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安CS55和它哥一个价, 却敢定下年销量20万目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安CS55和它哥一个价, 却敢定下年销量20万目标?

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文章,来自撰稿人JackieLXX。

价格:8.39-13.29万元

可买指数:70%

当长安汽车宣布旗下全新紧凑型SUV——CS55上市价格为8.39万元起的时候,我一开始是有点看不懂的。原因很简单,前段时间长安汽车全系官降后,其主力SUV车型CS75的价格已经降到了8万元以内,最新推出的1.5T尚酷版起步价仅仅为7.98万元,而CS75 1.5T的高配车型也在13万左右。

这也意味着,标号更小、尺寸更小、轴距更短的CS55和CS75是同一个价格带,这被很多人解读为“兄弟相争”。不过,长安汽车方面却毫不在意,反而喊出来长安CS55要做到年销量20万辆的目标。

那么,长安CS55是不是会和CS75产生内耗呢?

驾仕派的观点是,CS55一定会抢掉部分CS75的份额,并且这个份额也许还不会是小数额。但是这个重要吗?从车企的角度来说这可能并不是问题关键所在——CS55这款新车上市后的主要重任一方面是成为长安汽车新的销量主力,另一方面则是把长安汽车日益下浮的SUV产品线价格重新拖回正轨。

众所周知,由于长安汽车在紧凑型SUV市场这么多年以来主要依靠CS75一款车型,虽然月销量还能稳定在1.5-2万辆,但这是通过大幅优惠换来的。对比吉利博越、荣威RX5等自主品牌全新一代紧凑型SUV,CS75在迟迟不能改款换代的情况下已无法支撑起长安的价格体系。而这次CS55上市,摆在长安汽车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在CS35和CS75之间的狭窄价格带安放CS55,但这样CS55会被拖入一个更低的价格区间,发展潜力也被局限在7-9万元这个狭小的市场。第二条路,是让长安CS55替代现有的CS75,即便CS75车型(销量)被边缘化,但是总量不影响,可是却给将来CS75换代腾出了空间。显然,长安汽车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接下来的重点则是如何说服消费者用同样的价格购买小一圈的CS55。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是同样的价格,选择CS55反而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原因自然是颜值。长安在SUV产品设计上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在车头,CS55车标同样采用了“CHANGAN”这样的硕大字母元素,但是通过更精致的镀铬饰条处理得更有年轻感;而车身侧面采用前倾的粗壮C柱和双色车顶,看上去真的很像路虎发现神行,这种外形上的“巧合”更能吸引到年轻人。内饰方面,大量的软材质、悬浮式中控屏幕、双色搭配等都远比CS75要深得年轻人喜欢。

在动力性能上,长安汽车只拿出了一款1.5T发动机来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匹配6MT和6AT变速箱,这也是当下市场接受度更高的动力总成搭配。只是相比于CS75上那具1.5T拥有的直喷系统,CS55则只采用了电喷技术,这也应该是高低车型上的差异化体验吧。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说,CS55的动力输出仅仅比CS75少了10kW、最大扭矩少了5牛 米而已,考虑到车重轻了150kg,动力感受可能反而会更好一些。

当然,长安CS55还是明白尺寸对于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轴距短了50mm的“劣势”必须要用配置来抵消。所以,我们看到,CS55在全系标配水准上还是非常吸引人:ESP、8英寸多媒体液晶显示屏、倒车影像、GPS导航、多功能真皮方向盘、电子手刹、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后排座椅4/6比例放倒等悉数奉上。此外除手动挡和自动挡的最低配车型外,其他车型均配备了电动天窗、LED日间行车灯、定速巡航、胎压监测,而更高配置车型的则包括了皮质座椅、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发动机启停、后排空调出风口等。顶配车型则加入了ACC自适应巡航、主动安全系统、自动泊车等,不过顶配应该也是极少数人的选择。

驾仕总结:

总体看来,CS55在全系配置上都要高出同价位的CS75一些,尤其是年轻人所在意的大屏幕、电子手刹、车身稳定系统这类配置都一应俱全,同时最低配也并不“乞丐”。这也足以看出长安汽车在产品策略上的考量——用高配置和高颜值去提升CS55的竞争力,而让CS75的卖点仅保留了空间优势,这样在同样价格体系里去吸引不同的人群。

不管怎么说,只要CS55的销量能够达到CS75现在的水平,CS75以后不管卖出多少都可算作是增量。更重要的是,长安汽车在SUV产品线上的价格体系得到了稳固和强化。

◎ 本文版权由驾仕派所有,侵权必究

转载请联系授权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驾仕派”公众号

前沿资讯 原创观点

最有逼格的原创型汽车新媒体品牌

新浪微博:@驾仕派

驾仕派现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

汽车之家、今日头条、易车、搜狐、网易

界面、凤凰新闻、汽车头条、淘宝达人、百度百家

企鹅媒体平台、ZAKER、一点资讯、掌上汽车

日均全网浏览量超过1,000,000次

版权联系:jiashipai@foxmail.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安CS55和它哥一个价, 却敢定下年销量20万目标?

