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的下限,就是法律的底线。
对客户犹如初恋百依百顺,但对友商,什么礼义廉耻恭良谦让,对不起,那是活下来活好了挣钱了挣大钱之后的事儿。
商场如战场,干死对手,赢得胜利才是最大的道德,这甚至谈不上企业家精神,而是动物的求生本能。
一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尤其如此,前天,摩拜“自燃”的图片突然了火了,这意外事件,本来也算不上大新闻,但是被传到了脉脉上,又经微博发酵,朋友圈刷屏,微信群热评,不寻常呀!
作为吃瓜群众的我,看到这新闻,有两大疑点:第一,停着的摩拜怎么会莫名其妙自燃?自行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燃点超过350摄氏度,而空气气温高也就40度以下,都可以来一集“走近科学”了。第二,这个小新闻怎么会刷了屏?
摩拜有位同学也怒而发了条朋友圈,“谁放的火,谁造的谣,谁煽的风?”
最后,警方辟了谣,原来,真不是自燃,而是姓陶的小流氓蓄意纵火。陶某本来是本来是广场看车的,摩拜多了,车少了,生意差了,陶某怪罪于摩拜,去年8月用喷灌恶意喷涂摩拜二维码,此次纵火是“二进宫”。
案子破了,摩拜洗白了“自燃”的污名。但,松口气的估计不止摩拜。
昨天有公关圈的八卦人士神神秘秘瞎猜疑,“你说,是不是摩拜竞争对手故意找人放火?”
我跟她说,友商没那么大胆子,也没这么蠢,不会这么险恶,段位也不会这么低,都是心存大志的脸面人,做不出这下三滥的事儿,纵火可是刑事犯罪啊。
友商不敢这么干,但阴谋论擅长胡思乱想的吃瓜群众未必不敢这么想,所以,小流氓纵火犯陶某抓住了,摩拜洗白了,摩拜的友商们,是不是也松了口气?
二
这两天公关圈还有个主角,就是美团。美团代理商私自在某地区,推出了个双箱服务,惹得部分网友不满,声称要给一星差评,卸载APP。
本来吧,这只是美团代理商的私自行为,小部分网友的反弹也是多余的矫情。但架不住“猪队员”火上浇油啊。有个认证为“美团市场经理”的网友张伟,硬气的怼了一泡,“呵呵,口口声声说要卸载美团、美团外卖,甚至还说要卸载大众点评的那些人,我就看着你们过几天把这些App一个一个装回来!”还配了一张“我说你们都是垃圾”的图片。
你以为这是结局吗?不,这是序幕,真正的高潮来自王兴,说美团点评集团内部并没有这个人,基本判定为有人冒充美团员工。
随后,美团官方微博也发表回应,公司员工系统进行自查,并没有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的张伟。“同时我们与知乎联系查证发现,该账号在短时间内存在登陆异常,已被反作弊系统强制挂起。该现象高度疑似有人冒充美团点评员工蓄意抹黑,我们将对此追查到底,找到幕后黑手。”
一出谍中谍的好戏啊,原来这不是猪队友助威,而是演技派显灵啊。当然,王兴说这是有组织抹黑,我看也未必是对手导演,也许是八卦网友的恶作剧。
最大的黑不是对手泼脏水,最大的黑是猪队友自黑啊。
比如快手,运营人员人肉了批评快手的用户,被用户曝光后冻结用户账号,然后把员工行为诡辩为一个普通用户对另一个普通用户的PK,强着脖子不道歉说,“我们实在,有什么说什么,你们也可以习惯一下。
一幅“我无理啊但我不假装有理你来打我呀”的得瑟感,顺便还怼了吧知乎,说其他公司有偿删负面帖,用户怒了,知乎也怒了。
这也不是高潮,高潮来自快手的某Z姓高管。快手乌龙事件出来后,这位高管为了平息用户怒火发了篇个人名义的道歉信,本来也算诚意十足。结果,朋友圈暴露了人家的“真性情”。
讲真,如果社会上都是和这位高管一样的非脑残精英人士,还有那么多人去给曾经的快手第一网红MC天佑打赏吗?还有那么多“杀马特”在快手上直播啃猪头吃蝎子灌酱油社会摇喊大麦吗?
