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题之前想先问大伙儿一个问题:你最烦的一句话是什么?
原问题下面有个回答是“你怎么就和别人不一样?”。那么问题来了,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
很显然,《闪光少女》中的主人公们也有这个困惑,一个关于喜好和坚持的成长困惑。
这些17岁的高中生,共同学习生活在中夏音乐学院附中。西洋乐区和民乐区被泾渭分明划成两拨儿。领结、衬衫、格子裙、悠扬的提琴,西洋乐区拥有一切小清新该有的样子。快要连成片的头发、牙套、最普通的校服外套、接地气的堂鼓和二胡,民乐区也有着大众对它的基本认知——土气。
好死不死,学扬琴的民乐女主陈惊(徐璐 饰)喜欢上了一个“钢琴王子”。
“我还想出国”“你自己出身不好,可你别搞我啊”几句冷语道出了固化的音乐阶级,也激起了民乐女主的斗志:就是要搞点事情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扬琴。
在被自带高雅标签的西洋乐“系草”嫌弃后,陈惊想要寻求同为民乐系的502宿舍的帮助。只是这个门上贴着“人类退散”的神秘具象,让陈惊在对“二次元”这个概念除了不了解之外还多了一丝恐惧。
这或许也是大多数人对于“二次元”的认知:假发、奇怪的衣服、听不太懂的语言甚至不合群,每一个都是作为“三次元”的人类对于这个相对小众群体打上的标签符号。
B站的人气阿婆(up)主千指sama(刘泳希 饰)也有不理解自己穿cos服直播古筝弹奏的家长大人、二胡专业的樱仔(李诺 饰)也有不认为学习民乐是未来出路的长舌亲戚。
但又是谁规定,大众即合理?
讲道理的话,喜欢民乐迷恋二次元和你喜欢油画他喜欢打篮球一样没什么不同。
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组成的ACG也就是常说的二次元。其实二次元广义上还包括偶像宅、历史宅、军事宅、模型宅、技术宅等宅文化。像是影片中就有提到为了学习自己的民族乐器、为了创作更好的古风歌曲,二次元宿舍的每一个人都有扎实的历史功底。
《闪光少女》可以说打破了部分青春片的类型传统。打架宿醉堕胎心机才不是我的青春,为了心爱的事物死磕到底才是年轻人的正确打开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闪光少女》给“门外汉们”做了一次二次元的浅显普及。
为什么说是浅显普及呢?因为影片中对于二次元的表现更多的是以外表装扮的符号进行的,也有“二次元”圈内观众直言“这可能是二次元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大家吐槽最多的点在于502宿舍的四位角色几乎全天都穿着lo装和cos服,有点夸张。
所以说,他们当然也有普通的日常,不了解和不愿意去了解才是形成结界的咒语。
天真莽撞情深意长,不想活在别人的正确里的孩子们,这一次选择揭“乐器”而起。“没人宣传民乐,我来宣传。”
之后在一次领导检查学校工作时,西洋乐和民乐两派互下战书——斗琴。
你在听着《野蜂飞舞》狂按手机屏幕的时候会想到有一天,这个曲子你会在影院里看着一群青春洋溢的中学生用民族乐器演奏出来吗?他们的面前是演奏同一支曲子的西洋乐乐队,但他们丝毫没被干扰,“音乐怎么会互相干扰呢?”
斗琴的部分,可以说一个字爽!两个字解气!跳过三个字蹦四个字的酣畅淋漓!不过还是解气二字更能表达出主题思想和观众感情。
愿赌服输,随后两派和解,并合力完成了民乐的儿童音乐普及演出。
演奏完毕,扬琴四周扬起的细小灰尘都写满了开心,像是受了欺负的小孩找到了勇敢的力量。
“就像是给14岁的鲍鲸鲸同学报了仇”,巧合的是这位金马奖编剧以前就有过学习民乐被学西洋乐欺负的经历,这个故事其实正是以此为灵感而来。
饮水机打火锅、夹板烤肉,写出《失恋33天》的金句型选手鲍鲸鲸也是位爱生活型选手。而这些生活细节,也恰好击中了观众心里对于青春时代的小日子的定义。
说到影片的二次元属性,留心片尾的小伙伴们应该看到了众多让人惊讶又惊喜的名字。没错,影片中穿插的小动画正是由曾经制作过日本动画片EVA(《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团队操刀制作的。在前期的点映场中,中岛美嘉还曾空降弹幕场,演唱为此片创作的中文歌曲,电光石火之间,燃和感动同在。
作者:子夜
编辑:Saya
【版权声明】传媒+版权文章,如需转载联系后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号13521859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