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chipin发布智能音响英文版最新对比 智客翻译组手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chipin发布智能音响英文版最新对比 智客翻译组手打

现阶段我们很难看到亚马逊、谷歌和其他正在挤入风口的公司会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因为记录语音本身就是支持智能音响工作的一部分。

智能穿戴的浪潮刚刚落下,时隔数年,智能音箱被推上人工智能市场的风口,智能音箱作为一个语音智能助手的入口,更多让人联想到的是给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铺路。即便如此,现阶段智能音箱的市场前景依旧不容小觑,本文盘点了当前国际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几款智能音箱,比较之余,也对当前智能音箱市场做出一些浅要分析。

相信不少人都是星际迷航的粉丝,羡慕之余,我们也会发现,影片中涉及的技术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超前。

当时的人们还在纠结超慢速的拨号上网,以及那些使用起来极为不便的砖头大小的手机,但这些影片却给人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让我们见识到了未来技术可以触及的无限可能性--触屏电脑、智能感知系统、激光技术以及全息视图等等。

当时我就觉得,如果能够拥有这样一台“可以说话的电脑”(就像飞船里描述的那样),该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后来我发现,拥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是我一个。

很快,从不成功的语音识别试验到现在可以与之对话的手机,人机交互成为了现实。

现在,除了像苹果“Siri”和微软“Cortana”之类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外,又推出了新的人工智能产品--智能音箱。这些家伙甚至连按钮都不需要按,只要你将他们的名字大声喊出来,他们就可以根据指令为你提供搜索、运行某个应用程序或者是为你阅读新闻头条,甚至是作为老大来控制你家里的其他智能设备。

接下来,我们来瞧瞧市场上的这些智能音响以及,未来也许会出现的一些新鲜玩意儿。

当前市场下的几款主流智能音箱:

亚马逊 “Echo”(售价149.99欧/179.99刀)

亚马逊Echo在最开始的时候,仅限受邀请的亚马逊高级会员进行体验,但在2014年之后,Echo则发展迅速,成了智能音响及语音助手界的领跑者。

(亚马逊Echo是一款纯声控智能语音产品,

它可以通过连接Alexa语音服务来播放音乐、提供信息、比赛的比分或者天气等等。)

从外观上看,Echo是一个又小又黑而且仅仅只有两个按钮的圆柱体物件,一个用来显示当前运行Mode的LED屏,以及一个可以让你的耳朵怀孕的360度环响扬声器。但是最关键的,是其内部的Alexa这个“小东西”。

亚马逊Echo内部拥有7个降噪麦克风,用以提供Alexa的“唤醒功能”,之后他便能利用其强大的3000多项任务计算功能来执行用户的命令。

当你熟悉了如何跟冰冷的“家具”对话之后,你就可以开辟新世界的大门了:放音乐、搜食谱、设闹钟,甚至是跟你来个搞笑段子,这些Alexa都可以轻松完成。Echo的灯光控制功能也可以通过和Nest或者Hive系统的对接来实现,用户只需要动一动嘴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

(亚马逊Echo Dot)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你也可以仅通过大概Echo三分之一的价格购买到Echo Dot这款产品,他只不过是Echo的缩小版却同样拥有其全部技术,这对那些从来没有体验过智能音响的用户来说会是个不错的开始选项。

谷歌“Home”(售价129.99刀)

Home是谷歌用来应对亚马逊Echo的对标产品,目前仅支持在北美地区购买,与之不同的是,谷歌在尽量使Home能够搭载更多的平台,以便其能够尽快融入Android手机中去。

和Echo相比,这款智能音响显得更加的“短小精干”,而且其时尚外观程度也毫不逊色。Home的控制面板设计同样是在顶部,主要用来控制音量和音乐播放功能,另外,他的唤醒方式和Android手机一样,口令是“OK Google”。

(一个简单的指令就可以让谷歌Home去执行播放音乐,比如你喜欢的播客列表清单或者是由其他服务商提供的比如Google Play Music、Spotify、YouTube Music、Pandora和TuneIn等等)

和Echo的大部分功能一样,Home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来使用很多应用程序,像Spotify、Google Music和YouTube,这些平台可以使Home拥有超大量的音乐储量,同时又可以像Echo那样和大部分智能家电产生关联。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一些测评人员认为,Home的音质和麦克风的效果不及Echo,但领先于很多其他大部分的智能音箱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Home尚且存在着和谷歌自身部分产品缺乏兼容性的问题,比如Gmail和谷歌日历,现在都没办法实现正常连接。当然,尽管谷歌进入智能音响风口不如亚马逊那么早,但毋庸置疑的是,将来谷歌必定会在该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实现赶超和创新。