快手是个闪闪发光的牛逼公司,“记录世界记录你”的理念也很温暖动人,否则,手握微信的马化腾也不会看上。
但,正是因为所谓“脑残”的用户真爱快手,所谓“脑残”用户的钱更好赚,智商和阶层的“鄙视链”虽然残酷,但确实存在,才有了闪亮的快手,这位高管还是感恩所谓“脑残”吧。
有人评价说:“一般的公关事故往往都不应该由公关部一家背锅,背后往往反映公司内部外部的暗流。然而。。。。快手公关非常奇妙的复制了所有教科书错误。”
所以,做公关啊,哄用户开心第一,证明“我有理我牛逼”第二,第三才是有理有据趁机涮一把对手。
三
双寡头时代,怼与被怼,总有演不完演不厌的戏码,情节似曾相似,花样屡屡翻新。
贵创投圈不是有句老话吗,老大老二掐架,老三死了。
这话对,但有时候也未必对。老大被黑,一定是老二下的手?老二被黑,一定老大导的戏?
好几年前听闻一件事。行业老N,先找媒体黑老大,老大怒了,以为老二再黑,于是报复了老大,老大老二纠缠不休,互黑成了真死敌,老N坐山观虎斗。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跟赵王说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
对手那么多,雾霾又太大,揉揉眼睛,你真的能认出谁是真敌人吗?
四
公关对于公司真的有决定作用吗?
整个互联网公司领域,阿里有公认的第一公关天团。但阿里登顶中国互联网王座,完全是公关的胜利吗?
阿里天团确实厉害,其作用也许不止锦上添花,但绝对不是阿里登顶的最关键因素。业务好了公关,那是宣传传播。业务差了使劲吹牛,那是诈骗,“生态化反”的概念提得多响亮啊,人人皆知,但也没能把ppt上的生态大梦变现。
再比如,滴滴快的合并后,滴滴的创始人程维成了合并公司的老大,但你知道不,新滴滴快的现在的公关团队,可是以快的旧部为主。
被黑一把真的会致命吗?
两三个月前,有个假新闻说摩拜联合创始人,集体洗钱贪污吃回扣。但凡有点脑子的人会信?联合创始人冒着丢掉价值几亿甚至十几亿公司期权的风险,为了贪污自己亲公司的几十万?
用公关手段讨出个义正严辞有那么重要吗?
也未必,比如前面老N挑事,彼时,看着老大老二互怼,负面缠声,老N一分钱成本不花,黑了行业双寡,但后来,老N没活好,老大老二合并了。
所以啊,只干活不说话,不是很好,但只会吹牛不会干活,忙着涮对手荒废了主业,那就是很不好了。
而且,昨天端着刺刀白刃相见的,说不定过两天,就搬到一个办公室,吹同一台空调了,滴滴快的都合并了,万达融创富力都在一起了,俄国总统和美国总统都私下勾兑了,今天往死里打往死里虐对手,后天说不定你就多了残疾兄弟。
做公关啊,大企业做小,小企业做大。小企业逞强,大企业有时反而要示弱。企业小的时候,要吹牛要颠覆才有声势。
老二老三老N为了上位,可以胆大厚脸皮叫板老大,但拿着望远镜望不见对手的绝对老大,压根不需要主动怼老二老三老N,显得跌份儿了,不能跟小的一般见识吧。
站到了山顶的老大,要忌讳的是“捧杀”。有家闪闪发亮的互金公司的公关朋友,有次问我认识不认识某经常吹捧该司的新媒体,“把我们吹上天了,太过了,看不下去了,说我们干死这个颠覆那个的,搞得人心惶惶,还怎么跨界合作?!”
文/陈纪英、陈合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