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周期依然难胜美国 新教练带得动东京周期的中国女排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周期依然难胜美国 新教练带得动东京周期的中国女排吗?

中美女排这对苦主的对抗,将成为东京奥运周期的主旋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昆山站,中国女排0-3不敌美国,以2胜1负的成绩屈居亚军。继里约奥运周期后,中国女排难胜美国的魔咒依旧延续。

2015年世界杯夺冠、2016年里约夺金,以朱婷、张常宁和龚翔宇“三驾马车”为核心的主力阵容,平均年龄只有20岁出头,在整个东京奥运周期都是当打之年。世界排坛都一度认为,年轻的中国女排有机会构建一个“王朝”。

然而,执行教练安家杰上任之后,国家队扑朔迷离的定位,以及在技战术和用人层面所暴露的问题,都不容小觑。2017年女排并没有世界大赛,但留给2018年世锦赛、2019年世界杯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时间,并不如想象中充裕。整个中国女排的形势,也并非那般高枕无忧。

全新周期 但苦主美国还在

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的两大苦主曾经是巴西和美国。

面对巴西,中国女排一度从2008年开始经历了包括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和大奖赛在内的18连败,直到7年之后的大奖赛澳门站,她们才用一场直落三局的完胜终结了这一尴尬纪录。同一年的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巴西女排,战绩、状态、交锋记录都处于劣势的中国女排完成了3-2的最经典逆转,为最终的夺冠扫清了障碍。

全新的东京奥运周期,重新集结的巴西队只剩下了5位以替补身份参加过里约奥运的成员,且她们的平均年龄都达到30岁左右。尽管在瑞士女排精英赛中,这支新桑巴军团战胜了以年轻球员为主的中国女排,但当大奖赛中与塞尔维亚主力碰主力的时候,她们的弱点便暴露无遗:无论在速度和强攻方面,这套阵容都远不及那支经历了北京和伦敦奥运的“黄金一代”,最终巴西0-3脆败。也许,瑞士赛的冠军恐怕是巴西女排在国际大赛的最后辉煌。

只是,中国女排的另一个苦主美国队,似乎依旧是新周期中的一道坎。

美国女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在三大赛成绩不俗,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以及2014年女排世锦赛亚军的傲人战绩,让她们在世界排名暂居第一。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郎平麾下的大国家队从来没有在真正的较量中打败过美国女排。世锦赛决赛,中国女排1-3不敌美国,成就了对方的首个世锦赛冠军;而世界杯和奥运会中,中国女排虽然都最终夺冠,但是在和美国的交手中还是分别以0-3和1-3完败——两项大赛,美国女排的冠军之路全部被塞尔维亚女排阻击。

2015年的世界杯中,美国女排先是苦战五局以2-3不敌塞尔维亚,此后她们又0-3完败俄罗斯;相反,中国女排则在不敌美国后连战连捷,最终以10胜1负的成绩在单循环赛制的世界杯中笑到最后。一年后的里约奥运,尽管美国女排在小组赛中完胜中国,然而她们却在半决赛中再次被塞尔维亚击败,比分也依旧是熟悉的2-3;中国女排则在磕磕绊绊地小组出线后连克巴西、荷兰和塞尔维亚,时隔12年后重夺奥运冠军。

来到新周期,美国女排经历了更大的换血,主力二传格拉斯结婚休战,老将哈默托和自由人班瓦瑟退役,选择上学的洛维也暂时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再加上今年是大赛轮空年的缘故,包括阿金拉德沃、希尔和拉尔森等主力,也并未随国家队征战。结果,在参加大奖赛的18人名单中,经历过里约奥运会的只剩下了接应墨菲和二传劳埃德,首次入选国家队的更是多达8人。

然而不同于巴西的强弩之末,主教练基拉里的留任,让美国队原有的“高快结合”特点依旧一脉相承;此外,补强的新球员几乎都是基拉里从高校联赛崭露头角的年轻一代中兼收并蓄,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适应能力上,这些二十四五岁的新人都优势明显。于是,虽然人员更新不少,但这些敢打敢拼的球员依旧保持了美国队进攻速度快、副攻进攻硬朗、整体拦防比较出色等优点,也就难怪在新周期开始之后,美国女排依旧来势汹汹。