下一代的“智能私人助理”

如果谷歌想在接下来的几年赶超他的竞争对手的话,那么就要发挥一下自己的改革和创新基因了。随着“Echo”在全球市场的成功,越来越多的移动和智能家居产业都开始将他们的目光聚集在了人工智能和智能交互助手上,很多知名大佬品牌都开始着手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类比“Echo”、“Home”相关产品。

No.1 苹果Siri

依照苹果公司的思路,我们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看到一款基于Siri技术的智能音响设备,仿效最近谷歌和亚马逊在Chrome和Fire上做的那样,这将帮助苹果公司实现苹果智能生态系统还原到现实中每个家庭。

(自2015年推出后,Siri已经成为苹果全线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尚未命名的智能音响依旧处于研发阶段,所以现在市场中很少有关于他的一些具体相关细节的消息,但是根据“The Verge”的消息来看,外媒相信该产品将会专注于音响音质以及麦克风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面部识别系统。这对竞争对手来说依旧是熟悉的苹果风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品质、高价位。

No.2 Cortana 以及微软 ”HomeHub”

微软向来不会让自己被其他巨头赶超太多,所以微软同样也开启了他的“智能私人助理”计划。最初的传言是微软会投入打造自己的“Echo产品”,但现在预计微软将会把工作重点放在2017~2018年win10相关更新中的“HomeHub”部分,而非发布一款新的硬件产品。这次的更新将会推出一部分适用于PC端的智能相关设计和功能,包括类似智能家居的声控技术,或者是微软自己的XBox Windows系统。

(微软HomeHub搭载Cortana 臆想图)

微软允许第三方合作公司生产搭载有Cortana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产品,根据报道,全球范围内已有近1.33亿用户在使用微软的智能技术,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Cortana将来一定会在HomeHub上大放光彩。

No.3 全新的“Alexa”设备以及“Echo二代”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亚马逊在Echo的升级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有传言说这款设备会在2017年第一季度发布,同样利用Alexa技术,似乎只是多了一款触摸屏,从各种角度上看都更接近于亚马逊“Fire”系列设备。

亚马逊也一直都在和第三方公司合作,以便其他设备生产方能更多采用“Alexa”系统,现在Sonos和联想都在和亚马逊合作改进他们当前推出的相关产品,Sonos更希望利用这一技术来为他们的无线音响系统提供控制服务,之后借助于平台整合,让Sonos用户可以通过“Echo Dot”或者“Echo”来实现声控他们的音响系统。当然,现在的Dot由于小尺寸还存在着一些音质问题,但将来,也许“Echo Dot”会实现更多的控制区域。

No.4 联想智慧助手

(搭载Amazon Alexa 技术的联想智慧助手,帮助用户为家庭提供的声控服务)

联想智慧助手预计将会是Echo的翻版,目的也许就是为了让用户除了亚马逊Echo之外有更多的选择吧。有消息成联想将会发布一款新的版本,用以解决Harmon Kardon音响的音质。这两个版本的最终产品都将会为重视外观的用户提供多种颜色以便挑选。

智能音响风口只是一时的吗?

从表面上看,智能音响在被推出之后一直显得很受欢迎,尽管最开始很多人都觉得和音响对话很不适应,但是很多早期的“Echo”、“Home”产品消费者却已经表示习惯了他们的存在。“Activate”公司向大家带来了一项预测,在2020年之前,美国销售出的音响数量将会超过2140万部。

让我们来看看更多的消费者心里是怎么想的:

(图表显示2015年在家庭内购置一件以上人工智能技术相关产品的消费者比重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据亚马逊消息,“Echo Dot”是2016年圣诞节期间最畅销产品,销量远超于其他智能设备,而事实上,亚马逊的“四大畅销”产品,所有的“Fire”系列,基本都是靠“Alexa”软件构架而成的,这些销售成绩则从另一角度上说明了智能家居的受欢迎程度,不过由于亚马逊并没有提供谷歌“Home”产品的相关数据,所以实际情况还有待考究。

