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养尊处优的固执富家阔太罗子君被“模范丈夫”陈俊生无情抛弃。
这婚一离,二人周围的世界全都变了(不敢剧透,怕被还没看的小伙伴打成残废···)
不过当中很幸运的是判决很顺利,不像下面这对夫妻,离婚官司打了五年。
《诉讼》
Gett: The Trial of Viviane Amsallem
虽然属于豆瓣偏于冷门的行列,可是那8.3的评分多少也可以说明这部片子的质量。
第72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86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的五佳外语片,看过的都说好。
这部片子是以色列才女内特·艾尔卡贝兹与其兄弟共同编导。
讲的不过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离婚诉讼案件。
这诉讼一诉就是五年,开庭无数次,就在那间小小的审判庭中,夫妻二人女方坚持离婚,男方坚持不离婚。
双方正常不休,请来了各自的律师和无数的证人,仍然难以解决,故事虽小却相当精彩。
在以色列这个神奇的国度,不存在民事婚姻和民事离婚。
所有夫妻的结合和离散必须在犹太教拉比的裁决下才会被视为合法。
但是事实上男人们的权利往往凌驾在所谓的“裁决力”之上,《诉讼》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上。
故事的女主薇薇安·阿姆萨勒姆早在三年前便以及各提出了离婚的请求。
而他的丈夫以利沙一直不同意,一直希望薇薇安回到家里。
面对这件离婚的案件,带着小圆帽的法官大人们表现出了非常耐心的态度,谨慎的咨询了以利沙和薇薇安关于婚姻的事实。
“以利沙先生是否嫖妓或者和其他女性有不正当关系?”
“以利沙先生是否有让他妻子无法忍受的身体缺陷?”
“以利沙先生是否有胁迫他的妻子做违背她本人意愿的事情?”
嗯,可以,这很清真···
以利沙很擅长使用冷暴力和语言暴力,所以上述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在他的身上。
他只有一条原则——反正就是不离婚。
后来干脆就直接不出庭,跑了。
三位小圆帽法官大人依然秉承着劝和不劝分的原则。
薇薇安的律师不干了:这种自欺欺人的和谐有毛意义?必须让以利沙出庭!
这就是刚才提到的这个社会的尴尬之处,男人们耍起无赖连法律都没辙。
法官们一琢磨,以利沙三个月再不出庭就扣他一年的驾驶证!
薇薇安:他没有驾驶证法官大人。
法官:那就冻结他的信用卡!
薇薇安:他从来不用信用卡法官大人。
法官:那···那就冻结他的银行行账户!
薇薇安:银行账户是我和以利沙共用来偿还房贷的法官大人。
法官:······
这他妈就很尴尬了~
以利沙再次出现在法庭的时候,带来了一个嘴皮子很6的帮手——自己的亲哥。
哥哥自称自己和以利沙成长在只是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熟知摩西法律。
经过分析之后得出,这断婚姻主要的问题是女方无能,不能持家。
婚姻有问题直接把锅一甩,so easy~
薇薇安和丈夫以利沙的矛盾无非就是薇薇安要自由独立,不愿意做丈夫的跟班和努力,而以利沙打心底不接受。
可以看得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认知。
薇薇安的亲哥哥,明确的表示,认为自己的妹妹和妹夫的婚姻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但是在私下依然怂恿他的妹夫:有的时候,男人得有点手腕女人才肯听话,不能总是放任她们。
虽然薇薇安是他的妹妹,他同父同母的亲妹妹,他依然说出那样的话,说明他也是实在看不惯自己妹妹的性格。
类似的还有薇薇安的朋友,住在她家对门的阿布卡斯太太。
在提供证言的时候,她声泪俱下,便是自己不止一次苦口婆心的劝说过固执的薇薇安:
“一个聪明的女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该住口。男人们想要的,无非就是女人对他们的尊重,再无其他,何况他还是一个如此宽容的男人,你要尊重他在先,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要尊重你的男人,然后你自然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这看起来好像就是至理名言,可说到底阿布卡斯太太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她边说边哭泣,其实是在为自己而哭,因为没有办法的完全屈从丈夫得不到回报而委屈。
▲男人们想要的,无非就是尊重而已
“要尊重你的男人,这样你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这种情形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宣扬女权的印度片《炙热》。
那里的女人们没有自由,没有人权,男人们稍微不高兴非打即骂。
女人比自己赚钱多就是不尊重男人,女人们有自己的事业就是“不尊重男人”,女人们有自己的朋友圈就是“不尊重男人”,动不动就是“你不尊重我”。
他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自重,让别人打心底看得起自己。
尊重是靠自己迎来的,而不是强求别人说出来的。
《炙热》和《诉讼》中的男人们明显是属于后者。
《诉讼》中的薇薇安她不愿意消沉在这个不公平的世道。
她不想完全成为男人的附属品,他不想每到周三就为安息日准备食物。
她有自己所期盼的生活,她想去自由的旅行,想自由出入咖啡厅,想自由的交朋友,想自由的想朋友们倾诉自己的苦闷。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的丈夫以利沙所不能忍受的。
旷日持久的冷战互不相让就是这样开始的。
《诉讼》主要是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展现了薇薇安对于这种“变相男权”的反抗。
这种权利最大的表现莫过于离婚自由。
每当离婚有望达成的时候,薇薇安的脸上总会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
可见,这种“变相男权”之下得来的自由是多么的艰辛多么的不易,这已经完全变成了她生活的希望,快乐的源泉。
可是,无论是“秉公执法的”法官还是大多数的证人,他们只关注的只是薇薇安有没有守妇道,有没有尊重男人。
法官们所关心的只是她有没有与人通奸,似乎没有与人通奸就没有什么大错,就可以回归家庭,根本无视她回归家庭是否幸福。
在这样无法做主的大环境之下,在以利沙一次一次的反悔,事实一次一次的打击之后,一直坚持的薇薇安还是不得不选择让步——离婚之后不再和别的男人交往。
在影片的结尾,薇薇安再次踏入了法庭的大门,当门关上的时候,它虽然达成了离婚协议,但在以后等待她的,不是自由,仍然是无法摆脱的“变相男权”的束缚,而且是一辈子摆脱不掉的束缚。
除了痛心我实在是找不到其他的词语来表达我此刻的情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