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袁正刚:数字化建筑产业平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袁正刚:数字化建筑产业平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面向当前建筑业发展的新变化,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袁正刚表示,解决行业痛点比颠覆性变革更重要。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袁正刚

面向当前建筑业发展的新变化,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袁正刚表示,解决行业痛点比颠覆性变革更重要。6月23日,在2017年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上他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专访时说:“在巨大体量的建筑业,颠覆式的变革很难,因为这牵扯到各种各样的参与方,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广联达希望与建筑业里的所有参与方都能形成合作,成为合作伙伴,一起深入应用和实践,为合作方提供数字建筑产业平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房地产报:请你介绍下目前国内建筑业发展现状如何?产业规模以及市场格局如何?主要有哪些痛点呢?

袁正刚:建筑业确实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超过了GDP同比增长值6.7%。今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可能超过20万亿元,所以说建筑业的变化对整个经济影响很大。在如此巨大体量的行业里,颠覆式的变革很难,因为这牵扯到各种各样的参与方,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

现实中,建筑业确实有很多痛点,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一个最大挑战就是现在建筑企业的盈利水平很低,大部分企业在1%~3%左右。如果项目管理不好,企业管理不当,就很容易出现亏损。在如此低的一个盈利水平下,背后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比如建筑工人老龄化加快、建筑工人薪资水平增长过快、传统建造方式对社会造成的污染过大等等。

近年来,在新科技、数字化技术等冲击下,其他行业变化都比较大,只有传统行业建筑业改变最少,相对比较滞后。具体表现在:一是建筑业管理水平仍比较粗放;二是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和应用还不够,导致效率比较低下,项目质量和安全隐患也比较大。如今,到了建筑业必须改变的时候。

中国房地产报:这些年来,广联达是如何来帮助客户解决这些痛点?在实践中,广联达哪些经典案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袁正刚:近20年来我们始终专注建筑业,用信息化的技术帮助行业成长成功。我们一直与客户保持紧密合作,以前更侧重在工程造价领域,后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延伸到其他领域,包括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特别是在项目施工管理方面,已有一系列产品、平台和服务来帮助客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更注重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从最初仅把它作为技术,在岗位层面应用,到2009年开始我们更关注新技术是否能帮助项目管理得更好。也是这一年,我们在BIM方面加大投入,并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2013年有了首次实践,我们与投资近100亿元的广州最高楼东塔(115层)项目合作,开发了基于BIM技术为核心的总承包管理平台。最终实现了基于BIM管理,包括商务、技术等的集中管理。这个平台搭建成功后,对行业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后续,我们也推出了一系列标准化产品,在中小型的项目普遍采用。

其实,在2009年以前,BIM技术是设计院用的多一点,但之后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也开始采用。直到最近我们发现甲方业主(房地产商)也逐渐关注BIM。2016年我们与万达一起合作,开发了基于BIM的总发包模式。当时一个背景是,万达希望从以前传统重资产模式转变为轻资产模式。我们合作了一年时间,帮助万达搭建了这个轻资产总发包模式的平台,而万达也将其视为战略项目的“一号工程”,从目前完成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如今,建筑业的主要参与方都在全力以赴做数字化,加大技术投入,打造平台,这都将助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我们很欣慰,这几年大型施工企业、大业主与我们深度合作,引领行业变革。此外,我们在中型项目的深度应用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房地产报:请详细介绍下,你们怎么利用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总发包模式来帮助万达从从重资产到轻资产模式的转变?

袁正刚:重资产变成轻资产是比较难。过去很难引进其他资金方或土地储备者,是因为传统模式下连业主自己也不清楚项目成本到底是多少,项目超预算、超工期等屡见不鲜。但如果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能把成本、进度等透明化,甚至建成之后到运维阶段,项目的盈利水平、利润状况、成本情况都非常明晰,这就有可能把更多参与方拉进来。

以往万达都是自己拿地,自己建设万达广场。现在也尝试由第三方拿地,万达输出品牌来建万达广场。不过,这都是基于一个透明数据的基础上,包括成本、进度、盈利、利润等指标透明化。而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总发包模式能做让项目收入与支出真正可控,在透明化、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很多第三方就愿意参与进来,如资金方、土地持有者等。

中国房地产报:时下, 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已经在推动建筑行业变革前行,在您看来真正能助力建筑行业变革的关键点除了技术外,还有哪些其他重要要素?要给这些要素做一个排序的话,您会怎么来排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顺序?