亚马逊曾高调宣称在产品上市的前两年已经销售了超过500万部Echo产品,反观谷歌方面却没有陈列任何相关数据,所以想要在这个阶段判断出两家产品谁更胜一筹便显得有些困难。但美国一项研究表示,亚马逊Echo用户的产品认可度在短短两年内就从20%上升到了69%,这表明Alexa或是其他的AI产品,相比之前占有了更多的主流市场份额。

除销售数据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用户的使用情况统计出相关数据,并制作一副关于用户使用程度调查的表格,用以展示用户购买商品使用之后的满意指数。

一项针对于Echo用户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用户多少都会至少尝试一次该产品的旗舰功能,比如播放音乐和定闹钟,但很少有人会相对频繁的使用这项功能。调查显示尽管有66%的用户至少尝试过一次头条新闻播报功能,但只有17%的用户才会定期使用,而定期使用语音控制下的购物服务的用户仅占总人数的10%左右。

(亚马逊 Echo用户调查 来源:Netpop.com)

另一项关于亚马逊Echo产品的用户使用调查是来自于VoiceLabs,该调查显示了哪些Alexa功能被用户使用过以及他们的使用频率。(当然,结论也不太乐观)

在2017年Alexa提供的超过7000种功能中,有69%的使用率是0或者就仅仅有那么一段用户评论,这就表明大多数功能也许压根就没被用户使用过。而且让app应用开发者更糟心的是,大约只有3%的用户会在初体验的两周后还会继续使用这款应用。这表明许多人发现这些功能要么是没用,要么就属于太泡菜了的那种,玩个几天,就不再想玩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所有的功能都不受欢迎,在该调查中同样显示,一些功能和程序的两周周期用户留存率依旧超过了20%。种种迹象表明,app开发人员应该为智能音响找到更合适的地位,尤其是那些尚未被智能手机占据的应用市场。想要长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做一些更吸引人的功能,而不仅仅就是开灯或者就定个闹钟。

我们或许还需要几年时间来搞清楚智能音响在市场中到底会不会留有一席之地,但我相信这将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下一代产品的改进情况,以及对当前版本模型的缺陷方面的修改和调整。

智能音响的缺陷

现今市场上的大部分智能音响都拥有着很多的应用和功能,但他们还不够完美。所以这些缺陷和短板究竟是什么?下一代的智能音响会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哪些解决方案?

Echo和Home的在现阶段最大的短板就是音质和麦克风问题,但这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提升而变得更好,根据分析公司comScore表示,到2020年将会有超过50%的搜索任务将会由声音来完成启动。因此,真正的压力其实在于制造方是否能够让这项技术跟得上用户的需求。

软件问题也同样是短板之一,除了之前提到的谷歌需要做整合处理之外,谷歌和Alexa都十分依赖现有的语音识别软件,而这些软件则必须在当前搜索引擎的算法限制下运行。很多Alexa用户对亚马逊决定采用必应作为Echo的搜索引擎而感到沮丧,因为其在搜索内容的准确度尚不及Google引擎。

(谷歌和Alexa都十分依赖现有的语音识别软件,而这些软件则必须在当前搜索引擎的算法限制下运行)

当前的功能列表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看起来也很不顺眼,除了前面VoiceLabs提到过的一些问题之外,很多Echo用户发现一些功能要么根本就不适合他们,要么就无法在他们的范围内工作。比如说,用声控功能在Uber打个车,这也许在公共场合是一件很吸引眼球的事情,但这项功能很多时候无法在大城市之外的范围内使用,很多功能都跟这类似,只能在美国或是一些特定区域内才能使用,如果你生活在乡下,或是在一个不支持全部所有功能的国家,那么你就会发现,Alexa所提供的功能简直少得可怜。

如果说这个行业能够继续在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的方向上更进一步,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等公司也许会在几次更新迭代之后实现解决软件问题,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用户的需求在保持不断增长。

持续在线,持续聆听?

