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牛恩坤
作者系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亮剑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去年在调研茶叶市场时经常听到商家说的一句话:酒茶不分家。当时理解的还是不够深入,直到今年进一步对茶叶行业的研究和思考,才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奥秘,笔者认为茶企融酒正当时的观点。
为什么茶企要融合酒行业
从历史来看,酒和茶都属于中国人血液里的东西,无论是酒文化还是茶文化都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千年,在古代诗歌里,就可以发现酒和茶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成为精神文化的一种象征。
从行业来看,茶酒都属于高度分散的传统行业,无论酒企还是茶企都非常多,规模不是特别大。既没有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也没有出现行业垄断的企业。虽然茅台在酒行业的利润已经高达30%以上,但从销售额来看,占比依然很小。茶叶行业更是如此。
传统行业的特征是生在农业口、长在工业口、成在营销口、值在文化口。生在农业口一方面说明独特原产地不可复制性,同时也说明工艺非常原始,类别比较多,又各具特色。生产工艺急需科学规范标准化。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参与人多,成为区域特色名片,并未能走出区域。说白了营销不是很成功,只在小区域小圈子内消费,最终未能成为文化现象。所以出现了“行业机会大,成功企业少”竞争格局。
从产业角度来看,酒和茶同属于民族产业,无论是国内外的消费者都有比较强的认知基础,也是最有机会走向国际市场的产业。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再加上一带一路对世界的影响。这两个极具社交属性的产业可谓是世界市场的风口。
从消费趋势来看茶酒融合
目前酒类消费趋于理性,酒类消费中以往以酒量取胜的现象在减少,少喝酒、喝好酒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但与此相反的是,茶的消费者在飞速增长,从老板办公室茶台到家庭品茶空间;从饭前到饭后;从商务宴请到亲朋相聚;喝茶似乎是一种品味,一种时尚,一种标配,也是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从酒类理性消费到茶的习惯形成,既显示出国人消费文明的体现,同时也昭示着中式生活方式的回归。
从跨界营销看茶酒融合
以上种种分析,酒和茶不仅不是文化冲突,而是相融相生。同为国人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费者也极为相似。
从酒类行业趋于理性、茶类行业高速增长的态势来看,酒商选茶作为渠道增值的项目理由充足:
一是无论渠道还是消费者资源都可以产生互补,甚至会产生1+1>2的组合效应。
二是酒类商业目前来看几乎无利可图。无论是茅台经销商、地产酒商、名酒连锁商等盈利状况不佳,急需补充新的项目。选择茶叶作为培育项目,既能带来短期效益,又能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可谓是天赐良机。
茶酒融合正当时
酒行业已经走过黄金十年,目前出现了高集中和强分化,进入了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新时代。
未来酒类行业出现三个方向:
第一种是像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的巨无霸企业,无论是产品、品牌、商业以及消费者组织,已经成功构建生态系统。
第二种是省级龙头企业如北京牛栏山、河北衡水老白干、河南仰韶、陕西西凤等酒企在本省市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
第三类是特而美酒企,是当地特产也是地方消费文化的象征,就像国外的酒庄一样存在。
无论哪一类企业都在对商业的改变和淘汰加速。成功不是有能力,而是抓住了新的机会。如果酒商能够审时度势,认清自己,快速调整,与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或者共建一体化组织,也许是一次成功转型的新机遇。
从以上各方面分析了酒茶融合的新机会,茶叶行业相对于酒行业缺少龙头企业,但是酒行业也是经过30多年发展壮大的。
看一个行业潜力与否?一是强大的消费增长能力;二是生态圈的构建。
目前酒类行业智业机构已经成为酒类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行业要想壮大,不但要融合酒类商业,更要融合酒类智业。亮剑咨询经过10年酒类营销咨询沉淀,无论是在传统营销的根据地模式还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社群营销,始终都在引领着中国营销最前沿的思想和服务模式。我们愿把多年积累的行业实践和团队智慧,成为融酒融茶的推动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