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用性价比打破入门门槛,砖块积木的目标是让积木“全民可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用性价比打破入门门槛,砖块积木的目标是让积木“全民可玩”

“积木玩法不应该是有门槛的,希望把它的门槛降的越低越好,所有人都能玩。”

作者 | 黄云腾

这是三声报道的第243家创公司

大多数传统生意缺乏想像空间的原因之一,是门槛太低。但砖块积木创始人兼COO张晓亮认为这完全不是问题。

在张晓亮看来,积木最重要的是其开放性和可玩性。“我们做的就是没有门槛。”张晓亮告诉《三声》(ID:tosansheng),“买1000件、2000件他也能玩,100、200块钱他在家里啥也搭的出来,你买个3000件、5000件更是,你想搭多大的都能搭出来,就是这个概念。”

积木在传统意义上一直被归为玩具品类。受益于近年来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与消费能力的明显增长,包括乐高等积木品牌正在打破这个市场给外界塑造的固有印象。根据财报显示,2016年乐高营业收入达到53.9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6%,其中中国市场销售增速超过25%。

在这种前提下,积木品牌要在国内拓宽市场,需要寻找更多的区别优势。来自上海的砖块积木目前正在试图突破乐高造成的产业天花板。

砖块积木成立于2016年,三位创始人此前分别来自于建筑与地产行业,因在工作中发现市场需求而成立砖块积木。目前砖块积木的主要业务包括销售积木的基础颗粒,并通过推送教程与举行比赛等方式进行社群运营。

而不同于乐高打出的消费升级或品牌化的概念,砖块积木一早将自己的品牌定位确立在“全民可玩”。“这本来就是一个全民可玩的东西,就像其他的运动,或者其他的宅文化之类的运动,它都是全民可以参与的。”张晓亮告诉《三声》(ID:tosansheng),“像孩子能把积木当玩具玩,大人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创客工具来玩,建筑师可以拿它当做一个工作的工具来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广泛的。”

性价比提升“参与感”

砖块积木的玩家作品

大部分人对积木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全球知名品牌乐高。砖块积木的几位创始人也都是其拥趸。张晓亮第一次接触乐高是在初中,并在当时就对乐高和积木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单单是那个时候,到现在为止我觉得都是一样的,乐高你说它是玩具,它也是玩具,但是它更像一个轻奢品。”他说。

得益于近几年消费需求和IP化趋势的增长,乐高开始开发电影、模型等衍生产业。同时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乐高意味着某种消费需求和品质标签。在过去一年,乐高营业收入达到53.9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销售增速超过25%。一款乐高与迪士尼合作的积木模型也卖到上百元左右。

而中国的积木市场潜力尚待挖掘,砖块积木希望用性价比作为切入点,强化用户本身对积木产生的“参与感”。

根据张晓亮介绍,目前砖块积木主要是网上出售搭建积木所需的基础颗粒,并希望通过销售渠道来提升用户体验。基础颗粒是搭建积木的基本单位。“我们目前采取直销模式,以后也会坚持。乐高以及其他一些国产品牌,经销网络中包括很多的分销商、代理商,价格中至少有40%的渠道成本。我们将这块直接返利给客户,所以从性价比来说,哪怕将来有无数的竞争对手夹攻下,我们也能保持我们的优势。”

性价比是目前砖块积木主打的优势之一。根据张晓亮介绍,砖块积木目前已经有一条自己的生产链,确保基础颗粒的价格能够与产品质量达到平衡,“我们自己核算过,出厂的成本占到售价的50%以上,其他厂家可能出厂成本只有10%、20%,它要保证70%以上的毛利。我们现在基本上出厂也就是50%左右的毛利,客户不会为我们的渠道商支付成本,也不会为我们的营销去支付成本,它其实支付价格50%以上来源于这个产品。”

而从张晓亮的角度看来,性价比更大的价值在于拓宽积木这一产品的参与感。

以乐高为首的积木品牌目前在市面上占据绝对主流,也造成积木这个产品本身的消费门槛。张晓亮认为性价比能够突破这一局限,拓宽积木的消费人群。“这本来就是一个全民可玩的东西,就像其他的运动,或者其他的宅文化之类的运动,它都是全民可以参与的。”张晓亮告诉《三声》(ID:tosansheng)。

为此,砖块积木会不定期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推送相关教程和举行比赛,以此带动消费者对积木进行DIY的热情。