在昆山站三战全胜之前,美国队还在不久前的泛美杯的比赛中,以七战全胜的战绩夺得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周期各项赛事保持全胜的队伍,只有美国和塞尔维亚。不过,考虑到塞尔维亚等欧洲劲旅面对中国女排一向输多赢少,经历着人员调整的巴西女排正日薄西山,因此,“又高又快”的美国队仍然是新周期里中国女排真正意义上的最强对手。中美对抗,也将成为新周期的主旋律。本周末的澳门站,中美女排的“主旋律”之争也将二度上演。

朱婷的现象级表现,难掩中国女排进攻疲软的事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正视问题 一传急需解决

昆山站中,中国女排暴露最多的,便是一传、进攻和拦网方面的不足。

作为打好一攻的前提和基础,一传可谓是各支球队的生命线。然而,中国女排的生命线却在昆山站的比赛中漏洞百出。据统计,三场比赛下来,中国女排的一传中有70%都只是半到位的状态,这就直接从攻守两段限制了球队的得分,导致球队在关键球方面屡出问题。进攻环节,一传的不力直接导致了二传很难有效地组织出流畅的进攻,只能依靠个人能力进行定点强攻;防守环节,队员在预判、取位、移动速度方面的劣势,也让对方的进攻屡试不爽。总之,要想摆脱美国女排的魔咒,继续延续自己的霸主地位,一传这项基本功是中国女排急需保障的重点。

当然,缺少了一传做保障,中国队自然也无法在进攻方面稳定输出。尽管首战面对意大利,朱婷的登场率领球队连拿7分锁定胜局;尽管次战与俄罗斯交手,朱婷又在大比分1-2落后之时临危救主,凭借决胜局90%以上的扣球成功率助球队反败为胜,但这位新任女排队长“定海神针”般的高效进攻,却依旧难以掩盖中国女排全队进攻疲软的事实。3-1战胜意大利的开门红,中国队在进攻环节竟以41-50输了9分;此后对阵俄罗斯,朱婷在登场一节半的时间里率领球队拿下了63分的进攻得分,但依旧比对手少了3分;收官战不敌美国一役,中国队扣球得到43分,仍比对手少了7分。

进攻缺乏新意、效率不高,是中国女排进攻疲软的原因。尤其是在与美国队的比赛中,当朱婷不在场上的时候,中国女排的进攻手段多是斜线进攻这种“大力出奇迹”的蛮打,轻吊、变线、长线、打手出界等其他手段则很难打出,因此每当出现多回合的对攻,中国女排的进攻总是被对方防起。反观对手美国女排,则是在力量、速度和战术变化等进攻多样性方面更胜一筹。此外,球队的集中时间不长,整体的攻传默契还有待磨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女排的进攻乏术。

在保证自己进攻的前提下,中国女排还需要降低对手的一攻得分率,这就需要球队通过拦网来抑制对手。然而,肩负拦网重任的四名副攻,却并未交出满意的答卷,三场昆山站的比赛中,她们的拦网得分只有12分。尤其是当面对美国队快速拉开的打法,中国女排的拦网漏洞尤其突出。在颜妮和徐云丽两位老将逐渐淡出国家队的情况下,以袁心玥等年轻球员为主的副攻线,在拦网方面的预判、速度、取位、时机和手型等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女排在昆山站只依靠拦网得到了12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任人唯亲 新帅用人遭疑

早在新一届中国女排大名单公布之后,安家杰所执教的山东女排就以5名球员成为了国手最多的球队。要知道,上赛季的联赛中,山东女排的成绩并不理想,甚至险些要去打保级大战;反观联赛冠军江苏女排,也只有刁琳宇、王辰玥和许若亚三人入选,且这三位新科冠军的主力,全都与大奖赛昆山站的14人名单无缘。一时之间,关于安家杰“假公济私、任人唯亲”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外界对安家杰的用人质疑,其实并非毫无道理,因为上一个里约奥运周期,郎平已经通过“一年一新人”的发掘,形成了如今“朱袁张龚”的进攻框架:

2013年4月,当郎平重掌中国女排教鞭之时,还是国青一员的朱婷在同一年的瑞士精英赛中横空出世。这次爆发给了朱婷入选国家队的机会,而入选国家队,又让她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成为了如今的世界第一主攻。