袁正刚:的确,在一个行业的变革中,光技术是不够的。其实人的因素很重要,任何技术都一定要由人来掌握。我认为第一个关键角色是企业的决策者。因为,决策者会洞察行业以及判断行业未来发展。具体到数字建筑战略上来,如果决策者能充分认识到数字战略对企业和行业发展上升到战略层面,那么在后续商务线、技术线、生产线等各个条线上去推动就更容易。第二个关键角色是项目决策者。因为建筑业由一个个项目组成,项目成功了,企业才能成功,因此项目决策者很重要。在传统模式中,项目经理很多是靠经验去管理,但有了标准化、信息化手段后,对项目决策者就有了新考验。也只有项目决策者真正意识到数字技术的重要性,然后落实到项目中才能助力项目成功。第三个关键角色是采用数字化技术的专业人员。在实际应用层面,这类人员对数字化技术是否学习得好,应用得好,都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基础。对于新技术来说,人都是第一位的,第二位的就是工具。用新技术来提供一些好的平台和软件给客户,让大家更容易去实现战略与目标。

中国房地产报:今年广联达提出了基于数字建筑的技术平台架构和业务平台架构,打造数字建筑产业平台。请你详细介绍下什么是数字建筑?未来广联达将如何来打造数字建筑产业化平台?有哪些重点战略和方向?

袁正刚:对于数字建筑的认识,我觉得应该从数字化在行业中业务战略的高度来看。以BIM技术为例,以前一提BIM就会认为是技术条线,觉得BIM对商务、经济条线很难产生影响,因此没人去负责、去推动。但实际上在建筑业里已经深入运用了诸如BIM、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而这些技术要想在企业里真正全方位有影响,就需要站在战略的层面来考虑。

在战略层面我们提出了三个“全”字:第一个是全过程。即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整个过程去实现数字化。第二个是全要素。即人(人员)、机(机器)、料(物料)、法(方法)、环(环境)各个要素都需要采用数字化技术。第三个就是全参与方。包括最主要的参与方,像设计院、施工单位和甲方,实际上还有政府行管部门等。

此外,数字建筑有三个特征:第一个是数字化。这个数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是实实在在东西的数字化,如建筑物,二是把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变成数据,如管理和协作过程。第二个是在线化。数字建筑与实体建筑的关系,这两者就像孪生双胞胎一样。数字建筑和实体建筑是相对映射的,在建设过程中依据数字建筑和实体建筑的在线化,去做很多优化工作。第三个是智能化。目前人工智能影响了各行各业,那么未来一定也会影响到建筑业。

当然,要想实现数字建筑,我们需要有三个层面的平台。第一是数字项目平台。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一个项目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有的现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同时工作,如何把这些人协调起来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一个项目平台,集成多方力量,真正在这个项目平台里把各项工作协调好。第二是数字企业平台。如果一个企业项目已经实现了数字化,那么实际上就可以做到随时了解项目情况,比如项目每天的收入、支出、质量情况等。对此,企业可以做好整体资金流的管控,比如集中采购、物资的调配等。数据的透明化还可以让企业决策更及时、高效以及合理。第三是数字产业平台。建筑业是一个由众多参与方组成的大行业,仅基础建材就包括钢筋、水泥、玻璃等。部品方面还包括空调(中央空调)等非建筑行业的产品。所以要是有一个基于建筑业全产业的开放平台,就能很好地将各类产品、各个参与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一家在建筑产业领域深耕了20多年的老牌企业,面对当前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广联达将如何来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袁正刚: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是这么在做,最近几年做得更深入些。一是与业界一些企业深度合作,比如去年我们跟万达签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年又与华为、湖南建工达成了战略合作,且这些合作是全方位的、深度的。广联达也提供开放的平台和技术,同时与其它技术方一起来为这个行业服务。

以湖南建工为例,湖南建工现在已经有160个项目在深度应用我们的BIM系统,但他们的目标是推广到全集团2000多个项目,集团可以随时获悉每个项目的情况。我们与企业深度合作、深度实践,也有助于我们打磨出更好的产品来服务整个建筑业。

中国房地产报:你是如何研判今后建筑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理由是什么?未来,广联达想在建筑产业领域扮演何种角色?

袁正刚:建筑业未来有很多可能性,也有很多发展方向,大家也都在寻找这样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判断是未来行业会往三个方面发展:第一个就是标准化。因为没有标准化,项目管理就无法快速提升效率,企业就没法快速发展。第二个是工业化。一个是,工业化会往装配式生产方向走,与标准化结合起来的工厂的工业化。另外一个是现场的工业化。第三个就是数字化。数字化不是我们说的简单的信息化,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是正在深刻影响或者改变建筑行业。所以,建筑行业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改变工作、生产与合作方式。

至于广联达想在业内扮演何种角色,我们希望与建筑业里的所有参与方都能形成合作,成为合作伙伴,一起深入应用和实践,为行业方提供数字建筑产业平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原标题:袁正刚:数字化建筑产业平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广联达