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文章,来自撰稿人JackieLXX。

价格:8.39-13.29万元

可买指数:70%

当长安汽车宣布旗下全新紧凑型SUV——CS55上市价格为8.39万元起的时候,我一开始是有点看不懂的。原因很简单,前段时间长安汽车全系官降后,其主力SUV车型CS75的价格已经降到了8万元以内,最新推出的1.5T尚酷版起步价仅仅为7.98万元,而CS75 1.5T的高配车型也在13万左右。

这也意味着,标号更小、尺寸更小、轴距更短的CS55和CS75是同一个价格带,这被很多人解读为“兄弟相争”。不过,长安汽车方面却毫不在意,反而喊出来长安CS55要做到年销量20万辆的目标。

那么,长安CS55是不是会和CS75产生内耗呢?

驾仕派的观点是,CS55一定会抢掉部分CS75的份额,并且这个份额也许还不会是小数额。但是这个重要吗?从车企的角度来说这可能并不是问题关键所在——CS55这款新车上市后的主要重任一方面是成为长安汽车新的销量主力,另一方面则是把长安汽车日益下浮的SUV产品线价格重新拖回正轨。

众所周知,由于长安汽车在紧凑型SUV市场这么多年以来主要依靠CS75一款车型,虽然月销量还能稳定在1.5-2万辆,但这是通过大幅优惠换来的。对比吉利博越、荣威RX5等自主品牌全新一代紧凑型SUV,CS75在迟迟不能改款换代的情况下已无法支撑起长安的价格体系。而这次CS55上市,摆在长安汽车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在CS35和CS75之间的狭窄价格带安放CS55,但这样CS55会被拖入一个更低的价格区间,发展潜力也被局限在7-9万元这个狭小的市场。第二条路,是让长安CS55替代现有的CS75,即便CS75车型(销量)被边缘化,但是总量不影响,可是却给将来CS75换代腾出了空间。显然,长安汽车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接下来的重点则是如何说服消费者用同样的价格购买小一圈的CS55。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是同样的价格,选择CS55反而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原因自然是颜值。长安在SUV产品设计上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在车头,CS55车标同样采用了“CHANGAN”这样的硕大字母元素,但是通过更精致的镀铬饰条处理得更有年轻感;而车身侧面采用前倾的粗壮C柱和双色车顶,看上去真的很像路虎发现神行,这种外形上的“巧合”更能吸引到年轻人。内饰方面,大量的软材质、悬浮式中控屏幕、双色搭配等都远比CS75要深得年轻人喜欢。

在动力性能上,长安汽车只拿出了一款1.5T发动机来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匹配6MT和6AT变速箱,这也是当下市场接受度更高的动力总成搭配。只是相比于CS75上那具1.5T拥有的直喷系统,CS55则只采用了电喷技术,这也应该是高低车型上的差异化体验吧。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说,CS55的动力输出仅仅比CS75少了10kW、最大扭矩少了5牛 米而已,考虑到车重轻了150kg,动力感受可能反而会更好一些。

当然,长安CS55还是明白尺寸对于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轴距短了50mm的“劣势”必须要用配置来抵消。所以,我们看到,CS55在全系标配水准上还是非常吸引人:ESP、8英寸多媒体液晶显示屏、倒车影像、GPS导航、多功能真皮方向盘、电子手刹、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后排座椅4/6比例放倒等悉数奉上。此外除手动挡和自动挡的最低配车型外,其他车型均配备了电动天窗、LED日间行车灯、定速巡航、胎压监测,而更高配置车型的则包括了皮质座椅、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发动机启停、后排空调出风口等。顶配车型则加入了ACC自适应巡航、主动安全系统、自动泊车等,不过顶配应该也是极少数人的选择。

驾仕总结:

总体看来,CS55在全系配置上都要高出同价位的CS75一些,尤其是年轻人所在意的大屏幕、电子手刹、车身稳定系统这类配置都一应俱全,同时最低配也并不“乞丐”。这也足以看出长安汽车在产品策略上的考量——用高配置和高颜值去提升CS55的竞争力,而让CS75的卖点仅保留了空间优势,这样在同样价格体系里去吸引不同的人群。

不管怎么说,只要CS55的销量能够达到CS75现在的水平,CS75以后不管卖出多少都可算作是增量。更重要的是,长安汽车在SUV产品线上的价格体系得到了稳固和强化。

◎ 本文版权由驾仕派所有,侵权必究

转载请联系授权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驾仕派”公众号

前沿资讯 原创观点

最有逼格的原创型汽车新媒体品牌

新浪微博:@驾仕派

驾仕派现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

汽车之家、今日头条、易车、搜狐、网易

界面、凤凰新闻、汽车头条、淘宝达人、百度百家

企鹅媒体平台、ZAKER、一点资讯、掌上汽车

日均全网浏览量超过1,000,000次

版权联系:jiashipai@foxmail.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