就在朱婷奠定自己世界级主攻地位的2014年世锦赛,出生于1996年的袁心玥,则在郎平苦于副攻线缺人之时挺身而出。那届大赛,袁心玥通过对阵多米尼加与意大利的两场比赛征服了郎平和球迷,并帮助球队获得世锦赛亚军。

2015年世界杯,实现“三级跳”的张常宁又在惠若琪因病缺席的情况下大放异彩,以主力的身份助中国队重回世界之巅。一年后的里约奥运,可以胜任主攻和接应两个位置的张常宁,又成为了朱婷最好的搭档。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巴西,张常宁在接应位置缺人时临时改打接应,其一传、强攻皆能帮助朱婷;决赛对阵塞尔维亚,又是她的跳飘发球让惠若琪探头得分,助中国女排圆梦里约。

来到2016年,19岁的龚翔宇在联赛中表现抢眼,郎平也给足机会让其锻炼。里约奥运会之前的所有比赛,龚翔宇几乎“全勤”,最终通过实战表现跻身里约奥运名单。尽管小组赛作为主力接应表现不佳,但她在半决赛对阵荷兰的比赛中,屡屡拿下关键分,证明了自己价值。最终,第一年进入国家队的龚翔宇不但打上了主力,还成为了中国女排队史最年轻的奥运冠军成员。

外界对安家杰的用人质疑,真的毫无道理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已经给中国女排搭好了整体框架,即使魏秋月、惠若琪、徐云丽和颜妮等老将在里约之后陆续淡出,也并不影响女排在新周期的发展。二传丁霞、两位主攻朱婷和张常宁、接应龚翔宇和自由人林莉,均已经是新周期明确的主力人选,主力副攻也至少有一个袁心玥。四年后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三驾马车”,完全足以带动中国女排实现卫冕,甚至在控制好伤病的情况下,2024年实现奥运“三连冠”也并非遥不可及。

因此,中国女排要想在新周期延续自己的霸主地位,首要任务是让这些主力球员不断成熟、弥补各自的技术短板,同时球队主力阵容不断磨合。如今,随着朱婷的出场时间受限,张常宁因伤缺阵,本是袁心玥、龚翔宇等人最好的锻炼时机。然而,在安家杰麾下的这支中国女排里,两人并没有太多表现机会:二传位置的不固定,导致两人在场上经常难有作为,一到逆风球,安家杰要么换上“万能的”朱婷,要么直接像对美国队的比赛那样缴械投降。虽说新周期第一年以锻炼新人为主,但如果对美国这样的比赛都不让真正需要锻炼的核心球员打实战,那么锻炼新人的意义究竟何在?

此外,接应位置的争议,则从里约之前蔓延到今年的大奖赛。里约的金牌一荣俱荣,掩盖了很多事实:小组赛龚翔宇场场首发,19岁的她初征奥运表现不佳,却无人可替;到了四分之一决赛对阵巴西,郎平无奈让张常宁改打主力接应;幸而半决赛对阵荷兰,龚翔宇完成自我救赎,在关键时刻连得关键分。整个奥运会期间,同为接应的杨方旭出场时间不少,但表现几乎难有记忆点。而到了今年的新一期国家队,联赛表现出色的辽宁接应王美懿连大名单都没进,倒是安家杰的爱徒钱靖雯在比赛中不时地轮换龚翔宇;甚至,安家杰还让龚翔宇出现在了从未打过的主攻位置上,以加强一传和防守……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面对俄罗斯队的比赛,首发打满全场的钱靖雯得到了全队最高的15分,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安家杰“任人唯亲”的质疑。

有了稳定的主力框架,安家杰作为执行教练,要做的也不过是维持好球队的正常运转,让主力队员不断完善技术细节、在实战中更多锻炼,同时在副攻位置上选拔一到两位新人。然而,这位执行教练上任不到半年,却已经搅得整个女排不断陷入流言蜚语和争议之中,也着实让人无奈。好在,朱婷即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复出,郎平也将在明年开始的大赛中全面回归督战。东京周期,本应是女排全面花开的时候,但愿这一手好牌,能够兑现她们理应获得的胜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周期依然难胜美国 新教练带得动东京周期的中国女排吗?

