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台湾,红鱼、香港、牙膏、纶纶四个小混混组成了一个骗子团伙,四处骗财骗色,他们最新的欺骗目标是来台湾寻找男友的法国女孩马特拉,而此时红鱼的父亲也因为欠债躲了起来,故事就发生在这群大小骗子们以及这个法国女人之间。
影片的导演是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
看过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会发现他的电影一般时间都会比较长,但是在观影过程中并不会感到沉闷无聊,甚至感觉看他的电影就好比在看台湾社会的发展史。
《牯岭街》描绘的20世纪60年代初的台湾是灰色的,人们穿着统一的着装,操着不同的口音,物质和精神生活匮乏,大人们来自不同的地域随时有可能被当成“特务”叫去审讯,孩子们缺少家人的管教,过早的成熟并体验着这世界的残酷。
《一一》描绘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台湾,影片从一场婚礼到一场葬礼,描绘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与疑惑,青年的情窦初开,中年的婚姻与事业危机…..
《麻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发生的故事,这段社会的背景是美好的也是混乱的,(感觉和《燕尾蝶》中银都有着相似之处),经济高速发展,思想已经相当开放,社会更加包容,人们活的更自由,各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外国人在大街上越来越多,骗子也越来越多……人们绞尽脑汁的赚钱,可在繁华的背后是内心的空洞。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骗子,一种傻子。”
“现在这个世界已没有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们拼命看电视,杂志,广告,畅销书。为什么?为的就是想听别人告诉他们怎么过,怎么活。只要你去告诉人们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他们一定会相信你,这样我们不就发了!”
“这年头要出人头地,要动的是脑筋不是感情,要想害别人,就害他动感情。”
这些台词在影片中出现多次,是红鱼的父亲教他的骗人秘诀。
似乎应了这句话,红鱼一直以来信奉着老爸给自己灌输的“大法”带领着骗子小分队到处行骗,香港,牙膏,纶纶也都听从着红鱼给自己的安排,各司其职去做着“应该做的事”,甚至在和女人一起的时候都不会接吻,怕自己真的动感情,直到后来他们一直信以为真的生存法则都被打破。
红鱼目睹父亲的离去意识到父亲所追求的是钱买不到的也是自己最不屑的东西“感情”,自己所信奉的东西到最后反而变成了自己最鄙视的东西;香港对老母鸡安琪儿动了感情,结果感情被玩弄,深受打击(张震饰演的香港是真的帅,一副斯文败类的样子);纶纶对马特拉动了感情,背叛了红鱼;而牙膏看见了同伴的遭遇反而更加的武装自己,避免自己像其他人一样,还组建了新的小团队,可是在这四个人之中,只有他看起来更像是个傻子。
电影的过程是残酷的,把每个人的“信念”都打碎,让红鱼打死了曾经的自己,让香港大声痛哭,但是这些“信念”被打破之后,之前被鄙视的“感情”就显得格外珍贵,这是用钱买不到的东西,也是每个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所以结尾纶纶和马特拉的接吻让我觉得格外的美好,珍贵。
片名取名为《麻将》,借网友的一段话:
麻将,是中国人的游戏,是“国粹”,还记得钱钟书《围城》的开头一幕便是麻将。中国人喜欢这个四个人玩的游戏,慢慢悠悠,在勾心斗角中消磨时间。每个人都在猜别人要的是哪张牌,都在想自己要的是哪张牌。还记得我陪外婆她们搓麻将的时候,有个老太太总爱问我,“你到底要干什么啊?”我当然不会告诉她,其实,多半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听牌。
在杨德昌的电影里,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在一起搓麻将,而且不到死的时候,他们都不会听牌的。于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最近刚看完一部纪录片《十年再见,杨德昌》里面有采访这部电影的各位主创人员可以了解这部电影的一些幕后以及一些关于杨德昌导演的故事。
如果有人能看到这篇文章而且又喜欢电影又恰巧没看过这些,可以去搜来看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