内容与最终影院版是否一样还未可知,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盗版的“半成品”根本没有办法满足真正期待部片子的观众。因为这种workprint版本实在是不适合你作为一个影视观赏者的角度去看。
很多人对那个仰天大笑说道: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从此踏破南天一去不返的悟空形象充满了期待,而观看没有特效的Workprint版本的感觉就像是,你盛装打扮准备开始充满期待地开始享受一顿大餐,却发现所有的菜品没有放调料……
所以,就像真正的美食家会以挑剔的眼光去品每一道菜品,真正的观众也不会为了几十块钱委屈自己向盗版妥协。
本文由网络大电影整理自网络公开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