中美女排这对苦主的对抗,将成为东京奥运周期的主旋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昆山站,中国女排0-3不敌美国,以2胜1负的成绩屈居亚军。继里约奥运周期后,中国女排难胜美国的魔咒依旧延续。

2015年世界杯夺冠、2016年里约夺金,以朱婷、张常宁和龚翔宇“三驾马车”为核心的主力阵容,平均年龄只有20岁出头,在整个东京奥运周期都是当打之年。世界排坛都一度认为,年轻的中国女排有机会构建一个“王朝”。

然而,执行教练安家杰上任之后,国家队扑朔迷离的定位,以及在技战术和用人层面所暴露的问题,都不容小觑。2017年女排并没有世界大赛,但留给2018年世锦赛、2019年世界杯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时间,并不如想象中充裕。整个中国女排的形势,也并非那般高枕无忧。

全新周期 但苦主美国还在

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的两大苦主曾经是巴西和美国。

面对巴西,中国女排一度从2008年开始经历了包括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和大奖赛在内的18连败,直到7年之后的大奖赛澳门站,她们才用一场直落三局的完胜终结了这一尴尬纪录。同一年的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巴西女排,战绩、状态、交锋记录都处于劣势的中国女排完成了3-2的最经典逆转,为最终的夺冠扫清了障碍。

全新的东京奥运周期,重新集结的巴西队只剩下了5位以替补身份参加过里约奥运的成员,且她们的平均年龄都达到30岁左右。尽管在瑞士女排精英赛中,这支新桑巴军团战胜了以年轻球员为主的中国女排,但当大奖赛中与塞尔维亚主力碰主力的时候,她们的弱点便暴露无遗:无论在速度和强攻方面,这套阵容都远不及那支经历了北京和伦敦奥运的“黄金一代”,最终巴西0-3脆败。也许,瑞士赛的冠军恐怕是巴西女排在国际大赛的最后辉煌。

只是,中国女排的另一个苦主美国队,似乎依旧是新周期中的一道坎。

美国女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在三大赛成绩不俗,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以及2014年女排世锦赛亚军的傲人战绩,让她们在世界排名暂居第一。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郎平麾下的大国家队从来没有在真正的较量中打败过美国女排。世锦赛决赛,中国女排1-3不敌美国,成就了对方的首个世锦赛冠军;而世界杯和奥运会中,中国女排虽然都最终夺冠,但是在和美国的交手中还是分别以0-3和1-3完败——两项大赛,美国女排的冠军之路全部被塞尔维亚女排阻击。

2015年的世界杯中,美国女排先是苦战五局以2-3不敌塞尔维亚,此后她们又0-3完败俄罗斯;相反,中国女排则在不敌美国后连战连捷,最终以10胜1负的成绩在单循环赛制的世界杯中笑到最后。一年后的里约奥运,尽管美国女排在小组赛中完胜中国,然而她们却在半决赛中再次被塞尔维亚击败,比分也依旧是熟悉的2-3;中国女排则在磕磕绊绊地小组出线后连克巴西、荷兰和塞尔维亚,时隔12年后重夺奥运冠军。

来到新周期,美国女排经历了更大的换血,主力二传格拉斯结婚休战,老将哈默托和自由人班瓦瑟退役,选择上学的洛维也暂时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再加上今年是大赛轮空年的缘故,包括阿金拉德沃、希尔和拉尔森等主力,也并未随国家队征战。结果,在参加大奖赛的18人名单中,经历过里约奥运会的只剩下了接应墨菲和二传劳埃德,首次入选国家队的更是多达8人。

然而不同于巴西的强弩之末,主教练基拉里的留任,让美国队原有的“高快结合”特点依旧一脉相承;此外,补强的新球员几乎都是基拉里从高校联赛崭露头角的年轻一代中兼收并蓄,无论在身体素质还是适应能力上,这些二十四五岁的新人都优势明显。于是,虽然人员更新不少,但这些敢打敢拼的球员依旧保持了美国队进攻速度快、副攻进攻硬朗、整体拦防比较出色等优点,也就难怪在新周期开始之后,美国女排依旧来势汹汹。