2.9k
  • 广联达(002410.SZ):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为608万元,同比下降94.92%
  • 广联达(002410.SZ):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下降88.02%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袁正刚:数字化建筑产业平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面向当前建筑业发展的新变化,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袁正刚表示,解决行业痛点比颠覆性变革更重要。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袁正刚

面向当前建筑业发展的新变化,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袁正刚表示,解决行业痛点比颠覆性变革更重要。6月23日,在2017年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上他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专访时说:“在巨大体量的建筑业,颠覆式的变革很难,因为这牵扯到各种各样的参与方,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广联达希望与建筑业里的所有参与方都能形成合作,成为合作伙伴,一起深入应用和实践,为合作方提供数字建筑产业平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房地产报:请你介绍下目前国内建筑业发展现状如何?产业规模以及市场格局如何?主要有哪些痛点呢?

袁正刚:建筑业确实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超过了GDP同比增长值6.7%。今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可能超过20万亿元,所以说建筑业的变化对整个经济影响很大。在如此巨大体量的行业里,颠覆式的变革很难,因为这牵扯到各种各样的参与方,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

现实中,建筑业确实有很多痛点,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一个最大挑战就是现在建筑企业的盈利水平很低,大部分企业在1%~3%左右。如果项目管理不好,企业管理不当,就很容易出现亏损。在如此低的一个盈利水平下,背后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比如建筑工人老龄化加快、建筑工人薪资水平增长过快、传统建造方式对社会造成的污染过大等等。

近年来,在新科技、数字化技术等冲击下,其他行业变化都比较大,只有传统行业建筑业改变最少,相对比较滞后。具体表现在:一是建筑业管理水平仍比较粗放;二是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和应用还不够,导致效率比较低下,项目质量和安全隐患也比较大。如今,到了建筑业必须改变的时候。

中国房地产报:这些年来,广联达是如何来帮助客户解决这些痛点?在实践中,广联达哪些经典案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袁正刚:近20年来我们始终专注建筑业,用信息化的技术帮助行业成长成功。我们一直与客户保持紧密合作,以前更侧重在工程造价领域,后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延伸到其他领域,包括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特别是在项目施工管理方面,已有一系列产品、平台和服务来帮助客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更注重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从最初仅把它作为技术,在岗位层面应用,到2009年开始我们更关注新技术是否能帮助项目管理得更好。也是这一年,我们在BIM方面加大投入,并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2013年有了首次实践,我们与投资近100亿元的广州最高楼东塔(115层)项目合作,开发了基于BIM技术为核心的总承包管理平台。最终实现了基于BIM管理,包括商务、技术等的集中管理。这个平台搭建成功后,对行业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后续,我们也推出了一系列标准化产品,在中小型的项目普遍采用。

其实,在2009年以前,BIM技术是设计院用的多一点,但之后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也开始采用。直到最近我们发现甲方业主(房地产商)也逐渐关注BIM。2016年我们与万达一起合作,开发了基于BIM的总发包模式。当时一个背景是,万达希望从以前传统重资产模式转变为轻资产模式。我们合作了一年时间,帮助万达搭建了这个轻资产总发包模式的平台,而万达也将其视为战略项目的“一号工程”,从目前完成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如今,建筑业的主要参与方都在全力以赴做数字化,加大技术投入,打造平台,这都将助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我们很欣慰,这几年大型施工企业、大业主与我们深度合作,引领行业变革。此外,我们在中型项目的深度应用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房地产报:请详细介绍下,你们怎么利用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总发包模式来帮助万达从从重资产到轻资产模式的转变?

袁正刚:重资产变成轻资产是比较难。过去很难引进其他资金方或土地储备者,是因为传统模式下连业主自己也不清楚项目成本到底是多少,项目超预算、超工期等屡见不鲜。但如果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能把成本、进度等透明化,甚至建成之后到运维阶段,项目的盈利水平、利润状况、成本情况都非常明晰,这就有可能把更多参与方拉进来。

以往万达都是自己拿地,自己建设万达广场。现在也尝试由第三方拿地,万达输出品牌来建万达广场。不过,这都是基于一个透明数据的基础上,包括成本、进度、盈利、利润等指标透明化。而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总发包模式能做让项目收入与支出真正可控,在透明化、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很多第三方就愿意参与进来,如资金方、土地持有者等。

中国房地产报:时下, 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已经在推动建筑行业变革前行,在您看来真正能助力建筑行业变革的关键点除了技术外,还有哪些其他重要要素?要给这些要素做一个排序的话,您会怎么来排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顺序?

