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法院认定李春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监护人将由家属确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法院认定李春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监护人将由家属确定

2017年7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宣告李春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监护人将由家属确定。

李春平资料图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7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认定李春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场围绕富豪、慈善家李春平的争夺战随着法院的宣判将有望落下帷幕。

家属代表韩女士告诉界面新闻,李春平的两个妹妹也已回国参加了庭审,目前监护人暂未确定,后续将由家属来确定监护人人选。根据《民法总则》第28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由于李春平没有法律意义上的配偶,父母都已不在世,孩子还未成年,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监护人可能将从两个妹妹中选择。

李春平,曾被誉为“百年慈善第一人”,也是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慈善家”荣誉的第一人,同时还以“好莱坞影星妻子”、“继承数十亿遗产”、中国第一辆劳斯莱斯的拥有者等身份为人熟知。不过,最近一次李春平进入大众视野是由于其患病引发的争端。

2016年年底,网曝李春平患重病财产被侵吞消息,随后媒体上又出现李春平本人澄清并称每晚被人灌下11颗安眠药的报道。据《新京报》报道,网上关于李春平患病财产被侵吞的帖子是由家属代表韩女士委托朋友所发,工作人员则帮李春平刊登澄清声明,称韩与李毫无瓜葛,并指责家人送李春平进疗养院,让他受尽折磨。这场围绕李春平展开的争夺战随之浮出水面,交战双方分别是李春平的亲属,和追随他多年的(部分)身边人。

据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3月,李春平被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脑萎缩和脑蛋白轻度病变。8月,他又被安定医院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病中,2016年6月李春平与中科联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签订了一份资产管理协议书,将李春平在北京的全部地产及其他物业,包括土地与房屋、在中国大陆拥有所有权的不动产和物业,均交由中科管理,托管期为20年,李春平每年可获得7000万元的收入。这家公司有权将其房产进行抵押。协议签订后,这些房产被用于担保借款2.5个亿,目前正被追索本金利息和赔偿金。

家属的代理律师,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的马玉珍向界面新闻确认,家属发现李春平的财产正在被人侵吞后,于2016年10月向朝阳区人民法院提交申请,要求宣告李春平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2017年4月13日,回龙观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对李春平的身体状况做了独立鉴定,5月11日,出具了《司法鉴定意见书》,李春平被诊断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目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机构认为,客观的就诊资料和目前的精神检查显示,至少从2016年8月1日起至今,李春平即存在认知损害。

马玉珍曾对《新京报》介绍说,法庭宣告李春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后,如果具有监护人资格的人之间就监护人达成一致,法院可以选择当庭指定监护人。否则,需要到李春平所在的居委会出具关于监护人的结论,家人能拿到监护人的身份,再以监护人的身份报警,指控李春平的身边人涉及诈骗、盗窃和侵占财产。立案后,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所有的官司都将暂时中止。如果立案有难度,那么只能以监护人的名义,追认此前李春平签订的合同无效。此前他签署的巨额抵押借贷合同,可能被追认为无效;损失的其他财产,也有可能被追回。

此前媒体公开报道显示,李春平目前深陷多个与财产纠纷相关案件,马玉珍也曾对界面新闻表示,已向北京高院提出中止诉讼申请,他认为“李春平在民事行为能力受限的情况下,诉讼主体是有问题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法院认定李春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监护人将由家属确定

2017年7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宣告李春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监护人将由家属确定。

李春平资料图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7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认定李春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场围绕富豪、慈善家李春平的争夺战随着法院的宣判将有望落下帷幕。

家属代表韩女士告诉界面新闻,李春平的两个妹妹也已回国参加了庭审,目前监护人暂未确定,后续将由家属来确定监护人人选。根据《民法总则》第28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由于李春平没有法律意义上的配偶,父母都已不在世,孩子还未成年,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监护人可能将从两个妹妹中选择。

李春平,曾被誉为“百年慈善第一人”,也是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慈善家”荣誉的第一人,同时还以“好莱坞影星妻子”、“继承数十亿遗产”、中国第一辆劳斯莱斯的拥有者等身份为人熟知。不过,最近一次李春平进入大众视野是由于其患病引发的争端。

2016年年底,网曝李春平患重病财产被侵吞消息,随后媒体上又出现李春平本人澄清并称每晚被人灌下11颗安眠药的报道。据《新京报》报道,网上关于李春平患病财产被侵吞的帖子是由家属代表韩女士委托朋友所发,工作人员则帮李春平刊登澄清声明,称韩与李毫无瓜葛,并指责家人送李春平进疗养院,让他受尽折磨。这场围绕李春平展开的争夺战随之浮出水面,交战双方分别是李春平的亲属,和追随他多年的(部分)身边人。

据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3月,李春平被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脑萎缩和脑蛋白轻度病变。8月,他又被安定医院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病中,2016年6月李春平与中科联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签订了一份资产管理协议书,将李春平在北京的全部地产及其他物业,包括土地与房屋、在中国大陆拥有所有权的不动产和物业,均交由中科管理,托管期为20年,李春平每年可获得7000万元的收入。这家公司有权将其房产进行抵押。协议签订后,这些房产被用于担保借款2.5个亿,目前正被追索本金利息和赔偿金。

家属的代理律师,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的马玉珍向界面新闻确认,家属发现李春平的财产正在被人侵吞后,于2016年10月向朝阳区人民法院提交申请,要求宣告李春平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2017年4月13日,回龙观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对李春平的身体状况做了独立鉴定,5月11日,出具了《司法鉴定意见书》,李春平被诊断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目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机构认为,客观的就诊资料和目前的精神检查显示,至少从2016年8月1日起至今,李春平即存在认知损害。

马玉珍曾对《新京报》介绍说,法庭宣告李春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后,如果具有监护人资格的人之间就监护人达成一致,法院可以选择当庭指定监护人。否则,需要到李春平所在的居委会出具关于监护人的结论,家人能拿到监护人的身份,再以监护人的身份报警,指控李春平的身边人涉及诈骗、盗窃和侵占财产。立案后,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所有的官司都将暂时中止。如果立案有难度,那么只能以监护人的名义,追认此前李春平签订的合同无效。此前他签署的巨额抵押借贷合同,可能被追认为无效;损失的其他财产,也有可能被追回。

此前媒体公开报道显示,李春平目前深陷多个与财产纠纷相关案件,马玉珍也曾对界面新闻表示,已向北京高院提出中止诉讼申请,他认为“李春平在民事行为能力受限的情况下,诉讼主体是有问题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