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谢特
冯唐的诗句“春风十里,不如你”到底是什么时候火的?难以考证,反正这两年迅速成为文青之间的传情达意的标准暗号。春风十里都不如你,可见多么喜欢你。
这句诗前面还有两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这两句也很美,细细体会,春水春林这两句,可能比春风十里这句还要甜蜜。因为处在欲说还休的阶段,春水初生,春林初盛,一切都是生机勃勃,荷尔蒙荡漾,但还不到表白的时候。
这就是秋水和小红最初的状态。当下影视改编的大潮中,冯唐的小说虽然在文青中有着广泛影响,但影视改编的进度还是比较慢热的,这和冯唐的写作风格有关,他不会按部就班地按照时间顺序去发展情节,而是有许多私人情绪的絮语、意识流的画面描绘,这些情节进行影像化就很棘手,如何给观众呈现出立体的、有严格时间线的、情绪饱满的情节,是冯唐小说影视化改编要面临的头等难题。
作为冯唐北京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北京,北京》在文青群体中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超级剧集《春风十里,不如你》,将这部小说非线性的情节按照正常的时间线进行编排,从秋水、小红、小白、赵英男等主角进入大学军训开始,一直到毕业后跨入中年的爱恨纠葛。张一山和周冬雨组成“山雨CP”,饰演秋水和小红这对爱情命运坎坷的恋人。
早几年,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成功的刺激下,国产青春片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各种烂俗套路和狗血情节让观众苦不堪言,针对国产青春片的壮烈吐槽也成为观众最大的乐趣之一。近两年校园青春片明显减少,但质量也不见进步,倒是有不少青春题材的电视剧、网剧,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可能原因很简单:
剧集时间更长,跨度更久,可以深挖感情的变化,人物的动机也更充分和合理,狗血就显得不那么狗血,而是情有可原,为了吸引观众追剧,转折和冲突也更多。而最重要的是,能够呈现出青春的真实状态。
所谓真实状态,就是不过分矫饰、不过分美化也不过分深情,绝大部分人的青春可不是某时代系列里那样纸醉金迷扯淡撕逼的,而是平实无奇中又有乐趣,又有在自己的世界里轰轰烈烈的爱情。能做到这种“真实状态”的青春剧,基本都不会差。
《春风十里,不如你》就达到了这种“真实”,一方面是制作层面的功劳,情景服装道具都到位,不会糊弄了事各种穿帮,时代感满满,另一方面就是演员的功劳,表演接地气,让大家不断会心一笑:跟哥、姐当年一样一样儿的。
这里要吹一下张一山和周冬雨的演技,告别“刘星”之后,张一山凭借扎实的演技在小鲜肉中脱颖而出,《余罪》的火爆不是因为他会炒作,而是因为他真的会演戏,那种在角色状态里的投入和激情,就是实打实的演技。
而周冬雨也不必说,出道后围绕她的演技还有些争论,《七月与安生》之后可以说征服了所有观众,金马影后加身,接连几部影视作品都是质量上家,她的那种随性、自然、机灵的表演,越看越舒服。
她饰演的小红,热情大胆地追求秋水,但有底线有尊严,不是表面那样傻白甜,有许多情绪层次,看过原著的观众会发现,周冬雨的小红和冯唐原著中的小红在外形上是有差别的,“小红烧肉从来不盘头发,老是散开来垂到肩膀。她脑袋太大。”——周冬雨的小红没小说中描写的那么丰满性感和风情万种,但这才是影视改编的意义:和原著有差异,但也完全成立。这才叫二次创作,周冬雨的演绎就是如此。
《春风十里,不如你》整部剧的剧情重心是在大学生活,大学生活的重心又是在入学军训,秋水、小红、赵英男这段三角恋是这段生活的核心,小红对秋水的追求热烈而大胆,从“灾星”到“灵魂伴侣”的进化过程非常自然,秋水对她那种欲拒还迎的姿态被描摹得很精准,真实的恋爱的发生,就是这样。
看一部剧好不好,看细节,不仅看制作细节,还得看剧情细节。军训时期有一段剧情,秋水来找小红,两人穿着军训服、戴着军训帽,在报刊亭下四目相对,内心窃喜的小红等着秋水表白,秋水紧张得畏畏缩缩,小红就用军帽的帽檐去碰秋水的帽檐,反反复复,碰一下,撩一下。
这一段太性感了,这种调情是真正青春的调情:不那么色情、不是熟透了的放荡,而是调皮、羞涩又热烈。帽檐与帽檐之间的动作,完全是两人内心的动态反应。这段戏设计得如此巧妙,令人印象深刻,光是这一小段细节,就足见这部剧的过人之处。一心想着赚钱蹭热度的创作者,不会徘徊在这种小细节上的,心思都花在男女狗血和搞基卖腐上。
帽檐调情这场戏,秋水送了小红一本书,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作《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可以说是这部剧的“文眼”,这本小说里的故事,与秋水和小红的爱情,是彼此呼应的,看过这本名著的人,想必会对秋水和小红的故事体会更深。
冯唐的小说原著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背景,《春风十里,不如你》展现的青春可能对90后甚至80后来说还有点陌生,那时候的大学生没有手机,电脑也不常见,还停留在纸条传情的阶段,剧里出现一部重要的电影,就是当年热映的《霸王别姬》,围绕这部电影,秋水和小红之间的爱情真叫个造化弄人,只差一点,只能霸王别姬,不能在一起。
这种时代感的营造,是这部剧另一个成功之处,军训时期住集体宿舍、吃大锅饭,男生偷看女生换衣服、男女约会被抓,这些青春片必备的情节在这部剧里都有,但处理的方式都很新鲜,搞笑但不恶俗,不是为了拼凑笑点,而是真实经历便是如此,大家都经历过,共鸣感不在话下。
《春风十里,不如你》是从大学到中年,爱情中的巧合与不巧,都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小说里有一段,步入中年的秋水回忆:“ 数年前的某两个星期中,她说过,可以为我做一切,就是不能嫁给我。但是,我要是有一天残了傻了,一定让她知道,她就会来陪我,那时候,不管谁已经握着我的手,不管谁已经握着她的手,她都不管,她要握着我的手。”
而剧中最虐心的情节,都是秋水和小红阴差阳错间不断错过的情节,两人都对对方表白过,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对方的心意,但就是不能在一起,虐心吗?太虐了。但遗憾才是青春的魅力,才是这类故事最大的吸引力。——尤其在这种情节,张一山和周冬雨的演技,简直爆表。
青春的意义就在于告别之后的回眸,那时候的热烈可能就是憨傻,那时候的执着可能就是愚蠢。《春风十里,不如你》讲的是青春,也不是青春,而是命运中更为心酸和复杂的东西,青春片本应该是清流,但我们看过了太多的泥石流,而这部剧,不会让大家失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