直接盈利的社群模式

砖块积木目前正在运营社群,积累用户量,比赛成为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方式

砖块积木诞生于2016年,目前已经积累起一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用户群。根据张晓亮介绍,目前砖块积木有多个微信群,里面由砖块积木的用户组成,微信群由砖块积木的团队进行运营,后者会不定期在群里分享教程和相关内容。

“包括教程,玩家作品的分享,可能还会有一些线下的活动来召集他们参与,另外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竞赛,还有对乐高的大咖或者一些玩的比较好的玩家做的专访,这几部分内容。基本上每周有三到五篇的更新频率,目前来说从这个阅读比例来说,我们应该算是蛮高的,基本上能达到20%以上。”张晓亮告诉《三声》(ID:tosansheng)。

而在希望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优势的前提下,砖块积木选择把筹码押注在社群运营上。

根据张晓亮介绍,目前砖块积木的主要用户群来自老用户的口碑相传,相似的用户属性决定了砖块积木在社群运营上有一定优势。未来砖块积木的一个重点方向就是积累用户与研发APP等聚合平台,实现价值变现。“我们希望累计用户量。”张晓亮表示,“现在只有1万多,不到2万,达到了十几万、二十几万、三十几万,甚至小100万,我们的内容会瞬间形成病毒传播的效果。”

砖块积木的APP的筹划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不过张晓亮已经为其构设好相对完整的商业逻辑。在积累到足够用户量的前提下,“最简单的就是我们的电商,我们希望这个东西是能直接变现的,直接上App会走很多弯路,它至少有两年、三年,甚至五年非盈利时期的周期,我们这个社群它只要上线了,它就是直接盈利的,它不会有非盈利周期。”张晓亮告诉《三声》(ID:tosansheng)。砖块积木还将为此在将来开启线下快闪店等宣传模式,希望争取到更多用户群体。

目前砖块积木还处于创业的早期阶段,团队也在寻求更多资源对接的可能性。对于张晓亮而言,目的则始终一致。“我们做这个事情的初衷,是积木不应该有门槛,希望把它的门槛降的越低越好,所有人都能玩,而不是‘这个是给孩子玩的’,或者说这个东西太难了。”张晓亮表示,“我更希望大家看到这个东西是感觉蛮有意思的,都有想尝试一下的冲动,它才是可持续的市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用性价比打破入门门槛,砖块积木的目标是让积木“全民可玩”

“积木玩法不应该是有门槛的,希望把它的门槛降的越低越好,所有人都能玩。”

作者 | 黄云腾

这是三声报道的第243家创公司

大多数传统生意缺乏想像空间的原因之一,是门槛太低。但砖块积木创始人兼COO张晓亮认为这完全不是问题。

在张晓亮看来,积木最重要的是其开放性和可玩性。“我们做的就是没有门槛。”张晓亮告诉《三声》(ID:tosansheng),“买1000件、2000件他也能玩,100、200块钱他在家里啥也搭的出来,你买个3000件、5000件更是,你想搭多大的都能搭出来,就是这个概念。”

积木在传统意义上一直被归为玩具品类。受益于近年来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与消费能力的明显增长,包括乐高等积木品牌正在打破这个市场给外界塑造的固有印象。根据财报显示,2016年乐高营业收入达到53.9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6%,其中中国市场销售增速超过25%。

在这种前提下,积木品牌要在国内拓宽市场,需要寻找更多的区别优势。来自上海的砖块积木目前正在试图突破乐高造成的产业天花板。

砖块积木成立于2016年,三位创始人此前分别来自于建筑与地产行业,因在工作中发现市场需求而成立砖块积木。目前砖块积木的主要业务包括销售积木的基础颗粒,并通过推送教程与举行比赛等方式进行社群运营。

而不同于乐高打出的消费升级或品牌化的概念,砖块积木一早将自己的品牌定位确立在“全民可玩”。“这本来就是一个全民可玩的东西,就像其他的运动,或者其他的宅文化之类的运动,它都是全民可以参与的。”张晓亮告诉《三声》(ID:tosansheng),“像孩子能把积木当玩具玩,大人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创客工具来玩,建筑师可以拿它当做一个工作的工具来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广泛的。”

性价比提升“参与感”

砖块积木的玩家作品

大部分人对积木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全球知名品牌乐高。砖块积木的几位创始人也都是其拥趸。张晓亮第一次接触乐高是在初中,并在当时就对乐高和积木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单单是那个时候,到现在为止我觉得都是一样的,乐高你说它是玩具,它也是玩具,但是它更像一个轻奢品。”他说。