在昆山站三战全胜之前,美国队还在不久前的泛美杯的比赛中,以七战全胜的战绩夺得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周期各项赛事保持全胜的队伍,只有美国和塞尔维亚。不过,考虑到塞尔维亚等欧洲劲旅面对中国女排一向输多赢少,经历着人员调整的巴西女排正日薄西山,因此,“又高又快”的美国队仍然是新周期里中国女排真正意义上的最强对手。中美对抗,也将成为新周期的主旋律。本周末的澳门站,中美女排的“主旋律”之争也将二度上演。

朱婷的现象级表现,难掩中国女排进攻疲软的事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正视问题 一传急需解决

昆山站中,中国女排暴露最多的,便是一传、进攻和拦网方面的不足。

作为打好一攻的前提和基础,一传可谓是各支球队的生命线。然而,中国女排的生命线却在昆山站的比赛中漏洞百出。据统计,三场比赛下来,中国女排的一传中有70%都只是半到位的状态,这就直接从攻守两段限制了球队的得分,导致球队在关键球方面屡出问题。进攻环节,一传的不力直接导致了二传很难有效地组织出流畅的进攻,只能依靠个人能力进行定点强攻;防守环节,队员在预判、取位、移动速度方面的劣势,也让对方的进攻屡试不爽。总之,要想摆脱美国女排的魔咒,继续延续自己的霸主地位,一传这项基本功是中国女排急需保障的重点。

当然,缺少了一传做保障,中国队自然也无法在进攻方面稳定输出。尽管首战面对意大利,朱婷的登场率领球队连拿7分锁定胜局;尽管次战与俄罗斯交手,朱婷又在大比分1-2落后之时临危救主,凭借决胜局90%以上的扣球成功率助球队反败为胜,但这位新任女排队长“定海神针”般的高效进攻,却依旧难以掩盖中国女排全队进攻疲软的事实。3-1战胜意大利的开门红,中国队在进攻环节竟以41-50输了9分;此后对阵俄罗斯,朱婷在登场一节半的时间里率领球队拿下了63分的进攻得分,但依旧比对手少了3分;收官战不敌美国一役,中国队扣球得到43分,仍比对手少了7分。

进攻缺乏新意、效率不高,是中国女排进攻疲软的原因。尤其是在与美国队的比赛中,当朱婷不在场上的时候,中国女排的进攻手段多是斜线进攻这种“大力出奇迹”的蛮打,轻吊、变线、长线、打手出界等其他手段则很难打出,因此每当出现多回合的对攻,中国女排的进攻总是被对方防起。反观对手美国女排,则是在力量、速度和战术变化等进攻多样性方面更胜一筹。此外,球队的集中时间不长,整体的攻传默契还有待磨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女排的进攻乏术。

在保证自己进攻的前提下,中国女排还需要降低对手的一攻得分率,这就需要球队通过拦网来抑制对手。然而,肩负拦网重任的四名副攻,却并未交出满意的答卷,三场昆山站的比赛中,她们的拦网得分只有12分。尤其是当面对美国队快速拉开的打法,中国女排的拦网漏洞尤其突出。在颜妮和徐云丽两位老将逐渐淡出国家队的情况下,以袁心玥等年轻球员为主的副攻线,在拦网方面的预判、速度、取位、时机和手型等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女排在昆山站只依靠拦网得到了12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任人唯亲 新帅用人遭疑

早在新一届中国女排大名单公布之后,安家杰所执教的山东女排就以5名球员成为了国手最多的球队。要知道,上赛季的联赛中,山东女排的成绩并不理想,甚至险些要去打保级大战;反观联赛冠军江苏女排,也只有刁琳宇、王辰玥和许若亚三人入选,且这三位新科冠军的主力,全都与大奖赛昆山站的14人名单无缘。一时之间,关于安家杰“假公济私、任人唯亲”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外界对安家杰的用人质疑,其实并非毫无道理,因为上一个里约奥运周期,郎平已经通过“一年一新人”的发掘,形成了如今“朱袁张龚”的进攻框架:

2013年4月,当郎平重掌中国女排教鞭之时,还是国青一员的朱婷在同一年的瑞士精英赛中横空出世。这次爆发给了朱婷入选国家队的机会,而入选国家队,又让她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成为了如今的世界第一主攻。

