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明明是谈笑风生。”伴随着王健林的开场白,这场震惊地产圈的并购签约仪式拉开序幕。
7月19下午,万达商业和融创中国的战略合作发布会如期在北京举行,按原定计划,该发布会将就万达出售13个文旅城以及76个酒店项目的交易正式签约。
在此前的7月10日,融创和万达便曾签署一则并购协议,据协议显示,万达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作价295.75亿元转让给融创,同时,融创以335.95亿元接手万达76个酒店项目。这场并购案成为中国房地产史上的规模之最。
10日的消息公布后,万达酒店发展直线拉升,涨幅一度超过140%。王健林曾表示,转让项目能大幅降低万达商业的负债情况,并进一步实现轻资产化运营。
从宣布并购到正式签约仅仅相隔9天,而这场万众期待的发布会也不负众望,“惊喜”连连。只因富力地产的“插足”,这场并购的主角和并购方案都发生了变化。
地产业三巨头合作之“一波三折”
7月19日下午,原定于4时召开的万达和融创的发布会,在各家媒体到场后,主持人临时通知发布会延后半个小时。此时的现场背景板上,除了万达商业和融创中国两家外,富力地产的名字格外起眼。
而在媒体等待的时间内,主持人再次宣布会议推迟一小时,同时,写有“富力地产”的背景板被拆除,新换的背景板内容为 “万达商业·融创中国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在此期间,万达商业、融创中国和富力地产三方齐聚小会议室,据现场记者和媒体报道称,“会议室里传出了摔杯子的声音”。直到下午17:30左右,“富力地产”的名字再次出现在背景板上,发布会也终于开始。
王健林率先上台发言,解释了会以推迟的原因,“其实就是打印机的时间长了一点,我和四个老板在会议室等打印签字,就在等。”并对会议室传出摔杯子声一事作出回应:“看网上直播,说‘现场争吵很激烈’、‘传出了摔玻璃杯的声音’。我讲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谣言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此外,王健林还首次公布了万达商业的负债情况,称万达决定清偿手中的大部分贷款,并回应道网络所流传万达欠债“4000亿”的消息是谣言。随后,孙宏斌和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也先后针对此次“合作”作出发言。
这场前后推迟两次、“富力地产”从背景板上“消失”又“出现”、仅进行了25分钟左右的发布会,可谓是一波三折,所幸的是三方最终成功达成协议,富力的“插入”缘由也就此揭晓。
富力地产“突降”,成接盘手之一
此次签约仪式最大的惊喜便是富力地产的“插足”。据悉,万达与富力在此前便已有深度合作,据万达集团官网消息显示:2016年12月19日,万达商业和富力地产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2017年到2021年,双方每年合作开发5个商业综合体,5年投资300亿元,开发25个商业综合体项目。
针对富力的接手,王健林表示,“富力酒店发展的战略在全球有开业和建设中的酒店30多家,从融创、万达手中以较低价格收购77家酒店以后,富力将拥有超过100家高端酒店,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业主,放眼全球,能以这样较低的价格批量收购酒店的机会100年可能只有这一次。”
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也认为:“近年来富力地产业绩规模和资金运转良好,完全可以承受此次收购。富力地产从2014年开始布局酒店,先后和万达集团等五家酒店品牌合作,未来将一如既往地将酒店打造成城市标杆。”
就在下午的新闻发布会后结束不久,万达集团官方网站便发布了《万达商业、融创集团、富力地产联合公告》,具体的交易结构为:
富力地产以199.06亿元收购该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签约后2日内付20亿元定金,2018年1月31日前付清全部转让价款,完成酒店交割。77家酒店的酒店管理合同不受本次转让影响,继续执行,直至合同期限届满。
融创以438.44亿元收购前述十三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并由交割后项目承担现有全部贷款约454亿元。签约后付150亿元,签约后90日内付清全部转让价款,完成交割(个别项目待交割条件具备时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内容较10日的并购协议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有两处:一是“富力地产以199.06亿元收购该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此前万达转让的酒店为76家,总价为335.95亿元,收购方为融创;
二是“融创以438.44亿元收购前述十三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这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此前作价为295.75亿元。
两项交易总金额为637.5亿元,虽然交易标的和总金额是基本一致的,但相较于7月10日万达和融创签订的协议,此时交易方增加了富力地产,融创也只接受了万达的文旅项目。这一改变,究竟有何深意?
融创意在文旅项目,酒店只是“搭售”?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2010年到2014年期间,据融创发布的公告显示,融创共进行了31项大规模的并购行动,涉及合同金额近300亿元,在此之后,融创继续发力。
2014年,绿城资金链再次断裂,经过100天的厮杀,融创最终以62亿元完成对绿城的并购;2016年,雨润的收购失败进一步激发了融创的并购欲望。一年间,融创完成了对佳兆业、中渝、天朗等房地产产企业位于上海、成都、南京等地项目的收购。
公开数据显示,融创仅在2016年间花在并购和拿地两项上的费用便已超过1000亿元,单在并购方面,投入就已高达444.86亿元。
此前,“多家商业银行排查对融创中国授信业务”消息不绝于耳,令融创一度陷入“危机”。针对于此,在签约仪式上孙宏斌表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融创账面有900多亿现金,上半年的销售业绩为1100多亿。王健林也挺身而出表示,在签字之前,融创已将150亿支付给了万达商业。
有专业人士分析:“酒店资产是搭售的鸡肋,会降低融创的roe和周转率,买文旅城是为土地储备。”
2017年1月,融创第一次跨产业投资,以150亿元投资乐视,据悉乐视目前持有储备土地超过2.5万亩。而此次合作,允许富力的插入,只接手万达文旅项目,更是彰显了融创对“拿地”的热衷。
王健林表示,“通过此次转让,融创得到了13个万达城,4800万平方米,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低成本销售物业,使融创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收入和利润大涨,可以预期两年左右可以助力融创进入中国房地产企业收入的前两名。”
对于为何只接手文旅项目,孙宏斌表示:“这个调整对融创而言比原来的交易方案有了更好的流动性,降低了我们负债水平,同时我们也承担了原酒店交易对价的折让部分,对于我们和万达合作的文旅项目资产包这是可以接受的溢价,这种交易安排三方都很满意。”
“对不起,这辈子第一次念稿”,演讲结束后,孙宏斌丢下这句话便转身离去。而三方在仪式上的发言无一不流露出此次合作的“共赢”局面,既符合万达的转型战略,融创能有很好的条件和机会在文旅产业等方面有专业性和规模性的发展,富力也能在酒店业务方面施展长项和优势。
从进行协商到签订具体协议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布会上“一波三折”,又“突降”第三方,此次合作规模之大、交易之复杂,对于普通“看客”而言无疑是一头雾水,而这场“变故”接下来的走向如何?只能静观其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