得益于近几年消费需求和IP化趋势的增长,乐高开始开发电影、模型等衍生产业。同时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乐高意味着某种消费需求和品质标签。在过去一年,乐高营业收入达到53.9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销售增速超过25%。一款乐高与迪士尼合作的积木模型也卖到上百元左右。

而中国的积木市场潜力尚待挖掘,砖块积木希望用性价比作为切入点,强化用户本身对积木产生的“参与感”。

根据张晓亮介绍,目前砖块积木主要是网上出售搭建积木所需的基础颗粒,并希望通过销售渠道来提升用户体验。基础颗粒是搭建积木的基本单位。“我们目前采取直销模式,以后也会坚持。乐高以及其他一些国产品牌,经销网络中包括很多的分销商、代理商,价格中至少有40%的渠道成本。我们将这块直接返利给客户,所以从性价比来说,哪怕将来有无数的竞争对手夹攻下,我们也能保持我们的优势。”

性价比是目前砖块积木主打的优势之一。根据张晓亮介绍,砖块积木目前已经有一条自己的生产链,确保基础颗粒的价格能够与产品质量达到平衡,“我们自己核算过,出厂的成本占到售价的50%以上,其他厂家可能出厂成本只有10%、20%,它要保证70%以上的毛利。我们现在基本上出厂也就是50%左右的毛利,客户不会为我们的渠道商支付成本,也不会为我们的营销去支付成本,它其实支付价格50%以上来源于这个产品。”

而从张晓亮的角度看来,性价比更大的价值在于拓宽积木这一产品的参与感。

以乐高为首的积木品牌目前在市面上占据绝对主流,也造成积木这个产品本身的消费门槛。张晓亮认为性价比能够突破这一局限,拓宽积木的消费人群。“这本来就是一个全民可玩的东西,就像其他的运动,或者其他的宅文化之类的运动,它都是全民可以参与的。”张晓亮告诉《三声》(ID:tosansheng)。

为此,砖块积木会不定期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推送相关教程和举行比赛,以此带动消费者对积木进行DIY的热情。

直接盈利的社群模式

砖块积木目前正在运营社群,积累用户量,比赛成为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方式

砖块积木诞生于2016年,目前已经积累起一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用户群。根据张晓亮介绍,目前砖块积木有多个微信群,里面由砖块积木的用户组成,微信群由砖块积木的团队进行运营,后者会不定期在群里分享教程和相关内容。

“包括教程,玩家作品的分享,可能还会有一些线下的活动来召集他们参与,另外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竞赛,还有对乐高的大咖或者一些玩的比较好的玩家做的专访,这几部分内容。基本上每周有三到五篇的更新频率,目前来说从这个阅读比例来说,我们应该算是蛮高的,基本上能达到20%以上。”张晓亮告诉《三声》(ID:tosansheng)。

而在希望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优势的前提下,砖块积木选择把筹码押注在社群运营上。

根据张晓亮介绍,目前砖块积木的主要用户群来自老用户的口碑相传,相似的用户属性决定了砖块积木在社群运营上有一定优势。未来砖块积木的一个重点方向就是积累用户与研发APP等聚合平台,实现价值变现。“我们希望累计用户量。”张晓亮表示,“现在只有1万多,不到2万,达到了十几万、二十几万、三十几万,甚至小100万,我们的内容会瞬间形成病毒传播的效果。”

砖块积木的APP的筹划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不过张晓亮已经为其构设好相对完整的商业逻辑。在积累到足够用户量的前提下,“最简单的就是我们的电商,我们希望这个东西是能直接变现的,直接上App会走很多弯路,它至少有两年、三年,甚至五年非盈利时期的周期,我们这个社群它只要上线了,它就是直接盈利的,它不会有非盈利周期。”张晓亮告诉《三声》(ID:tosansheng)。砖块积木还将为此在将来开启线下快闪店等宣传模式,希望争取到更多用户群体。

目前砖块积木还处于创业的早期阶段,团队也在寻求更多资源对接的可能性。对于张晓亮而言,目的则始终一致。“我们做这个事情的初衷,是积木不应该有门槛,希望把它的门槛降的越低越好,所有人都能玩,而不是‘这个是给孩子玩的’,或者说这个东西太难了。”张晓亮表示,“我更希望大家看到这个东西是感觉蛮有意思的,都有想尝试一下的冲动,它才是可持续的市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