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和孙宏斌刚从接盘乐视的头条下来,马上又因为斥资632亿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以及76个酒店刷爆朋友圈。
7月10日,万达商业与融创中国联合公告称,为了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产业优势,经友好协商,双方于2017年7月10日签订了西双版纳万达文旅项目、南昌万达文旅项目、合肥万达文旅项目、哈尔滨万达文旅项目、无锡万达文旅项目、青岛万达文旅项目、广州万达文旅项目、成都万达文旅项目、重庆万达文旅项目、桂林万达文旅项目、济南万达文旅项目、昆明万达文旅项目、海口万达文旅项目等13个文化旅游城项目股权转让及北京万达嘉华、武汉万达瑞华等76个酒店转让协议。
根据公告内容,万达以注册资本金的91%即295.75亿元,将前述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转让给融创,并由融创承担项目的现有全部贷款;融创房地产集团以335.95亿元,收购前述76个酒店,两项共计632亿元。
这个公告一出,小创都懵了:不得不佩服这些大佬们啊,有钱!
那么话说回来,融创收购万达项目的632亿元从哪来?
小创综合各路资料获悉,借贷正是支撑融创账面现金数字以及此次大手笔收购的关键要素之一。
融创董事局主席孙宏斌对外表示,交易涉及资金完全来自融创自有资金,截止2017年6月30日,公司账上还有900多亿元现金。
据融创年报以及其他公开信息获悉,这632亿元虽是融创的自有资金,但穿透其资金来源可知,绝大部分还是源于融创的借贷。而融创资金链因此承压的同时,还得以收获近3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同时进军孙宏斌觊觎已久的文旅领域。
以2016年全年为例,融创录得合同销售金额达到约1506亿元,其经营收入达到35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20%和54%。2017年上半年,融创又录得合同销售额约1100亿元,预计全年销售业绩将超过3000亿元。
据腾讯财经梳理融创2016年年报发现,截止2016年12月31日,融创公司账面现金约698亿元,除却178亿元的受限资金之外,融创可由自由支配的现金约520亿元。不过,520亿元非受限资金当中,仅46亿元来自经营业务收入,其他近400亿元归因于借贷收入。
值得关注的是,融创中国公告称,631.7亿元的并购款将分作四笔支付。其中,交易双方协商付款方式中第四笔付款方式为:万达通过指定银行向融创发放296亿元三年期贷款,随后融创向万达支付295.75亿最后一笔收购款。——也就是说万达这是“借钱给融创,再让融创把自己收购了”的节奏?
至此,融创中国巨资收购万达项目,钱从哪来的问题得到部分解答。
借给买家钱来收购自己,王健林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据万达2017年3月发布的第一期中票募集说明书,2017年至2019年,万达商业主要在建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过1409亿元,万达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截至2017年3月,万达的有息债务搞到2848亿元,而目前万达的负载率为70%。此外,万达也在冲击A股,万达就必须把“轻资产化运营”这个故事也讲好了。
万达商业准备了多年后在2014年底在香港上市,然而折腾了将近2年,估值仍是太低,于是在16年万达商业又从港交所退市,准备回归A股。据悉,当时港股退市的时候,万达和投资方可是签了对赌协议的:
如果退市满2年或2018年8月31日前未能实现在境内主板市场上市的目标,万达集团以每年12%的单利向A类(境外)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以每年10%的单利向B类(境内)投资人回购全部股权。
显然,万达商业回归A股乃迫在眉睫。不过,据观察自从递交申请之后,万达商业的IPO状态一直显示为“已反馈”。而其面对的最大压力是,房地产公司现在几乎无法在A股上市。万达想回A股,必须“去地产”化。——这是万达去年就已经定下的目标:
2016年年会上,王健林提出了新的使命,其一是“万达商业是集团转型的重点公司,力争2018年提前两年完成转型目标,成为商业服务型企业。一是逐步减少地产投资、二是轻资产运营、三是提升租金利润占比。”
王健林曾说:“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就是“空手道”,但这个空手道可不是骗子,是有了品牌,有了能力,别人找上门来,你一分钱不出凭品牌就能挣钱。” 现在的被收购不就是这个思路吗?项目还叫做万达,但现金还都回了,多好的事啊!
根据协议,双方同意交割后文旅项目维持“四个不变”:
1、品牌不变,项目持有物业仍使用“万达文化旅游城”品牌;
2、规划内容不变,项目仍按照政府批准的规划、内容进行开发建设;
3、项目建设不变,项目持有物业的设计、建造、质量,仍由万达实施管控;
4、运营管理不变,项目运营管理仍由万达公司负责。
孙宏斌接完乐视又接盘万达是要搞“大事”?
在王健林要杀出去的时候,为什么孙宏斌却要杀进来?
从这份2009年到2016年全国地产公司Top10 销售排名可以看出,万达虽然是做地产起家,但这几年基本上是“心不在地产”了。而融创中国,则是趁其他地产商都放慢脚步的时候,趁机收购资产,从而快速挤入几大地产商排名的。
房地产行业已经过了“躺着赚钱”的黄金年代,融创则是该行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快速发展的唯一一批黑马。
孙宏斌有多能花钱?在过去一年,孙宏斌已经花了1000多亿:
2016年7月 42亿元收购莱蒙国际旗下物业;
2016年8月 20亿元入股博鳌金湾;
2016年9月 40亿元入股金科地产;
2016年11月 37亿元入股嘉凯城青岛项目;
2016年11月 138亿元入股融科智地;
2017年1月 26亿元入股链家;
2017年1月 150亿元驰援乐视;
2017年7月 632亿元收购万达项目。
孙宏斌的目标很明显,就是要让融创做房地产行业的巨头,融创入股乐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乐视的土地储备,据称乐视低价拿了2万多亩的土地。难怪孙宏斌会说,贾跃亭“这么点钱干这么大的事。”
融创收购万达项目上,万达给的条件颇为丰厚,难怪孙宏斌愿意再次豪赌:
1、项目有利可图。万达的文旅项目中以及周边住宅中,有些资产是可以变现的,可售面积将近5000万平方米。这里关键就是,万达自己不能变现,不然收入又变成“房地产销售收入”,没办法讲好“转型轻资产运营”的故事,所以转给融创。而融创愿意接,一定是算过账的,有利可图。
2、万达还给解决资金问题。如公告所说,296亿还是万达借给融创的。
3、也许还能帮忙解决乐视这个烫手山芋的问题。公告里最后一条不就有,“双方同意在电影等多个领域战略合作”,说的不是乐视是谁?万达在娱乐业也有布局,跟乐视必然是有合作的可能。
所以,万达和融创基本上是资源互换,看起来谁也不吃亏。
如此一来,万达直接从一个房地产公司,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品牌运营和服务公司,冲击A股成功概率变大了不少。而融创中国,距离房地产行业称王,也更近了一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