但是,智能音响和其他智能技术也许会遇到一些其他方面不可逾越的潜在障碍,就是隐私问题。由于这些设备的工作特性--需要等到他们的“唤醒”指令,所以无论是Echo还是Home都是在时刻记录着周边存在的声音,用以识别用户的指令。

在这个人们越来越关注互联网安全的时代,这种“持续在线,持续聆听”的工作方式着实令很多人感到不安。2015年,三星公司公开承认,他们生产的智能电视可能会不间断的捕获并记录用户的声音,随后会使之上传至服务器用以声音采样解析。这一举动引发了大部分人对敏感信息和私人信息泄露的恐惧。

(承诺智能音响不会比普通的谷歌搜索更具备侵犯性,这并没有博取所有人的信任)

最近多家智能音响制作方都竭尽全力的表示这在新产品当中是绝不会存在的。根据官方功能介绍,“Echo”的静音按钮可以屏蔽掉一切外部音源,并且谷歌和亚马逊都对外表示,他们的设备只存在收集“唤醒”口令,在被下达命令执行任务之前,他们不会采取任何的上传动作。并且大部分的智能音响允许用户直接清理掉他们之前保存的数据,同时又支持可以提供设置数据保存的安全级别--尽管这种限制模式会对深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限制整体功能效果。

承诺智能音响不会比普通的谷歌搜索更具备侵犯性,这并没有博取所有人的信任。就在去年12月,阿肯色州的地方检察机关与亚马逊合作,想要获取一名被谋杀受害者的“Echo”记录日志。这就和世界各地的当局者要求电话记录和互联网搜索记录一样,检察官希望“Echo”的麦克风能够收集到一些和犯罪相关的事情,甚至可能当他们在家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过罪犯。

尽管亚马逊在最开始的时候拒绝提供这些消息,知道检察官给出了足够且合理的理由,但这起事件却引发了人们对谈话、行动、喜恶等被记录被人利用来攻击自己的担忧。这项问题因牵扯到了第三方软件硬件而加重,后来甚至有人推测,将来会有人利用黑客技术突破智能服务器进行犯罪、敲诈、勒索。

现阶段我们很难看到亚马逊、谷歌和其他正在挤入风口的公司会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因为记录语音本身就是支持智能音响工作的一部分。也许只有通过不断地保证、加强安全保障以及对用户数据的进一步严格保护,才能让公众肯放心在家里放置一台“一只持续聆听的耳朵”。

开发者如何选择去解决这些隐私问题,将决定人工智能助理究竟能否成为一台长久的家庭必备工具,或者只是一款昙花一现的概念产品。但如果这些安全问题能得到改善,甚至被完全清除掉,再次面对新科技产品时,也许就不会再心存芥蒂了。

(内容来源:chipin.com 智客阿笑 译)

本文作者:智客阿笑 原创文章,禁止随意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chipin发布智能音响英文版最新对比 智客翻译组手打

现阶段我们很难看到亚马逊、谷歌和其他正在挤入风口的公司会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因为记录语音本身就是支持智能音响工作的一部分。

智能穿戴的浪潮刚刚落下,时隔数年,智能音箱被推上人工智能市场的风口,智能音箱作为一个语音智能助手的入口,更多让人联想到的是给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铺路。即便如此,现阶段智能音箱的市场前景依旧不容小觑,本文盘点了当前国际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几款智能音箱,比较之余,也对当前智能音箱市场做出一些浅要分析。

相信不少人都是星际迷航的粉丝,羡慕之余,我们也会发现,影片中涉及的技术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超前。

当时的人们还在纠结超慢速的拨号上网,以及那些使用起来极为不便的砖头大小的手机,但这些影片却给人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让我们见识到了未来技术可以触及的无限可能性--触屏电脑、智能感知系统、激光技术以及全息视图等等。

当时我就觉得,如果能够拥有这样一台“可以说话的电脑”(就像飞船里描述的那样),该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后来我发现,拥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是我一个。

很快,从不成功的语音识别试验到现在可以与之对话的手机,人机交互成为了现实。

现在,除了像苹果“Siri”和微软“Cortana”之类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外,又推出了新的人工智能产品--智能音箱。这些家伙甚至连按钮都不需要按,只要你将他们的名字大声喊出来,他们就可以根据指令为你提供搜索、运行某个应用程序或者是为你阅读新闻头条,甚至是作为老大来控制你家里的其他智能设备。

接下来,我们来瞧瞧市场上的这些智能音响以及,未来也许会出现的一些新鲜玩意儿。

当前市场下的几款主流智能音箱:

亚马逊 “Echo”(售价149.99欧/179.99刀)

亚马逊Echo在最开始的时候,仅限受邀请的亚马逊高级会员进行体验,但在2014年之后,Echo则发展迅速,成了智能音响及语音助手界的领跑者。

(亚马逊Echo是一款纯声控智能语音产品,

它可以通过连接Alexa语音服务来播放音乐、提供信息、比赛的比分或者天气等等。)

