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种论调称:互联网时代即将结束,区块链时代即将来临。然而,区块链究竟是个什么鬼?区块链与电子合同的融合,将带来哪些影响?不懂了吧?这篇文章将为你一一破解。
其实,对区块链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会记住一件事:5月份国内首部区块链存证白皮书——《法链白皮书》的发布,这是第三方区块链商用存证的重要里程碑。
《法链白皮书》介绍了法链联盟、区块链存证的原理与流程,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金融、保险、法律、物流、医疗健康、版权保护、公益等多个领域。白皮书通过展示区块链存证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逻辑和业务案例,为行业人士、研究人员和市场用户等,树立了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多场景应用的技术标准,极具指南意义。
法链:将区块链技术与电子文件“深度融合”
“法链”是由法大大联合微软(中国)、Onchain共同发起成立的全球首个开放式大规模商用电子存证区块链联盟,此举迈出了中国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法律场景应用的第一步。
法链将区块链技术与电子文件“深度融合”:电子文件的签署时间、签署主体、文件哈希值等的数字指纹信息会广播到法链所有成员的节点上,信息一经存储,任何一方无法篡改,从而满足电子证据司法存证需求。
如同区块链在金融行业掀起变革一般,区块链与电子存证业务的结合,无疑会彻底改变传统的存证业务,形成更为便捷、安全、合规的存证方式。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法律思考
相关研究显示,作为去中心化数据库、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其拥有4个特征:去中心化、去特权化、去信任化、去风险化,并且目前已发展至3.0——即政府管理、法律、科学、教育等非经济领域的概念论证或早期研发阶段。
法大大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法务官梅臻通过分析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应用、阐述世界各国有关区块链的立法状况、延伸与区块链相关的法律问题思考等,为观众展示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法律思考。梅臻表示,法链将对我们产生两个重要意义:
一方面,法链链接了金融科技和司法机构:法链成为区块链与司法机构的媒介,把技术语言翻译成法律语言,让司法界接受和理解区块链,帮助各区块链解决法律有效性的问题;同时,法链为区块链技术的提供方和使用方提供背书和证明,增强区块链的公信力,并成为存证交易的重要信息和文本。
另一方面,法链成为存证交易的重要信息和文本:区块链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签署大量文本,但区块链本身并不能记录大量的文本信息,而法链能够帮助所有的区块链在不事先披露交易文本信息的情况下,实现文本指纹信息的存储、证明和被有关司法机构调用,为利益相关方在必要时证明已签署文件的真实状况。
应用案例:法链-阿里邮箱区块链存证
区块链存证技术目前主要且广泛应用于电子合同和邮件存证领域,法链-阿里邮箱区块链存证产品可以说是一个最佳应用案例。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网民约为7.1亿,网站已经超过400万个,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商务来往从线下环境向线上迁移。
在企业及个人的日常商务沟通和贸易往来中,超过70%的人群会将电子邮件作为主流沟通方式。因而,作为线上环境中主流沟通方式的电子邮件,也愈发成为重要的证据形式之一。
基于邮件取证难、邮件证据易被篡改,发生纠纷找合适的律师难、费用高的市场痛点,为此,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邮箱存证产品2016年诞生,并且具备4大优势:安全有保障、存证更方便、效力可证明、保险给赔付。
随着政策、行业的急速发展,以电子合同和邮件为主的电子文件与区块链技术商用领域的结合,仍存在无限的想象空间。具体发展态势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