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次我们推荐的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大三同学的联创作品,相信你也会觉得眼前一亮。他们不仅为我们带来精彩的作品,而且都试图去关注社会上的一些现实问题,将其动画化。
今天我们推荐的这部短片《报》聚焦于近年曝光非常多的“校园霸凌”事件,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几位同学如何用两分钟讲好这个故事:
‖ 制作分工 ‖
谭敬 人设 原画 动画 剧本等
彭婉云 编剧 分镜 原画
何颖卉 原画 场景 动画 美术等
于博凡 分镜 原画 动画 上色等
陈逸凡 后期 场景 动画 色指等
‖ 作者专访 ‖
学术趴:《报》试图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报》团队:一个在学校备受欺凌的主人公,在不断加剧的恶作剧后遍体鳞伤,最终选择了离开。但欺凌并不会因为一个对象的离开而终止,曾经的施害者成为了新的受害者。
学术趴:剧情和动画短片的名字似乎是有某种暗示?
《报》团队:旁敲侧击告诉观众们,莫欺人,天道好轮回,恶行总会遭到报应。
学术趴:为什么会选择以校园霸凌为题材呢?
《报》团队(编剧 彭婉云):因为一直对这个题材有兴趣,之前看到相关的新闻报道也使我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所以才决定去尝试着做一个这样的故事。
镜头测试
学术趴:主角被设定为猪的形象,这种创意从何而来?
《报》团队(编剧 彭婉云):至于把主角设定成一只猪——我觉得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小的时候班里有同学比较胖,大家都会叫他“猪”(或者很多类似的外号)并且嘲笑他、欺负他,当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现在想来却会十分惭愧,在尚不懂事的时候恶念就已经不自觉的萌发了,我想这也是校园暴力会出现的一个起点,因此把作为受害者的主角塑造成一只猪。另一方面也考虑到这样可以增加一些可看性。
初版人设转面
场景设定
学术趴:过程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报》团队:过程中遇到很多实际操作上的困难,比如分镜的可实现性和镜头时间把控等问题。前期工作没有被统筹时间所以有些混乱,直到中期才开始时间规划,所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制作。虽然出现过诸多缺少经验造成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很享受和大家一起努力的工作状态,且小组的合作经验也是十分有益的体验。
部分分镜图
互联网的发展让很多校园霸凌事件有了曝光的渠道,但是那些被网络平台传播的可怕视频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更多的霸凌现象在发生而我们并不知道。
看完今天的这部短片《报》,相信你也会被触动。不知道你对校园霸凌又有什么感想呢,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动画学术趴],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转载请注明出处。动画学术趴是国内动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深度媒体和爱好者社区。
评论