从外观上看,Echo是一个又小又黑而且仅仅只有两个按钮的圆柱体物件,一个用来显示当前运行Mode的LED屏,以及一个可以让你的耳朵怀孕的360度环响扬声器。但是最关键的,是其内部的Alexa这个“小东西”。

亚马逊Echo内部拥有7个降噪麦克风,用以提供Alexa的“唤醒功能”,之后他便能利用其强大的3000多项任务计算功能来执行用户的命令。

当你熟悉了如何跟冰冷的“家具”对话之后,你就可以开辟新世界的大门了:放音乐、搜食谱、设闹钟,甚至是跟你来个搞笑段子,这些Alexa都可以轻松完成。Echo的灯光控制功能也可以通过和Nest或者Hive系统的对接来实现,用户只需要动一动嘴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

(亚马逊Echo Dot)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你也可以仅通过大概Echo三分之一的价格购买到Echo Dot这款产品,他只不过是Echo的缩小版却同样拥有其全部技术,这对那些从来没有体验过智能音响的用户来说会是个不错的开始选项。

谷歌“Home”(售价129.99刀)

Home是谷歌用来应对亚马逊Echo的对标产品,目前仅支持在北美地区购买,与之不同的是,谷歌在尽量使Home能够搭载更多的平台,以便其能够尽快融入Android手机中去。

和Echo相比,这款智能音响显得更加的“短小精干”,而且其时尚外观程度也毫不逊色。Home的控制面板设计同样是在顶部,主要用来控制音量和音乐播放功能,另外,他的唤醒方式和Android手机一样,口令是“OK Google”。

(一个简单的指令就可以让谷歌Home去执行播放音乐,比如你喜欢的播客列表清单或者是由其他服务商提供的比如Google Play Music、Spotify、YouTube Music、Pandora和TuneIn等等)

和Echo的大部分功能一样,Home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来使用很多应用程序,像Spotify、Google Music和YouTube,这些平台可以使Home拥有超大量的音乐储量,同时又可以像Echo那样和大部分智能家电产生关联。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一些测评人员认为,Home的音质和麦克风的效果不及Echo,但领先于很多其他大部分的智能音箱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Home尚且存在着和谷歌自身部分产品缺乏兼容性的问题,比如Gmail和谷歌日历,现在都没办法实现正常连接。当然,尽管谷歌进入智能音响风口不如亚马逊那么早,但毋庸置疑的是,将来谷歌必定会在该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实现赶超和创新。

下一代的“智能私人助理”

如果谷歌想在接下来的几年赶超他的竞争对手的话,那么就要发挥一下自己的改革和创新基因了。随着“Echo”在全球市场的成功,越来越多的移动和智能家居产业都开始将他们的目光聚集在了人工智能和智能交互助手上,很多知名大佬品牌都开始着手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类比“Echo”、“Home”相关产品。

No.1 苹果Siri

依照苹果公司的思路,我们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看到一款基于Siri技术的智能音响设备,仿效最近谷歌和亚马逊在Chrome和Fire上做的那样,这将帮助苹果公司实现苹果智能生态系统还原到现实中每个家庭。

(自2015年推出后,Siri已经成为苹果全线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尚未命名的智能音响依旧处于研发阶段,所以现在市场中很少有关于他的一些具体相关细节的消息,但是根据“The Verge”的消息来看,外媒相信该产品将会专注于音响音质以及麦克风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面部识别系统。这对竞争对手来说依旧是熟悉的苹果风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品质、高价位。

No.2 Cortana 以及微软 ”HomeHub”

微软向来不会让自己被其他巨头赶超太多,所以微软同样也开启了他的“智能私人助理”计划。最初的传言是微软会投入打造自己的“Echo产品”,但现在预计微软将会把工作重点放在2017~2018年win10相关更新中的“HomeHub”部分,而非发布一款新的硬件产品。这次的更新将会推出一部分适用于PC端的智能相关设计和功能,包括类似智能家居的声控技术,或者是微软自己的XBox Windows系统。

(微软HomeHub搭载Cortana 臆想图)

微软允许第三方合作公司生产搭载有Cortana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产品,根据报道,全球范围内已有近1.33亿用户在使用微软的智能技术,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Cortana将来一定会在HomeHub上大放光彩。

No.3 全新的“Alexa”设备以及“Echo二代”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亚马逊在Echo的升级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有传言说这款设备会在2017年第一季度发布,同样利用Alexa技术,似乎只是多了一款触摸屏,从各种角度上看都更接近于亚马逊“Fire”系列设备。

