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对于中德两国的电影行业来说,今年是拓展对方市场、加强合作的良好机会。
德国电影发展环境:起步早,政府大力支持
每年2月,热爱电影的人都争相涌入一个地方——柏林。柏林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并列为世界三大艺术电影节。能获得“金熊奖”“银熊奖”是每个影人的骄傲,张艺谋、李安、王全安等多个导演都曾抱得金熊归。
其实,除了柏林电影节,德国还拥有很多电影节展。1952年,曼海姆-海德堡国际电影节诞生,60多年来,这个电影节专注于发掘具有个人风格的导演,重视新锐导演在作品中的创新、突破与艺术性。克日什托夫 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法斯宾德(Rainer Fassbinder)等人都曾借此影展崭露头角。1954年创立的奥伯豪森国际电影短片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短片节,次年创办的莱比锡国际纪录片与动画电影节已成为纪录片电影制作人的重要汇聚地。慕尼黑电影节则是德国规模第二大的电影节,仅次于柏林电影节。
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16年德国票房为11.7亿美元,在全球票房市场位列第八。
2016年全球票房市场Top 10(单位:10亿/美元)
(数据来源:Statista)
实际上,德国电影行业起步很早,且有着辉煌的历史。1895年11月,斯克拉达诺夫斯基兄弟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机在柏林冬宫首次放映了自己制作的活动画面——而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卡普辛大道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展开的“活动影戏”是在近两个月后的1895年12月28日完成。之后,“室内剧电影”“表现主义电影”,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持续到八十年代的“新德国电影”,都为世界电影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但从八十年代后期至今,德国电影稍显沉寂,国内电影行业规模、影院收入、观影人数等都增长缓慢。
2003-2019年德国电影市场规模(单位:百万/欧元)
1999-2016年德国影院收入、观影人数
(数据来源:Statista)
德国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开始大力扶持电影发展。2007年10月,德国联邦政府公布“文化创意产业倡议”,提出增强公众对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挖掘文化产业增长和就业潜力、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三点倡议。针对电影行业,2007年德国联邦电影基金成立,截至2013年底,基金总计发放3.56亿欧元电影支持资金,资助了642部德国影片的制作和放映。除了联邦层面,各州还建立了电影基金和电影促进机构,以扶植本地区电影产业发展。此外,德国对大多数的文化产品实行7%的增值税率,但对书籍、报刊、文化活动门票、电影等征收较低税率,以求减轻文化消费者的负担。
“严谨”的德国人钟爱喜剧,追捧好莱坞大片
根据德国联邦电影委员会2月份公布的数据,德国本土电影占据2016年总票房的22.7%,而2015年这一数字是27.5%。德国本土电影市场近年来严重萎缩,好莱坞电影几乎全面称霸。2016年,德国票房Top10影片全部来自好莱坞。
(数据来源:Statista)
在美国大片的重压之下,喜剧成为德国本土电影的一抹亮色,票房较高的本土电影全是喜剧片。《欢迎光临哈特曼一家》(Willkommen bei den Hartmanns)是2016年本土电影的票房冠军,在上面的榜单中排在第十一位。
(来源:时光网)
提起德国,人们往往想到“严谨”“死板”“理性”……但德国人却十分中意喜剧,早在“室内剧电影”时期,这种以小市民生活为特点的偏喜剧作品就深受喜爱。这一点在电视领域表现也非常突出,据Statista调查,德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为喜剧,比例高达61%。国内的喜剧短片《屌丝男士》就是源自德国喜剧《屌丝女士》。
德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
(数据来源:Statista)
中德合作契机:战争,当然还有体育
在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上,1980年至今的全球外语片(非英语)票房Top 100中,德国电影共有六部。
全球外语片票房Top 100中上榜的德国电影
除了都由德国出品,这几部电影还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即主题几乎都与战争有关。《从海底出击》《何处是我家》《帝国的毁灭》讲述的是二战期间的故事,《窃听风暴》《再见列宁》则关于两德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包括德国都带来了巨大伤痛。战后德国涌现出一大批思考战争的影片,除了刚才提到的几部,还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铁十字勋章》《浪潮》《我们的父辈》《布达佩斯之恋》等。这些影片正视历史、情感克制,对人性进行细致描绘而不追求大场面,即使是豆瓣评分最低的《铁十字勋章》也有7.9分,《我们的父辈》则高达9.6分。
反观国内,“手撕鬼子”等抗日神剧频出,这种情况下,中国影人、制作公司更应该学习德国的拍摄手法。再加上二战造成的共同心理创伤,在战争类型片的合拍上,中德合作潜力巨大。2009年,中德合拍的《拉贝日记》就是良好示范。
当然,足球、赛车作为“德国品牌”一直都是合拍片的重要组成。目前中德已有的合拍片基本都集中在这种类型上,比如《失控 幽灵飞车》《梦之队》和正在筹备的《情追不舍》等。而且合拍片也得到了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情追不舍》获得巴伐利亚州政府授予的150万欧元电影扶植基金。
5月的德国电影回顾展上,德方代表表示,热切期待中德双方展开全方位的电影交流,并认为《中德电影合作协议》预计在这两年内面世。
作者:Ilaria
编辑:桦桦
【版权声明】传媒+版权文章,如需转载联系后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号1352185916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