就在朱婷奠定自己世界级主攻地位的2014年世锦赛,出生于1996年的袁心玥,则在郎平苦于副攻线缺人之时挺身而出。那届大赛,袁心玥通过对阵多米尼加与意大利的两场比赛征服了郎平和球迷,并帮助球队获得世锦赛亚军。

2015年世界杯,实现“三级跳”的张常宁又在惠若琪因病缺席的情况下大放异彩,以主力的身份助中国队重回世界之巅。一年后的里约奥运,可以胜任主攻和接应两个位置的张常宁,又成为了朱婷最好的搭档。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巴西,张常宁在接应位置缺人时临时改打接应,其一传、强攻皆能帮助朱婷;决赛对阵塞尔维亚,又是她的跳飘发球让惠若琪探头得分,助中国女排圆梦里约。

来到2016年,19岁的龚翔宇在联赛中表现抢眼,郎平也给足机会让其锻炼。里约奥运会之前的所有比赛,龚翔宇几乎“全勤”,最终通过实战表现跻身里约奥运名单。尽管小组赛作为主力接应表现不佳,但她在半决赛对阵荷兰的比赛中,屡屡拿下关键分,证明了自己价值。最终,第一年进入国家队的龚翔宇不但打上了主力,还成为了中国女排队史最年轻的奥运冠军成员。

外界对安家杰的用人质疑,真的毫无道理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已经给中国女排搭好了整体框架,即使魏秋月、惠若琪、徐云丽和颜妮等老将在里约之后陆续淡出,也并不影响女排在新周期的发展。二传丁霞、两位主攻朱婷和张常宁、接应龚翔宇和自由人林莉,均已经是新周期明确的主力人选,主力副攻也至少有一个袁心玥。四年后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三驾马车”,完全足以带动中国女排实现卫冕,甚至在控制好伤病的情况下,2024年实现奥运“三连冠”也并非遥不可及。

因此,中国女排要想在新周期延续自己的霸主地位,首要任务是让这些主力球员不断成熟、弥补各自的技术短板,同时球队主力阵容不断磨合。如今,随着朱婷的出场时间受限,张常宁因伤缺阵,本是袁心玥、龚翔宇等人最好的锻炼时机。然而,在安家杰麾下的这支中国女排里,两人并没有太多表现机会:二传位置的不固定,导致两人在场上经常难有作为,一到逆风球,安家杰要么换上“万能的”朱婷,要么直接像对美国队的比赛那样缴械投降。虽说新周期第一年以锻炼新人为主,但如果对美国这样的比赛都不让真正需要锻炼的核心球员打实战,那么锻炼新人的意义究竟何在?

此外,接应位置的争议,则从里约之前蔓延到今年的大奖赛。里约的金牌一荣俱荣,掩盖了很多事实:小组赛龚翔宇场场首发,19岁的她初征奥运表现不佳,却无人可替;到了四分之一决赛对阵巴西,郎平无奈让张常宁改打主力接应;幸而半决赛对阵荷兰,龚翔宇完成自我救赎,在关键时刻连得关键分。整个奥运会期间,同为接应的杨方旭出场时间不少,但表现几乎难有记忆点。而到了今年的新一期国家队,联赛表现出色的辽宁接应王美懿连大名单都没进,倒是安家杰的爱徒钱靖雯在比赛中不时地轮换龚翔宇;甚至,安家杰还让龚翔宇出现在了从未打过的主攻位置上,以加强一传和防守……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面对俄罗斯队的比赛,首发打满全场的钱靖雯得到了全队最高的15分,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安家杰“任人唯亲”的质疑。

有了稳定的主力框架,安家杰作为执行教练,要做的也不过是维持好球队的正常运转,让主力队员不断完善技术细节、在实战中更多锻炼,同时在副攻位置上选拔一到两位新人。然而,这位执行教练上任不到半年,却已经搅得整个女排不断陷入流言蜚语和争议之中,也着实让人无奈。好在,朱婷即将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复出,郎平也将在明年开始的大赛中全面回归督战。东京周期,本应是女排全面花开的时候,但愿这一手好牌,能够兑现她们理应获得的胜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