亚马逊也一直都在和第三方公司合作,以便其他设备生产方能更多采用“Alexa”系统,现在Sonos和联想都在和亚马逊合作改进他们当前推出的相关产品,Sonos更希望利用这一技术来为他们的无线音响系统提供控制服务,之后借助于平台整合,让Sonos用户可以通过“Echo Dot”或者“Echo”来实现声控他们的音响系统。当然,现在的Dot由于小尺寸还存在着一些音质问题,但将来,也许“Echo Dot”会实现更多的控制区域。

No.4 联想智慧助手

(搭载Amazon Alexa 技术的联想智慧助手,帮助用户为家庭提供的声控服务)

联想智慧助手预计将会是Echo的翻版,目的也许就是为了让用户除了亚马逊Echo之外有更多的选择吧。有消息成联想将会发布一款新的版本,用以解决Harmon Kardon音响的音质。这两个版本的最终产品都将会为重视外观的用户提供多种颜色以便挑选。

智能音响风口只是一时的吗?

从表面上看,智能音响在被推出之后一直显得很受欢迎,尽管最开始很多人都觉得和音响对话很不适应,但是很多早期的“Echo”、“Home”产品消费者却已经表示习惯了他们的存在。“Activate”公司向大家带来了一项预测,在2020年之前,美国销售出的音响数量将会超过2140万部。

让我们来看看更多的消费者心里是怎么想的:

(图表显示2015年在家庭内购置一件以上人工智能技术相关产品的消费者比重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据亚马逊消息,“Echo Dot”是2016年圣诞节期间最畅销产品,销量远超于其他智能设备,而事实上,亚马逊的“四大畅销”产品,所有的“Fire”系列,基本都是靠“Alexa”软件构架而成的,这些销售成绩则从另一角度上说明了智能家居的受欢迎程度,不过由于亚马逊并没有提供谷歌“Home”产品的相关数据,所以实际情况还有待考究。

亚马逊曾高调宣称在产品上市的前两年已经销售了超过500万部Echo产品,反观谷歌方面却没有陈列任何相关数据,所以想要在这个阶段判断出两家产品谁更胜一筹便显得有些困难。但美国一项研究表示,亚马逊Echo用户的产品认可度在短短两年内就从20%上升到了69%,这表明Alexa或是其他的AI产品,相比之前占有了更多的主流市场份额。

除销售数据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用户的使用情况统计出相关数据,并制作一副关于用户使用程度调查的表格,用以展示用户购买商品使用之后的满意指数。

一项针对于Echo用户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用户多少都会至少尝试一次该产品的旗舰功能,比如播放音乐和定闹钟,但很少有人会相对频繁的使用这项功能。调查显示尽管有66%的用户至少尝试过一次头条新闻播报功能,但只有17%的用户才会定期使用,而定期使用语音控制下的购物服务的用户仅占总人数的10%左右。

(亚马逊 Echo用户调查 来源:Netpop.com)

另一项关于亚马逊Echo产品的用户使用调查是来自于VoiceLabs,该调查显示了哪些Alexa功能被用户使用过以及他们的使用频率。(当然,结论也不太乐观)

在2017年Alexa提供的超过7000种功能中,有69%的使用率是0或者就仅仅有那么一段用户评论,这就表明大多数功能也许压根就没被用户使用过。而且让app应用开发者更糟心的是,大约只有3%的用户会在初体验的两周后还会继续使用这款应用。这表明许多人发现这些功能要么是没用,要么就属于太泡菜了的那种,玩个几天,就不再想玩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所有的功能都不受欢迎,在该调查中同样显示,一些功能和程序的两周周期用户留存率依旧超过了20%。种种迹象表明,app开发人员应该为智能音响找到更合适的地位,尤其是那些尚未被智能手机占据的应用市场。想要长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做一些更吸引人的功能,而不仅仅就是开灯或者就定个闹钟。

我们或许还需要几年时间来搞清楚智能音响在市场中到底会不会留有一席之地,但我相信这将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下一代产品的改进情况,以及对当前版本模型的缺陷方面的修改和调整。

智能音响的缺陷

现今市场上的大部分智能音响都拥有着很多的应用和功能,但他们还不够完美。所以这些缺陷和短板究竟是什么?下一代的智能音响会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哪些解决方案?