袁正刚:的确,在一个行业的变革中,光技术是不够的。其实人的因素很重要,任何技术都一定要由人来掌握。我认为第一个关键角色是企业的决策者。因为,决策者会洞察行业以及判断行业未来发展。具体到数字建筑战略上来,如果决策者能充分认识到数字战略对企业和行业发展上升到战略层面,那么在后续商务线、技术线、生产线等各个条线上去推动就更容易。第二个关键角色是项目决策者。因为建筑业由一个个项目组成,项目成功了,企业才能成功,因此项目决策者很重要。在传统模式中,项目经理很多是靠经验去管理,但有了标准化、信息化手段后,对项目决策者就有了新考验。也只有项目决策者真正意识到数字技术的重要性,然后落实到项目中才能助力项目成功。第三个关键角色是采用数字化技术的专业人员。在实际应用层面,这类人员对数字化技术是否学习得好,应用得好,都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基础。对于新技术来说,人都是第一位的,第二位的就是工具。用新技术来提供一些好的平台和软件给客户,让大家更容易去实现战略与目标。

中国房地产报:今年广联达提出了基于数字建筑的技术平台架构和业务平台架构,打造数字建筑产业平台。请你详细介绍下什么是数字建筑?未来广联达将如何来打造数字建筑产业化平台?有哪些重点战略和方向?

袁正刚:对于数字建筑的认识,我觉得应该从数字化在行业中业务战略的高度来看。以BIM技术为例,以前一提BIM就会认为是技术条线,觉得BIM对商务、经济条线很难产生影响,因此没人去负责、去推动。但实际上在建筑业里已经深入运用了诸如BIM、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而这些技术要想在企业里真正全方位有影响,就需要站在战略的层面来考虑。

在战略层面我们提出了三个“全”字:第一个是全过程。即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整个过程去实现数字化。第二个是全要素。即人(人员)、机(机器)、料(物料)、法(方法)、环(环境)各个要素都需要采用数字化技术。第三个就是全参与方。包括最主要的参与方,像设计院、施工单位和甲方,实际上还有政府行管部门等。

此外,数字建筑有三个特征:第一个是数字化。这个数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是实实在在东西的数字化,如建筑物,二是把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变成数据,如管理和协作过程。第二个是在线化。数字建筑与实体建筑的关系,这两者就像孪生双胞胎一样。数字建筑和实体建筑是相对映射的,在建设过程中依据数字建筑和实体建筑的在线化,去做很多优化工作。第三个是智能化。目前人工智能影响了各行各业,那么未来一定也会影响到建筑业。

当然,要想实现数字建筑,我们需要有三个层面的平台。第一是数字项目平台。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一个项目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有的现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同时工作,如何把这些人协调起来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一个项目平台,集成多方力量,真正在这个项目平台里把各项工作协调好。第二是数字企业平台。如果一个企业项目已经实现了数字化,那么实际上就可以做到随时了解项目情况,比如项目每天的收入、支出、质量情况等。对此,企业可以做好整体资金流的管控,比如集中采购、物资的调配等。数据的透明化还可以让企业决策更及时、高效以及合理。第三是数字产业平台。建筑业是一个由众多参与方组成的大行业,仅基础建材就包括钢筋、水泥、玻璃等。部品方面还包括空调(中央空调)等非建筑行业的产品。所以要是有一个基于建筑业全产业的开放平台,就能很好地将各类产品、各个参与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一家在建筑产业领域深耕了20多年的老牌企业,面对当前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广联达将如何来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袁正刚: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是这么在做,最近几年做得更深入些。一是与业界一些企业深度合作,比如去年我们跟万达签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年又与华为、湖南建工达成了战略合作,且这些合作是全方位的、深度的。广联达也提供开放的平台和技术,同时与其它技术方一起来为这个行业服务。

以湖南建工为例,湖南建工现在已经有160个项目在深度应用我们的BIM系统,但他们的目标是推广到全集团2000多个项目,集团可以随时获悉每个项目的情况。我们与企业深度合作、深度实践,也有助于我们打磨出更好的产品来服务整个建筑业。

中国房地产报:你是如何研判今后建筑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理由是什么?未来,广联达想在建筑产业领域扮演何种角色?

袁正刚:建筑业未来有很多可能性,也有很多发展方向,大家也都在寻找这样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判断是未来行业会往三个方面发展:第一个就是标准化。因为没有标准化,项目管理就无法快速提升效率,企业就没法快速发展。第二个是工业化。一个是,工业化会往装配式生产方向走,与标准化结合起来的工厂的工业化。另外一个是现场的工业化。第三个就是数字化。数字化不是我们说的简单的信息化,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是正在深刻影响或者改变建筑行业。所以,建筑行业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改变工作、生产与合作方式。

至于广联达想在业内扮演何种角色,我们希望与建筑业里的所有参与方都能形成合作,成为合作伙伴,一起深入应用和实践,为行业方提供数字建筑产业平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原标题:袁正刚:数字化建筑产业平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