Echo和Home的在现阶段最大的短板就是音质和麦克风问题,但这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提升而变得更好,根据分析公司comScore表示,到2020年将会有超过50%的搜索任务将会由声音来完成启动。因此,真正的压力其实在于制造方是否能够让这项技术跟得上用户的需求。

软件问题也同样是短板之一,除了之前提到的谷歌需要做整合处理之外,谷歌和Alexa都十分依赖现有的语音识别软件,而这些软件则必须在当前搜索引擎的算法限制下运行。很多Alexa用户对亚马逊决定采用必应作为Echo的搜索引擎而感到沮丧,因为其在搜索内容的准确度尚不及Google引擎。

(谷歌和Alexa都十分依赖现有的语音识别软件,而这些软件则必须在当前搜索引擎的算法限制下运行)

当前的功能列表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看起来也很不顺眼,除了前面VoiceLabs提到过的一些问题之外,很多Echo用户发现一些功能要么根本就不适合他们,要么就无法在他们的范围内工作。比如说,用声控功能在Uber打个车,这也许在公共场合是一件很吸引眼球的事情,但这项功能很多时候无法在大城市之外的范围内使用,很多功能都跟这类似,只能在美国或是一些特定区域内才能使用,如果你生活在乡下,或是在一个不支持全部所有功能的国家,那么你就会发现,Alexa所提供的功能简直少得可怜。

如果说这个行业能够继续在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的方向上更进一步,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等公司也许会在几次更新迭代之后实现解决软件问题,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用户的需求在保持不断增长。

持续在线,持续聆听?

但是,智能音响和其他智能技术也许会遇到一些其他方面不可逾越的潜在障碍,就是隐私问题。由于这些设备的工作特性--需要等到他们的“唤醒”指令,所以无论是Echo还是Home都是在时刻记录着周边存在的声音,用以识别用户的指令。

在这个人们越来越关注互联网安全的时代,这种“持续在线,持续聆听”的工作方式着实令很多人感到不安。2015年,三星公司公开承认,他们生产的智能电视可能会不间断的捕获并记录用户的声音,随后会使之上传至服务器用以声音采样解析。这一举动引发了大部分人对敏感信息和私人信息泄露的恐惧。

(承诺智能音响不会比普通的谷歌搜索更具备侵犯性,这并没有博取所有人的信任)

最近多家智能音响制作方都竭尽全力的表示这在新产品当中是绝不会存在的。根据官方功能介绍,“Echo”的静音按钮可以屏蔽掉一切外部音源,并且谷歌和亚马逊都对外表示,他们的设备只存在收集“唤醒”口令,在被下达命令执行任务之前,他们不会采取任何的上传动作。并且大部分的智能音响允许用户直接清理掉他们之前保存的数据,同时又支持可以提供设置数据保存的安全级别--尽管这种限制模式会对深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限制整体功能效果。

承诺智能音响不会比普通的谷歌搜索更具备侵犯性,这并没有博取所有人的信任。就在去年12月,阿肯色州的地方检察机关与亚马逊合作,想要获取一名被谋杀受害者的“Echo”记录日志。这就和世界各地的当局者要求电话记录和互联网搜索记录一样,检察官希望“Echo”的麦克风能够收集到一些和犯罪相关的事情,甚至可能当他们在家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过罪犯。

尽管亚马逊在最开始的时候拒绝提供这些消息,知道检察官给出了足够且合理的理由,但这起事件却引发了人们对谈话、行动、喜恶等被记录被人利用来攻击自己的担忧。这项问题因牵扯到了第三方软件硬件而加重,后来甚至有人推测,将来会有人利用黑客技术突破智能服务器进行犯罪、敲诈、勒索。

现阶段我们很难看到亚马逊、谷歌和其他正在挤入风口的公司会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因为记录语音本身就是支持智能音响工作的一部分。也许只有通过不断地保证、加强安全保障以及对用户数据的进一步严格保护,才能让公众肯放心在家里放置一台“一只持续聆听的耳朵”。

开发者如何选择去解决这些隐私问题,将决定人工智能助理究竟能否成为一台长久的家庭必备工具,或者只是一款昙花一现的概念产品。但如果这些安全问题能得到改善,甚至被完全清除掉,再次面对新科技产品时,也许就不会再心存芥蒂了。

(内容来源:chipin.com 智客阿笑 译)

本文作者:智客阿笑 原创文章,禁止随意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